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吳耀東)鑼鼓敲起來,腰鼓扭起來。昨日上午,同安區新民鎮烏塗社區一片熱鬧。68名來自臺灣新北市石碇區烏塗裡和嘉義縣樸子市溪口裡的鄉親來到同安烏塗社區。兩岸「烏塗人」在廈聚首,共敘同根同源之情。
據悉,這是第八屆海峽論壇配套活動「2016年閩臺同名村鎮敘緣之旅」的一對同名村交流活動。本次配套活動為期5天,其間,臺灣鄉親將探訪同名村鎮,探尋同室宗親,拜謁先祖,增進認知。
在昨日的活動中,兩岸「烏塗人」進行了座談交流,到同安烏塗社區有550多年歷史的徐氏家廟拜祖,並參觀了該社區的氣排球訓練基地。氣排球在烏塗社區是一項很受歡迎的運動項目,鄉親們希望把這項運動也帶到新北烏塗裡,邀臺灣鄉親一起強身健體。昨日,同安烏塗村民還為臺灣鄉親準備了氣排球和馬蹄酥作為伴手禮,新北烏塗鄉親則回贈了他們的特產——文山包種茶。新北烏塗多山地,村民主要以種茶為生。
同安烏塗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郭淑差介紹,據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記載,臺灣新北市石碇區烏塗裡和雲林縣內林鄉烏塗村,是同安烏塗先民冠籍的同名村,早在十多年前他們就已獲知這一訊息。
而臺灣「烏塗人」對這個情況了解甚少。新北石碇區烏塗裡裡長林卻告訴記者,他們在半個月前才得知大陸也有個烏塗,「大家知道了都很高興,一聽說可以過來看看大陸的烏塗,幾乎全村的人都報名了,但是名額有限,最後只好從中選出32人,每戶最多就一個代表」。
儘管不少臺灣鄉親之前來過廈門,但此行給他們的感覺尤為不同。新北烏塗鄉親林金花告訴記者,以前過來是旅遊,這次是來尋根和文化交流的,以前是到景點,這次是深入到普通的村莊,所以感覺更加親切。
「這裡種的菜跟我們那邊一樣嘛!」跨海而來的臺灣鄉親在同安烏塗走走看看,看到相似的風物倍感親切。29歲的臺灣鄉親吳軍偉說,這是他第一次到大陸,希望以後有機會常來。
相離太久,相聚太短。一個多小時後,臺灣鄉親就踏上了回程。要上車了,臺灣鄉親王金福還在和同安烏塗的鄉親交流著,最後才在眾人的催促下匆匆登車。兩地鄉親互留電話,互相約定要經常來往。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廈門網的觀點。廈門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