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臺北故宮鎮宮之三寶 翡翠白菜.毛公鼎.肉形石鑑賞
臺北故宮鎮宮之三寶 翡翠白菜.毛公鼎.肉形石鑑賞
現藏於臺灣故宮博物院
翠玉白菜毛公鼎肉形石
孔夫子曰:「夫昔,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仁也。」(出自《禮記·聘義》)玉石精緻而靈動,溫婉而含蓄。符合東方人的氣質。
其一、翡翠白菜是依照翡翠順勢而為,根據它的顏色雕成一個栩栩如生的翡翠白菜,玉白菜由一塊半白半綠的翠玉為原材料,綠色的部分雕成菜葉,白色部分雕成菜幫,看上去是鮮活欲滴。
其二是西周青銅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
其三、東坡肉是肉石,全世界67塊,這是其中比較大的一塊,它的底座都是純金做的。
臺北故宮的玉雕《翠玉白菜》長18.7釐米,寬9.1釐米,厚5.07釐米
玉雕「翠玉白菜」是由一塊半白半綠的翠玉為原料,運用玉材自然分布的色澤,雕琢出一顆幾可亂真的白菜;翠玉白菜是清代光緒皇帝瑾妃的陪嫁之物,白菜寓意清白,象徵新娘的純潔菜葉上還雕有螽斯蟲(俗稱「紡織娘」)和蝗蟲,寓意「多子多孫」。
翡翠翡翠,白的是翡,綠的是翠,把一塊綠白相間的玉石巧奪天工的雕琢成白菜,真是獨具匠心,其創意構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據說慈禧死時候曾經攜帶兩顆玉石白菜,一顆玉石南瓜下葬,但是最後被軍閥孫殿英盜了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