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衰落不可避免,但短期內不會失去霸權主義地位。
在日慕鄉關看來,川普上臺是美國衰落的標誌。此前的競選中,大統領各種出格言論震驚世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覺得這麼一個口無遮攔的傢伙不具備領導美國的能力,就連她的母親也認為:川普是一個沒有常識的白痴,不善於交際,但是他是我的兒子,只希望川普不要從政,因為這將會是一場災難。
但川普卻出乎意料的擊敗了希拉蕊,入主白宮。從選票構成來看,川普得到廣大中下層選民的支持,雖然總票數少於希拉蕊,但由於獲勝州數量優於對手,最終成功當選。
客觀來說,無論哪位候選人上臺,都不會如我們想像中那樣對華採取溫和政策,但美國選民放棄滿口價值觀的希拉蕊,轉向商人出身的川普,本身就說明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美國人開始關注自身的短期收益。
短期收益直觀迅速,每個國家都會關注,也必須關注,但美國是西方世界的領導者,是「自由世界」的燈塔,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不能把自己和那些小國等量齊觀,就好比「紅樓夢」中的寧榮二府,必須有大家風範,必須有領袖氣質,必須風物長宜放眼量。
這既是對超級大國道義上的要求,也是美國吸引全球精英的特質,前者是美國霸權的精神支柱,後者是推動美國持續創新的最大助力,兩者缺一不可。
但大統領上臺後,不想著改變社會深層矛盾,轉而採取了一種近乎流氓的處理方式:以強大的軍事政治經濟優勢敲詐對手。
歐洲、日本、加拿大、韓國、中國,都成了他的敲詐對象,最有趣的是墨西哥,被他修了一堵牆,擋到了門外。
表面上看,大統領的做法為美國帶來了許多肉眼可見的好處,比如說貿易規則的改變,為美國帶來了更多經濟收益,可以繼續享受低價產品,再比如說打擊非法移民,可以降低美國社會的支出,減少治安問題。
問題是:如果你們村的大富豪日進鬥金,他會忽然與賣菜的斤斤計較嗎?他會專門驅趕門口要飯的乞丐嗎?
如果他這麼做了,那就說明他的餘糧不多了,他的生意遇到問題了,或者說他開始變的懶惰,希望通過不勞而獲來維持生活。
無論哪種,美國都已經不是曾經的那個喜愛冒險,寬容異見,自由創新,以老大自居,多民族熔於一爐的國家。
失去了這些,再失去勤奮的傳統,美國還剩下什麼?
如若不是二戰以後積累起來的技術優勢,美國和歐洲那些笨豬國家沒什麼兩樣,充其量規模不同罷了,曾幾何時,美國人嘲笑歐洲老邁、遲緩,只適合養老,現在,美國正走在歐洲的老路上。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說過:一個民粹主義者成為現任美國總統是西方衰落的標誌之一,因為美國正在轉變角色,不再帶領自由世界繼續發展。
美國為什麼走到今天,日慕鄉關認為有些原因是經濟模式發展的必然,有些則是美國國家構造基礎演進的結果。
眾多周知,二戰以後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政治軍事強國,強大的實力配合偏安一隅的地理位置,讓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避風港,大量高端人才和資本湧入美國,讓其在隨後的意識形態競爭中遙遙領先,並最終拖垮對手。但也正是這些原因,讓美國的精英們變的驕傲起來,他們不再想做那些苦活累活,而是把所有精力投入到科技創新和金融衍生中。
以科技創新為手段佔據產業鏈的上遊,進而獲取超額利潤是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必然,任何一個國家想要提升經濟發展水平都要往這個方向努力,但金融業的過度發展卻是一劑毒藥,層出不窮的衍生產品不僅容易導致危機,還讓整個社會泡沫化,試問所有人都想通過數字遊戲快速獲利,利從何來?
按照西方經濟學理論,經濟發展來自四大要素:勞動、資本、土地、企業家精神。按照生產理論,只有諸要素以相同或相近比例發展,才能有效提升商品產量,而美國金融業的過度膨脹,讓其在自娛自樂的黑路上越走越遠,金融危機的爆發就是必然結果。
川普是美國歷任總統中最喜歡金融的一個,他把道瓊指數的升降當做政績,動輒採取非市場手段幹預,在他任上美國股市狂飆突進,道瓊指數從2017年其上任之初的19827點猛漲到29568.57點,同期美國GDP增長分別為:2.22%,2.93%,2.3%。兩者的巨大背離反映出美國經濟的一大暗角:美國正在利用技術和金融優勢割韭菜,所謂的華爾街不過是世界經濟的吸血鬼。
虛假的繁榮給川普帶來了巨大的聲譽,許多人甚至認為他是二戰以後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但其實所有人都明白,這些並非美國經濟的真相,而是打家劫舍帶來的贓物,沒有再生能力,不能持續獲取,自身結構性問題不解決,危機就在眼前。
無奈人性就是這樣,嘗到了不勞而獲的甜頭,誰還願意去加班加點。
川普競選口號一出,美國精英就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他們在各種場合造勢,希望把他擋在白宮以外,即便是川普上臺以後他們也沒有完全屈服,經濟界、文化界、體育界,不買帳的大有人在,例如近幾年的NBA總冠軍就不去白宮朝聖,再比如好萊塢明星在各種場合批評川普,但形式比人強,以後幾年只能聽之任之。
為什麼川普得不到精英階層的喜歡,還能上臺。
說難聽點,就是美國的低端選民太多了。這些人,學歷低,素養差,又懶,當然喜歡川普這種會賺錢的商人做總統,對他們而言,西方封建文化傳統留存下來的的道德感、使命感、騎士精神早就過時了,只要我們自己過得好,哪管美國以外洪水滔天。
美國人變成今天這副德行,就如前文所說,是美國國家基礎演進的必然結果。
眾所周知美國是個移民國家,以新教徒為基礎的白人社會吸納了全球精英,進而構建起擁有共同價值觀的新式國家,他們不受傳統羈絆,不為世俗所惑,篳路藍縷奮勇向前。19世紀法國著名政治家託克維爾在實地考察以後,高度評價了美國的制度。
日慕鄉關曾經在另外一篇文章論述過,美國是世界大國中唯一一個不存在分裂風險的國家,他有著無與倫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且不存在歷史變遷帶來的民族分野,是一種全新的國家文化。
但時至今日美國社會基礎已經發生了變化,鬆散的移民政策帶來了精英,也讓更多投機者打入帝國內部,成為尾大不掉的累贅。不斷衝刷社會的「平等」理念,讓精英層無所適從,只能屈從於壓力,好萊塢電影的走向就是美國社會發展的風向標,近年來所有的電影都開始講究政治正確,以最新的「星球大戰」為例,女性主角,有色人種,缺一不可,好好一部電影,被搞成大雜燴,再比如說前年風靡美國的漫威電影「黑豹」,原本只是一部情節簡單的爽片,但因為虛構了黑人的輝煌歷史,就被美國社會吹捧為神作。
引領電影潮流的創新先鋒變成了極左派的大本營,其結果就是從文化到政治,到處充滿民粹。
民粹必然拉低社會智商,讓理性決策變得困難,隨著而來是更多人為了短期利益投機倒把,甚至拉著社會一起毀滅。去年風靡世界的紀錄片「美國工廠」就是個例子,一邊想著引進外資,解決就業問題,緩解「鐵鏽帶」的危機,一邊又抱著「工會」這根棍子不放,準備隨時與老闆開戰,過度的權力制衡讓社會變得扭曲,製造業凋敝就成為必然。
但在慣於喊口號的政治領域,這種思維模式卻大受歡迎,這也是川普能夠贏得選票的主要原因,挑動民粹上臺,為了連任繼續挑動民粹,結果就是,整個社會變的暴躁、粗魯、無知。
新冠肺炎爆發後,川普多次故意喊出「中國病毒」這種帶有極端種族歧視性的口號,惡毒居心昭然若揭,但在反種族歧視最猛烈的美國社會,沒有任何人站出來批判,反倒是前幾年NBA老闆私下裡的一句話引發了全美抗議風潮,逼迫他賣掉球隊,他說了什麼?「以後不許帶黑人到快船球場,尤其是魔術師詹森。」難道這句話的殺傷力比川普喊「中國病毒」嚴重?
民粹的崛起,精英階層的虛偽、做作、妥協,是美國社會最大的危機!再說的直觀一點,就是這一代美國人背叛了自己的價值觀!
失去了價值觀的支撐,又沒有強有力的政府糾錯,美國的衰落就是大概率事件。
本月美國股市暴跌就是這種觀念的直觀反饋,為什麼大家對美國的救市政策無動於衷,為什麼百年一遇的熔斷連續出現四次?因為大家都明白,美國的新冠疫情發展十分危險,美國的經濟空心化嚴重,美國的社會治理舉步維艱,美國經濟的發展前景晦暗不明。說白了,就是過去一百年,大家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看空美國。
如果說政治投票是民意的體現,那股市起伏也是所以然。不能止步於誇耀前者的公平公正,卻對後者語焉不詳、含糊不清,講道理要前後一致。
但美國不會快速失去霸權,他依然保有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經濟基礎和科技創新能力,依然是西方世界的領導,巨大的慣性在很長時間都會讓美國繼續處於領先地位,況且我們也不能忽視美國社會的自我調整能力,
新冠肺炎給了我們一個觀察西方社會制度和治理的窗口,過去三百年西方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有人認為他是完美的,例如弗朗西斯·福山就公然聲稱「歷史的終結」,現在看來言之過早,何去何從,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