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四大便利店突破一萬家 密度成世界第一

2021-02-07 蟻盟商業

臺灣超市便利商店已突破1萬家門檻,島內媒體指出「該密度為世界第一」。

7月報導,目前臺灣四大超商品牌總店數已達10095家,其中7-ELEVEN有5000店、全家2915店、萊爾富1300店、ok便利超商880店。

市場人士分析,超商業態不僅取代早期「柑仔店」,現在也賣3C產品、蔬果、地方特產,甚至電視,近年更成為有座位區的簡餐店、咖啡店,變化迅速。

道指,統一超商11日宣布全臺第5000家7-ELEVEN在高雄內門區開幕。統一超商董事長羅智先在開幕現場表示,幾年前7-ELEVEN開第2000、3000、4000店時,很多人都說臺灣便利商店已飽和,但目前還在不斷開店。他認為,臺灣便利商店提供的生活便利性超過全世界,無法預估何時將面臨飽和。

旅遊業界則認為,臺灣便利商店密集,提供的便利性也讓觀光旅客印象深刻,成為臺灣觀光產業的特色和賣點之一。尤其近年陸客來臺,都會到超商消費。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羅智先當日還表示,未來開店不只追求店數,要發展服務和商品。他認為,臺灣大型化商店愈來愈少,表面上是因為小家庭增多;其實,老人化社會是主因,伴隨民眾活動力減少,無力花很長時間驅車到大賣場購物,臺灣零售業形態正在改變。(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臺灣便利店遍地開花各具特色 密度世界第一(圖)
    原標題:臺灣便利店遍地開花各具特色 密度世界第一(圖)   中新網2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便利商店遍地開花,據業者統計,臺灣超商已正式突破1萬大關,密度世界第一,平均2000人就有1家超商。
  • 【考察】臺灣四大便利店總店數突破萬家 比日本更密集
    臺「經濟部」統計處近日公布統計顯示,至2014年底,島內四大便利店總店數已經突破1萬家,達10131家。  「經濟部」統計,自1999年辦理商業營業額調查以來,便利商店營業額便呈逐年成長趨勢,2014年營業額更高達2892億元,佔綜合商品零售業營業額的26.1%,較1999年時提高了6.1個百分點,對照百貨公司由1999年25.2%升至2014年27.7%,顯示連鎖便利商店在島內零售市場的重要性日漸提高,營業額也直逼百貨公司。
  • 臺灣便利連鎖超市已突破9000家
    中新網1月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行政院公平會」2日公布調查指出,截至2010年底,臺灣連鎖便利商店已突破9000家,平均每500米就有一家;臺北市便利超商密度,更居臺灣之冠,平均每隔400多米就有一家,其次是新竹市以及嘉義市。
  • 臺灣四大超商總店數達10131家 刷新紀錄
    過年期間大部分商家都休息,但便利商店卻仍為維持24小時營業。經濟部統計處指出,平均每2300個臺灣人就有一家便利商店,比起臨近國家的日本2450人才一家還要少,統計處表示,臺灣便利商店總數在103年突破一萬家,再度刷新歷史紀錄。
  • 臺灣便利店密度排世界第一,值得我們學習的有哪些?
    臺灣的便利店密集度位居世界第一,相當於平均每2211人就有一家便利店。
  • 臺灣百貨密度世界第一? 大陸網友「表示不服」
    臺灣百貨密度另類世界第一?「立委」葉宜津11月9日在臺「交通委員會」上表示,根據歐洲商會建議,臺北信義區0.5平方公裡內,就有7大百貨公司,臺灣應該藉此行銷臺灣觀光特點,可往特殊高消費族群發展,並考慮可在百貨公司直接退稅。臺「交通部長」陳建宇表示,會請「觀光局」列入思考。
  • 臺灣百貨密度世界第一? 網友:因為地方小啊!
    臺灣百貨密度世界第一? 網友:因為地方小啊!參與互動    臺灣百貨密度另類世界第一
  • 臺灣便利店密度世界第一?!
    臺灣的便利店密集度位居世界第一,相當於平均每2211人就有一家便利店。
  • 臺灣百貨密度世界第一?信義區0.5平方公裡就有7大百貨
    據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百貨密度另類世界第一?「立委」葉宜津9日在臺「交通委員會」上表示,根據歐洲商會建議,臺北信義區0.5平方公裡內,就有7大百貨公司,臺灣應該藉此行銷臺灣觀光特點,可往特殊高消費族群發展,並考慮可在百貨公司直接退稅。臺「交通部長」陳建宇表示,會請「觀光局」列入思考。
  • 臺灣連鎖總店數將突破10萬家 便利店三大出路
    臺灣連鎖暨加盟協會(TCFA)發表「2014臺灣連鎖店年鑑」,理事長、義美食品董事長高志尚表示,根據統計,去年臺灣地區連鎖總部家數突破2000大關,達2264家、年增17%;連鎖總店數更達98399店、年增9.2%,突破10萬店大關不會太久。
  • 臺灣的便利店密度世界第一,內幕揭密大公開?
    臺灣的便利店密集度位居世界第一,相當於平均每2211人就有一家便利店。
  • 臺灣為何被叫做「便利之島」
    臺灣有「便利之島」的美稱,便利商店密度高居全球第二,2018年平均每2148人就有一家連鎖便利商店,僅次於韓國。而印象中便利店遍地開花的日本,卻以平均每2235人一家便利店的密度不敵臺灣。臺灣目前四大便利店有7-Eleven、全家、萊爾富、OK,大多為24小時營業且終年無休。截至今年5月底,這四大家總營業店數超過1萬家,其中7-Eleven以5000多家居首位,佔比近五成。
  • 臺灣四大便利店為環保不提供方便筷
    從今年7月開始,臺灣四大連鎖便利店將不再為顧客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子,購買盒飯和泡麵的顧客如有需要,要主動向商家索要。據環保部門預計,此舉將使臺灣便利店一次性筷子的年使用量降低兩成,約3600萬雙,等於減少砍伐1萬棵20年大樹,減少28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臺灣現在每年要使用一次性筷子50億雙,其中連鎖便利店佔4%,約1.8億雙。
  • 臺灣百貨密度世界第一? 臺北信義區0.5平方公裡就有7大百貨
    臺灣百貨密度世界第一?單臺北信義區0.5平方公裡就有7大百貨公司據東森新聞雲11月9日報導 臺灣百貨密度另類世界第一?依照歐洲商會對臺灣觀光的觀察,臺灣信義區百貨密度,0.5平方公裡內就有7大百貨公司,包含新光三越、阪急、臺北101、Neo19、ATT 4 FUN、Bellavita貴婦百貨、微風,比起日本、曼谷密度還高,建議臺灣應該往特殊高消費族群發展。
  • 三年開店一萬家,便利蜂號稱「不差錢」;別忘了蘇寧的前車之鑑
    據其規劃,2021年,便利蜂的門店數將突破4000家,其中,一半將位於中國的二、三線城市。到2023年,便利蜂門店數將達到1萬家,在遠超日系便利店的同時,屆時也將躋身中國便利店行業的前五名。便利蜂方高層在大會上表示,「其增長主要由系統帶來,系統是端到端的一個全閉環的系統,這個系統裡,我們有選品、訂貨、排班、生產計劃。」
  • 便利蜂全國門店突破1000家,未來三年目標開萬店
    圖/資料圖片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9月25日,便利店連鎖品牌便利蜂宣布,目前全國門店數已突破1000家,提前完成之前的3年開店計劃,未來還將加速全國開店步伐,按照內部規劃,未來三年內開店目標上調至1萬家。
  • 全家便利商店今年底將在廣州開出第一家店
    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潘進丁說,全家便利商店今年底將在廣州開出第一家店。上海全家明年的店鋪營運應該損益兩平,未來兩到三年內可結束投資虧損期,邁入由虧轉盈的豐收階段。  潘進丁說,上海全家便利商店目前有108家店,年底廣州將開設第一家店,進入大陸四年來,仍在投資階段,主要是建構先期基礎建設,預估明年店鋪營運階段將進入損益兩平,總部的營運成本必須等未來基礎建設底定,將加快開放加盟的腳步。  他說,全家便利商店在臺灣虧損六年,上海全家虧損總數將比臺灣少,因上海經營成本比臺灣低,合資夥伴頂新集團也提供不少資源。
  • 超商密度高 臺北市平均每平方公裡有5.35家店
    華夏經緯網1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2日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連鎖便利商店門市已經超過9千家店,平均每0.26平方公裡就有1家店,如果就密度來看,以臺北市平均每平方公裡就有5.35家店密度居全臺之冠。
  • 中國沒有真正的便利店 只有小賣部
    中國,便利店荒漠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大多數城市依然是便利店荒漠了。因為你的經濟發展水平根本就還沒有資格讓你擁有便利店。不過,這個解釋並不全面。因為除了經濟發展水平之外,人口密度對便利店市場的開拓也有著重要影響。
  • 支付寶拿下臺灣一萬多家便利店 當地居民太高興了
    近期,支付寶又在微博宣布了一則重大新聞——入駐臺灣,眾所周知,臺灣雖然是中國的」寶島「,但畢竟相隔海峽兩岸,很多線下經濟交易無法向大陸一樣貫通,而支付寶這一步,卻正好帶動了當地支付的便捷發展。自2015年支付寶登陸臺灣以來,一直受到臺灣同胞的喜愛。而且,臺灣的線下便利店密度全世界第一,商品的性價比高,是很多大陸遊客與當地居民最喜歡去的消費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