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去看了《流浪地球》,特效對於國產來說,我認為我花的票價值,尤其是其中幾個拉鏡頭,很震撼。雖然很多人說綁架情懷,比如周星馳。有人說綁架愛國,比如《戰狼》,《流浪地球》有沒有這兩點不去評論,特效值不值大家心裡很清楚。劇情,有好也有壞,好的地方:不止一處讓我差點流淚,至少眼眶紅了。不足的地方:銜接有個別很僵硬的地方,而且有三點讓我很深刻,其一是劉啟提出要木星爆炸,這個雖然後面也有圓一下,但很彆扭,至少我覺得順序不對。其二,小女孩的深情演太肉麻,原諒我驚呆了,因為我看一些評論說是小女孩,而且還是14歲的小女孩。
雖然我翻了翻趙今麥今年也就16歲左右,但她那打扮和以前的演的一些妝容,我真覺得她不是小女孩了,至少不純真,讓我想到了趙奕歡。其三,也同樣是這麼一段話,然後大批救援人士回援了,尤其是其中一句話,七天我們也到不了家啊,那我們回去幹啥?大哥,你明知道回不去,導演安排大批車輛撤離的鏡頭幹啥,就為了下面大鏡頭放汽車回援的震撼?這太生硬了。中後期大量的晃鏡頭,大哥咱就不能好好放攝像機嗎,雖然有時候劇情需要顛簸你晃也就晃了,沒事你在地面上了還晃成狗幹啥呢,照顧一下部分人士不好嗎。雷佳音和蚯蚓幹是我眼前一亮的細節。前者是個大眾喜歡的演員,客串的讓人很驚喜。後者地下城吃蚯蚓還是很貼合實際的。
但是你要是很專業,從情節合理性到人物特寫手法等等入手,總會有不完美的地方,這個是可以理解並吸取的;要是說這個片子本身就值8星,不能多了,那也無所謂;但關鍵是,這部電影擊碎了部分人脆弱不堪的世界觀,讓他們感覺到了不舒適。中國弱久了,部分人的精神還是像老年男性的某器官一樣,硬不起來。對西方的盲目崇拜就好像瘤子一樣長在了他們身上,一旦醫生要動刀割掉,他們便如同魯迅先生一般出離憤怒了。但,世界就這樣子,除了美國以外的國家同樣能拯救世界,比美國人更聰明的人有的是,除了美國的4億人,地球上還有60多億人,包括中國的13億,精英天才或主角原則上講全世界就是隨機分布的。
毫不留情的講,好萊塢式的那種政府是廢物,民眾是背景,關乎世界存亡的大事全靠主角拯救的故事我看了都想吐。要不是特效與打鬥場面支撐著,要不是觀眾想過個眼癮,請問那種三流的故事情節,誰在乎,所以卡神才會呼籲少看復仇者聯盟。這種看看就好不必往心裡裝的辣雞故事套板反而成為了部分人崇拜的對象,成為了精品大片的標準,呵呵。講到底,用不精密的詞概括,就是崇洋。但沒辦法,畢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會有些洗不去的奴性。打字累,組織語言更累,如果你想去同那些人爭論,你自己的層次就掉了。一句話,凡是不公正的評價,不予理會。再來一句,中國科幻電影的路還很長,但我們已經看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