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流浪地球》我不淡定了,有優點有缺點《流浪地球》深度解析

2020-12-24 賽博坦騎士

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筆者一直被科幻題材吸引;這其中有尋找科學破綻的職業病,也有對好故事的盼望。最近中國的賀歲科幻片《流浪地球》在各地上映,筆者也到了電影院親身觀摩。《流浪地球》作為新興中國科幻電影的起點,無論好壞值得一看。

《流浪地球》劇照

電影完結後放映廳響起了掌聲;個人覺得電影有改善空間,但拍成這樣也可以接受。至少,絕對不像某網友寫的那樣,充滿血脈僨張的意識形態而缺乏內涵。

背景設定

電影改編自作家劉慈欣寫於九十年代的同名小說,由郭帆導演。劉慈欣最著名的作品為《三體》,曾經得到2015 年的雨果獎;可能是因為《三體》的成功,大眾對《流浪地球》的期望水漲船高。

故事發生在公元2070 年代左右的農曆新年。當時候科學家發現太陽正急速膨脹,在五百年內會吞沒地球。人類見此組織了統一政府,傾全球之力建造了一萬個推進器將地球推離太陽軌道,向4.2 光年外的人馬座恆星進發;航程預計耗時2500 年。電影講述地球人口減少三十億、經過十多年後航行到木星時遇到的滅頂危機。

《流浪地球》劇照

褒之:微觀細節+ 宏大特效和故事相輔相成

《流浪地球》講的是人類在星際中孤注一擲、向未知航行的經歷,格局宏大而情調悲壯;電影的大手筆特效和細節安排跟故事設定吻合。

《流浪地球》劇照

喜歡科幻電影的朋友們也許記得2009 年《星際迷航》的一個鏡頭:企業號太空船從下而上穿越土衛六(泰坦)濃厚的大氣層,近距離仰望土星星環。筆者覺得《流浪地球》達到了同樣的感官高度:從經歷海嘯、冰封三百米高的上海市,到地球臨近木星時紅眼風暴「君臨天下」的畫面,都令筆者目不轉睛。

《流浪地球》劇照

另外,電影在科學方面和細節描述也花了足本功夫。只要接受了星際流浪的設定(畢竟是科幻片),電影在科學上沒有明顯的毛病。地球航行到木星附近時差點被潮汐力撕裂,雖然計算上未必站得穩,但現象本身絕非空穴來風;領航太空站內的人造重力,由向心力而非魔幻物質提供;而故事到最後,男主角的眼淚在無重太空艙內形成圓珠飄起,更是符合了水珠形狀應該降低面積跟體積比例的物理原理。(表面張力會隨著這個比例下降,令水珠形狀更穩定。)

《流浪地球》劇照

而配合故事的全球性設定,各國角色只說自己的母語,以普通話為主、輔以俄語、法語、英文、印尼語、日語、韓語等等;角色溝通透過耳機實時翻譯。語言加上情節的安排(這裡不做劇透),強調了這並不只是中國英雄拯救世人的故事,而是地球生死存亡之際人類同心協力的掙扎。電影以中國人為主角、但人文關懷超越國家種族的視角,跟劉慈欣的原著小說相符合。

《流浪地球》劇照

貶之:單薄的人物刻畫

另一方面,《流浪地球》的人物塑造完全說不上細膩,只能靠背景設定和特效引開注意力。跟《星際穿越》比較可看出差別。《星際穿越》裡面的父女情,透過跟女兒幼時相處和傷感離別奠基,以父親投身黑洞改變時空為高潮,最後在太空站久別重逢為結尾;整個過程層層疊加並自然地煽情。

《流浪地球》劇照

而《流浪地球》中的外祖父去世後,一直忙著挑戰權威的男主角竟然悲情大爆發,仿佛跟外祖父有著深厚的感情。好吧 ——血親們在末世相依為命時多半能培養出感情,但沒有鋪墊的哭天搶地還是難以令人信服。

《流浪地球》劇照

與此同時,出場配角的數量過多,兩小時的電影無法為每個角色提供豐實的性格和背景故事。根據問答網站的網友討論,可能是因為農曆新年檔期對電影長度有嚴格限制,所以減去了不少鏡頭、無可奈何地限制了角色發展。

《流浪地球》劇照

但即使如此,由於主演們幾乎都是年輕新手,演技發揮本身就稍為尷尬,令角色人設顯得更不自然。幸好,有香港演員吳孟達和《戰狼》主演吳京支撐著場面,故事的張力才得以維持。(網友在得知吳京扮演主角後,在評論網站例如《豆瓣》爭吵不休,有人因為《戰狼》意識形態過濃而討厭他,有人則認為要支持國產電影云云。這個現象本身也值得留意。)

《流浪地球》劇照

總結:不過不失,希望再接再厲

對中國來說,「科幻」是近來再度興起的題材:從劉慈欣等人在九十年代業餘寫小說到《流浪地球》上映中間不足三十年。而從紙質媒介到電影屏幕的跳躍,也需要成熟的行業架構和述事方式才能駕馭,無法急功冒進。《流浪地球》雖然有明顯改進空間,但筆者認為這依然是一部充滿誠意的作品。

《流浪地球》劇照

希望日後有更多同樣故事宏大、特效令人讚嘆、而精神內涵跟好萊塢電影顯明不同的科幻電影走上世界銀幕。

相關焦點

  • 科幻小說閱讀:《流浪的地球》與《超新星紀元》
    小學五年級閱讀閱讀單上有劉慈欣的《流浪地球》,老師布置要閱讀。很多寶媽都上網現買,我家倒是早就買了這本書,在去年《流浪地球》電影上映之後我看女兒喜歡看科幻電影,就趕緊買了本回來,以培養她對科幻小說的閱讀興趣,結果女兒看都不看。
  • VR全景之流浪地球
    家是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這是流浪地球中的經典語錄,但也是道出了行駛安全的本質,所以這個兩句話成為各大城市的駕駛安全標語,所有的人都深深記住了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式的一部電影,從大年初一到今天,票房達到了37個億,這是中國電影界的業績的驕傲,證明了中國電影邁向科幻片的新開啟。不光點爆了中國市場,在國外也是掀起了一波高潮。國外觀影者也是對本片好評如潮。
  • 以《星際穿越》為標尺,深度評價《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一部在商業上很成功的電影,票房一路高歌猛進說明了電影的好口碑,相信不少人都能在觀影中感覺到這部電影的誠意,春節檔最有誠意的一部國產電影實至名歸。於是《流浪地球》就背負了一種使命感,萬眾期待,高聳入雲的行星發動機,冰凍的北京城和濟寧市派出所,斷裂的上海陸家嘴等等這些影像,既親切又震撼,叫人心潮澎湃,這是一次民族想像力的成功植入,試想一下當小朋友們置身影院時,一種與生俱來的民族自豪感將在這些幼小的腦袋裡根深蒂固,從這一點來說真的意義重大,我想這是《流浪地球》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 《流浪地球》:重識普世主義
    《流浪地球》海報在《戰狼2》熱映的時候,我看到過一個評論,說這部影片是標準的好萊塢式商業影片,遺憾的是沒有將中國的哲學邏輯和價值觀融入影片,表現出的仍是美式個人英雄主義明明只有「愛球主義」先糾個偏,反感《流浪地球》的人有很多種,有人就是不喜歡科幻類型電影,有原著黨覺得太不忠實原著,有人觀影前期待過高導致心理落差,這些都無可厚非。但有一類人例外,有必要認真理論一下,就是說「太空版《戰狼2》」,看見渲染「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就噁心的噴子們。
  • 《流浪地球》:你能想像,開著「地球」在銀河系流浪嗎?
    每天清晨,主裡和你說聲早安文/木木轉載請後臺輸入授權在春節期間的幾部賀歲檔影片裡, 最引人注目的可能要數《流浪地球》了。上映之前就已經獲得了超高的口碑,大年初一上映之後,僅僅兩天就拿下了四億元。雖然,《流浪地球》算不上一部完美的影片,但它所涉及到的話題卻帶給了我們豐富的思考。
  •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完整歌詞介紹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完整歌詞介紹  帶著地球去流浪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 劉歡  詞:劉歡  曲:劉歡  詩作:曹操  編曲:趙兆  獨唱:劉歡  童聲演唱:鄭楚馨  製作人:劉歡  吉他:薛峰
  • 《流浪地球》首映 吳京爆料導演"忽悠我帶資進組"
    >恰逢中國傳統節日「小年」,電影《流浪地球》「奔向未來」主題首映禮在一片歡騰的醒獅表演中拉開帷幕,《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原著兼監製劉慈欣以及特別出演吳京首先登臺。在一旁的吳京則與郭帆導演的忐忑完全相反,對於《流浪地球》吳京信心十足。他告訴在場觀眾:「這部電影真的很難拍,但郭帆導演做到了!他最近一直特別緊張,我有必要給他打打氣,加加油!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面對各方的支持,導演郭帆倍感溫暖。他在現場感謝了《流浪地球》靈魂人物——原著兼監製劉慈欣,也特別鳴謝吳京,更在現場爆料「坑了京哥」。吳京現場回應郭帆是「騙子導演」。
  • 《流浪地球》導演親自手繪哪吒,預祝《哪吒》超越《流浪地球》
    截止目前,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以突破46.16億,距離中國影史票房第二的《流浪地球》僅差3900萬!確實是這樣,早在十幾天前,《流浪地球》製片人龔格爾就在微博中暗示,祝賀《哪吒》的海報早就做好了,可見這一整個劇組都對《哪吒》抱著強烈的喜愛啊。與《流浪地球》相似,能在國產電影不擅長的領域中做出一部十分優質的作品,不管是觀眾還是電影從業者都會發自內心的激動的。
  • 《流浪地球》:有多少人在看過流浪地球後又刷了一遍星際穿越
    當年出LaLaLand的時候,我的在豆瓣的惡評遭到不屑,哈哈,我的確慚愧,因為我發現我打分的時候考慮了我觀影前的期望值,期望值高但電影質量比較差的時候,一星兩星就沒跑了。那麼我為什麼給流浪地球打了四分呢?因為我的期望值,從一開始,就是0啊。2014年去電影院看星際穿越的情形,我還歷歷在目。
  • 看完《流浪地球》後 孩子們去科技館探尋宇宙奧秘
    我們要準備「流浪地球」嗎?孩子們看完電影後都到科技館找答案去了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  正在熱映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引爆了新一輪天文科普熱潮。據不完全統計,遼寧省科學技術館2月16日接待遊客流量約8400人次,遊客大部分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平臺進行票務預約。
  • 我的2020|《流浪地球》憑什麼成為中國第一部爆燃的科幻影片?
    去年春節期間,因疫情而在家隔離,百無聊賴中看了電影《流浪地球》。2019年這部科幻片上映,當時很多人都說它很棒,而我不以為然,看過之後我要說的是:真的很棒!我之前並沒看過小說,不知道「流浪地球」是啥意思,看過電影明白了,是在未來時代地球為了免於被衰變的太陽吞沒而在人為的幫助下開始尋找新的宇宙家園的流浪之旅,期間被木星引力捕獲有撞擊毀滅的危險,由此而引發的拯救地球行動。
  • 《流浪地球》有哪些優點,還有哪些不足之處
    和朋友去看了《流浪地球》,特效對於國產來說,我認為我花的票價值,尤其是其中幾個拉鏡頭,很震撼。雖然很多人說綁架情懷,比如周星馳。有人說綁架愛國,比如《戰狼》,《流浪地球》有沒有這兩點不去評論,特效值不值大家心裡很清楚。
  • 特別版《流浪地球》重映 《流浪地球2》官宣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 在青島東方影都置景拍攝的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新版本《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11月26日重映,比原版新增11分鐘44秒2幀內容。在新版重映當天,官微也正式宣布《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 艾菲爾鐵塔如螻蟻,《流浪地球》中推動地球的發動機到底有多大?
    艾菲爾鐵塔如螻蟻,《流浪地球》中推動地球的發動機到底有多大?最近中國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席捲全國,掀起一股科幻熱。靠《三體》火遍全球的科幻作家劉慈欣設定的劇情腦洞實在太大,讓許多網友都大呼過癮。除了驚為天人的點燃木星,我想大家最覺得新奇的就是那些推動地球就像推動一艘船一般的行星發動機了。人類舉全球之力,建造了上萬臺行星發動機,讓整個地球坐上了火箭。這得是多大的力?多大的「火箭」?根據電影裡的設定,我們去拿行星發動機和已有的幾個著名人類建築做比較,去看看那個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的上萬臺行星發動機們,到底有多大。
  • 《流浪地球》那些燒腦的專業的詞語,我們真的會成為流浪地球嗎?
    ,甚至引起了《阿凡達》的導演卡梅隆的關注,不過硬核科幻電影總有讓人迷惑的專業詞語,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讓人莫名的詞語吧!其實就是利用石頭元素中的原子核發生聚變而產生的能源,只是劉慈欣在創作《流浪地球》時計算的發動機數量遠遠不夠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的引力,甚至連改變地球的速度都不夠,不過人類早就發現核聚變的可行性,但依然不能很好的控制這種技術。
  • 《流浪地球》拯救中國的科幻電影?最後的飽和式救援有什麼原因?
    《流浪地球》拯救中國的科幻電影?最後的飽和式救援有什麼原因?這裡面很講究集體呀。裡面提到一個飽和式救援。我覺得很棒覺得這點做的很反一貫的套路 這裡面提到的很多國家細節我就不一一講了,你可以去看,也可以去查,像他們與其他國家的對話,也都是各說各的語言,不過是戴了同聲傳譯而已,點火的時候,除了中國,還有兩個國家呀,至於他們是因為聽到了中國的廣播,還是他們那裡也有人有一樣的想法我們也不能確定,像那個之前他們與隊長運送火石的時候,也是歷經了一大番波折,結果被其他的隊搶先,讓我意外了一番,這明明很有集體感的好嗎
  • 流浪地球,讓思維在宇宙旅行
    復盤近幾年、近十年、甚至近幾十年,我們何曾有幾次能捧起書本,更何談在知識的海洋遨遊,在思緒的空間流浪,在曾經的太空夢中找回年少的輕狂和張揚。地球,是否唯一存在生命的星體2019年的電影《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重新掀起科幻熱,讓生活禁錮已久的我們重新找到想像的空間和激情。
  • 《流浪地球》海外飄香,韓國網友的評論酸極了
    《流浪地球》在國內取得了極好的成績,不僅口碑極好,而且票房更是節節高升。最重要的是,《流浪地球》在海外也上映了,海外的反響也不錯,許多網友給這部電影的評論都特別好。但是我們來看看韓國網友的評論。中國電影,一直沒有大爆,尤其是在全球中,並沒有一部電影能引起極大的反響。
  • 【影評】為什麼《流浪地球》讓我喜歡不起來?因為他該改叫《大後天》
    科幻元年」「中國科幻裡程碑」的字樣都在不斷地告訴我,你要去看一看這片子,是的,作為一個科幻粉,作為一個大劉粉,我有什麼理由不看呢?我十分建議沒有看過原著的人花上半小時補一下原著(最多半小時就能看完),電影《流浪地球》最大的問題不是只取了原著不足1300字作為改編的基礎,更不是很多人討論的所謂科學上的錯誤,而是其重新建立的所謂文化和精神內核對於原著每一個字眼極大的背叛,這才是我沒法認同這部電影叫做《流浪地球》的原因。
  • 新疆鐵警版《流浪地球》!
    原標題《流浪地球不流浪!他們是新疆鐵警「兒子娃娃」!》近日流浪地球引發流浪熱潮電影中為了自救人類選擇將地球推出太陽系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人類選擇希望開始流浪之旅……回到現實在我們的身邊同樣有一群兒子娃娃上演著屬於他們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不流浪的新疆鐵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