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鎮星火村有三絕,那就是「兩洞一路」。兩洞就是觀音洞和黑風洞。它們都位於下忙見和皮坡寨交際處的同一座山。黑風洞就在這座山的山腳下。關於黑風洞的傳說,那還得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說起。一天,村裡的三個小夥帶著火把去黑風洞探險。由於洞中叉洞太多,洞內像迷宮一樣,分不清上下四方,三人走著走著便迷了路。這時火把已燃盡,無奈只好摸黑前行,也不知道在洞中走了多久,就在三人忍飢挨餓,實在走不動時,發現頭頂上方縫隙射進幾束光線,於是大家都來了精神,四處尋覽洞口,洞口沒找到,卻發現一條暗河。於是三人便順流而下。不知走了多久,看到前方一個巨石擋住去路,失望之餘又發現有一束光線照進來,朝著有光線的縫隙往外看,驚喜地發現外面有個人正在放牛,三人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大聲呼救。那人聽到聲音便四處張望,嚇得渾身發抖,過了許久才順著聲音尋來,發現樹叢裡有個巨石,聲音是從巨石邊的一個小洞孔裡傳出來,原來是有人被困在山洞裡,於是找來幾個壯漢幫忙挖開一個小洞,最終救出三人。
這個故事充滿了驚險,同時也讓我對黑風洞充滿了好奇與神往。
在去年國慶節時,我終於可以如願以償了。昆明來的朋友拉著我,執意要去探洞,於是我又約了幾個朋友,一行人從觀音洞出來後便來到山腳下,準備探險黑風洞。黑風洞洞口相當狹小,只容得下一人爬進,乍一看,還以為是蛇洞呢!昆明的朋友打亮頭燈,第一個往洞口鑽,於是我也大著膽子準備進洞。頭剛伸進去,一股溫溼的暖風從洞裡迎面拂來,使人感到有些壓抑。越過狹小的洞口,發現洞裡很黑,用頭燈四下照射一番,發現洞內空間一下子開闊起來,顯得十分空曠,洞口和洞內的差異之大,把我驚得目瞪口呆!洞內高約四米,寬約十五米,而且還是個溶洞。讓我們既震撼又驚喜!洞內的地面不僅有些溼滑,而且高低不平,非常險峻。洞頂、洞壁兩側和地面全是千奇百怪、形態迥異的溶巖。有如雪山、有如佛手、有如竹筍、有如駝鳥、有如芭蕉葉……我們仿佛來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個地下水晶宮。
我們沒有停留,也顧不上觀賞,因為大家共同的目的是找到暗河。大約前行30米後,前面出現兩個叉洞,兩洞向下延伸,地貌險峻、蜿蜒曲折。我們分成兩組,兩組人分別走這兩個叉洞,洞中時寬時窄,地勢時上時下,而且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壁上還有無數大大小小的孔洞。大約走了100米遠,之前走另一個叉洞的一組人和我們匯合到一個洞裡,大家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沒有片刻的停留,接著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前面出現兩條通道,我們隨意選擇了一條往下走。大約走了20米遠,只見前方地勢更加險峻和溼滑,還有一條深不見底的大溝濠,看不到下面是否有水流。面對這些,大家都顯得很懼怕和擔心,都不敢再往前走,於是決定原路返回。由於來時我們一路上用粉筆在洞壁上劃了記號,所以返回途中,大家心裡都比較踏實和輕鬆,腳步也都放慢下來,準備仔細欣賞一下洞中的景物。
有一處頂部垂下的整塊鐘乳石,往下逐漸分成非常整齊規則的條形葉片,一直垂掛到地面。片與片之間的空隙很均勻,排列也很整齊,像一排排梯田,又像手風琴,非常奇特!
還有一處由十幾根細石柱合在一起組成的大石柱,細石柱之間都有很均勻的縫隙,就像是工匠做出來的一樣。洞壁上最多的就是石花,它如白雪般純潔美麗。石珍珠也較多,它晶瑩剔透,從裡面滲透出細細的水珠,顯得更加水潤透亮。正所謂「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洞裡處處是景觀,看也看不完。
令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有一個叉洞口,它就像是人建造的大門,大門呈拱形,門頭上垂掛著一排佛手,佛手大小一致、栩栩如生,讓人垂涎欲滴,真想伸手去摘下一個來品嘗一下,看看這溶洞裡生長的特殊佛手的味道,是澀是甜,讓人遐想不已……
當我從地下深處回到地面時,有一種恍若隔世之感。洞中的驚險和千姿百態的白色鐘乳石,讓我久久難以忘懷,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就!還有那未走完的叉洞,未找到的暗河,未看到的奇觀隱藏在漆黑裡,待人去發掘……
作者: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