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號21:21分,我發布了一條朋友圈,於是開啟了自己的地球流浪計劃
流浪地球50天
這篇遊記本來應該在去年年底完成,但是對於有拖延症的我來說硬是拖到了疫情過後的8月;這些年走過許多地方,不管是工作,還是獨行,旅途中所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只是喜歡在朋友圈簡單的記錄,要說正規的遊記,卻許久不見一篇,由於我的懶惰,確實失去了太多美好的瞬間!好在公眾號裡保存住了幾次我最重要的旅途故事~感謝當時一股腦發熱連續瘋狂寫作的自己。
聖地牙哥大教堂
幾年前,有人曾經告訴我:你走了那麼多地方,有經歷就應該把它記錄下來,以後有機會出本書,我們一定做你忠實的讀者;我很害羞,說,幾兩水自知,要出書,還是算了吧!論寫作,我確實是半路出家,不過話是那麼說,但是在背後,這個夢想已悄悄被植入心底;多年已去,年齡在慢慢的增長,閱歷也愈加的豐富,對事物的看法也更加的多樣化;人有時變得很忙碌,但是有時又很倦怠,總之,每次打開記事本想寫作時,又會怯弱的再關閉它;再打開,再關閉;如此周而復始。我似乎對文字的要求越來越高,也怕那些流水敘事型的故事情節寫的不夠精彩而不受大家歡迎,還有每次寫作時面臨的靈感缺乏,我期望留給自己的、大家的,應該是完美的東西。所以當我覺得自己面對寫作看似江郎才盡的時候,我竟然停下,甚至到有時發朋友圈都是一種奢侈。繼而對文字曝光產生了恐懼,於是乾脆消失在朋友圈。直到有一天,朋友問:嗨,你還好嗎?你的蒙古寫完了嗎?還有你的朝聖之路~ 額,我終於意識到,我總歸是要面對自己的。
以上這段,乃疫情過後持續8個多月的心路歷程。現在敲擊鍵盤時回想起來,自己都忍不住笑了...突然想到以前在路上碰到的一個驢友,他跟我說了這樣的話:我在寫東西,很多時候都不會發表。我寫給自己,我用文字來忠實的記錄我的行走,不求任何回報,這就夠了。他的話也因此仿佛重錘擊打到了我內心虛偽的那一面。是的,遊記的最大價值,就在於忠實的記錄,這比任何潤色和散文詩般的浪漫都重要,曖昧或虛構更不可取。華麗的語句,優美的措辭,或許這些才是阻礙自己寫作路上最大的攔路虎,我突然想到了曾經寫過的大涼山懸崖村,戰亂之城白沙瓦
大涼山懸崖村
戰亂之城白沙瓦
兩部作品我用最粗糙的語言記錄下了自己當時最真實的感受,最後引發共鳴(這裡再次給幫我轉發的朋友說聲謝謝);過後我發現只要內容真誠,文採確實求其次。所以後邊發生的故事,我覺得我可以做到去忠實的記錄他們。在那一刻,我知道我可以了,我可以回歸自我了。正如那位朋友所講,只需文字來忠實的記錄行走,不求任何回報,這就夠了。於是,在這種豁然開朗的想法下,我終於行動起來,就這樣,英倫三部曲誕生了~
沒看的朋友可以關注帳號,然後去補看哦
有時,不是每次的出行都會有人物故事,這種情況下,我會儘可能多的給大家摻雜一些行程攻略以及旅行建議,有一些收穫也總是好的!
額,好了好了,廢話一籮筐,你的世界流浪計劃什麼時候開始講啊?
不急,不急,馬上娓娓道來:
這次的流浪計劃橫跨世界兩大洲,旅行時間達到了空前的50多天,前期和朋友們乘坐地中海遊輪拜訪了義大利,希臘,和蒙特內哥羅共和國,中期我獨自前往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佛羅倫斯和曾經的帝國之都羅馬進行了探索,然後從羅馬飛英國,在倫敦呆了一周(這一章節已結),過後再飛往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緊接著前往薩裡亞,開始5天徒步朝聖之路法國之路的最後130公裡,終點是世界三大聖城之一的聖地牙哥,而後我再乘坐國際大巴從聖地牙哥前往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爾圖,品嘗了地道的波爾圖紅酒後最後到達葡萄牙首都裡斯本,最後自己的獨行結束於歐亞大陸的最西端羅卡角。後期我從裡斯本乘坐飛機前往非洲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和朋友們碰頭,開始了10多天的北非探索。最後12月20號返回成都,所以這一趟7個國家,意義深刻~義大利,希臘,黑山,英國,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
50天路線圖 紅色為海路,藍色為陸路,黃色為航空
而這次的故事將從我的獨行開始講起~
鑑於大家之前反映的內容太長,那我就把內容放在下一章節吧
朋友們,下章節見~
還沒有關注的小夥伴還不趕快關注起來
你的點讚和留言是我在平臺創作的最大動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