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日本人陷入了買LV的狂潮中,當時LV的流行程度,簡直要比時下的智慧型手機還要受歡迎。
時不時在自媒體中傳出半真半假的信息,雖然內容不太雅觀,但從側面可以看出日本人對LV的痴迷。
有數據表明,90年代的日本,LV的擁有率達佔了40%,而在女性中則高達92%。
什麼概念?!2016年的時候日本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僅僅39%,去年才剛剛突破70%。
就是說他們寧願不用智慧型手機都要擁有一隻LV。當時的日本女性幾乎到了人人擁有一個LV的地步,LV成了東京街頭最亮麗的風景線......
但近年來,LV在日本的銷量顯低迷了許多。
大量曾經紅極一時的LV現在少有日本買家問津,甚至現在許多穿戴LV的年輕人出街時都會被貼上「土豪」「鄉巴佬」「沒見過市面」的標籤了。
那麼這究竟是何原因呢?今天包神就帶大家來探一下究竟。
LV & 日本
買LV就是因為它貴
說到LV,就不得不提到當初如日中天的路易威登先生了。
1854年,路易威登先生剛剛創立自己的公司,當時的LV遠沒有現在這麼大的規模,只有裡昂和巴黎設有門店。
急於拓展的路易威登先生開始把眼光瞄向海外市場,而在當時,亞洲經濟水平相對較高的的日本自然更容易引起LV的注意。
1978年,LV進軍日本市場,同年,LV在日本地區9個月的營業額就達到了驚人的580萬美元,要知道在這之前,LV所有店鋪的全年總收入加起來才1200萬美元。
而日本,只花了短短九個月便完成了LV旗下所有門店近一半的銷售量。
一躍成為LV在亞洲市場消費的最強主力。當時的中國還在「改革開放」時期,人民尚未進入享受物質生活的階段。
但表面光鮮的同時,背地裡卻並沒有那麼簡單。
當時的日本經濟水平雖然比其它發展中國家要高,但也不是突出很多。
例如:在當時,日本每一位女大學生畢業每月平均工資是不到20萬日元,而當時的LV,最便宜的都要十幾萬二十來萬,稍微好點的更是去到100多萬日元。
這對於許多剛剛畢業的女生來講,要用一個月乃至幾個月的工資去買一個LV包,是相當不現實的事情。
所以許多人為了買一個名牌包,只能用信用卡去刷,每個月分期付款,以滿足自己的一種擁有欲,「在日本活下去,就得買一隻LV包。」
許多時尚點的老人至今都忘不了被日本人支配的恐懼。
「成群結伴的日本人湧了進來,無禮又吵鬧,呼朋喚友搶購新款。我反覆確認了好幾次,才證明自己真的是在LV的精品店,而不是賣山寨的跳蚤市場」。
日本人的從眾心還非常強,當身旁的親戚朋友都購買了某件產品時,他們也會跟風購買,雖然買了不一定有用,但不買總會覺得低人一等。
所以很多時候,LV在日本人的無形追捧下,變成了所有人都應該具有的標配,你可以不喜歡他,但是你不能沒有它。
審美標準
買LV就是因為它LOGO大
日本人如此喜歡LV,其實還跟他們的審美有關。
當時有部分日本人執拽地認為,LV的標誌性紋樣Damier是取自於他們的市松圖案,而Monogram的圖案也取材於他們的家徽。如圖所示:
那麼自家的東西這麼能不喜歡呢,買它。
但其實這純屬巧合,LV早期Damier的出現初心僅僅是為了防偽,而Monogram老花取材則源自於義大利威尼斯教堂上的圖案。但不可否認,LV的設計風格和日式審美的確有相同之處。
「有錢就是上帝」,面對這位「大金主」,LV自然也是做了不少取悅他們的事情。
LV在東京的旗艦店是全亞洲最大、最奢華的的旗艦店,內部更開設了LV全球首家咖啡館Le Café V,讓人在購物之餘還能閒心喝杯咖啡。
也跟不少日本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們合作,比如曾經的村上隆、草間彌生、川久保玲、藤原浩……
像2003年和日本現代藝術家Murakami Takashi村上隆合作打造的Monogram Multicolore系列系列。
還有2012年,也是和日本著名當代藝術家,被稱作「波點女王」的Yayoi Kusama草間彌生攜手推出波點包袋系列。
而LV的設計師們也對日本文化有特殊的情愫,像現任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就曾經說過,日本是他找尋靈感的首選地。
2018年早春秀,他更是把發布會地址定在了日本美秀美術館,會上的不少設計也致敬了日本著名設計師山本寬齋Kansai Yamamoto。
包神至今都還記憶猶新,那一季的單品幾乎全是日本典型的隈取圖案、武士紋樣和歌舞伎元素等,顏值高到不行。
而LV男裝創意總監Virgil Abloh也是一上任就拉著日本設計師APE主腦Nigo做聯名,並且坦言Nigo是自己的人生導師。實實在在地撒了一地的狗糧。
今日の日本
LV是不是很土?
時尚的新鮮感總是很短暫的,沒擁有之前是無比憧憬羨慕,但一旦擁有後,就覺得它沒有很稀奇了。
LV這股熱潮也是一樣,它在日本年時間火爆了全國,人人皆有。但當市場飽和,人們開始審美疲勞的時候迎接它的就是冷淡,無奇了。
不過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低迷之後,日本的奢侈品消費又出現上漲的趨勢。各大一線奢侈品牌依然在爭奪日本的市場。而LV在今年2月1日在大阪開設了新的旗艦店Maison Osaka Midosuji。
這也是全球首家LV集於設計、展覽、體驗和餐飲於一體零售商店。前面說過的世界上第一家LV咖啡廳也被包含在裡面。
而中古店裡堆滿的LV二手包包,似乎也預示著這個牌子短時間內在日本應該還是霸主級別的存在。
但隨著我國這些年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逐步的提高,中國似乎正在逐漸接替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
其中就有一些非常優秀的案例,如Gucci專門為了中國消費者定做了農曆新年特供商品。
Burberry帶「福」字新年限定款紅圍脖,還有LV的純樸風編制麻袋。
能讓各個做慣時尚包包的品牌迎合我們口味另闢蹊徑,也算是我國消費者成為主流消費群體的體現吧。
只是,LV品牌本就自帶光芒,即使不營銷我們該買的還是得買,不是嗎?
#包神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