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皇陵」大遼皇陵深藏北鎮龍崗村

2020-12-10 遼北春秋

威震一時的大遼國縱橫209年,在華夏文明的歷史進程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但令人遺憾的是,遼王朝目前說所留下的文物遺蹟卻屈指可數。如果你想探尋這個偉大王朝的前世今生,不妨來北鎮的醫巫閭山一遊,在龍崗村的幽深古墓裡,這個神秘的馬背王朝是與您咫尺相隔。

龍崗墓群乃遼代皇陵

龍崗墓群是遼代帝王、王侯的陵墓群,位於錦州北鎮市北十公裡的龍崗村,佔地16平方公裡。主陵為顯靈和乾陵(顯陵葬義宗耶律倍,乾陵葬景宗耶律賢),另有13座皇親陵墓,是一處規模宏大的帝王墓群。乾陵在北鎮富屯鄉龍子村,當地人稱此處為「大土包」,據說是遼景宗耶律賢和睿智皇后(俗稱契丹蕭太后)的合葬墓,史書記載,陵區內還埋葬著著天祚帝耶律延禧以及名臣耶律隆運(韓德讓)等數十位在遼史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聲名顯赫的人物。

龍崗子村地處峰巒聳立的山谷中,當地人稱這片山谷為二道溝。龍崗子村西高東低,三面環山,南為鷹嘴山,北為煙筒山,西靠龍門峰,東面廣闊平原一覽無餘,按古代皇室墓葬的風水學說,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龍脈寶地。

如今東北境內已探知的皇家陵寢有五處,分別是:阿城的金代皇家陵園(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衣冠冢)、新賓的後金永陵皇家陵園(清太祖努爾哈赤的五位先祖)、遼陽的東京陵皇家陵園(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子努爾哈赤的兩個兄弟)、瀋陽的福陵(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昭陵皇家陵園(清太宗皇太極),而顯、乾二陵建於遼代的早期和中期,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在年代上居東北諸皇家陵園之首。

不過,與修繕一新、遊客如織的上述皇陵相比,遼代龍崗皇陵卻倍顯寒酸,既無石像生、御路、享殿、明樓等陵寢建築『』又鮮見觀光旅遊團與打著各色小旗的導遊,甚至連一塊標明陵墓區的石碑都沒有,若非龍崗子村黨支部書記田玉貴引路,初來此處,我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塊平凡山村的土地下,竟埋葬著大遼國顯赫一時的皇親國戚。

遼魏國王耶律宗政墓體現了遼代晚期墓葬的基本形制,於1988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被盜賊破壞的耶律宗政墓穴

耶律宗政是遼景宗之孫,遼聖宗之侄,秦晉國王耶律隆慶長子,曾任遼興軍節度使,後任武定軍節度使,在任期間,「吏畏如神明,民愛如父母、軍政戒之而後備,農事勸之而後修。周隱之間,其化大冾」。1062年,薨於武定軍之署,享年60,詔贈守太師,諡曰忠懿,歸葬於乾陵附祖宗之寢廟。

耶律宗政墓頂的盜洞

華麗的陵墓處處破敗不堪

北鎮遼皇陵中的墳墓,目前能確認身份的只有耶律宗政與耶律宗教,其他重要皇室的陵墓究竟藏於何處?難以說清道明,這是有歷史淵源的。

首先,金滅遼時,對包括皇陵在內的遼代建築進行了近乎毀滅性的破壞。金兵為解心頭之恨,甚至將遼皇后蕭觀音的屍體出墓中挖出,剝去衣飾任由牛馬踐踏。《遼史》記載,在遼末,顯、乾兩陵就遭到金人的挖掘。「天慶九年,金人先破乾、顯等州,如凝神殿、安元殿並皇妃子弟影堂,焚燒殆盡,挖掘金銀珠寶」。再加上遼統治者對帝陵有嚴格的管理和保密制度,文獻記載甚略,致使顯、乾兩陵的具體地點無法確認。據專家考證,乾陵應在龍崗子及其南部鮑家鎮高起堡一帶尋找,而顯陵則應在閭山的主峰——望海堂和三道溝的駱駝山一線尋找。

時值近代,北鎮的遼代皇陵遭到嚴重破壞,善後的保護維修工作也不到位,如龍崗村的遼魏國大王耶律宗政的墓,墓地上方是後人用木條搭蓋的遮雨頂棚,木頭已腐爛發黑,並部分朽壞,若遇暴雨,雨水將順孔洞直瀉墓室中。墓室周圍是密生的蒿草、果林小院與農家旱廁,墓室的外觀乍一看,如同年久修、已無人看管的廢舊地下倉庫。

耶律宗政墓道兩側石壁處處受雨水侵蝕,原有壁畫看不到絲毫痕跡,只有墓門上的橫額鬥拱還能依稀可見千年前的彩繪,陵墓內漆黑一片,到處散落著黝黑殘缺的遼代溝紋磚,墓室拱頂的斜下方,有一直徑約半米的盜洞,這是一座已被盜竊多次的廢棄陵寢。耶律宗政墓中以前有香柏雕成的八角亭一座,上有彩繪和雕花,門窗尚可開合,後被拆毀破壞、付之一炬;墓中曾出土了金手鐲、銅鏡、銅錢等多件文物,不少珍貴文物已流失民間。耶律宗政墓的墓燈因保護不善,被打碎。前些年,此暮還曾不慎失火,一座華麗的陵墓就這樣變成如今的破敗模樣。北鎮的遼皇陵被盜墓分子偷盜過多次,有人說,連官方尚未正式發現並確認的蕭太后的墓地都被盜空,北鎮遼皇陵內據傳已無一座完整大墓。

遼代皇家祭天石室摩崖石刻

相關焦點

  • 遼寧北鎮醫巫閭山遼代皇陵探秘,那塵封千年的帝國,今在何方
    從小編的家至北鎮富屯大約60公裡,路過北鎮市時,小編去了北鎮市郊的雙塔公園,裡面威嚴簇立著兩座遼代古塔,在遼代時因陵設州,長眠在這裡的皇帝有遼世宗耶律阮,他的兒子遼景宗耶律賢以及他那大名鼎鼎的皇后蕭燕燕。
  • 「風情小鎮」錦州北鎮:尋訪大遼帝國印記
    山上有遼代琉璃寺遺址以及最高峰讀書堂舊址與高美人之行宮,以顯、乾兩處皇陵為主的遼墓群坐落於北鎮市富屯街道的幽谷之中。(攝影:商利民)遼代墓群,東北諸皇陵之首龍崗墓群是遼代帝王、王侯的陵墓群,位於錦州北鎮市城北10公裡的龍崗子村,佔地16平方公裡,主陵為顯陵和乾陵,另有13座皇親陵墓,是一處規模宏大的帝王墓群。
  • 北鎮這個滿族聚集地,有什麼歷史古蹟?
    前段時間最出名的醫生烈士就是北鎮的滿族,最近,北鎮滿族正藍旗陳氏舉辦了重修先祖墓園揭碑奠基儀式,近期還要建宗祠。 1989年6月29日,北鎮成為滿族自治縣。1995年3月21日,改北鎮滿族自治縣為北寧市,但上級表示,還給予滿族自治地方的待遇。2006年2月8日,改北寧市為北鎮市。
  • 內蒙古遊學丨探秘「大遼」國慶小遊(10.3-10.7)
    「神秘大遼」每年,追跡中國都會舉辦追跡文明的系列活動。以期能對教科書裡的歷史有直觀認識。大遼,一個被歷史湮滅的王朝。大遼對我於我們依然神秘。只留下巨大的遼塔、荒草中的城址、氣魄宏大的皇陵。今內蒙古赤峰地區,在遼代即為契丹人的腹心之地。大遼五京,兩座在赤峰,五大皇陵,三座在赤峰。
  • 帶你走進以中國北方鎮山命名的千年古城——遼寧北鎮
    在這座歷史名山的腳下有一座千年歷史的古城,這裡就是因為北方鎮山而命名的北鎮. 雖然現在的北鎮是由錦州市代管的縣級市,但是這裡在明代卻是遼東重鎮.當時的廣寧城是東北地區最高軍政衙署的駐地,同時也是明代一位藩王的最初的封地.
  • 清平樂:宏大肅穆的北宋皇陵,如今雜草叢生,北宋皇陵為何寒酸?
    劇集開篇第一集,就是少年仁宗回真宗陵墓永定陵,尋找守皇陵生母李順容。在我們的印象中,皇陵是皇家尊嚴的象徵,是天子權力的體現,只有威嚴、壯觀和奢華的皇陵設計才能配得上皇家的身份。而在《清平樂》劇中,也比較好地還原了這種宏大肅穆的氣氛。
  • 慶州釋迦佛舍利塔中的大遼珍寶下篇:孟和套格套分享
    慶州釋迦佛舍利塔中的大遼珍寶下篇 孟和套格套 孟和套格套簡介:現在內蒙古博物院工作 巴林右旗博物館基本陳列有「史前文化精品文物展」、「遼代皇陵特色展」、「巴林右旗歷史文化展」,展示了旗境內紅山文化遺址、遼代皇陵及奉陵邑等歷史遺存出土的各類文物。
  • 日本皇陵也精彩
    下面就讓我們從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的陵墓來開啟我們今天的「日本皇陵之旅」吧~明治天皇時期為了紀念這位國家的開創者,從京都御所移來了賢所和神嘉殿,在神武天皇的皇陵南面建造了橿原神宮,以祀奉神武天皇和皇后。
  • 古代皇陵選址全部依據此書,能夠明白兩句話,人人都會選皇陵
    古代的皇帝是非常重視自己死後的事,在歷史上,皇帝修建皇陵都是王朝的大事。從皇帝登基之後,皇陵就會開始修建,通常情況下一個皇陵能夠修建十多年的時間。歷史上出現了一種罕見的現象,就是皇帝駕崩了,皇陵還沒有修完。
  • 劍網3秦皇陵怎麼打 劍網3秦皇陵打法攻略
    關鍵詞:劍網3秦皇陵副本入口在哪,劍網3秦皇陵打法   「逐鹿中原」是劍網3即將開放的最新資料片。全新的25人團隊本秦皇陵是各位劍網3玩家的關注焦點。新秘境猶如其名,就是秦皇陵。秦朝各大英雄豪傑匯聚於此。玩家們要協同昔日的各路英雄一起闖過難關。不知各位豪傑是否準備好?
  • 北宋皇陵為什麼鮮有人問津,北宋後面的朝代怎麼對待北宋皇陵的?
    陵區除了表面有恢弘的陵園建築和很多非常龐大的石刻雕像,在他們裡面的每一座皇陵都埋葬著非常豐富的一些陪葬品,每個皇陵伴隨著一段歷史和故事,但是他們的埋葬在北宋滅亡後就被金人士兵和很多專業盜墓機構的人給破壞了。
  • 日本古墓仁德天皇陵:面積是秦皇陵的4倍,千年來為何無人敢盜?
    一般來說,皇帝及其親人死後會葬在皇陵中。說到皇陵,我們大多數中國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秦皇陵了。王維的《過秦始皇墓》中寫道:「古墓成蒼嶺,幽宮象紫臺。星晨七曜隔,河漢九泉開。」以珠寶為星月,以水銀為江河,昭顯了皇家陵墓的宏大和豪華。秦皇陵面積有約12萬平方米,相當於180多畝地。很多人會以為,秦皇陵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陵墓了,其實不然。
  • 順化啟定皇陵:越南建築的頂級作品
    此皇陵建於1920-1931年間,又稱為「應陵」。 啟定皇在位期間為1916~1925年,因此皇陵尚未建完就去世,由其子保大皇繼續修建。 據說啟定皇生前是對國家最沒貢獻者,因為強迫人民蓋皇陵,既勞民又傷財,不過這座皇陵如今卻是保存最完整,對國家財政造福最多的皇陵。
  • 《燕雲臺》韓德讓歷史原型:為蕭綽母子付出一生,死後葬入皇陵
    《燕雲臺》韓德讓歷史原型:為蕭綽母子付出一生,死後葬入皇陵 文/無計讀史 歷史劇《燕雲臺 韓德讓是大遼著名人物,獲遼聖宗賜名「耶律隆運」,他也還有興寧·堯哥這個名字。韓德讓是漢人,祖籍在河北玉田。
  • 北宋皇陵為何不知名?7位皇帝葬於河南,僅一座皇陵勉強算景點
    在我國歷史底蘊深厚的省份,特別是陝西省,許多古代皇帝陵墓也成了旅遊景區,特別是漢代皇陵和唐代皇陵但是在另一個文化大省河南,雖然也有不少朝代定都於此,但皇陵並不怎麼知名,沒什麼存在感。特別是北宋時期,首都位於開封,但北宋皇陵並不為人所熟知。
  • 北鎮每年舉辦乾隆皇帝祭山大典表演暨梨花節
    隋唐時候,因為長期與高句麗戰爭,隋唐軍隊曾到這裡,把醫巫閭山當作「五大鎮山」之一的「北鎮」。 醫巫閭山是契丹人生活繁衍的故地,這裡有很多契丹遺蹟,還有契丹的一部分皇陵、王級別的園寢,以及契丹貴族墓地。要說皇帝在這裡留下的遺蹟,主要就是契丹的大遼皇帝和滿洲的大清皇帝。 如今的北鎮,是滿族人的聚集生活地,北鎮市原來就是滿族自治縣。
  • 河南鞏義對北宋皇陵實施搶救性保護(圖)
    新華社照片,鄭州,2015年1月10日 河南鞏義對北宋皇陵實施搶救性保護北宋皇陵的零散石刻被安放在零散石刻保護房內進行集中保護(1月9日攝)。位於河南鞏義的北宋皇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公元963年,北宋的九個皇帝除徽宗、欽宗外其餘七帝及趙匡胤父親趙弘殷均葬在鞏義,俗稱「七帝八陵」。北宋皇陵有龐大的石刻群,曾因保護不善遭到破壞散失,至今尚存941件。近年來,鞏義市文物部門成立北宋皇陵管理處,啟動搶救保護工程,對保護範圍內直接影響皇陵保護的廠礦、企業和其他建築物進行拆遷,對陵區所在地實施嚴格的人居控制和環境監測。
  • 大明中都所在——鳳陽縣明皇陵|中都|明皇陵|鳳陽縣|朱元璋|明朝|...
    【明皇陵】景區頭銜:世界文化遺產、明清皇家陵寢(明皇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二批)等門票:50元概述:明皇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初建之時規模浩大,主要有皇城、磚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餘間,陵丘、石刻群等。明末以來,人為破壞和風雨侵蝕,宮闕殿宇廢為遺址,現僅存陵丘及石刻群。
  • 【全景滁州】明皇陵——大明祖脈之地
    明皇陵位於安徽省鳳陽縣,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主要有皇城、磚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餘間,陵丘、石刻群等。明末以來,人為破壞和風雨侵蝕,宮闕殿宇廢為遺址,現僅存陵丘及石刻群。明皇陵與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為同一制度,明皇陵雖非帝王之陵,但「宮闕殿宇、壯麗森嚴」,享殿、齋宮、官廳數百間,皇陵神道總長257米,石像生32對,皇陵碑文為朱元璋親撰,石像生數量之多、刻工之精美為歷代帝王陵之冠
  • 為何元朝皇陵一座也沒發現?
    元代皇陵之所以一座也沒有被「考古」發現,是因為皇陵的防盜措施做得很到位,主要採用的是「萬馬踏平」這一招,讓盜墓賊也望而卻步。簡單來說,當皇帝下葬後,用數以千計的戰馬在陵墓上面跑來跑去,將其踏平,不留下任何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