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爪杯背後的「網紅產品」消費主義

2020-12-21 DoNews

作者:吳俊宇

寫在開頭:這篇文章堪稱鋼鐵直男的自殺現場。然而哪怕死,我也要吐露真言。

星巴克的「貓爪杯」紅了。

但這種「紅」充分展現了如何用消費主義馴化年輕女性非理智消費者的過程。

貓爪杯的走紅和去年流行的髒髒包、喜茶几乎如出一轍。都是消費主義先行,社交媒體跟進。商家用一連串營銷手法輕而易舉就擊潰了「豬豬女孩」們的理智。

「豬豬女孩」真的精緻嗎?她們不過只是白領「社畜」而已。「豬豬女孩」每天毫無意義地美化自己的生活,藉助消費主義符號塗脂抹粉。人前光鮮亮麗,實際生活辛苦悲慘。

她們不僅僅在公司被老闆剝削,工作之外也是生活在商家、媒體的食槽之中,被消費主義洗腦,毫無自我抵抗能力,只能接受商家的屠宰。

工作和消費的雙重剝削,昭示了都市白領們的蒼白底色。

一、狂熱的「貓爪杯」鬧劇

星巴克每年都會推出許多季節限定的新品周邊,比如聖誕季的麋鹿馬克杯、十二生肖杯等。同樣限量發行,這次貓爪杯卻供不應求「火出天際」。

什麼是「貓爪杯」?其實就是一款造型為貓爪的粉色杯子,造型可愛,顏色粉嫩。透明的杯身內是貓肉球的形狀,倒入飲料便能看到一隻貓爪。

貓爪杯爆火,甚至引發熬夜排隊、打架等的現象。有網友甚至驚呼:貓爪杯原本9點開售,結果8點多就看見有顧客在星巴克裡頭。

甚至有極端的情況,在部分店面,排在第一名的消費者會將所有的貓爪杯都買走。而該杯子在網上的價格炒到高達888元、1288元。

這場「聖杯之戰」,引發公眾質疑:這個杯子真的值這個價?顯而易見,完全不值。

事情愈演愈烈後,星巴克方面在官方微博給出解決方案:2月28日至3月3日,將在星巴克官方線上零售平臺,每天下午三點開售1000隻貓爪杯,並且開啟了一人一杯的限購。此次操作也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黃牛,並且讓真正喜愛貓爪杯的消費者可以進行搶購。一出線上線下通力影響的消費鬧劇也算落下帷幕。

每日經濟新聞分析稱,此次星巴克貓爪杯被吐槽的一大原因便是「限量不限購」。因為網友向星巴克投訴,如此開展飢餓營銷卻沒有對每位消費者的購買數量進行限定,這就讓很多排在後面的消費者買不到杯子。

當然,「限量不限購」是一個因素。但這都是表面現象。商家飢餓營銷之外,貓爪杯流行還有更深層次的社會根源。

二、社畜的「貓咪經濟學」

日本經濟學家曾提出「貓咪經濟學」這個概念,這個概念最早被日本記者知恵蔵刊登在《朝日新聞》上。

「貓咪經濟學」指的是,經濟下行周期內,不管經濟多麼困難,大眾對貓及其相關產品的熱情永遠高漲,只要商家正確使用「貓」這個概念,就能吸引關注從中獲益。

以「貓」為代表出現的大量周邊商品,往往備受人們青睞。比如電視節目、手機遊戲、書籍、雜貨,以貓為對象的保險、寵物酒店、寵物葬禮等,呈現出繁榮景象的觀光、產業事例有很多。

日本關西大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在2016年2月就發布報告稱,一隻貓的飼養金額,加上周邊商品的銷售額、觀光相關效果,以及由此帶來的周邊經濟等,在2015年經濟額將達到2.3萬億日元。

可以說,貓爪杯深深利用了貓咪經濟學,藉助貓奴文化牢牢抓住了社畜青年的心。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心態呢?原因在於,貓的慵懶之感往往和人頹廢緊密相關,在社會壓力、工作壓力日趨升溫的情況下,年輕人淪為「社畜」。

「社畜」們希望追求自由,尤其是能像貓一樣自由,和「貓主子」一樣擁有輕鬆愉快的自由生活。貓的治癒感成了「社畜」們的回血工具。

日本2016年就出現了一個火熱的連載漫畫,名為《社畜が貓の國で奴隷になる話》(社畜在貓之國淪為奴隸)。這個漫畫用貓的視角去看待了社畜們的悲慘生活。

作者藉助貓的語言去諷刺人類「每天要工作8小時」「中午還不能午睡」「出太陽了不能拿來睡覺只能工作」。作者其實想要表達的意思是:貓比人還要自由。

這種不自由深深植根於白領的生活之中,甚至主導了他們的消費理念、娛樂理念。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就做過類似的解讀。

他在《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中曾經如此形容白領的消費心態:

工作的必要性及其異化使其變得枯燥乏味,越是枯燥乏味,就越需要在現代閒暇所賦予的歡樂和夢幻模式中找到解脫……他們每一天都在一小塊一小塊出售自己。憑藉娛樂、愛情、電影、消費,以及替代性的親切感,人們可以使自己再度成為某種形式的完人。

這也是不理智消費主義起源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消費主義的「洗腦符號」

繁雜的工作壓力使人喘不過氣,而消費成為了釋放自我的最佳途徑。大眾媒體又成了消費主義的最佳幫兇。

在今天,抖音、小紅書這些大眾媒體就是貓爪杯、髒髒包、喜茶流行的最佳推手。大眾媒體帶來的消費文化,深深地給「社畜」們洗了腦,尤其是給年輕女性消費者的洗了腦。

長期以來,女性越來越嚮往成為像網紅那樣的精緻女孩,商家製造出一個豐富華麗的景象來嚇住消費者,接下來開始灌輸擁有此類商品便能成為ta的邏輯。

人們更多追求的多為商品的符號意義,好比買來貓爪杯主要並不是用來盛水喝,而是因為它是「星巴克」的「限量」「貓爪」杯。

貓爪杯最先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造勢宣傳,而在此類平臺用戶裡,女性作為年輕的消費主體最易受其刺激和誘導,諸如髒髒包、喜茶等都是率先在網際網路迅速走紅的商品。

儘管需要排隊兩小時,消費者也可輕易接受,自然而然的再次加重網紅標籤,循環往復,時間一久大家都開始探索起來網紅銷售模式,明亮的燈光、大理石、火烈鳥擺件成了網紅風格店鋪的標配,網紅牆、網紅抓娃娃也成了商場吸引消費者的重要手段。

黃牛的助長也離不開網紅的傳播,網紅店代購、代排隊這些業務都是由網紅店而衍生的。有趣的是,這也是雙向影響的,網紅商品為何而「紅」,只要有人在店前蜂擁排隊,它就是紅。

星巴克被人們一貫認為是都市時尚文化的代表咖啡品牌,但人們要清醒的是,無論是60塊還是600塊的杯子,「自我」的價值並不會被這些輕易左右。

星巴克、小網紅拿一堆虛無縹緲的符號來,幫助「豬豬女孩」們堆砌了她們對生活美好的幻想,為整體社會景觀營造出一種海市蜃樓。

法國哲學家鮑德裡亞在《消費社會》一書中曾經如此形容消費「洗腦」的過程——消費是用某種編碼及某種與此編碼相適應的競爭性合作的無意識紀律來馴化人們,這不是通過取消便利,而是相反讓人們進入遊戲規則。

用鮑德裡亞的話來說,這些消費物品除去作為器具「特別用途」的意義之外,只剩下無盡的消費符號暗示:

櫥窗、廣告、生產的商號和商標在這裡起著主要作用,並強加著一種一致的集體觀念,好似一條鏈子、一個無法分離的整體,它們不再是一串簡單的商品,而是一串意義,因為它們相互暗示著更複雜的高檔商品,並使消費者產生一系列更為複雜的動機。

我們可以用這張表格來剖析豬豬女孩們購買貓爪杯、髒髒包、喜茶背後的符號變異邏輯,以及抖音、小紅書這些社交媒體在這個符號變異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但是真的要繼續追問貓爪杯、髒髒包、喜茶後面的事實,很多問題就很荒謬了。

貓爪杯真的實用嗎?不實用,甚至那些貓爪子根本洗不乾淨,容易藏汙納垢。

髒髒包真的好吃麼?既不方便也不好吃,吃完後滿嘴,滿手都是髒的,甚至充滿了大量人體消化不了的蛋白質和人工合成脂肪,對健康一點也沒好處。

喜茶真的好喝麼?並沒有多好喝,幾乎所有的現制現售奶茶在外包裝上都沒有任何配料信息或營養標籤信息,甚至還有含糖量過高的風險。

嘴上說要減肥、要健身,實際上每一個消費行為都指向自我放縱,最後甚至連健身都成了自我標榜生活方式的表演之舉。

貓爪杯、髒髒包、喜茶對女孩們的暗示就是:我佔有了它,也能像微博、抖音、小紅書裡那些網紅一樣擁有看似高大上的生活,成為精緻的「豬豬女孩」。

四、被「奴役」的「豬豬女孩」

我真的很認可米爾斯對白領的悲觀看法:

空虛者的娛樂奠基於他們自身的空虛和無法填補空虛……他們通過閒暇來擺脫工作中永無休止的折磨,憑藉消極的奢侈享受和尖叫銷蝕生活的枯燥。

貓爪杯、髒髒包、喜茶帶來了暫時的歡愉與滿足。這種歡愉、滿足正如鮑德裡亞所批判的——拜大眾傳媒之賜,我們消費了一種「心中的寧靜」,一種意識形態構序之下的偽寧靜。「它的寧靜需要永久性的消費暴力來維繫」,並且,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暴力。

消費帶來的歡愉永遠只是暫時的歡愉,正如《西部世界》中的一句臺詞:

這些殘暴的歡愉,終將以殘暴為結局。

然而精緻的「豬豬女孩」這種生活真的精緻嗎?瘋狂佔有的背後,實際是內心的虛無。與其說是人在佔有物,倒不如說是物在規訓人。

「豬豬女孩」們不知道的是,一個小小的貓爪杯,奴役了她們的理性,讓她們陷入消費主義的陷阱,如同「豬」一般喪失了自我。

她們在工作中遭遇著老闆的「顯性剝削」,白領的工作看似光鮮亮麗,實則被深深規訓;她們在生活中遭遇著商家的「隱性剝削」,消費表面上是在自我滿足,實際上掉入了企業家們合謀的「工資回收計劃」。

工作「顯性剝削」和消費的「隱性剝削」合謀,共同造就了現代白領的宿命。

所謂的「Work Hard, Play Hard」看似勵志,實則陷入了一種更深的困境。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豬豬女孩有多蠢,貓爪杯就有多火:她們被消費主義洗腦喪失了自我
    「豬豬女孩」們不知道的是,一個小小的貓爪杯,奴役了她們的理性,讓她們陷入消費主義的陷阱,如同「豬」一般喪失了自我。寫在開頭:這篇文章堪稱鋼鐵直男的自殺現場。然而哪怕死,我也要吐露真言。星巴克的「貓爪杯」紅了。但這種「紅」充分展現了如何用消費主義馴化年輕女性非理智消費者的過程。
  • 「貓爪杯」爆紅的背後,看星巴克如何勾起人們的消費欲?
    01   爆紅的「貓爪杯」   2月26日,星巴克通過線下門店發售當季新品,這款貓爪杯遭到搶購。在網絡平臺上,其價格被炒至上千元,出現「一杯難求」的情況。
  • 星巴克"貓爪杯"爆紅背後 是一種符號消費心理
    (原標題:星巴克"貓爪杯"爆紅背後 是一種符號消費心理)
  • 貓爪杯的走紅背後
    前幾天在新聞上看到了星巴克的貓爪杯,這個賣杯子比咖啡轉錢的全球咖啡巨頭,憑藉著貓爪杯又一次闖入人們的視野。在這裡,小編有點汗顏了,最近才聽說,向身邊的朋友提起貓爪杯,都知道那是星巴克最新發明的杯子。這款杯具內外兩層玻璃,外部以櫻花為點綴,內部以爪狀物為容器,並附贈一個鑲有小貓的杯墊,就是大家瘋搶的「貓爪杯」。
  • 「貓爪杯」火了 「貓爪」撓了誰的心 專家:冷靜消費爆款產品
    該款網紅杯不僅線下門店在發售當日全部售空,之後官方線上發售的4000隻均在極短時間內被「秒空」。有媒體報導,據天貓數據顯示,2月28日該品牌官方旗艦店發售的首批「貓爪杯」僅用0.07秒就宣告售罄。昨日,記者來到位於京東廣場的一家該品牌門店,店內的杯架上擺放著櫻花季的杯子和咖啡等當季產品,已無「貓爪杯」的蹤跡。
  • 豬豬女孩有多蠢,貓爪杯就有多火
    星巴克的「貓爪杯」紅了。 但這種「紅」充分展現了如何用消費主義馴化年輕女性非理智消費者的過程。 貓爪杯的走紅和去年流行的髒髒包、喜茶几乎如出一轍。都是消費主義先行,社交媒體跟進。商家用一連串營銷手法輕而易舉就擊潰了「豬豬女孩」們的理智。 「豬豬女孩」真的精緻嗎?她們不過只是白領「社畜」而已。
  • 星巴克「貓爪杯」爆紅背後,是一種符號消費心理
    近日,星巴克春季新品「貓爪杯」頻頻在抖音、小紅書APP上露臉,遭到人們哄搶。原價199的玻璃杯網絡價格一路飆升,炒到了近千元。此外,個別顧客為了搶購「貓爪杯」,在星巴克門店喧鬧搶奪,甚至於動手。在一則抖音短視頻中,抖友推薦了包括熊貓、小狗等造型在內的同款雙層玻璃杯作為一「杯」難求的星巴克「貓爪杯」替代品,同樣小巧可愛,並且價格更加親民。但是在評論中,許多網友指出,「我們要的是杯子嗎?我們要的是星巴克這個名字」。人們消費符號的心理大剌剌地顯現出來。
  • 爆紅的貓爪杯,也阻擋不了星巴克的沒落!
    這樣一款網紅杯給星巴克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儘管面臨「飢餓營銷」「過渡炒作」等質疑。但星巴克的關注度有了明顯上升,「星巴克」一詞的百度指數從2月25日的91105迅速上升到2月27日的1570123。「星巴克貓爪杯」的微信指數更是日環比上升了1951.35%。
  • 星巴克貓爪杯的背後玄機!
    「貓爪杯現象」「星巴克貓爪杯」瞬間火了,瞬間賣光了!即使星巴克反應迅速,立即在線上補貨,也是供不應求的局面。但是,如果換做其他品牌,可能就沒有這個效果了。所以憑藉著多年來消費者的心裡印象與心理預期,以及星巴克自身對於產品品控的苛刻,才會不斷地造就一個又一個爆款產品。現在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星巴克曾經出過的爆款產品。在回顧過後,我們將分析這些爆款產品對於星巴克的真正意義在於什麼。它的玄機是什麼?
  • 星巴克貓爪杯被瘋搶!背後有何商機?
    摘要:吃瓜不如探秘「新經濟」撰文|蜜姐近期,星巴克推出了櫻花季限量主題杯,其中一款貓爪杯未售先火。相比吃瓜看熱鬧,其實這齣鬧劇背後的危機和商機更值得讓人關注。01先說營銷高手星巴克的問題。對於擅長咖啡文化銷售的星巴克來說,它的杯子走紅,也不是第一次。但火到全網圍觀的程度,還是少見。
  • 貓爪杯套路背後!電商常亮:人性就是屢試不爽的吸金機器
    究其原因,作為全程參與這一營銷事件、時任貓爪杯電商負責人之一的常亮,將這一現象級的營銷事件歸納為三大重要因素的結果:消費升級、新零售模式以及勢不可擋的新媒體。而今國民消費升級已經度過第一二階段,除了一線城市正向品質戰過度外,絕大多數的非一線城市都處於第三大品牌的階段,這個階段人們所追求的刨去性價比、品質感之外,更多關注的是大品牌、知名度,一方面大品牌能夠代表產品的專業度,另一方面品牌更是身份的象徵,以及購物的「圈子」階級的認同感!
  • 你買的貓爪杯可能又為星巴克設計師加薪了
    這輩子,你有沒有為貓爪杯拼過命?隨著微博、朋友圈、抖音等社交媒體陣地紛紛淪陷,一款從199元一路溢價到1300+的星巴克貓爪杯,爆紅了這些天。在他的說法中,星巴克紅是一種「特殊的紅色」:鮮豔、明亮、快樂。在打造聖誕杯子的時候,星巴克希望它具備精細和形象的設計理念。星巴克有專門的創意設計團隊和市場部門來負責產品的創意設計。
  • 貓爪杯之後又出玩具熊,你的錢包捂熱了嗎?
    其實大家心裡都很清楚,不管是前面的貓爪杯還是現在的店長熊,其產品價格都是遠遠超過其價值的,但這並不影響其熱賣到爆。就拿前面的貓爪杯來說,通宵排隊,甚至大打出手,就只為買一個杯子!你敢信嗎?通俗地說,就是網紅經濟,他們搶這個杯子並不是因為著個杯子多適合裝水,而是因為這個杯子是【星巴克】的【限量】【貓爪】杯。近些年,隨著網紅經濟的不斷發展,微博、抖音、小紅書裡那些網紅曬出的生活日常讓很多年輕女孩羨慕不已。用一個詞形容她們的生活就是—「精緻」,做一個精緻的豬豬女孩是很多年輕女性孜孜不倦的追求。
  • 星巴克再次開賣「網紅」貓爪杯,萌寵風格還會搶手嗎?
    曾經紅極一時的貓爪杯又回來了。4月13日,星巴克再次推出限量版貓爪杯。考慮到疫情防控需要,今年的貓爪杯銷售改成線上預約,從「排隊搶」變成「抽籤得」。店裡工作人員說,現在店裡不直接銷售這款產品,消費者需要先登陸小程序預約,能不能買到全憑運氣。「抽中購買資格後才能憑二維碼前往門店提貨,接下來的兩天裡,每人每天還會有兩次系統抽取機會。」今年的貓爪杯增加了櫻花圖案、變成紫色,還帶來了「兄弟」貓尾杯,比貓爪杯早些時候推出的還有帶有貓爪元素的泡茶杯、馬克杯、玻璃杯等同系列產品。
  • 你是如何被消費主義洗腦的?識破消費主義陷阱看這篇就夠了!
    消費主義的盛行,讓暫時沒有實現高配能力的年輕人,提前過上了高配生活。 消費主義讓身處底層的人們感覺,雖然生活問題重重,但是仍舊有「擁有美好生活的方法「 年輕就是要對自己好,買喜歡的東西。 作為一個年輕的時尚青年,怎麼能沒幾雙AJ?
  • 貓爪杯爆紅給文創產業指了一條出路
    迷妹們「血腥的拔草」過程2月26日發售當天,「貓爪杯」引發了系列「血案」,網傳多家門店內都發生了打架事件;某寶行動迅速,幾乎是當天就出現了1:1高仿版,批發價56元一個。在微博上,話題#貓爪杯#已經有3460.9萬閱讀,6萬人參與討論。儘管引發了不少爭議,比如有人懷疑這是星巴克的飢餓營銷;有金星會員則抱怨自己年均消費1萬,卻連個杯子都買不到——不過,還有更多的人定好了鬧鐘,準備搶貨。誰都無法否認,星巴克又「爆紅」了一次。
  • 你心急搶購回來的網紅產品 可能只是山寨替身!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一些網紅產品出現後,沒過多久便會出現各種「替身」產品,他們從包裝、外形上幾乎與真品一模一樣,故意誤導消費者,稍不留神,可能就會買到「替身」產品。這期記者幫,帶你盤點一些網紅的「替身」產品。
  • 從星巴克貓爪杯我們能學到什麼?
    1、在知道貓爪杯爆紅之前,你還要知道,星巴克其實一直在做杯子,而且一直在追求爆紅的杯子。每個節日、每個月份、每個主題,星巴克出了大量的杯子,比如持續紅的櫻花系列。所以不是星巴克一擊命中,而是在持續嘗試。就像PAPI醬不斷嘗試各種類型的網紅一樣,一下子紅不是你想的那樣。
  • 旗幟鮮明地反對桂花成為網紅
    別致的香氣,賦予桂花極高的辨識度,這是它網紅潛質的第一個要點。這就未免讓人有些擔心了……想到清新脫俗的桂花,終將會成為消費主義版圖上的一隻棋子,一種被掏空外殼、閱後即焚的「工具花」,心真的好痛啊!>桂花被網紅之後會怎樣?
  • 從貓爪杯到優衣庫,消費者在搶什麼?趨勢回顧
    在這一事件背後,只有優衣庫和紐約著名當代藝術家KAWS聯合推出UT在售。+優衣庫×Kaws聯合品牌在明星的預告海報、視頻和歐陽娜娜等曝光的提前曝光下,該系列產品在上市前受到高度關注,不少消費者排隊購買T恤,最高售價99元的T恤僅3秒鐘就售罄。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系列產品在網上的轉售價格上漲了10倍,達到了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