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張利瑤 文圖
花園路商圈再添大手筆商業綜合體,新一輪商業競爭或將由此開啟。12月18日,鄭州建業凱旋廣場正式開業,作為建業集團在鄭州的首個城市綜合體,其從六年前拿地規劃初始,就被寄予諸多期許。該項目不僅是建業集團在商業領域的一大力作,其如何在高手林立的花園路商圈打好自己的王牌更是受到外界諸多關注。
伴隨著開業,該項目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以地產起家的建業集團激戰商業一線,面對新商業環境下人、貨、場的場景重構,其首個作品「含金量」幾何?又將以什麼打法在群雄紛爭的花園路商圈分得一杯羹?
| 瞄準「首店」打法!鄭州建業凱旋廣場今日入市
2019年邁入最後半個月,鄭州各商圈接連開業填補的商業爭奪賽已近尾聲。作為建業在鄭州的首個城市綜合體,今天上午,鄭州建業凱旋廣場終於迎來開門迎客的時刻。
「感謝這個時代,短短九個月時間,建業在鄭州的首個城市綜合體正式開業,這是時代給予建業的恩賜;感謝河南,得益於河南經濟的持續進步,建業商業才能在此基礎上實現讓大家過上好生活的願景;感謝政府以及我們的兩個團隊——建設團隊和招商團隊,讓建業商業這一願景逐漸豐滿、充實。」開業儀式上,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用三個感謝表達項目開業的激動。
公開資料顯示,鄭州建業凱旋廣場項目位於花園路農科路交匯處西北角,花園路商圈金水CBD核心區域,緊鄰地鐵2號線。項目總佔地34175㎡,總建築面積27萬㎡,匯聚了5萬㎡輕奢主題體驗式購物中心—凱旋廣場、23萬㎡超5A雙塔寫字樓—凱旋中心和2.3萬㎡室外商業步行街—凱旋天地三大業態。
需要正視的是,前有國貿360、丹尼斯百貨,後有正弘城,位居花園路商圈正中的建業凱旋廣場,要想在商圈林立中突圍也非易事。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進行差異化競爭?商業體量僅5萬㎡的建業凱旋廣場打出的首張牌即是瞄準「首店」。
「首店」是近來市場流行的新概念。所謂「首店」,是指在行業裡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品牌在某一區域開的第一家店。在千店一面、品牌日益趨同的商業格局下,「首店」無疑是破解同質化競爭的一味解藥。
據建業商業公司總裁張子玉介紹,2019年3月1日,新建業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鄭州建業凱旋廣場正式進入招商籌備階段。歷經188天的招商,建業凱旋廣場招商率達到100%,引入60%中原首進品牌店,堪稱「中原首店收割機」。
「該店50家首進品牌業態涵蓋餐飲、零售、文創等,其中包括中原首家7000平方米國內最大書店言幾又、中國首家全概念藝術餐飲鯤、中原首家化妝品SEPHORA概念店、中原首家國際時尚珠寶品牌agete、中原首家國際輕奢品牌FURLA、餐飲品牌外婆家、失重餐廳等。」張子玉表示。
不可否認,「首店」既可為商場引流和業績增長做出貢獻,同時因其相對稀缺性,首店的級次、規模也成為商場資源和實力的證明。
| 花園路商圈商業體量超百萬平方米,新一輪「商戰」呼嘯而至
值得注意的是,建業凱旋廣場的開業將成為花園商圈的重要補充,修於1954年的花園路,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焦點。國內名企萬達、華潤、恆大、大商以及河南本土領軍企業建業、正弘、新田、丹尼斯在此相融共生。
據不完全統計,花園商圈商業體量已經超百萬平方米。隨著建業凱旋廣場的開業,新一輪商業競爭的帷幕也正式開啟。
在這條高手如雲合力打造的商業集群中,以5萬㎡商業體量填補黃金地段的建業凱旋廣場,能否撬動「鄭州次二七商圈」的商業迭代?另一方面,以地產起家的建業集團發力商業,面對新商業環境下人、貨、場的場景重構,其作品究竟「含金量」幾何?伴隨著其開業,一系列期待也引起多方關注。
時間拉回到2013年,彼時,正是建業奪回鄭州市場龍頭的關鍵節點,先後共花費6.1億元,以3245元/㎡的樓面價,入主花園路農科路西北角,與正弘城、金水萬達中心形成鼎立之勢。5萬㎡商業體量的mall,補充了鄭州建業凱旋綜合體的業態完整性,成為了除寫字樓最吸金的部分,體量雖小,但藉助地利,建業凱旋廣場佔據東風路、花園路兩條主幹道,扼守2號線、8號線交會處的鄭州地鐵東風路站,確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地鐵上蓋購物中心。
「建業作為河南地產界的老將,儘管中原商界風雲常常變幻,但建業自身的IP始終是一張閃亮亮的名片。作為擁有地產與商業雙重基因的建業凱旋廣場而言,其是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地產項目,這是其底氣所在,不論從空間、動線等硬體設施上,還是從後期招商、運營上,建業凱旋廣場已經做到了資本和運營的雙重驅動。」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 新商業環境下,建業凱旋廣場機遇與挑戰並存
面對當下的商業環境,「銜玉而生」的建業凱旋廣場同樣機遇與挑戰並存。無論是百貨業態還是購物中心,在網際網路與新零售的衝擊下,都面臨人、貨、場三要素的重構。
2018年以來,鄭州商業項目激增,新增商業體量達到歷史最高點,在各商業項目紛紛將目標客群對準周邊3公裡進行「地盤戰」的同時,想要立好「城市綜合體」的人設並非易事。
面對不斷變化的潮流趨勢,僅5萬㎡的建業凱旋廣場自然擁有船小好調頭的天然優勢,但要想時時保持對潮流品牌的敏感和調整,對於已花重金在首輪品牌招商中佔據「先機」的建業凱旋廣場而言,則對運營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者,花園路商圈已經形成超100萬㎡體量的商業集群,儘管相生共融的商業集群可能帶來虹吸效應,但對於現有的客群來說,依然是場「豪賭」。此次,建業凱旋廣場但前景如何尚待時間考驗。
不過,作為純正的商業地產項目,建業凱旋廣場亦在嘗試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經驗,對於依然處於商業噴發期的鄭州業界,有諸多借鑑之處。如其圍繞「文化、時尚、美食、體驗」四大特色構建的商業主題,將趣味與生活連接,打造專屬於鄭州建業凱旋廣場的超級符號「V」。聚重磅首店匯合,全品牌資源連接等,也進一步讓市場和對手看到了諸多可能性。
2019年的鄭州商界,多個商場關停、退出競爭舞臺。受電商等新業態形式的衝擊,老牌商場面臨著較難的生存境地。與此同時,新商業項目開業不斷,兩極分化態勢愈演愈烈。在商業大潮快速迭代升級的當口,建業凱旋廣場未來發展究竟幾何?一切仍需市場的考驗。
責編: 張利瑤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