絲路明珠:克孜爾千佛洞的美麗壁畫

2020-12-12 人民網

克孜爾千佛洞

探秘絲路之上的「史詩級」洞窟:麥積山石窟造像

克孜爾千佛洞是克孜爾石窟的別稱,與著名的莫高窟同享「中國四大名窟」美譽。克孜爾石窟始鑿於東漢,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佛教石窟。很多人都聽過莫高窟,但沒聽說過克孜爾石窟,而事實上,克孜爾石窟比莫高窟早了整整三個世紀,它們之間有一定的傳承關係。

西域佛國遺址龜茲古城遺址

克孜爾石窟屬於古龜茲國石窟群,是龜茲石窟藝術的發祥地之一。古龜茲國是唐代安西四鎮之一,著名學者季羨林曾經說:「龜茲是古印度、希臘羅馬、波斯、漢唐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匯地。」其石窟建築藝術、雕塑藝術和壁畫藝術,在中亞和中東佛教藝術中佔極其重要的地位。據新疆龜茲研究院院長徐永明介紹:克孜爾石窟的位置十分特殊,介於敦煌石窟和阿富汗巴米揚石窟之間,對東西方文化起到了西融東傳的作用,是絲綢之路中極為重要的文化節點。他同時強調:克孜爾石窟在中國,研究在世界。

在漫長的歷史煙塵中,克孜爾石窟損壞程度較大,令人心痛,如壁畫上所有佛像左半邊袈裟均被剝走——因為它是金箔製成的;甚至整壁整壁的壁畫被人揭走……。可喜的是,克孜爾石窟本身的文化藝術魅力及歷史價值也使其在新的時期受到了高度的關注和保護。2014年,克孜爾石窟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王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克孜爾石窟的200多個石窟中保存著1萬多平方米的壁畫。敦煌學的很多謎團,上溯到克孜爾,便能迎刃而解,尤其有助於改變國人對中國畫的誤解——以為中國畫只是文人的水墨畫。事實上,壁畫藝術同樣是中國畫的一部分,而且更為廣袤。

據有媒體報導,克孜爾石窟有大小洞窟251個,現存完整的洞窟有130多個,其中供僧侶巡禮觀像和講經說法的支提窟,即中心柱窟161個,供僧尼居住並作為禪室的毗訶羅窟61個,還有7個拱形窟和3個龕室。塑像和壁畫都在支提窟內,克孜爾石窟的主體塑像多已被毀,但保留下了1萬多平方米的壁畫,包括佛像、佛經故事、動物和山水樹木、裝飾圖案和供養人畫。

克孜爾石窟裡的壁畫,跨越了古龜茲國佛教信仰從小乘向大乘過渡的漫長時期。藝術特色主要是中亞犍陀羅風格和黃金時期的龜茲畫風。這些融會貫通了東西方佛教藝術的壁畫,濃鬱的想像力和故事性讓各種形象簡直像是活在巖壁上,呼之欲出。

克孜爾8窟北甬道內壁《龜茲供養人》

克孜爾第171窟《度樂神善愛犍達婆王(局部)》本圖表現的是佛度化樂神善愛的事跡。圖中右邊為善愛,正在彈奏箜篌,左邊為佛陀。樂神善愛演技十分高超,於是自恃傲慢,不理佛法。佛陀在涅槃前決定去度化他,於是化作一個樂神來到天宮,與善愛比試箜篌演技,其演技大大超過善愛。此時佛陀現出本來面目,善愛深感懺悔,於是皈依佛陀,聆聽佛法,並成為一名居士。

(責編:魯婧、董子龍)

相關焦點

  • 克孜爾千佛洞壁畫損毀嚴重
    龜茲石窟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臺來提告訴記者,克孜爾千佛洞壁畫的狀況一年不如一年,需要儘快採取保護措施,把最好的美術、壁畫保存下來,給子孫後代留下一些佛教藝術精品。   克孜爾千佛洞的一位導遊說:「現在遊客看完洞窟以後,覺得非常可惜,一方面是因為好多壁畫已經流失國外了,另一方面覺得保護太差,損毀厲害。」
  • 新疆克孜爾千佛洞壁畫在北京引起轟動
    佛教在線新疆訊 新疆拜城展出的克孜爾千佛洞壁畫葫蘆雕刻在北京「第四屆中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中獨佔螯頭,引起轟動。 葫蘆雕刻的原料採用當地的吊葫蘆,下大上小,有70多釐米高,每個葫蘆上都雕有一幅佛教畫面,混合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質顏料,顯得古樸、沉穩、絢麗。
  • 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等石窟壁畫損毀日趨嚴重
    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等石窟壁畫損毀日趨嚴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21日 10:14 來源:   新華網烏魯木齊10月21日電(記者 毛詠)最能展現龜茲文化藝術魅力的克孜爾千佛洞及龜茲故地的其他佛教洞窟遺址正遭受著日趨嚴峻的損毀
  • 導遊詞怎麼寫 | 克孜爾千佛洞
    這其中就以舉世聞名的克孜爾千佛洞為代表和象徵,也就是我們即將要參觀的景點。克孜爾千佛洞,位於拜城縣克孜爾鄉東南7KM的地方,背依明屋塔格山,南臨木扎特河和卻勒塔格山,山抱水繞,樹木蔥綠,是一片景色非常迷人的地方。古人為什麼要選擇這一個地方修建石窟呢?
  • 千佛黯淡,唯餘浩嘆--克孜爾千佛洞
    去克孜爾千佛洞之前,沒有想到會有如此強烈的感受。轉自搜狐  克孜爾千佛洞是國內同類大型石窟中歷史最悠久的,根據碳12同位素測定開鑿於公元一世紀,在飽經了1000餘年的自然風化和人為破壞之後,留存至今殊為不易。
  • 新疆絲路行:克孜爾千佛洞,天山神秘大峽谷
    8月22日 參觀克孜爾千佛洞、天山神秘大峽谷。起個大早,來到位於拜城縣的克孜爾千佛洞。它修建在明屋塔格山的懸崖上,面朝木扎特河,風景優美,是古代龜茲國皇家供奉的寺廟。步入景區,路兩邊矗立著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楊樹,風吹過沙沙作響。
  • 克孜爾千佛洞,美的讓人心痛的!
    克孜爾千佛洞,鳩摩羅什大師雕像。這裡是他的家鄉,他的母親是龜茲王白純的妹妹。精美壁畫,為古代龜茲國的文化遺存。克孜爾石窟壁畫,既有漢文化的影響,也有對外來文化藝術有選擇地巧妙接受,更是古龜茲畫師非凡的智慧。克孜爾石窟群修鑿的年代開始於東漢,結束於唐末。
  • 【紀遊】新疆克孜爾千佛洞
    所以新疆境內至今仍有大量佛教活動的遺存,著名的克孜爾千佛洞就是其中之一,克孜爾千佛洞原是龜茲國的佛法聖地。盛夏時節,到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公幹,有關單位領導聽說我喜歡「訪古」,就說「拜城城東的克孜爾千佛洞,據說是古龜茲國開鑿的,是南疆有名的旅遊景點,如不怕炎熱,可去一遊。」早就聽說過這處石窟,無緣遊覽,聽此一說,欣然同意。
  • 克孜爾千佛洞中的秘密
    千佛洞中的秘密20世紀40年代,一個身背畫夾的人來到了新疆拜城克孜爾一帶的山谷中,他就是畫家、考古學家韓樂然。當走進那些洞窟的時候,他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既為石窟殘存壁畫的精美而嘆為觀止,也為歲月造成的殘缺而扼腕不已。
  • 克孜爾千佛洞:隱忍在大漠中的龜茲足跡
    克孜爾千佛洞前鳩摩羅什銅像(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趙衍) 8歲的小男孩站在一幅壁畫面前,好奇地伸出了手指。 這是一幅1000年前的佛教壁畫。不過對克孜爾千佛洞的保護問題,這位年輕的管理人員充滿了憂慮。「維護經費不夠」。他說。 克孜爾千佛洞開鑿於公元3世紀,它證明了在這個目前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土地上,佛教實際留下了更早的足跡。 不過,這些古老的足跡——以克孜爾千佛洞為代表的龜茲石窟群,現在只能以隱忍的方式存在於阿克蘇地區明烏達格山某個山坳裡。直到現在,公共運輸仍無法達到,租車是唯一的選擇。
  • 唯有美景不可辜負,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千佛洞觀綿延萬裡「壁畫」克孜爾幹佛洞,也被稱為克孜爾石窟或者中國佛教石窟,它坐落在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明屋,塔格山陡峭的懸崖之上,在克孜爾的南面是著名的「綠洲」木扎特河河谷、渭河從其間蜿蜒而過,這裡綠樹成蔭,環境優雅。為新疆著名的古文物遺蹟的旅遊勝地。
  • 走進克孜爾千佛洞 體驗輝煌龜茲文化
    雕鑿在懸崖之上的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千佛洞外景    鳩摩羅什像佛教在線新疆訊6月27日,2007全國網絡媒體新疆行的一行經過十多個小時的跋涉,從烏魯木齊來到位於天山南麓的阿克蘇地區,參觀了已有近2000年歷史的克孜爾千佛洞。
  • 克孜爾千佛洞的悲傷
    克孜爾千佛洞是第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克孜爾石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拜城縣東南約60公裡處,是中國開鑿最早的石窟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洞窟鑿於木札提河北岸明屋達格山的峭壁間,分布在谷西、谷內、谷東、後山四個區域內。現已編號的洞窟有236個,其中最早的開鑿於公元4世紀,最晚的建於公元8世紀。
  • 宅在家裡雲遊西北最古老的千佛洞——庫車克孜爾千佛洞
    現在,趁這個機會帶您雲遊一下我的家鄉,最具有神韻的千佛洞--克孜爾千佛洞。讓我們追隨玄奘大師的足跡,來品味石窟藝術的佛國古韻。 千佛洞簡介克孜爾千佛洞,又稱克孜爾石窟或赫色爾石窟克孜爾是維吾爾語的譯音,是「紅色」的意思。
  • 新疆克孜爾千佛洞:遊客排隊等候導遊員
    中廣網北京8月7日消息  入夏後新疆旅遊不斷升溫,在著名的克孜爾千佛洞,近幾天裡竟出現了遊客排隊等候導遊員的場景。     據克孜爾千佛洞景區管理部門透露,自4月份以來,這裡每天都有數百名世界各地遊客湧入,最多的一天接待遊客量達到創記錄的1400多人。
  • 「絲路·思路」2015年克孜爾石窟壁畫國際學術研討會閉幕
    「絲路·思路」2015年克孜爾石窟壁畫國際學術研討會閉幕 2015-10-27 13:23:05思路』2015年克孜爾石窟壁畫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實地考察龜茲石窟。 吳鬱真 攝    新疆藝術學院副教授張愛紅曾在龜茲石窟工作十多年,這是她臨摹的龜茲石窟壁畫。
  •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的大揭秘
    千佛洞位於新疆自治區拜城縣東南約60公裡處。克孜爾千佛洞又稱克孜爾石窟或赫色爾石窟,現有石窟236個,壁畫1萬多平方米。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東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懸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
  • 克孜爾千佛洞和克孜爾尕哈千佛洞的門票價格即將調整
    2015-04-07 12:29:13    華夏經緯網
  • 新疆的佛教聖地—克孜爾千佛洞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新疆的佛教聖地景點:克孜爾千佛洞!克孜爾千佛洞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東南,鑿建於木札特河河谷北岸的懸崖上現存洞窟二百三十六個,其中七十四個窟形較完整,保留壁畫也多,為天山南麓規模最大之石窟群,分支提窟和毗訶羅窟。塑像已大部被毀。壁畫具有犍陀羅因素,題材豐富多彩,以本生故事畫為主,也有反映當時生產、生活和民間習俗畫面。石窟後壁有不少古代龜茲文題記。為研究新疆歷史、文化藝術寶貴資料。
  • 旅遊:到新疆拜城旅遊,不能錯過的地方--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千佛洞(維吾爾語:Qizil Ming y),又稱克孜爾石窟或赫色爾石窟,中國佛教石窟,現有石窟236個,壁畫1萬多平方米。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東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懸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