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亞那:南美洲唯一的英語國家,第一大族裔為什麼卻是印度裔?

2021-01-09 環球情報員

南美洲大多數國家為西班牙語國家。但國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巴西則以葡萄牙語為母語。南美大陸形成了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分庭抗禮的態勢。

不過,除西語和葡語之外,南美還有少數國家是不說這兩種語言的。原荷蘭殖民地——蘇利南的母語是荷蘭語,原英國殖民地——蓋亞那合作共和國(以下稱蓋亞那)的母語是英語。

蓋亞那是唯一一個在南美洲說英語的國家。除了語言不同之外,蓋亞那還有一個特點是擁有大量的印度族裔。印度裔佔該國總人口(78萬)的40%,是該國的第一大族裔。

蓋亞那位於西半球,而印度位於東半球,相隔萬裡。印度後裔是怎樣漂洋過海在蓋亞那紮根並繁衍生息的呢?他們又是怎樣成為蓋亞那的第一大族裔呢?

一、殖民者到來:人口第一次變化

跟南美其他地區一樣,蓋亞那原本居民是土著印第安人。在哥倫布的船隊未到達這裡之前,印第安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蓋亞那」這個詞來自當地的土著語言,意思是「多水之鄉」。

自然地理上的蓋亞那,不僅僅包括今天的蓋亞那合作共和國,而是指南美北部的蓋亞那高原地區,包括今天的蓋亞那、蘇利南、法國的海外領地法屬蓋亞那,以及委內瑞拉和巴西的少部分地區。

實際上,在哥倫布的船隊到達前,蓋亞那高原地區本就是一個自然地理概念。哥倫布的船隊到達後,因這裡地處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間的交通要道,也是南下佔領南美大陸的重要節點,成為了西、葡、荷、法、英等殖民大國競相爭奪的目標。

為了爭奪蓋亞那高原,各國多次兵戎相見。最早在蓋亞那高原落腳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後來隨著西班牙的衰落,受到西班牙統治的荷蘭也獨立了。獨立後的荷蘭通過戰爭,奪取了西班牙在蓋亞那高原的部分領土,包括今天的蓋亞那和蘇利南的部分地區。

▲鼎盛時期的荷蘭殖民地(綠色和黃色),其中紅色部分為荷蘭佔領蓋亞那地區最大的部分

隨後,法國從西班牙手裡奪取了蓋亞那高原的部分地區,即法屬蓋亞那。第一次爭奪中,各大國在蓋亞那地區佔得了部分領土。大國兵戎相見,遭殃的就是當地原住民。受戰爭的摧殘和殖民者的屠戮,當地印第安人的數量急劇下降。

蓋亞那高原地區地處熱帶,雨熱充足,適合咖啡、橡膠等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是理想的熱帶種植園區。熱帶經濟模式成為當時美洲眾多殖民地的主要經濟形式。種植園經濟的發展壯大,需要依靠大量人口作為勞動力。

但大國戰爭和瘟疫導致當地原住民大量減少,勞動力短缺成為制約美洲種植園發展的障礙。從歐洲僱傭勞動力的成本又非常高,因此,殖民當局把剝削的目標放在了非洲,通過黑奴貿易來彌補人口短缺。

從16世紀開始,歐洲各國的奴隸販子從非洲海岸,通過挑起部落戰爭獲得黑人奴隸。一場持續了多個世紀的奴隸貿易拉開序幕,大量黑奴被販賣到美洲種植園,成為了熱帶莊園的主要勞動力。

▲美洲的熱帶莊園,該地區以黑奴勞動力為主

土著居民的銳減和黑奴的到來,逐漸改變了人口構成。在16-19世紀中,黑人逐漸取代印第安人成為了一些地區的主要民族。

也正是在那時,荷屬美洲殖民地形成了奴隸主和奴隸的階級關係。奴隸主和奴隸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黑奴的反抗鬥爭此起彼伏,但由於實力相距懸殊,都被殖民當局鎮壓。

熱帶經濟作物為荷蘭帶來了巨額的財富。但荷蘭的殖民霸權時刻面臨著英國的挑戰。英荷之間在貿易、殖民地的競爭上日趨白熱化,尤其是蓋亞那高原的殖民地。在英荷的多年鬥爭中,英國戰勝了荷蘭,逐漸從荷蘭手中奪取了海上霸權。

▲經過英荷戰爭,英國取代荷蘭成為「海上霸主」

1814年,荷蘭將荷屬蓋亞那的一部分土地轉讓給英國,即英屬蓋亞那,今天的「蓋亞那合作國」的原型,後來的荷屬蓋亞那則是今天的蘇利南的原型。

▲蓋亞那地區瓜分圖。其中英屬蓋亞那(紅色)為今天蓋亞那原型

二、廢奴運動,引進印度契約勞工

英國在佔領蓋亞那期間,南美大陸就爆發了推翻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19世紀初,在玻利瓦爾和聖馬丁的帶領下,南美大陸的北部和南部形成了兩股抵抗西班牙的力量。在他們的聯合打擊下,西班牙當局被迫投降,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除了古巴、波多黎各等少數地區之外,大部分都取得了獨立。

與西屬美洲地區不同,葡屬殖民地巴西是在葡萄牙王室貴族帶領下進行的。19世紀初,拿破崙戰爭在歐洲爆發。葡萄牙因為加入反法同盟陣營遭到法國的報復,本土被法國佔領。葡萄牙王室逃到巴西。

此時,在西屬美洲獨立戰爭的鼓勵下,巴西也爆發了反對葡萄牙殖民統治的鬥爭 。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部分葡萄牙王室乾脆宣布直接巴西脫離葡萄牙獨立。

西屬美洲和葡屬美洲的獨立,一定程度上鼓舞了美洲尚未獨立地區的反抗運動,包括蓋亞那。大規模黑奴反抗運動的興起,嚴重打擊了奴隸主階級的統治。

此外,蓋亞那的宗主國——英國早在18世紀60年代就開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興起也帶來了新興資產階級的發展壯大,他們逐漸登上了英國的政治舞臺。

▲第一次工業革命,新興工業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獲得自由貿易和自由勞動力以得到更多的利潤。熱帶莊園奴隸制的存在則與新興資產階級的理念背道而馳。因此,新興資產階級要求在英國殖民地內廢除奴隸制,廢奴思想成了當時的社會思潮。

在黑奴起義和廢奴思潮的衝擊下,英屬蓋亞那的種植園奴隸製成了眾矢之的。一場轟轟烈烈的廢奴運動興起。1833年,英國頒布了廢奴法案,宣布英國殖民地的奴隸制不合法。

廢奴運動的到來,讓英屬蓋亞那的種植園黑奴一夜獲得解放。很多黑奴成為了自由勞動力,流入到了英國的工廠。廢奴運動卻也帶來了熱帶種植園勞動力的流失,莊園大量荒蕪。但熱帶作物種植又是英屬蓋亞那地區經濟的命脈。

為了維持熱帶種植園的運行,則急需引進「契約勞動力」來取代黑奴。中國和印度的大量人口可以有效補充英屬蓋亞那的勞動力空缺。

▲清朝時期的廣州。在五口通商之前,只保留了廣州一個通商口岸

但中國當時還是獨立的主權國家,從中國引進人口在外交上需要中英政府同意才行。當時清政府實行嚴格的戶籍和海禁政策。除福建、廣東以外,出國謀生的人非常少。因此,從中國引進勞工的難度則相當大,且滿足不了熱帶莊園主的需求。

跟中國不同,印度所在的南亞次大陸一直以來宗教、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地方的王公貴族的權力太大,使得印度在無法集中力量抵抗西方入侵。

▲英國佔領前的印度。一直沒有統一的南亞次大陸地區

英國殖民者正是藉助印度複雜的民族、社會矛盾逐漸蠶食了印度領土。19世紀30年代,印度的大部地區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1858年,南亞次大陸全境被英國佔領。印度這個人口大國逐漸贏得了種植園主的青睞。

三、印度移民:從量變到質變

19世紀40年代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蒸汽輪船的大量使用減少了殖民地之間的通勤時間。

▲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輪船取代了過去的帆船

1838年,第一批印度人從印度抵達英屬蓋亞那,成為了蓋亞那地區的合同勞動工。由於印度和英屬蓋亞那地區同屬熱帶氣候,擁有充足的水熱條件,都適合種植熱帶經濟作物。印度人適應英屬蓋亞那的生活並不是一件難事。

▲世界氣候分布圖,印度和蓋亞那高原地區同樣具備水熱條件,使得他們適合熱帶經濟作物成長

從1838-1917年,大約有20多萬印度人從印度德幹高原和恆河平原移民到英屬蓋亞那,成為了合約工。印度人成為了當地種植水稻、甘蔗、咖啡等熱帶作物的主力軍。

合約到期後,印度後裔不願意返回印度,而莊園主也不願意印度勞工離開。因為一旦印度勞工離開這裡,他們就要額外付出更多的成本僱傭新勞動力。大量的印度後裔選擇了留在英屬蓋亞那,印度裔人口在近百年時間實現了爆炸式增長。

雖然歐洲殖民者始終沒有放棄引進中國勞動力的努力。但相比印度人來說,中國人有濃厚的鄉土觀念。從允許華工出國開始,中國人遷徙到蓋亞那的人口大約只有1.5萬,相比於印度人20萬的數量還是很少。華工始終沒有成為主力軍。

四、蓋亞那獨立

從1838年第一批印度移民到來,經歷了近百年的生息繁衍,印度裔成為了英屬蓋亞那的第一大族裔。但這沒有改變一個事實:英屬蓋亞那、荷屬蓋亞那以及法屬蓋亞那是南美洲少數沒有實現民族獨立的國家。

英屬蓋亞那的經濟命脈完全掌握在英國的手裡。當地經濟的收益幾乎全進了英國的腰包,印度裔、非洲裔和印第安人受著剝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了蓋亞那地區的人民爭取獨立的機會。英國和荷蘭都在戰爭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二戰後,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尚未獨立的地區掀起了一股民族解放的浪潮。

在民族主義浪潮的推動下,英屬蓋亞那各個種族團結起來反對英國的統治。1953年,已無力維持在南美大陸殖民統治的英國承認英屬蓋亞那建立自治政府,但主權依然在英國手裡。

這只是蓋亞那人民爭取的第一步。在蓋亞那人民不懈鬥爭下,1970年,英屬蓋亞那宣布成立合作國。1975年,荷屬蓋亞那也宣布脫離荷蘭獨立,並改名為蘇利南。

至此,南美大陸除了法屬蓋亞那尚未獨立之外,其餘的地方均實現了民族獨立。

▲南美洲只有法國的法屬蓋亞那(紅色)尚未獨立

獨立後的蓋亞那合作共和國成為了南美洲唯一的說英語的國家。獨立來之不易,為了珍惜這一局面,蓋亞那在國徽上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命運」作為自己國家格言。

但獨立後的蓋亞那依然在經濟上面臨著嚴峻困境。經濟以農業為主,經濟結構單一的事實沒有改變。如今,蓋亞那的人均GDP只有4000多美元,在南美大陸排名相對靠後。要想改變國家整體經濟落後的局面,需要蓋亞那各個民族的共同努力。

▲南美各國人均GDP,蓋亞那排名依然靠後(2017)

作者:雄鷹

編輯:Thomas (唐)

相關焦點

  • 蓋亞那:南美洲唯一的英語國家,第一大族裔為什麼卻是印度裔?
    南美洲大多數國家為西班牙語國家。但國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巴西則以葡萄牙語為母語。南美大陸形成了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分庭抗禮的態勢。不過,除西語和葡語之外,南美還有少數國家是不說這兩種語言的。原荷蘭殖民地——蘇利南的母語是荷蘭語,原英國殖民地——蓋亞那合作共和國(以下稱蓋亞那)的母語是英語。
  • 南美洲國家蓋亞那是個怎樣的國家?
    南美洲國家蓋亞那是個怎樣的國家?蓋亞那是南美洲為數不多的加勒比國家之一,國土面積約為21.5萬平方公裡。
  • 南美洲唯一的英語國家,開國總統是華人,經濟增長速度居全球首位
    文|格瓦拉同志 熟悉世界地理的讀者都清楚,除巴西使用葡萄牙語外,南美洲絕大多數國家都把西班牙語定為官方語言,只有兩個小國是例外,即荷蘭前殖民地蘇利南和英國昔日的屬地蓋亞那(此外,法屬蓋亞那則講法語)。那麼,作為南美洲唯一的英語國家,蓋亞那究竟是個怎樣的國家?
  • 南美洲為什麼有三個地方叫「蓋亞那」?
    世界上,重名的國家和地區有很多,比如非洲有兩個國家叫「剛果」,有三個國家「幾內亞」。除非洲之外,南美洲也有三個地方叫蓋亞那,即蓋亞那(合眾國)、蘇利南(原荷屬蓋亞那)和法屬蓋亞那。三個蓋亞那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兩個分別脫離英國和荷蘭獨立,另一個則依然留在法國,成為法國的海外大區。
  • 蓋亞那旅遊景點-5個景點
    蓋亞那國家博物館蓋亞那蓋亞那合作共和國(英語:Cooperative Republic of Guyana),簡稱蓋亞那(Guyana,印第安語意為「多水之鄉」),位於南美洲北部,國土總面積21.5萬平方公裡。
  • 南美洲為什麼有三個地方叫「蓋亞那」?
    蓋亞那的由來作者|雄鷹責編|Thomas世界上,重名的國家和地區有很多,比如非洲有兩個國家叫「剛果」,有三個國家「幾內亞」。▲三個蓋亞那除了英屬、法屬、荷屬之外,南美原本還存在西屬和葡屬的蓋亞那,加起來一共有五個蓋亞那。南美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蓋亞那呢?為什麼有的蓋亞那消失,有的依然留在原宗主國,而有的卻選擇了獨立?
  • 南美洲唯一通用英語的國家卻被稱為:從未被發現的自然旅遊區!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國家,它位於蘇利南,巴西和委內瑞拉之間,也是南美洲唯一使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蓋亞那,這個小小的國家面積僅為8.3萬平方英裡,相當於湖南省的21萬平方公裡!為什麼說從未被發現,因為知道這個國家的人絕大多數都是通過Roraima山。
  • 蓋亞那首都喬治頓
    1831年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並取名英屬蓋亞那。1966年才脫離英國獨立。截止2018年人口約為78萬。其中48%為印度裔,33%為非洲裔,18%為歐洲裔(主要為葡萄牙裔)、亞裔(主要為華裔)和混血種人,9 %為印第安人。
  • 模里西斯:離印度4000公裡,為什麼67%人口是印度裔?
    現今,南亞的總人口達到了19億,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區域,其中,印度人口就接近13.8億。由於歷來南亞人口眾多,一些生活貧苦的印度人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從19世紀開始大量外遷,他們的後裔逐漸成為了世界上一些國家的第一族群。在現代,印度裔是南美洲國家蘇利南、蓋亞那,以及非洲國家模里西斯的最大族裔。
  • 南美洲唯一通用英語的國家卻被稱為:從未被發現的自然旅遊區!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國家,它位於蘇利南,巴西和委內瑞拉之間,也是南美洲唯一使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蓋亞那,這個小小的國家面積僅為8.3萬平方英裡,相當於湖南省的21萬平方公裡!為什麼說從未被發現,因為知道這個國家的人絕大多數都是通過Roraima山。
  • 客家語是這個國家的法定語言,它也是南美洲最小的國家!
    蘇利南共和國位於南美洲北部,北濱大西洋,南臨巴西,東臨法屬蓋亞那,西臨蓋亞那,國名源於當地原住民蘇利南人。該國舊稱荷屬蓋亞那,原為荷蘭在南美洲的殖民遺蹟,1954年成為荷蘭王國海外自治省,1975年時獨立。
  • 名稱相同,南美洲為何有兩個「蓋亞那」
    上圖_ 南美洲地形圖,標註處為蓋亞那高原 第一,歐洲殖民者的入侵為兩個蓋亞那的形成埋下了伏筆,因為南美洲歷史上曾經有五個蓋亞那。 我們必須指出一點,儘管5個歐洲國家都佔領了蓋亞那高原的一部分,但這五個蓋亞那的行政歸屬是不同的。西屬蓋亞那歸西班牙格瑞那達總督區管理,葡屬蓋亞那歸巴西管理,英屬、荷屬和法屬蓋亞那歸英國、荷蘭和法國直接管理。這種不同的行政管理和拉美獨立戰爭,讓5個蓋亞那的發展走勢也大不相同。最終,歐洲列強佔領下的蓋亞那數量有所減少。
  • 模里西斯:離印度4000公裡,為什麼67%人口卻是印度裔?
    現今,南亞的總人口達到了19億,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區域,其中,印度人口就接近13.8億。 由於歷來南亞人口眾多,一些生活貧苦的印度人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從19世紀開始大量外遷,他們的後裔逐漸成為了世界上一些國家的第一族群。在現代,印度裔是南美洲國家蘇利南、蓋亞那,以及非洲國家模里西斯的最大族裔。
  • 模里西斯:離印度4000公裡,為什麼67%人口是印度裔?
    現今,南亞的總人口達到了19億,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區域,其中,印度人口就接近13.8億。由於歷來南亞人口眾多,一些生活貧苦的印度人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從19世紀開始大量外遷,他們的後裔逐漸成為了世界上一些國家的第一族群。在現代,印度裔是南美洲國家蘇利南、蓋亞那,以及非洲國家模里西斯的最大族裔。
  • 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蓋亞那合作共和國
    在南美洲北部有一個熱帶國家,國土面積只有21.5萬平方公裡,整個國家總人口73.8萬(2017年),主要是由印度裔和非洲裔組成,就是這麼一個小的不起眼的國家卻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據統計在這個國家中每100個人中就有44人死於自殺,今天我們介紹的主角——蓋亞那合作共和國。
  • 蓋亞那國家概況
    其中印度裔佔43.5%、非洲裔佔30.2%、混血種人佔16.7%、印第安人佔9.1%。英語為官方語言和通用語,也使用克裡奧爾語、烏爾都語、印第安語和印地語。居民34.8%信奉基督教新教,24.8%信奉印度教,7.1%信奉天主教,6.8%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 喬治敦(Georgetown),人口約25萬。
  • 客家語是這個國家的法定語言,它也是南美洲最小的國家!
    蘇利南共和國位於南美洲北部,北濱大西洋,南臨巴西,東臨法屬蓋亞那,西臨蓋亞那,國名源於當地原住民蘇利南人。該國舊稱荷屬蓋亞那,原為荷蘭在南美洲的殖民遺蹟,1954年成為荷蘭王國海外自治省,1975年時獨立。
  • 模里西斯:佔人口67%的印度裔,為何會成為模里西斯第一大民族?
    現今,南亞的總人口達到了19億,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區域,其中,印度人口就接近13.8億。由於歷來南亞人口眾多,一些生活貧苦的印度人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從19世紀開始大量外遷,他們的後裔逐漸成為了世界上一些國家的第一族群。在現代,印度裔是南美洲國家蘇利南、蓋亞那,以及非洲國家模里西斯的最大族裔。
  • 在印第安語裡意為「多水之鄉」的國家,蓋亞那
    蓋亞那蓋亞那位於南美洲東北部,全稱為"蓋亞那共和國",1966年脫離英國獨立。印第安語意為"多水之鄉"。國民主要是印第安人和黑人,多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它是南美洲唯一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也是大英國協成員國。蓋亞那東鄰蘇利南,南臨巴西,西鄰委內瑞拉,北鄰大西洋,同時與蘇利南和委內瑞拉有國界爭議。
  • 為什麼美國德裔人口佔大多數,官方語音卻仍是英語?
    根據美國官方的相關調查顯示,在美國眾多族裔中,德裔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達到了15.2%(有近期的數據顯示達到了18%),領先於其他族裔好幾個百分點。德裔美國人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分布的範圍也非常廣泛。在美國眾多地區,德裔美國人都是當地的主要人口之一。即便是在遠離家鄉的北美大陸,德意志人熱愛開拓的特性仍然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