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越雙方經談判確定陸地邊界真正有爭議的地方164處,共227平方公裡。最終,這227平方公裡土地113平方公裡劃歸越南,114平方公裡劃歸中國。
中新網1月21日電 香港《亞洲周刊》2009年第4期刊文說,今年是中越邊境戰爭三十周年,經歷了十五年的談判、協商、勘界和清障排雷,如今中國與越南之間實現陸地邊界「零爭議」,消滅了「動蕩之源」,實為亞洲穩定、和諧、發展之本。
文章摘錄如下:
今年是一九七九年中越之戰三十周年,中越邊界「有邊無界」的狀況成為歷史,數百年來的邊界糾紛終於結束。長達一千三百四十七公裡的中國和越南陸地邊界,在剛過去的年末,終於完成全線勘界立碑工作,近二千塊大中小型界碑豎立在中越邊境在線。一塊塊並不太高大的石碑鐫刻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這就是中國的界碑。由這些界碑組成的聯機,昭示著萬裡陸疆。如今,中越勘界三百處爭議全部解決。
中越兩國首次以現代化的界碑系統,確定一條清晰的陸地邊界線,這是中越兩國關係史上不尋常的歷史事件。隨著中越陸地邊界「零爭議」,中國陸地十四個鄰國中,除了印度和尚未有外交關係的不丹外,十二個鄰國的陸地邊界全部確定。幾個月前,中國和俄羅斯也全部完成兩國邊界勘定,這在中俄幾百年的歷史上也是首次。被稱為「動蕩之源」的中國邊界,成了亞洲穩定、和諧、發展之本。
從中國國家測繪局獲悉,中越邊界談判於九三年開始,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日,中越雙方完成了十六輪談判,籤訂了《中越陸地邊界條約》。在所有雙方有爭議的二百二十七平方公裡土地中,一百一十三平方公裡劃歸越南,一百一十四平方公裡劃歸中國。自此,中國和越南開始陸地邊界的勘界和清障排雷工作,在中越邊界全線埋設一千五百三十七座界碑,並在邊界實地勘定一千三百四十七公裡邊界線。
從目前最終情況看,為清晰表明走向,雙方同意新增了四百多塊界碑,界碑總數達到近二千塊。此前,中國實施中越邊界第三次排除地雷,沒有人清楚兩國邊境地帶埋設了多少地雷,估計有兩百萬枚。
中國在外交部指導下,國家測繪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勘界測繪保障工作領導小組,責成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履行國界測繪職能,承擔中越陸地邊界勘界測繪的組織實施工作,並由四川測繪局承擔勘界野外測繪保障工作。
國家測繪局在二零零二年九月派出三十九名測繪技術人員前往邊界十二個勘界組,在西南邊陲配合雲南和廣西政府外事部門,同越南測繪人員一起展開聯合勘界測繪工作。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中越兩國領導人就中越陸地邊界勘界進程達成共識:最遲於二零零八年全部完成中越陸地邊界勘界工作,籤署新的邊界管理制度文件。
按照國際慣例,陸地邊界談判的第一步,就是兩國各自提出邊界主張線。最初,中越主張線存在三百處爭議,經談判協商,確定真正有爭議的僅一百六十四處,共二百二十七平方公裡。據云南測繪局參與勘測的陳華勝透露:「有爭議的地塊有幾十處是雙方都沒有劃出來的空白地塊,最大的一塊有二平方多公裡,爭議中,有的是因為條約表述與地圖有出入而已。」
二零零八年最後四天,中越政府邊界談判代表團團長在越南河內舉行會議,儘管發表了共同聲明如期完成陸地邊界全線勘界立碑,不過,從北京外交部獲悉,中越邊境勘界尚有極少部分的界碑尚未豎立,在春節前才能全部完成野外立碑,而後是雙方籤署議定書、附圖等文件,全部後續工作會在二零零九年內完成。
據中國雲南省外事辦公室介紹,歷時八年,中越陸地邊界雲南段勘定了邊界線,雲南段共豎立界碑六百六十五個,雲南段共分六個勘界組,具體負責江城(綠春)段、金平段、河口段、馬關段、麻慄坡段、富寧段的聯合勘界工作。雲南省河口縣河口公路、鐵路口岸和越南老街口岸,雲南麻慄坡縣天保口岸和越南清水河口岸,雲南金平縣金水河口岸和越南馬鹿塘口岸均設立了大型界碑。
邊境勘界涉及國家利益,有談判,有力爭,有妥協,有諒解。北京外交部一位官員透露說,中越勘界明顯前松後緊,從二零零一年到二零零六年的五年裡,勘界工作僅完成總任務量的一半,而二零零六到二零零八年則進展迅速。這表明中越兩國在醞釀和實現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過程中,共識越來越濃。中國要落實胡錦濤的「和諧世界」理念,對周邊國家「安鄰、睦鄰、富鄰」政策,而越南由於這兩年來經濟遇到困難,不得不向鄰國中國求以援手,初始步履維艱的邊境勘界談判就此加速。
越南外交部發言人黎勇說,越中確定陸地邊界,是越中關係中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是兩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體現。在歷時八年的勘界立碑工作中,越中兩國政府代表團始終根據兩國領導人的共識,依據越中陸地邊界條約,實施勘界工作,實現互利共贏。
有西方傳媒在報導中認為,在中越勘界立碑談判過程中,越南一方作了「割讓土地」的「重大讓步」。對此,越南外交部副部長武勇說,越中邊界被認為是「設立界碑最密集及最清晰的陸地邊界線」。越南邊境七個省的人民對此滿意。「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在邊境上一些居民過境或越境居住地區,越中兩國談判代表團在平等、相互尊重、合情合理、利益大體均衡的基礎一致同意進行靈活的調整,因此,不可能出現如某些傳媒所稱的越南向這個或那個國家「割讓土地」的事情。唯一可以解釋的是,這些媒體要麼『消息不靈』,要麼『別有用心』。」
中國是世界上陸地邊界最長、陸上鄰國最多的國家。武漢大學中國邊界研究院院長胡德坤教授說,在中華朝貢體系時代,中國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邊界問題,沒有明確的邊界線,只存在習慣線。即使是對邊疆有效治理的朝代,皇帝也不知道自己的帝國邊界究竟在哪兒。
中國陸上有十四個鄰國,與俄羅斯並列為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中國的陸地邊界有二點二萬多公裡,也是世界上陸地邊界最長的國家之一。中國邊界問題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僅三國交界點就有十六個。
此外,全世界十個人口最多的國家中,有六個在中國周邊;軍事力量排在世界前二十五位的國家中,有八個在中國周邊;公開宣稱擁有核武器的八個國家,其中四個在中國周邊;當今世界五大潛在熱點衝突地區中的四個中東、中亞、朝鮮半島等在中國周邊。中國與越南曾於一九七九年邊境全線開戰,一九八一年還有法卡山、扣林山之戰,一九八四年有老山之戰,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中越才完全罷兵。
中國在海上與八個國家相鄰,其中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越南以南海為鄰。中國的海洋始終風不平浪不靜。據中國國家海洋局透露,中國可管轄的三百萬平方公里海域,百分之五十二與朝鮮、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八個鄰國有劃界爭議。中越陸地邊境勘界立碑完成,海域劃界還有待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