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流浪地球50天(前奏)

2020-08-27 旅人阿Ken

2019年10月31號21:21分,我發布了一條朋友圈,於是開啟了自己的地球流浪計劃

流浪地球50天

這篇遊記本來應該在去年年底完成,但是對於有拖延症的我來說硬是拖到了疫情過後的8月;這些年走過許多地方,不管是工作,還是獨行,旅途中所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只是喜歡在朋友圈簡單的記錄,要說正規的遊記,卻許久不見一篇,由於我的懶惰,確實失去了太多美好的瞬間!好在公眾號裡保存住了幾次我最重要的旅途故事~感謝當時一股腦發熱連續瘋狂寫作的自己。

聖地牙哥大教堂

幾年前,有人曾經告訴我:你走了那麼多地方,有經歷就應該把它記錄下來,以後有機會出本書,我們一定做你忠實的讀者;我很害羞,說,幾兩水自知,要出書,還是算了吧!論寫作,我確實是半路出家,不過話是那麼說,但是在背後,這個夢想已悄悄被植入心底;多年已去,年齡在慢慢的增長,閱歷也愈加的豐富,對事物的看法也更加的多樣化;人有時變得很忙碌,但是有時又很倦怠,總之,每次打開記事本想寫作時,又會怯弱的再關閉它;再打開,再關閉;如此周而復始。我似乎對文字的要求越來越高,也怕那些流水敘事型的故事情節寫的不夠精彩而不受大家歡迎,還有每次寫作時面臨的靈感缺乏,我期望留給自己的、大家的,應該是完美的東西。所以當我覺得自己面對寫作看似江郎才盡的時候,我竟然停下,甚至到有時發朋友圈都是一種奢侈。繼而對文字曝光產生了恐懼,於是乾脆消失在朋友圈。直到有一天,朋友問:嗨,你還好嗎?你的蒙古寫完了嗎?還有你的朝聖之路~ 額,我終於意識到,我總歸是要面對自己的。

以上這段,乃疫情過後持續8個多月的心路歷程。現在敲擊鍵盤時回想起來,自己都忍不住笑了...突然想到以前在路上碰到的一個驢友,他跟我說了這樣的話:我在寫東西,很多時候都不會發表。我寫給自己,我用文字來忠實的記錄我的行走,不求任何回報,這就夠了。他的話也因此仿佛重錘擊打到了我內心虛偽的那一面。是的,遊記的最大價值,就在於忠實的記錄,這比任何潤色和散文詩般的浪漫都重要,曖昧或虛構更不可取。華麗的語句,優美的措辭,或許這些才是阻礙自己寫作路上最大的攔路虎,我突然想到了曾經寫過的大涼山懸崖村,戰亂之城白沙瓦

大涼山懸崖村

戰亂之城白沙瓦

兩部作品我用最粗糙的語言記錄下了自己當時最真實的感受,最後引發共鳴(這裡再次給幫我轉發的朋友說聲謝謝);過後我發現只要內容真誠,文採確實求其次。所以後邊發生的故事,我覺得我可以做到去忠實的記錄他們。在那一刻,我知道我可以了,我可以回歸自我了。正如那位朋友所講,只需文字來忠實的記錄行走,不求任何回報,這就夠了。於是,在這種豁然開朗的想法下,我終於行動起來,就這樣,英倫三部曲誕生了~

沒看的朋友可以關注帳號,然後去補看哦

有時,不是每次的出行都會有人物故事,這種情況下,我會儘可能多的給大家摻雜一些行程攻略以及旅行建議,有一些收穫也總是好的!

額,好了好了,廢話一籮筐,你的世界流浪計劃什麼時候開始講啊?

不急,不急,馬上娓娓道來:

這次的流浪計劃橫跨世界兩大洲,旅行時間達到了空前的50多天,前期和朋友們乘坐地中海遊輪拜訪了義大利,希臘,和蒙特內哥羅共和國,中期我獨自前往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佛羅倫斯和曾經的帝國之都羅馬進行了探索,然後從羅馬飛英國,在倫敦呆了一周(這一章節已結),過後再飛往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緊接著前往薩裡亞,開始5天徒步朝聖之路法國之路的最後130公裡,終點是世界三大聖城之一的聖地牙哥,而後我再乘坐國際大巴從聖地牙哥前往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爾圖,品嘗了地道的波爾圖紅酒後最後到達葡萄牙首都裡斯本,最後自己的獨行結束於歐亞大陸的最西端羅卡角。後期我從裡斯本乘坐飛機前往非洲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和朋友們碰頭,開始了10多天的北非探索。最後12月20號返回成都,所以這一趟7個國家,意義深刻~義大利,希臘,黑山,英國,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

50天路線圖 紅色為海路,藍色為陸路,黃色為航空

而這次的故事將從我的獨行開始講起~

鑑於大家之前反映的內容太長,那我就把內容放在下一章節吧

朋友們,下章節見~


還沒有關注的小夥伴還不趕快關注起來

你的點讚和留言是我在平臺創作的最大動力哦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你能想像,開著「地球」在銀河系流浪嗎?
    你能想像,開著「地球」在銀河系流浪嗎?然而,這不僅僅只是一項具有科幻美感的浪漫故事,在這浪漫的背後,其實是對人類共同命運的哀思。1「50億年的壯麗生涯已然成為了飄逝的夢幻,太陽死了。幸運的是,還有人活著。地球航出了冥王星軌道,航出了太陽系,在寒冷廣漠的外太空繼續著它孤獨的航程。
  • 《流浪地球》:重識普世主義
    春節檔《流浪地球》口碑炸裂,貓眼預估票房將超過50億,直追《戰狼2》,IMDB目前評分也有8.0,比《戰狼2》的6.2高出不少。本文並不想從電影技巧或科學原理這些角度進行評點,畢竟這種評論已經很多,本人也不是專業影評人,所以想從另一個比較冷門的角度聊一聊。先聲明,本文所有分析都是基於電影,而非原著,因電影情節改動甚大,原著黨可略過。
  • 《流浪地球》導演親自手繪哪吒,預祝《哪吒》超越《流浪地球》
    截止目前,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以突破46.16億,距離中國影史票房第二的《流浪地球》僅差3900萬!雖然《哪吒》已經上映了36天,但就算好萊塢大片等強勢競爭對手上映,《哪吒》單日票房也從未低於2800萬,按這個趨勢,再加上即將到來的周末,這4100萬差距很大機率會在這周結束前就追平,也就是說,《哪吒》很可能在這個周末超越《流浪地球》,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二!
  • 《阿麗塔:戰鬥天使》2天近3億,《流浪地球》票房破42億!
    (數據來源藝恩電影智庫,截止至2019年2月23日22:00)回到正題,春節檔電影餘溫仍在,加上這周有強力新片上映,所以這個周末雖然有些溼冷,但電影院還是蠻熱鬧的,截止至晚上十點,單日電影票房大盤有3.24億。
  • 看完《流浪地球》我不淡定了,有優點有缺點《流浪地球》深度解析
    《流浪地球》劇照喜歡科幻電影的朋友們也許記得2009 年《星際迷航》的一個鏡頭:企業號太空船從下而上穿越土衛六(泰坦)濃厚的大氣層,近距離仰望土星星環。《流浪地球》劇照另外,電影在科學方面和細節描述也花了足本功夫。只要接受了星際流浪的設定(畢竟是科幻片),電影在科學上沒有明顯的毛病。
  • 流浪地球1348天沒有回國了
    流浪地球 第1348天>六年自駕環球素材需要出版遊記和影視後期剪輯發行樊玉虎真實版《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那些燒腦的專業的詞語,我們真的會成為流浪地球嗎?
    這陣子大家都被《流浪地球》那震撼的場面和國產科幻的題材吸引了注意力,雖然從恆星的演化情況來,人類遇到太陽成為紅巨星是50億年以後的事情了,如果人類文明能存在到那個時候,發展出來的科技水平已經遠遠不是一顆紅巨星能吞噬得了的,不過這篇硬科幻題材影視確實讓人們對國產科幻電影的水平刮目相看
  • 《流浪地球》票房到底能到多少億?能不能超過《戰狼2》?
    《流浪地球》是《戰狼2》以後,最有希望接近50億票房的電影,能做到這一步,已經是非常厲害的了。可以說它獲得了挑戰《戰狼2》票房冠軍的資格,但也僅此而已了。下面我來具體分析一下為什麼說《流浪地球》票房到不了50億。我們先看2部電影的票房曲線圖。
  • 「流浪地球」號飛船船票限量發售!太空旅遊不是夢!
    「流浪地球」真的能離開太陽系嗎?你想上太空去看看嗎?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流浪地球》中的黑科技和天文科學知識,鍛鍊科學思維,培養科學精神,浙江省科技館將舉辦一場「向太空去·流浪地球科幻季」科普派對。硬核科幻引發全民討論熱潮《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講述了在未來某日,太陽即將毀滅併吞噬地球,人類建造了上萬座巨大的「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
  •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完整歌詞介紹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完整歌詞介紹  帶著地球去流浪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 劉歡  詞:劉歡  曲:劉歡  詩作:曹操  編曲:趙兆  獨唱:劉歡  童聲演唱:鄭楚馨  製作人:劉歡  吉他:薛峰
  • 《流浪地球》裡的科學故事:太陽什麼時候會滅亡?
    太陽誕生於約50億年前的一次星雲坍縮,太陽系的其它行星緊跟其後。太陽提供的能量來自於其中心氫氣的聚核反應,如同大量氫彈在太陽內部不斷爆炸,按照現有的數據估算,這種聚核反應總共將持續約100億年,所以,太陽還可以再燃燒50億年左右。  在小說《流浪地球》中,科學家發現太陽異常,並預測太陽將進入紅巨星膨脹階段,在接下來的數百年時間裡淹沒地球軌道。
  • 人氣和場次遠超阿麗塔 「流浪地球」為何在香港遇冷?
    近日,據環球時報報導,《流浪地球》在香港上映遇冷,香港有40多家影院排片,票價從60到120港元不等。以旺角百老匯影院為例,2月28日晚上9點50分的《流浪地球》,開場前1小時近300個座位只賣出去7張票。同一時段,位於西九龍的嘉禾天空影院,176個座位還剩155個。也就是說,流浪地球一場也就最多賣十幾張票,這是怎麼回事呢?
  • 新疆鐵警版《流浪地球》!
    原標題《流浪地球不流浪!他們是新疆鐵警「兒子娃娃」!》近日流浪地球引發流浪熱潮電影中為了自救人類選擇將地球推出太陽系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人類選擇希望開始流浪之旅……回到現實在我們的身邊同樣有一群兒子娃娃上演著屬於他們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不流浪的新疆鐵警
  • 特別版《流浪地球》重映 《流浪地球2》官宣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 在青島東方影都置景拍攝的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新版本《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11月26日重映,比原版新增11分鐘44秒2幀內容。在新版重映當天,官微也正式宣布《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 《流浪地球》道具是這樣製作的
    最近,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上映的第10天(2月14日),票房突破了40億元人民幣。電影播放結束了,但是其市場價值並沒有結束,其電影周邊也吸引了粉絲們的眼球。維塔工作室與《流浪地球》的合作可謂盡心盡力,由於製作時演員還沒有確定下來,作為好萊塢一份子的維塔工作室也吃盡苦頭,維塔工作室在製作外骨骼裝甲前先3D列印了一套模型,反覆進行模擬以確保能夠自由活動。維塔在裝甲增加了可調節結構,能夠身材不同的演員能夠穿著適應。
  • 50天不回國、行李超重!日本羽球隊赴海外候鳥式拉練「流浪」地球又...
    國人半是心疼半是調侃地把國乒當下海外持續遠徵的情形,形容為「流浪」。 不止是國乒。隨著疫情在日本的爆發,日本羽毛球隊也加入了流浪的行列。 3月6日,日本羽毛球隊從東京出發,準備參加11日開幕的羽毛球全英公開賽。據了解,這次海外拉練將長達50餘天,期間參加5個大賽。
  • 《流浪地球》離電影工業化還有多遠
    圖為《流浪地球》劇照。近年的幾部科幻影視作品集中改編自劉慈欣的小說,更多的科幻文學IP等待開發。國產科幻電影的發展,亟須破解工業化這道題。籌備製作《流浪地球》的4年裡,我和團隊不止一次感受到國產電影工業化與世界先進的差距。前期籌備的8個月裡,我們完成了上百萬字的劇本、3000張概念設計圖、8000張分鏡頭畫稿;正式籌備期間,我們又做了1萬件道具,搭建10萬延展平方米的實景;前後7000多人參與製作,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和職業……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標準化流程與協調分工尤為重要。
  • 內地賣了45億的《流浪地球》香港遇冷?
    時光網訊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內地已經上映近一個月,累計票房約45.5億,是內地影市票房成績僅次於《戰狼2》的作品。2月28日,《流浪地球》開始在香港上映,「票房遇冷」的傳言四起,香港觀眾真的不喜歡《流浪地球》嗎?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流浪地球2》海報。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1月26日,由郭帆執導、龔格爾編劇、劉慈欣監製的科幻巨製《流浪地球》的續作《流浪地球2》正式宣布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上映,同時公布的概念海報上是各國語言的「再見太陽系」。電影的主演陣容與劇情概要暫時還沒有透露。
  • 值得一看,生不逢時,《流浪地球》重映卻只剩鋪墊第二部的作用
    此次增加內容重映的新版本被定名為《流浪地球2020飛躍特別版》(後簡稱《流浪地球2020》),增加了11分鐘內容,新制了特效,而票價僅定15元全部讓利給影院。而這11分鐘內容,加的位置分散,每段時間並不長,但這些內容,讓影片的人物塑造更加飽滿、人物關係構建的過程更加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