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中俄邊界談判

2020-12-13 搜狐網

  中俄邊界全長4300多公裡,分為東,西兩段,東段4280多公裡,西段54公裡。由於歷史的原因,雙方對一些地段的邊界走向理解不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許多爭議地區。經過中俄雙方長期不懈的努力,中國外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於今年6月分別代表中俄兩國政府共同籤署了「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准書的證書」,標誌著中俄長達4300多公裡的邊界線走向以法律形式全部確定下來。

  作為中俄聯合勘界委員會中方副首席代表,本文作者回顧了中俄邊界談判前前後後,並批露了作者所參與的幾次談判過程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

  首次談判未取得最終成果

  中蘇雙方於1964年舉行了歷時6個月的第一次邊界談判。雙方主要討論了中俄界約的性質,談判的基礎和任務以及東段邊界線走向問題。我方從政治上指出了中俄界約的不平等性質,但在對待具體談判上,我們堅持根據國際法一般原則(一個國家改變國體和成立新政府後,對於舊政府同外國籤訂的劃界條約須予以繼承)和實事求是的慎重態度,主張以中俄條約為基礎,全面解決中蘇邊界問題並籤訂新約。蘇方則否認中俄界約的不平等性質,否認中蘇之間存在邊界問題,稱談判的任務是核定個別地方的邊界線走向。經過談判,除黑瞎子島地區外,蘇方同意邊界東段的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按公認的國際法準則以主航道中心線劃界。雙方對邊界東段陸界(約545公裡)的絕大部分地區的邊界線走向達成一致。但這些協議未形成法律文件,第一次邊界談判未取得最終成果。

  1969年,中蘇關係全面惡化,中蘇邊境地區局勢空前緊張,邊境的東西兩段上均發生了嚴重的武裝衝突事件。為了緩和邊境地區的局勢,1969年9月11日周恩來總理在北京機場會見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主要討論了邊界問題,也談了兩國關係中的其它一些問題。兩國領導人一致同意,中蘇之間的原則爭論不應該妨礙兩國國家關係的正常化;中蘇兩國不應該為邊界問題而打仗;中蘇邊界談判應該在不受任何威脅的情況下舉行;雙方為此應該首先籤訂一個關於維持邊界現狀、防止武裝衝突、雙方武裝力量在邊界爭議地區脫離接觸的臨時措施的協議,並進而談判解決邊界問題。兩國領導人還就臨時措施的基本內容進行了討論,並達成了協議。當年10月20日中蘇雙方又一次開始舉行邊界談判。這次談判從1969年談到1978年。因蘇軍入侵阿富汗,談判遂擱置。

  重開談判討論東段邊界

  1986年7月戈巴契夫在海參崴發表公開講話,表示蘇聯同意在東段按主航道劃界解決中蘇邊界問題。1987年2月中蘇雙方在莫斯科重開副外長級的邊界談判。中國政府代表團首任團長為副外長錢其琛,蘇聯政府代表團團長為副外長羅高壽。談判一開始,雙方一致同意先從東段討論中蘇邊界全線走向。雙方商定:1964年中蘇邊界談判中雙方就東段邊界走向談妥的問題,應當繼續有效,並可留待今後工作小組進一步核定。1987年8月,雙方舉行第二輪政府代表團談判。

  雙方確定了中蘇邊界東段的劃界原則:以有關目前的中蘇邊界條約為基礎,根據公認的國際法準則,本著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精神,公正合理地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中蘇邊界問題。雙方同意,按照通航河流以主航道中心線、非通航河流以河流中心線劃界的原則,合理解決東段邊界問題。

  對於東段邊界爭議最大的黑瞎子島問題,我方明確闡述了按界約規定屬於我國的立場。蘇方則根據界約附圖和蘇方居民已開發為由,不同意將該島劃歸中國,但同意與我繼續談判解決這一地區的邊界線走向問題。

  經過三輪政府代表團之間的談判和兩輪專家組談判,1988年10月雙方已基本對中蘇邊界東段的走向問題取得共識。雙方達成一致的邊界線長度為4154公裡,佔東段總長度的98%。並同意我方各類船隻包括軍用船隻,可從烏蘇里江經哈巴羅夫斯克城下至黑龍江無阻礙航行及確認中方船隻可在圖們江通海往返航行。只剩下黑瞎子島和阿巴該圖洲渚問題未解決。

  我大使宴請開了「小灶」

  為鞏固已取得的成果,雙方於1990年10月成立法律工作小組,我任組長,負責起草中蘇國界東段協定。從1990年年底開始,我們和蘇方的工作小組一共進行了3次法律工作小組會談。莫斯科的冬天十分寒冷,我們關於邊界協定的談判也十分艱難。在第三次法律小組全體會議按照預定計劃進行完畢之後,談判雙方還沒有就協定的有關措辭達成一致。蘇方的法律工作小組組長為蘇聯外交部條法局副局長斯維裡多夫,在當天的會議結束後,斯邀請我們到克裡姆林宮看馬戲。離馬戲正式開始前15分鐘,我在劇院門口對斯維裡多夫曉以利害,並希望他能夠及時向有關方面積極周旋,使談判雙方能夠達成共識。在看馬戲的時候,我和斯維裡多夫坐在一起,我心裡一直在考慮協定的措辭問題,我注意到他也好像沒有心情看馬戲。因為是在劇院,所以,我們沒法交流意見。

  看完馬戲之後,晚上,中國駐蘇使館宴請負責起草中蘇國界東段協定的雙方工作小組。在宴請之時,我向大使說還有事情要和斯維裡多夫先生談,使館便安排我和斯維裡多夫以及雙方翻譯單獨一桌,邊吃邊談。在這種友好的氛圍中,我們將措辭最終談妥了。宴請結束之後,我興奮地跟我駐蘇聯大使說:談成了!

  1991年5月16日兩國外長錢其琛和別斯梅爾特內赫分別代表兩國籤署了《中蘇國界東段協定》及其附圖。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發表電視講話,正式宣布辭職,蘇聯解體,此時該協定尚未經兩國議會批准。這就產生俄羅斯議會是否有權批准前蘇聯籤訂的國際條約問題。由於該協定所規定的地段就是現在俄羅斯的邊界。雙方國際法學家認為俄有權繼承,也有義務繼承。只是在批准書的證書中應寫明:中國政府和俄羅斯政府確認,該協定批准後,俄羅斯聯邦即作為協定的一方,完全承擔協定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雙方於1992年批准該協定。1994年雙方又籤署了《中俄國界西段協定》及其附圖。邊界線長度為54公裡,全線以阿爾泰山分水嶺為界。在勘界中雙方還清除了所有的壓、越界設施。

  在三國交界點樹界樁

  隨著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關於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的籤署、生效,解決中俄蒙三國交界點問題的條件已成熟。中國與蒙古的邊界早在1962年就已解決,蘇聯與蒙古的劃界在1976年也已完成。90年代正是我與俄羅斯勘定中俄東段國界的過程之中,雙方都有現成的工作班子,只要三國政府分別授權本國代表團解決三國交界點問題即可,這是再方便不過的事了。

  我們抓住了這個時機,首先向俄方建議,解決中俄蒙三國交界點問題。經協商,中俄雙方均認為有必要就確定中俄蒙三國交界點問題舉行中俄蒙三國談判。經三方協商,第一輪會談於1992年10月中旬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的盟所在地海拉爾市舉行。我為中方代表團團長,俄羅斯亞洲社會主義國家局局長吉列耶夫為俄方代表團團長,蒙古國外交部司長魯伊德爾為蒙方代表團團長。

  1993年初,蒙方約請我去烏蘭巴託舉行團長會晤。我很快就啟程去烏蘭巴託,第二天一進會談室才知道,參加會談的並非團長,俄方來了7個人,蒙方6人參加,而我方只有我及中國駐蒙大使館的一名翻譯。這次會談,三方就中俄蒙三國交界點的位置取得了共識,大家同意該點位於塔爾巴幹達呼敖包的中心,645.0米高地上。敖包,又稱為「鄂博」,蒙古語,「堆子」的意思。但敖包上的石塊是活動的,而界樁不能樹立在不牢固的敖包石塊上。因此,有人提議,能否將敖包的石塊暫時移開,在敖包的中心埋好界樁的基座後再將移開的石塊移回,這樣既保留了塔爾巴幹達呼敖包,又保證了界樁的牢固。俄方團長吉列耶夫提出這種辦法不妥。因為,按這種辦法所形成的敖包是個新的敖包,雖然在原來的位置上,但不是原來的敖包。他建議:採用金屬支架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經多次協商,三方同意,在中俄蒙三國國界東端交界點處塔爾巴幹達呼敖包中心上方設立塔爾巴幹達呼「0」號界標。該界標由三面體花崗巖樁身、金屬支架和鋼筋混凝土基座組成。支架和基座由俄蒙方負責製造和維護,樁身由中方負責製造和維護。

  三國政府代表於1994年1月27日在烏蘭巴託籤署了中俄蒙三國交界點協定,1996年6月完成了實地樹樁和起草議定書及繪製比例尺為1:10000的《中俄蒙國界東端交界點地圖》。至此,確定中俄蒙三國東端交界點的工作宣告結束。

  在黑瞎子島勘定邊界

  2001年7月江澤民訪俄,兩國元首在莫斯科會晤時達成共識,責成兩國外交部長在一年內解決剩餘邊界問題。同時,在雙方籤署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中明確規定:雙方要繼續就解決中俄尚未協商一致地段的邊界線走向問題進行談判。同年9月,在朱鎔基總理訪俄時,兩國外長就解決剩餘邊界問題的原則達成一致,即「平等協商,互諒互讓,互相妥協」。並以書面形式加以確認。

  兩國外交部不久即成立了專家組商談黑瞎子島及阿巴該圖洲渚地區的界線走向問題,我被任命為中方工作小組的組長。今年6月,在俄羅斯官員的陪同下,我首次登上了黑瞎子島進行實地勘測。經多輪磋商,雙方於2004年7月,最終達成了協議。雙方法律工作組起草了《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繪製了補充協定附圖。普京總統來華訪問時,兩國外長於10月14日在補充協定及附圖上簽了字。至此,中俄邊界問題已全部解決。

  中俄邊界無論是地理情況還是歷史情況都很複雜,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兩國一直在尋求解決邊界問題。這次得以徹底解決,確實來之不易。中俄之間此次解決邊界問題,既不是兵臨城下,一方不得不接受城下之盟的苦果;也不是乘人之危,攫取另一方領土不良居心的體現。這次解決中俄邊界的全過程,確實體現了兩個主權國家,平等協商,互諒互讓,公平合理地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中俄邊界談判,如何解決爭端?
    只有親歷者,才可能對每一次外交「戰役」的艱難曲折有更具體的體會,對中國外交的大國情懷、大國風範有更深刻的理解。外交部公共外交諮詢委員會委員、原外交部檔案館館長魯桂成,就是一位親歷過許多重大外交事件的資深外交官。
  • 走訪中俄東段邊界之二:中俄邊界談判歷經40年
    走訪中俄東段邊界之二:中俄邊界談判歷經40年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趙嘉麟報導 距離黑瞎子島最近的黑龍江省撫遠縣邊防大隊工作人員近日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電話採訪時指出,2004年《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籤定後,中俄雙方於2005年6月開始就黑瞎子島勘界做一系列的準備工作,今年6月下旬將開始新一輪的實地勘界
  • 中俄邊界談判40年 協定將黑瞎子島一分為二(圖)
    黑瞎子島是不幸的,因為它曾親歷並見證了這種邏輯;黑瞎子島是幸運的,因為它成為了中俄友好、和平解決領土紛爭的一個成功案例。  據媒體報導,目前俄羅斯方面現正在為包括勘定邊界、撤走居民、軍隊及軍事設施、資產的搬遷等積極工作。邊界的重新劃定將依照勘探的時間從今年夏天開始,估計需要兩年。
  • 中俄邊界談判40多年 勘界將在兩三年內全部完成
    中新網12月21日電 俄羅斯駐華大使拉佐夫說,中俄兩國邊界談判進行了40多年,經過雙方共同努力,終於完成了這個任務。他認為,這是中俄2005年諸多大事中的一件,「這應該是歷史性的重要成就,後人可能會對此進行非常積極的評價。」
  • 中俄邊界談判歷經40年 記者走訪中俄東段邊界
    走訪中俄東段邊界之一:黑瞎子島靜候勘界     5月15日清晨5時,本報中俄東部邊境報導組一行6人乘車駛入了撫遠縣城。撫遠——我國最東部的邊城,此時太陽已高高掛在萬裡晴空。    據悉,2004年《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籤定後,中俄雙方於2005年6月開始在黑瞎子島上勘界,目前,勘界仍在進行,黑瞎子島依據協定劃歸中方一側的島上俄方設施尚未拆除。
  • 外交部發言人孔泉:中國期望中俄邊界和平友好
    新華網北京5月24日電(記者徐松白潔)外交部發言人孔泉24日表示,中國對俄羅斯杜馬以高票批准中俄邊界東段補充協定表示高興。  「我們共同的目標就是通過雙方的努力使中俄邊境真正成為一條和平的邊界、合作的邊界、友好的邊界,」孔泉說。  孔泉是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時作上述表示的。
  • 歐陽玉靖履新駐馬來西亞大使,曾長期參與邊界談判工作
    歐陽玉靖曾先後擔任過外交部條約法律司隨員、三秘,駐芝加哥總領館三秘、二秘,外交部條約法律司二秘、副處長、處長、參贊,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副司長、司長等職,於2017年任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局長,直至此次履新。
  • 中俄和平解決所有邊界問題 中國收回部分被佔領土
    中國和俄羅斯2日在符拉迪沃斯託克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准書,這標誌著兩國徹底解決了所有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根據補充協定,中方將從俄方收回部分被佔領土。中俄最後一部分有爭議的邊界土地,包括位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界處的黑瞎子島和靠近內蒙古滿洲裡的阿巴該圖洲渚在內近375平方公裡,雙方將各得約一半。
  • 中俄平分375平方公裡爭議領土 邊界問題徹底解決
    首頁楚天都市報國內新聞中俄平分375平方公裡爭議領土 邊界問題徹底解決(2005-06-0309:21:04)據新華社電中國外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日在俄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市代表中俄兩國政府共同籤署了「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准書的證書」,並交換批准書和證書,這標誌著兩國徹底解決了所有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
  • 中俄和平解決所有邊界問題 爭議土地各得一半
    根據補充協定,中俄最後一部分有爭議的邊界土地,包括位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界處的黑瞎子島和靠近內蒙古滿洲裡的阿巴該圖洲渚在內近375平方公裡,雙方將各得約一半。  這次和平解決是兩國經過40多年談判,雙方最終都做出讓步後取得的外交成果。這使中俄長達4300多公裡的共同邊界有望成為兩國人民和平、友好、合作、發展的紐帶。
  • 中俄籤署國界線議定書 4300公裡邊界全線勘定
    中俄籤署國界線議定書 4300公裡邊界全線勘定 2008年07月21日 17: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7月21日,中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篪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北京籤署了中俄關於國界線東段的補充敘述議定書及其附圖。中國外長楊潔篪就此表示,這標誌著中俄長達4300公裡的邊界全線勘定。
  • 尼布楚談判,清朝說中俄以勒拿河為界,勒拿河在哪?結果怎樣?
    俄羅斯侵略擴張圖雅克薩之戰爆發後,中俄雙方開始在談判桌上來交鋒,雙方在貝加爾湖東部的尼布楚展開談判。當時俄羅斯已經在西伯利亞有多個大型據點,經略貝加爾湖地區幾十年,而且幾乎把整個黑龍江流域探索完畢,還延伸到松花江流域,於是俄羅斯提出「阿穆爾河流域自古屬於沙皇,中俄邊界應該在阿穆爾河以南」。面對這種情況,清朝政府針鋒相對的提出中俄邊界應該在勒拿河,俄國人要退到勒拿河和色楞格河西邊去,俄羅斯人聽到後吃了一驚。那麼勒拿河在哪兒呢?
  • 尼布楚談判,清朝說中俄以勒拿河為界,勒拿河是哪?結果怎樣?
    俄羅斯侵略擴張圖 雅克薩之戰爆發後,中俄雙方開始在談判桌上來交鋒,雙方在貝加爾湖東部的尼布楚展開談判。當時俄羅斯已經在西伯利亞有多個大型據點,經略貝加爾湖地區幾十年,而且幾乎把整個黑龍江流域探索完畢,還延伸到松花江流域,於是俄羅斯提出「阿穆爾河流域自古屬於沙皇,中俄邊界應該在阿穆爾河以南」。面對這種情況,清朝政府針鋒相對的提出中俄邊界應該在勒拿河,俄國人要退到勒拿河和色楞格河西邊去,俄羅斯人聽到後吃了一驚。那麼勒拿河在哪兒呢?
  • 外交部:中俄依平等協商原則解決歷史遺留邊界問題
    問:今天中俄兩國舉行國界東段界樁揭幕儀式,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今天中俄兩國的外交部通過換文確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敘述議定書》及其附件正式生效。今天雙方還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國界東段界樁的揭幕儀式。
  • 解密中越邊界談判內幕
    解密中越邊界談判內幕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9.02 星期日     從1970年代中期起,中越雙方就開始進行邊界問題談判。
  • 魏峰:天然氣十年談判,中俄最終旗鼓相當
    但從2004年中石油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提出中俄管道天然氣項目以來,這個世紀項目的談判已經歷時十年,其中幾次近於成功,又幾次近於破裂,每次都是在價格上遇到了無解的難題。龐大的交易量意味著很小的價格差異,最終都會累積成天文數字般的巨款,讓哪方都不願輕易退讓半分。這次普京訪華前,就有消息稱雙方已經極接近達成協議。
  • 望海興嘆:圖們江口,中俄朝邊界3公裡的憂傷!
    1860年,迫使清廷籤訂了中俄《北京條約》,條約中,清政府把黑龍江口至圖們江口大約40萬平方千米的沿海領土劃歸俄國,至此,中國失去了東北的出海口,也就是通往日本海的出海口。1938年7月,日蘇爆發了「張鼓峰事件」,蘇聯封鎖圖們江口,此後的中國輪船再也無法通行。
  • 外交部:中俄依平等協商原則解決歷史遺留邊界問題
    問:今天中俄兩國舉行國界東段界樁揭幕儀式,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今天中俄兩國的外交部通過換文確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敘述議定書》及其附件正式生效。今天雙方還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國界東段界樁的揭幕儀式。
  • 為什麼會有「中俄待議區」?
    迫於無奈,沙皇政府希望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的邊界問題。薩布素(1629年—1701年),富察氏,滿洲鑲黃旗,1629年生於寧古塔南馬場,清朝康熙年間著名愛國將領,抗俄名將,民族英雄,首任黑龍江將軍談判也許是出路就在第二次雅克薩之戰後的一個月,1686年12月,俄國信使就來到了北京,並向康熙皇帝轉達了沙皇希望談判的訴求。
  • 貝加爾湖是怎樣被割讓的——《中俄布連斯奇條約》
    同時,俄國在我西北地區進行侵略顛覆活動,妄圖誘迫準噶爾部領袖策旺阿拉布坦「臣服」於俄國,清政府獲知這個消息,實在無可忍耐,又於一七二二年宣布停止中俄貿易,並令郎克離開北京,中俄關係又趨緊張。一七二二年康熙去世,雍正即位。一七二五年彼得一世亦病死,其妻葉卡捷琳娜一世根據彼得生前意圖,於一七二五年(雍正三年)派出薩瓦·符拉迪斯拉維奇為使華全權公使到中國來談判貿易和邊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