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咖啡館真真進入了日常,轉角就能看到一家。
上周,加拿大國民咖啡品牌落地上海,開業了Tims Coffee House。
你大概不知道,同樣在上周,紅星美凱龍(需求面積:30000-100000平方米)開了家叫貓圖的店,要論「碗」賣咖啡。
紅星美凱龍用雲南豆,賣國民咖啡
上周,上海新開業了兩家國民咖啡館。一家是來自加拿大的國民咖啡 Tims Coffee House,一家是中國「國民咖啡「定位的貓圖咖啡——紅星美凱龍和雲南農墾集團合作開出的品牌。
整體風格上,將溫暖的雅金色和淡咖啡色定為主色調,配合明亮的燈光,凸顯簡潔又不失質感。
雖然定位國民咖啡,貓圖在品質和服務上以精品咖啡館自我要求。和很多連鎖咖啡品牌「一豆打天下」不同,貓圖將意式拼配豆進一步細分為拿鐵豆和美式豆,並主打8oz小杯型,以將意式濃縮的表現力調配至最佳點。
適合黑咖啡的美式豆,酸度更佳,做冰美式風味獨特;適合白咖啡的拿鐵豆,香味更醇、甜度更勝,能與鮮奶調配出最佳口感。
咖啡在整體口感上更加柔和,選用經過調配後的咖啡豆風味,香氣重、醇度厚、甜味表達突出,更符合國人口味,也符合「國民」咖啡的定位所在。
貓圖還設計了一個用「碗」喝咖啡的小心機,取名「壹碗咖啡」。將雲南本土咖啡農喝法與專業cupping方法進行升級結合,體現更多國民特色的同時,也是在告訴消費者:「傳統的也可以是專業的。」
貓圖出售的輕食類產品,既在保持食材新鮮度上下足了功夫:可頌等產品在門店進行現場烘焙,保證一天下架等;也汲取了不少雲南元素:雲腿紅椒可頌、玫瑰千層蛋糕、松露巧克力等產品中,雲腿、玫瑰花、松露都是來自雲南當地的特色。
讓消費者在西式產品裡吃出熟悉的中國味道,也是對雲南農業的反哺。
據了解,貓圖咖啡將在2019年著重發力產品研發,小步快跑開出20~30家門店, 以華東地區為起點,逐漸輻射中部及周邊城市。
國民咖啡,適不適合中國市場?
前有來自日本的Doutor咖啡,後有早2天開業的加拿大品牌Tims Coffee House,今有貓圖咖啡打著「國民咖啡」的定位入局。
不禁讓人想問,「國民咖啡」定位,適不適合中國咖啡業行情?
事實上,目前國內咖啡行業,還是一個以做存量為主的市場。
從數據上看,相比於美國日本的2%、1%增速,我國的咖啡增長量相對比較快,每年有15%的遞增。但是我國的人均咖啡杯數只有4.5杯,與美國人均269杯、日本人均188杯相比還有非常大的差距。
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不習慣於咖啡的苦澀、缺少喝咖啡的實力、沒有喝咖啡的需求等等理由,阻礙他們成為咖啡的高頻消費者。
沒有客群基數,就難以國民化。這是擺在這些品牌面前最大的難題。
目前國內咖啡行業還是以做存量市場為主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無論Doutor、Tims Coffee House還是貓圖,已經在擔任一個市場培育者的角色了——設置了低於20元的咖啡產品,又從口感上做調配,放低消費者對咖啡的接受門檻。
況且,還有一眾咖啡力量在推動這個市場:便利店裡推出的15元以下咖啡,麥當勞、肯德基的咖啡產品線,做奶茶的CoCo都可也在推廣咖啡——不同的觸角都在朝咖啡領域做延伸,希望它變得更好喝更便宜更大眾。
所以,與其討論適不適合做國民咖啡,不如看這些品牌怎麼做,以什麼樣的路徑讓咖啡更加日常。
本文轉載來自:咖門 政雨,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