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是智商稅,還是想買它,「自發熱內衣」到底有什麼魔力?

2020-12-21 CFW時尚

核心提示:內衣能不能自己發熱,有點常識的消費者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這並不影響大家買!它!為啥大家明知道所謂「自發熱」是智商稅,還是買個不停呢?

凜冬已至,伴隨著瑟瑟寒風,想要」美麗不凍人「的時髦消費者,再次將目光瞄準了」自發熱內衣「。

但是,最近一位服裝行業協會的專家卻直言不諱:不過是商家的宣傳噱頭,不存在能自己發熱的纖維,只是透氣性不同,並非發熱。

其實,內衣能不能自己發熱,有點常識的消費者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這並不影響大家買!它!就拿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來說,以「自發熱保暖內衣」「自發熱內衣」等為關鍵詞搜索,銷量動輒就是1萬以上。在線下門店中,不同品牌的自發熱內衣也是很多消費者的第一選擇。

為啥大家明知道所謂「自發熱」是智商稅,還是買個不停呢?

吸溼會放熱,大部分人不知道的科學原理,被商家利用了

所謂的「自發熱內衣」,最早其實是從日本興起的,面料以日化纖維為主,這些纖維的吸溼效果比較好。以優衣庫為例,它家的HEATTECH系列內衣就以「自發熱」為賣點,宣傳中提到「吸收身體散發的水分,轉變為熱能」,頗有一絲黑科技色彩。

黑不黑科技咱不知道,但「吸收身體散發的水分,轉變為熱能」的確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吸溼的過程,本來、必然,就會放熱(物理課代表給你劃重點)。

當我們聽到發熱時,腦海中出現的一定是一種熱源在發熱,實際上,無論何種纖維或者材料吸溼都會發熱。當水蒸氣分子與材料中的親水性基團結合時,水蒸氣分子被吸附而靜止,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在兩者勢能不變的前提下,水蒸氣分子的動能轉換為熱量並釋放出來,這便是HEATTECH系列內衣的吸溼發熱原理。

這個原理,其實就跟「打雷要下雨,下雨要打傘」差不多,只不過打雷要下雨你知道,吸溼會放熱你不知道。而聰明的優衣庫就把一個多數人並不知道的必然現象,包裝成了賣點,並且專門創造了一個看上去很有技術含量的詞:HEATTECH,來為這一系列命名。

其他的「自發熱內衣」,原理跟HEATTECH系列都是一樣的。當然,就算是普通內衣,也是能吸溼放熱的,只是打上「自發熱」的標籤,價格就能翻一倍甚至更多,妥妥的「智商稅」。

雖是誇大其詞,也有真材實料

當然,由於材料吸溼性的不同,吸溼發熱功能的強弱是有差別的,比如粘纖、莫代爾纖維吸溼效果就比腈綸、氨綸等纖維要好很多。

當我們去看這些所謂的「自發熱內衣」時,就會發現,這些內衣差不多都會選用或部分採用吸溼性較好的材質,比如棉、莫代爾、人造棉等……

還是以優衣庫HEATTECH 內衣為例,看看它的成分表,其中的數字是該成分所佔的百分數。

點擊看大圖,圖片來源:網絡

可以看出,全部的HEATTECH內衣所採用的面料成分都是「聚酯纖維、粘膠纖維、腈綸、氨綸」這 4 種,只不過各成分佔比有區別。

這 4 種成分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組成了完美天團。具體來說是這樣的:

  • 聚酯纖維:大家更熟悉的名字可能是「滌綸」「的確良」,是最常見的化纖,彈性好、抗皺性能佳;

  • 粘膠纖維:簡稱粘纖,是一類纖維的統稱,人造棉、人造絲都屬於粘纖,吸溼性非常好,保暖性也不錯;

  • 腈(jīng)綸:注意人家不叫晴綸,保暖性超好,賽過羊毛;

  • 氨綸:大家熟悉的「萊卡」就是氨綸的一種,擁有無敵彈性。

這就看明白了吧?

腈綸負責保暖;粘纖主力負責透氣排汗,順便輔助保暖;滌綸負責抗皺(和拉低成本);氨綸負責讓衣服更貼身。

所以,HEATTECH的3個系列,從基礎款,到EXTRA WARM/倍舒暖,再到ULTRA WARM/高舒暖,保暖能力依次增加,能看到粘纖和腈綸總和的佔比大致上也是增加的。

這也是HEATTECH內衣能年年暢銷的原因——雖然它在宣傳上有一些誇大其詞,但買它的人也不是傻子,人家這內衣,做得確實舒服、保暖啊!(此處建議其他品牌好好學一學!)

綜上,我們也可以總結出選內衣的要點了:想要保暖,就選粘纖和腈綸佔比高一點的面料哦!

相關焦點

  • 自發熱內衣真的能發熱嗎?商家自曝這是宣傳噱頭
    店老闆:「它那種發熱,也就是個炒作的噱頭咯,每年都要賣那麼多套,賺的就是朋友圈的人,說實在話。」記者隨後走訪了多家內衣專賣店,發現都有這種所謂的「自發熱」保暖內衣銷售。其銷售的價格也在幾十到上百元不等。而對於發熱的原理解釋卻各不相同。不僅是在實體店,在淘寶網站和各電商平臺,這種發熱內衣也銷售得異常火爆。
  • 自發熱內衣真是「禦寒神器」?專家告訴你什麼衣服才最保暖!
    自發熱內衣真是「禦寒神器」?專家告訴你什麼衣服才最保暖!在各大電商平臺各種自發熱內衣價格從幾十到上百元不等銷量動輒過萬商家宣傳的「最高升溫可達8℃」「30分鐘平均發熱率3.1℃」更是博人眼球一件內衣,真有這麼神奇嗎?
  • 自發熱內衣熱銷,這個黑科技是真是假?專業檢測告訴你答案!
    「37度恆溫超薄自發熱內衣」「自發熱加絨黑科技秋衣秋褲」……市面上標稱「自發熱」內衣並不少見,而且從實體到網絡市場均較為普遍。尤其是網絡市場,在某網絡銷售平臺輸入「自發熱內衣」的關鍵詞,均跳出了大量標稱「自發熱」的內衣產品,其售價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從不知名品牌到知名品牌均有涉及。那麼自發熱內衣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用呢?和傳統的三保暖內衣有什麼區別?
  • 「智商稅」的存在說明了什麼?
    在接受採訪時,王海直白地提出其他燕窩糖水一樣都是「智商稅」,「1 個雞蛋的營養成分相當於 30 克幹燕窩」,「所有的即食燕窩都是糖水」。他還認為「網紅帶貨,要麼殺熟,要麼替騙子殺熟」「直播帶貨是廣告代言和推銷員二合一,本質上還是割韭菜」,銷量高則「多是刷的」。「智商稅」常被用來形容那些並不值得花很高價錢購買的商品,市場上有其它廉價替代品,可以實現一樣或者更好的效能。
  • 自發熱內衣是黑科技?專家:宣傳噱頭,不透氣才保暖效果好
    這時,買一套「自發熱內衣」穿上,似乎便可「美麗不凍人」。這些被商家封為「過冬神器」的發熱內衣究竟能否自發熱呢?還是有一些質疑聲,紅星新聞記者近日了解到,專家表示,內衣的材質只有透氣不透氣的說法,「發熱纖維」只是商家的一種宣傳噱頭,消費者切勿輕信。
  • 自發熱內衣被批智商稅,國貨德絨穿上即暖7℃
    我正要考慮買什麼厚衣服,偶然刷到「發熱內衣」是偽科學的科普。我以前可是對「發熱內衣」深信不疑,而且感覺穿上挺舒服。想不到這麼厲害的「果凍神器」,居然是智商稅。先別急著否定,其實「發熱內衣」的原理是吸溼發熱,讓人感覺穿著暖和。
  • 保暖內衣套路深,「自發熱」內衣真的能發熱?
    說起冬季保暖好物,自然少不了要提到保暖內衣了。 每年冬季都是保暖內衣的熱銷季,尤其是宣稱有「黑科技」的自發熱保暖內衣,即穿即熱,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銷量也是相當可觀。
  • 手機信號增強貼,是「真科技」還是「智商稅」
    部分商家甚至有幾萬銷量,號稱無論在地下室還是電梯間,只要貼上它,手機信號瞬間滿格。不僅如此,這塊金屬片還能通吃三大運營商的信號、降低輻射水平、延長電池壽命等神奇功能,簡直是革命性黑科技。但多名專家表示,「手機信號增強貼」並不靠譜,商家在銷售相關產品時有誇大效果的嫌疑。在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多家電商平臺搜索發現,出售手機信號增強貼的商家不計其數。
  • 自發熱內衣真是「黑科技」?專家:不是自發熱,而是保暖效果多與少
    這時,買一套「自發熱內衣」穿上,似乎便可「美麗不凍人」。 這些被商家封為「過冬神器」的發熱內衣究竟能否自發熱呢?還是有一些質疑聲,紅星新聞記者近日了解到,專家表示,內衣的材質只有透氣不透氣的說法,「發熱纖維」只是商家的一種宣傳噱頭,消費者切勿輕信。
  • 自發熱內衣真的保暖嗎?這個黑科技是真是假?愛美的女性要知道
    經常逛內衣店的人應該都會被營業員推銷一種內衣,自發熱內衣,這種內衣很輕很薄很透氣,而且據她們所說,還很暖和,原理是這種內衣的纖維會吸收人體產生的水蒸氣並將其轉換成熱能,從而變暖和。我們先來看一個實驗:有一個節目組請了一個男性做實驗,先讓他穿著普通的內衣跑步,再讓他穿著「自發熱內衣」跑步,跑前的溫度一樣,其他的客觀條件也一樣,最後的結果是:穿普通內衣跑步前手臂的溫度開始前是26.3℃,跑完步後是25.5℃,下降了0.8℃;
  • 燃油寶到底是「良藥」還是智商稅?車主看完直呼:上當了!
    有時候我都在想,這些工作人員難道都是汽修老師傅跳槽過來的,都不用打開機艙蓋就能知道你的發動機有積碳?你給我找輛排氣管不發黑的車來?燃油寶真的有效嗎?還是只是騙局而已?接下來我要說的,可能會讓很多從事燃油添加劑行業的人不高興,但是我必須要告訴大家,99%的情況下,你在加油站加進去的燃油寶,除了心理安慰以外沒有任何作用。
  • 「發熱纖維」「37度恆溫」……發熱內衣熱銷,發熱的究竟是內衣還是...
    今年冬天的冷空氣來得格外早,大家早早換上了厚冬衣,帶有保暖、發熱字樣的產品也格外暢銷,尤其是自發熱內衣,以「自發熱」為賣點,成為近年保暖內衣裡的佼佼者。雖然每年都有多款測評、分析告訴消費者,這種內衣並不會自動加熱,但每年也都還是有無數的消費者屢屢疑惑:為啥穿了不夠暖和,到底是內衣發熱還是我們自身發熱?看看這篇分析,沒準你會明白一些。
  • 這智商稅你交了嗎?
    「打王者榮耀網絡不卡頓」「回到鄉下信號也槓槓的」「火車上信號也穩定」,近來,手機信號增強貼走熱,多家電商平臺有售,多款產品顯示已拼單10萬件。可是,手機信號增強貼真如上述宣傳般有效嗎?還是在收智商稅?
  • 想快速暴富的人被收了多少「智商稅」?
    但有一個不幸的好消息:好的是,房產稅、企業稅、個人所得稅等的改革問題,都被熱議起來。不幸的是,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蓬勃發展起來的新稅種——智商稅,幾乎無人問津。病人來了,管它是腳氣還是鼻炎,先從DNA到VCD都查一遍,然後嘬著牙花子告訴家屬:「這個病可不小啊,得手術探查治療!」推到手術室,在肚子上劃個口兒,再縫上了事。
  • 羅永浩解釋為什麼Supreme賣得貴:因為有智商稅
    摘要:Supreme的產品為何賣那麼貴,羅永浩的解釋是因為裡面有智商稅。集微網消息(文/數碼控),知名數碼博主@極客村長發微博問為什麼Supreme的T恤價格那麼高?他的疑問成功引起了錘子科技CEO羅永浩的注意力,羅永浩是這樣解答的:「智商稅。這個世界的真相之一是,絕大多數的奢侈品,不是賣給了富裕階層(不包括暴發戶,但暴發戶產量有限),而是賣給了中產階級,還是偏傻的中產階級。不過這無可厚非,「雙方自願的交易,總是有利於雙方的」。
  • 扒一扒「自發熱內衣」:發熱的是我還是衣?
    揭秘:世界上還沒有自發熱材料  大多數發熱內衣商家都聲稱,他們的發熱內衣裡有一層「高科技」材料,可以自己發熱,保暖效果是傳統純棉保暖內衣的好幾倍,是「黑科技」等等。  但實際效果是,有些自發熱內衣的確暖和了一點,但與好幾倍還有點差距;有些自發熱內衣乾脆不保暖,甚至還沒有厚一點的秋衣秋褲效果好。
  • 家居界的「難解之謎」,榻榻米是真實用還是智商稅?
    在家居界,有這麼一個「難解之謎」,一直被大家所爭論不休,那就是榻榻米到底是真實用還是智商稅?有的人對它愛得深沉,覺得家裡要是不做榻榻米就不是完整的裝修,收納空間大、提高空間利用率,並將其定義為「小戶型救星」;也有的人對它失望至極,入住後甚至想拆了它,覺得榻榻米不方便、容易受潮、不好清理。
  • 翻遍微博和小紅書,我們終於找到了智商稅的套路
    9012年了,還能有人被智商稅,到底還有哪些產品能被稱作智商稅,智商稅都有哪些套路?為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在微博、小紅書兩款軟體上找到了眾多網友的回答,並作出了相應的總結。【注意】此處智商稅高發!想要集中的找到智商稅的商品名單,我們首先要找到智商集散地。
  • 打假輪到燕窩了,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鈦媒體編輯丨赫婧網紅「燕窩」,到底是不是智商稅?無論是讓辛巴低頭道歉的「茗摯」,還是在淘寶直播間賣爆的「小仙燉」,都讓燕窩這個曾長期流行於微商圈,飽受爭議的消費品成為一種新興品類,折射出一個野蠻生長的增量市場。如何讓熱衷養生的年輕人們願意買燕窩,成為燕窩新品牌們在思考的問題。
  • 這種智商稅還是少交為妙
    現在很多人對於一些短視頻平臺抱有很大的成見,尤其是一些擁有千萬粉絲的大網紅頻頻出事,也讓大眾開始擔憂平臺的審核能力:到底是「水至清則無魚」,還是寧願放棄傳播正能量的初衷也要留住這些可以帶來巨大收益的「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