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越邊界談判內幕

2020-12-13 青島晚報電子報
解密中越邊界談判內幕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9.02 星期日

    從1970年代中期起,中越雙方就開始進行邊界問題談判。本文作者李家忠長期在外交部亞洲司和中國駐越南使館工作,對於中越談判解決邊界領土問題,是一位見證人和直接參與者。
中越邊界領土問題緣由
    中越邊界領土問題包括陸地邊界、北部灣劃分和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和海洋權益爭議等三個方面,本文主要講述已談判解決的前兩個方面。
    中越陸路邊界全長1350公裡。中越陸地邊界是由中國清政府同法國政府(當時越南為法國殖民地)於1885年至1897年期間籤署的多項界約劃定的,其中主要是兩項界約,即1887年的《續議界務專條》和1895年的《續議界務專條附章》。雙方在實地分了界,立了300多塊界碑。但受當時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條約對一些地段的文字敘述不夠精確,條約附圖對一些地區邊界線走向的描繪也不夠清楚,而且,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許多界碑被損壞、移動,甚至遺失,邊界線兩側的地形和地物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因素導致雙方對一些地段的邊界走向存在不同認識。
    中越兩國歷史上從未劃分過北部灣。 1970年代初後,隨著現代海洋法制度的發展,中越兩國劃分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問題呈現出來。按照以1982年籤字、1994年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為核心的現代海洋法制度,沿海國可擁有寬度為12海裡的領海、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和最多不超過350海裡的大陸架。但是,北部灣是個比較狹窄的海灣,最寬處也不超過180海裡。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中越兩國在北部灣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全部重疊,也就是說,整個北部灣均為中越權益主張的重疊區,因此,問題必須通過劃界給予解決。1973年12月,越南政府建議同中國舉行北部灣劃界談判。 1974年1月18日,中方答覆同意談判。
    1974年和1977年——1978年,中越兩國政府先後舉行劃分北部灣問題和陸路邊界問題的談判。中方代表團團長是副外長韓念龍,越方代表團團長先後為潘賢和丁儒廉兩位副外長。在陸路邊界問題上,雙方承認中越陸路邊界是已定界,一致同意以「中法界約」為基礎,根據變化的地形地貌,重新確認。但是除了這個大原則,雙方在具體問題上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後來由於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有關北部灣和陸路邊界的兩種談判被擱置。
陸地邊界談判
    1991年11月,中越關係實現正常化。在新的形勢下,兩國都希望早日解決上述歷史遺留問題,兩國開始就邊界領土問題著手進行實質性談判。
    在等待問題解決期間,為了保持邊境地區的穩定,中越兩國政府於1991年籤署了《關於處理兩國邊界事務的臨時協定》。 1992年,雙方進行了專家級的談判。 1993年,兩國最高領導人作出重要決定,立即展開關於邊界領土問題的政府級談判。 1993年10月,兩國政府代表籤署了《關於解決邊界領土問題的基本原則協議》。
    當時,為順利解決邊界問題,中越雙方重新成立了政府邊界代表團。中方代表團團長先後是唐家璇副外長和王毅外長助理,越方代表團團長是武寬副外長。兩國代表團團長每年會見一次,主要談一些大的原則性問題。有緊急事務,也可以臨時安排會談。具體爭議的問題,由雙方的聯合工作組進行談判,一年要談多次,輪流在北京和河內進行。
    按照1993年10月中越達成的 《關於解決邊界領土問題的基本原則協議》,雙方以1887年和1895年的中法界約及其有關邊界劃分和立碑的文件與地圖的附件和按規定豎立的界碑,來確定陸地邊界線。雙方各自按照自己的認識印製出邊界地圖,然後互相交換。
    由於中越陸地邊界是已定界,故將各自繪製的地圖加以對照後,雙方重合的邊界線約有900公裡。在其餘的450公裡邊界線上,有164處雙方有不同的認識,涉及的總面積達227平方公裡左右,即爭議地區。另外有125處,總面積近5平方公裡,由於雙方的技術差距而出現了不同認識,這些地區,雙方通過合理公平的技術措施,很快就得到了解決。
    1999年2月,兩國領導人公開宣布要在當年內籤署陸地邊界條約以後,邊界談判工作的進度大大加快,至當年11月,絕大多數地段的爭議均已解決。 1999年12月1日,朱鎔基總理訪問越南,第一站是胡志明市。中共中央指示,請朱鎔基在越南說幾句話,口頭表示中越陸地邊界所有有爭議的問題都已獲得解決。為此,王毅外長助理親自趕到胡志明市,就剩下的幾個問題同越方進行最後一次會談,一直談到深夜,順利解決了所有爭議問題。
    1999年12月30日上午,兩國邊界談判代表團團長王毅和武寬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陸地邊界條約草籤儀式。由於條約附圖有100多幅,兩位團長本著高度負責的精神,在每幅附圖上簽字,而且條約和附圖雙方各有一套,兩位團長都要籤字,故儀式進行了將近一個小時。當天下午,中越陸地邊界條約正式籤字儀式在河內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條約由中國外長唐家璇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阮孟琴籤署,雙方都有眾多官員出席籤字儀式。至此,中越兩國陸地邊界談判勝利結束。
北部灣劃界
    1990年代中越關係正常化以後,劃分北部灣的談判也進入實質性階段。從1992年起,經過7輪政府級談判、3次政府代表團團長會晤、18輪聯合工作組會談,雙方最終同意,按照兩國在北部灣總體政治地理形勢大體平衡的觀點,根據國際法公認的公平原則,充分考慮北部灣有關情況,達成公平的劃界結果,雙方所得的海域面積大體相當。 2000年12月25日,中國外長唐家璇和越南外長阮怡年在北京籤署了 《中越兩國關於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劃界協定》。
    鑑於劃分北部灣問題同北部灣沿海數十萬中國漁民的生計密切相關,所以,中國談判代表在談判中始終認為,北部灣劃界的同時,必須妥善解決漁業的安排問題,劃界協定必須與漁業協定同時籤署、同時生效。越方主管部門對此也給予了充分理解。
    經過多年的談判和努力,2000年12月25日雙方在籤訂北部灣劃界協定的同時,也籤訂了中越北部灣漁業合作協定。之後又經過3年談判,2004年4月29日,中越雙方在北京籤署了漁業合作協議的補充議定書,最終妥善解決了北部灣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開發問題。
    2004年6月30日,中越邊界談判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外交部副部長王毅和越南政府代表團團長、外交部副部長武勇在河內交換了兩個協定的議定書,兩個協定於當日同時生效。
    摘自《紅色往事:黨史人物憶黨史》,歐陽淞、曲青山編撰,濟南出版社

-----------------------------------------------------------------------

相關焦點

  • 中越陸地邊界談判始末,227平方公裡分歧最大地區對半分
    從1977年第一次中越陸地邊界談判開始,一直到1999年《中越陸地邊界條約》和2009年《中越陸地邊界議定書》籤訂,中越解決陸地邊界的外交談判持續30餘年,過程曲折複雜。中越最終以歷史條約為基本依據,在互諒互讓、公平合理的原則下,正式劃定1347公裡長的陸地邊界。
  • 中越陸地邊界勘定畫句號
    中國專家認為,這不僅有利於今後兩國邊界地區的發展,更有利於兩國關係的發展。中越雙方18日籤署的文件包括《中越陸地邊界勘界議定書》及其附圖、《中越陸地邊界管理制度協定》和《中越陸地邊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協定》。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與越南副外長胡春山分別代表兩國政府籤署上述文件。外交部長楊潔篪出席籤字儀式。籤字儀式前,楊潔篪會見了中越雙方代表團。
  • 於洪君:中越兩國圓滿解決了陸地邊界和北部灣問題
    一、中越兩國山水相依,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困擾兩國關係 中越陸地邊界長1347公裡,自中越老三國交界處起,直到北崙河流入北部灣處。所謂的中越邊界問題,包括三部分內容,即陸地邊界劃分、北部灣劃界和南沙群島主權問題。 長期以來,中方一直認為,中越兩國邊界早就是已定邊界。
  • 海外網評:中越外長共同查看邊界界碑,意義不尋常
    作為中越政府級邊界談判中方代表團團長,王毅談起當年的談判工作依然「感慨系之」。如今中越邊界地區共同發展繁榮的景象確實來之不易。二十年來,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越跨境人員往來密切,邊境貿易蓬勃發展。雙方已建成9座跨境橋梁,15條跨境公路,開通13對陸路口岸。中越邊境口岸每年過貨量達到850萬噸,出入境人員2300萬次。
  • 解密新中國成立初期中越關係:八年抗法鬥爭與邊界戰役
    解密新中國成立初期中越關係:八年抗法鬥爭與邊界戰役 李家忠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越關係片段追述 (《黨史博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中越關係晴空萬裡
  • 中越籤署陸地邊界勘界文件 願共同維護南海和平
    籤署的文件包括《中越陸地邊界勘界議定書》及其附圖、《中越陸地邊界管理制度協定》和《中越陸地邊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協定》,籤字儀式前,楊潔篪會見了中越雙方代表團…[我來說兩句]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電 中越陸地邊界勘界文件籤字儀式18日在北京舉行。中越陸地邊界經過雙方歷時10年的共同努力已全線勘定。  今天籤署的文件包括《中越陸地邊界勘界議定書》及其附圖、《中越陸地邊界管理制度協定》和《中越陸地邊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協定》。
  • 愚君看天下 | 中越兩國圓滿解決陸地邊界和北部灣問題始末
    一、中越兩國山水相依,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困擾兩國關係中越陸地邊界長1347公裡,自中越老三國交界處起,直到北崙河流入北部灣處。所謂的中越邊界問題,包括三部分內容,即陸地邊界劃分、北部灣劃界和南沙群島主權問題。長期以來,中方一直認為,中越兩國邊界早就是已定邊界。
  • 中越陸地邊界問題圓滿解決 歷經8年滄桑(圖)
    佇立在中越兩國邊境的第1116號界碑和1117號界碑,準確地標示了兩國陸地邊界條約規定的邊界線位置,這段界線還經過兩國公路的接合點「零公裡」。這兩個界碑的揭幕,標誌著中越陸地邊界問題已得到圓滿解決。如果把這一事件放在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30周年的背景下考量,更加別有意義。
  • 中越陸地邊界勘界耗時近8年 解決300處爭議
    2001年12月27日,中越舉行兩國陸地邊界第一塊新界碑揭幕儀式。圖為中越邊界談判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外交部副部長王毅(左)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張文學為中方第一塊新界碑揭幕。2008年12月28日至31日,中越政府邊界談判代表團團長會晤在河內舉行。雙方就解決中越陸地邊界勘界立碑全部剩餘問題交換了意見,達成一致,並發表共同聲明。按照兩國領導人的共識,中越雙方如期完成了陸地邊界全線勘界立碑工作。八年勘界前松後緊中越兩國山水相連,有著1300多公裡的陸地邊界線。
  • 中越劃分北部灣首條海上邊界誕生
    據新華社根據中越雙方約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於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於6月30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北部灣漁業合作協定》也於30日同時生效。
  • 央視點評中越陸地邊界勘定 中國讓步非不可接受
    第2頁:中越在南海開發問題上仍有爭端     回顧:中越籤署陸地邊界勘界文件 願共同維護南海和平  來源:央視網 環球視線   中越陸地邊界勘定 中國顯示大國風範  水均益:  昨天中越陸地邊界勘界文件籤字儀式在北京舉行,這標誌著中越陸地邊界經過雙方歷時十年的共同努力,已經全線勘定,勘界議定書及其附圖的籤署,在法律程序上給這項工作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從此應該說山水相連的中越兩國1300多公裡的邊界線上,曾經的硝煙和戰火已經成為了歷史的回憶。
  • 歐陽玉靖履新駐馬來西亞大使,曾長期參與邊界談判工作
    歐陽玉靖曾先後擔任過外交部條約法律司隨員、三秘,駐芝加哥總領館三秘、二秘,外交部條約法律司二秘、副處長、處長、參贊,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副司長、司長等職,於2017年任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局長,直至此次履新。
  • 王毅:我們願同越方把中越陸地邊界維護好、管理好、利用好
    作為同志和兄弟,我們在邊界線上舉行這場紀念活動,就是要撫今追昔,不忘中越傳統友誼的初心使命,牢記彼此共同的理想信念,推動中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斷向前發展,賦予兩國傳統友誼新的時代內涵。同志們,朋友們,中越關係正常化以來,在兩黨兩國領導人的親自關心指導下,雙方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陸地邊界問題,歷時9年談判磋商,最終如期籤署《中越陸地邊界條約》。
  • 王毅:借鑑陸地邊界成功實踐,中越完全有能力進一步解決好海上面臨...
    據外交部網站,8月23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廣西東興兩國邊界跨界處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範平明共同出席中越陸地邊界劃界二十周年暨勘界立碑十周年紀念活動。王毅在致辭中表示,中越是山水相連的社會主義鄰邦,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
  • 日本絕密文件解密中越戰爭:評價客觀真相驚人
    1979年,中國從廣西和雲南兩線,向越南發動了「自衛反擊作戰」,這是中國陸軍自1960年中印邊界作戰後規模最大的一次作戰行動。這場戰爭也引起了其他國家的興趣。後面內容更精彩 點擊圖片進入  日本軍事記者三野正陽等當時隨越南人民軍行動,戰後寫出了《中越戰爭之真相1979》一文,成為日本自衛隊的參考文獻。由於此文涉及對中越軍隊的若干內部評價,雖然文學性高於專業性,仍然直到發表後十年(1990年3月)方被解密,並在國外刊物部分刊載。
  • 親歷中俄邊界談判
    作為中俄聯合勘界委員會中方副首席代表,本文作者回顧了中俄邊界談判前前後後,並批露了作者所參與的幾次談判過程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  首次談判未取得最終成果  中蘇雙方於1964年舉行了歷時6個月的第一次邊界談判。雙方主要討論了中俄界約的性質,談判的基礎和任務以及東段邊界線走向問題。
  • 中越平分227平方公裡陸地邊境爭議領土
    中新網1月21日電 香港《亞洲周刊》2009年第4期刊文說,今年是中越邊境戰爭三十周年,經歷了十五年的談判、協商、勘界和清障排雷,如今中國與越南之間實現陸地邊界「零爭議」,消滅了「動蕩之源」,實為亞洲穩定、和諧、發展之本。文章摘錄如下:今年是一九七九年中越之戰三十周年,中越邊界「有邊無界」的狀況成為歷史,數百年來的邊界糾紛終於結束。
  • 歸春河風光,中越邊界
    如果不是因為地處邊境,並為中越兩國的界河,它會像其他無名小河一樣,悄無聲息、波瀾不驚沿著既定的河道,入江、入海,默默走完生命的全程, 但歸春河註定要受關注,因為她的詩意,似乎還有一點神秘。垂釣者主題:【歸春河風光,中越邊界
  • 王毅:不忘初心,繼往開來,推動中越關係不斷向前發展
    作為同志和兄弟,我們在邊界線上舉行這場紀念活動,就是要撫今追昔,不忘中越傳統友誼的初心使命,牢記彼此共同的理想信念,推動中越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不斷向前發展,賦予兩國傳統友誼新的時代內涵。 王毅說,中越關係正常化以來,在兩黨兩國領導人的親自關心指導下,雙方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陸地邊界問題,歷時9年談判磋商,最終如期籤署《中越陸地邊界條約》。
  • 中越邊界的一條河,本以為對岸很落後,實際上很繁華
    北崙河中越邊界西起十層大山,東至北崙河口,全長1300公裡。北崙河在北崙河的河畔,還有一處中越人民友誼公園以及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在北崙河上有一座界橋,而中越兩國的界線就在橋的中間,辦理好過境手續,你就可以直接從東興走到越南,跨一步就可以出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