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抑制暖化,南亞人2100年恐溼熱到死

2020-12-19 木倉買車網

[車友頭條-車友號-鳳凰汽車]  

再不抑制暖化,南亞人2100年恐溼熱到死

研究人員8月2日說,如果人們繼續對全球暖化袖手旁觀,佔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南亞地區,本世紀末恐將溼熱到人類難以生存的地步。

法新社報導,這份報告警告未來恐出現「溼熱到讓人類在不受保護下無法生存的夏季熱浪」。

研究奠基於兩個氣候模型,第一個情境是「一切照舊」,也就是人們在抑制氣候變遷上做得很少;另一個情境則是人們致力控制溫度上升在攝氏2度以內,也就是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中190多國矢言達成的目標。

(Source:Science Advances)

這項研究首度參考結合溫度、溼度和人體自動調降體溫能力的「溼球溫度」,而非僅看溫度。人類存活門坎為攝氏35度。

報告顯示,在「一切照舊」的情境下,「到本世紀末,多數南亞地區的溼球溫度預料將達到人類存活門坎上限,少數地區恐將超越門坎」。報告指出,屆時南亞地區處於這種有害氣溫下的人口,將從目前的0%增加到30%。

(Source:Science Advances)

南亞人口稠密的農耕地區受創將最慘重,因為工人暴露高溫之下,難有機會躲到有冷氣的環境。

報告寫道:「致命熱浪可能在幾十年內就會開始衝擊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地區,包括能生產大量當地食糧、豐饒的印度河與恆河盆地。」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模型也使人產生希望。在第二種情境下,人們若在未來幾十年內採取措施限制暖化,暴露於有害的溼球溫度下的人口僅會從0%增加到2%。

(Source:Science Advances)

雖然在第二種情境下,氣溫仍會達到危險程度(攝氏31度以上),但不會那麼接近致命門坎。研究結果刊登於期刊《科學先端》(Science Advances)。(文/車友號 鳳凰汽車)

相關焦點

  • 氣候暖化:2100年巴西聖保羅氣溫或升高10攝氏度
    氣候暖化:2100年巴西聖保羅氣溫或升高10攝氏度 2016-12專家指出,至2100年,聖保羅的氣溫可能比目前高出攝氏10度。  2015年巴西氣溫較19世紀高出攝氏1度,2016年則高出1.2度,加強專家對2100年氣溫預測的可能性,同時威脅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各國締結的巴黎協議。
  • 地球暖化:2100年巴西聖保羅氣溫或升高10攝氏度
    中新網12月30日電 據外媒報導,2016年1月至9月,巴西的氣溫平均較1960至1990年間記錄的高出攝氏0.88度。專家指出,至2100年,聖保羅的氣溫可能比目前高出攝氏10度。2015年巴西氣溫較19世紀高出攝氏1度,2016年則高出1.2度,加強專家對2100年氣溫預測的可能性,同時威脅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各國締結的巴黎協議。巴西氣象學專家海龍(Iago Hairon)指出,如果各國不履行巴黎協議,那麼2100年地球平均氣溫將升高6度,聖保羅則因熱島效應的緣故,平均氣溫將升高10度。
  • 地球暖化加劇 科學家:可愛小丑魚恐在海洋中消失
    中新網11月29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電影《海底總動員》中可愛的小丑魚,恐將在海洋中消失。歐洲科學家指出,受到全球暖化影響海洋生態影響,對棲息地相當挑剔的小丑魚,恐因為環境變化適應能力不足而滅絕。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氣溫2100年恐升高3℃】據英國《獨立報》9...
    2020-12-10 04:32:31來源:FX168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氣溫2100年恐升高3℃】據英國《獨立報》9日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9日發布報告稱,儘管新冠疫情使得今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7%,但這種減排並不具持久性,如當前趨勢無法扭轉,預計到2100年,全球溫度仍將上升3.2℃左右。
  • 泰國未來35年溫度恐升4度 百年水患將頻現
    中新網9月9日電 據「中央社」網站9日報導,東南亞一位氣候專家指出,泰國未來35年可能會更熱,溫度上升恐增加4攝氏度,且每年泰國東部省份都可能會有高達300毫米的雨量,造成水災泛濫。阿農根據未來35年的8個氣候預測模式,做出了這樣的分析。他把泰國分成8個地質與地理區,研究氣候、雨量、海平面變化等,發現泰國未來35年的平均氣溫會增加攝氏3至4度,尤其是北部山區。阿農表示,雨季和冬天的氣溫會上升,冬夏的氣候差異會進一步縮小。
  • 泰國未來35年更熱 溫度恐升4度百年水患增多
    中新網9月9日電 據「中央社」網站9日報導,東南亞一位氣候專家指出,泰國未來35年可能會更熱,溫度上升恐增加4攝氏度,且每年泰國東部省份都可能會有高達300毫米的雨量,造成水災泛濫。  阿農根據未來35年的8個氣候預測模式,做出了這樣的分析。他把泰國分成8個地質與地理區,研究氣候、雨量、海平面變化等,發現泰國未來35年的平均氣溫會增加攝氏3至4度,尤其是北部山區。  阿農表示,雨季和冬天的氣溫會上升,冬夏的氣候差異會進一步縮小。
  • 臺灣氣象專家:2019年恐創臺灣觀測史最暖冬天
    原題 臺灣氣象專家:2019年恐創臺灣觀測史最暖冬天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2月還沒結束,但臺灣氣象專家彭啟明就表示,2019年臺灣的冬天將有機會創下,有觀測紀錄以來最暖的冬天,平均溫度恐將比第二名高出近1
  • 溼熱體質:「油膩」人群應如何去調養呢?
    這種體質人排出的糞便和尿液的氣味較常人更難聞。這類人通常出汗較一般人多一些,特別的腋下出汗較多,嚴重的人有狐臭,有些人穿件白襯衫過不了幾天往往在腋下處都會發黃。為什麼這些人群會有溼熱?微生物為什麼會偏愛他們呢?那麼,有人要問,為什麼這些人會有溼熱呢?為什麼這種體質的人更容易有細菌性炎症,或者說微生物為什麼會偏愛他們呢?
  • 動圖| 2100年,這些你「聞所未聞」的地方 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城市
    八十年後的2100年,全球人口會是怎樣一副圖景?亞洲還會是人口最多的大洲嗎?目前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如東京、北京和紐約,屆時還會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嗎?根據聯合國最近的預測,到2100年,全球人口將從目前的76億增加到112億。
  • 2100年,世界人口88億,23國人口減半,中國多少人?美、印呢?
    小強財藝導讀:7月15日BBC報導,美國一項最新權威研究表明,全球生育率正面臨大面積下滑趨勢,到21世紀末,幾乎每個國家的人口都會減少,23國人口恐減半。據國際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最新刊登的文章稱,2100年全球人口大約為88億,預計到2064年會出現一個峰值97億。從國家層面來看,減半的23國中,包括中國嗎?
  • 聯合國秘書長痛斥人類未能對抗全球暖化現象
    氣候變遷加劇 過去6年史上最熱 隨著創紀錄的氣溫丶嚴重的乾旱與加速暖化的海洋都證明全球碳排放量仍持續上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再次呼籲全球努力達到碳中和。他也疾呼,疫情有疫苗,但暖化沒有。
  • 溼熱體質如何調理 溼熱體質吃什麼好
    什麼是溼熱體質?溼熱體質的人性情比較較急躁,常常會出現心煩易怒的現象。那麼溼熱體質如何調理呢?怎麼知道自己是溼熱體質,溼熱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導致溼熱體質的原因又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溼熱體質如何調理溼熱體質調養總法則:分消溼濁,清洩伏火。一,宣疏化溼以散熱:根據「火鬱發之」之理,可於瀉火解毒、宣疏清化。
  • 研究顯示:到本世紀末臺灣年平均氣溫恐增2至3度
    研究顯示:到本世紀末臺灣年平均氣溫恐增2至3度 2011年11月09日 20:5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恐迎疫情高峰 南亞多國準備「帶病」過冬
    南亞地區冬天將至,受霧霾、節日等因素影響,南亞恐迎來新一波新冠疫情高峰。目前,多國政府正積極備戰「帶病」過冬。 斯裡蘭卡加大抗疫力度 經歷長達一周宵禁後,斯裡蘭卡結束了首都科倫坡和西部省的大範圍封鎖。
  • 2100年,美國、中國、日本人口會是多少?聯合國做了一個「大膽」的...
    6月17日,聯合國發布了《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預計全球將在未來30年內再增加20億人口,即從2019年的77億增加到2050年的97億,到了2100年,全球人口可能達接近110億。雖然聯合國預測全球人口總數仍將大幅增長,但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情況則完全不同。
  • 2100年美國西南部的常綠針葉林將普遍死亡
    中國園林網12月23日消息:近日,美國一研究團隊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發表論文提出,如果全球變暖速度再不放緩,到2100年,美國西南部的常綠針葉林將普遍死亡。研究人員稱,這一結論是綜合考慮了野外實驗結果、多個已證實的地區預測和多種複雜程度不同的全球模型後得出。
  • 什麼是溼熱體質?溼熱體質該怎麼辦?
    隨著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變,特別是生活不規律,體重的增加,飲酒,吃辛辣食物等,這些都容易導致溼熱的產生。溼熱體質有哪些體質特徵?溼熱體質體質特徵對於青春痘,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青春痘,顧名思義,是青春的專利,可為什麼有些人到了四五十歲還在長呢?這就涉及了中醫體質學上的另一種體質——溼熱體質。這種體質的標誌就是,滿臉長痘,口舌生瘡。比如到皮膚科看病,從年輕長痘一直到40多歲還長痘,被稱為「戰痘一族」。
  • 孟買突發恐怖襲擊 南亞陷入安全困擾
    孟買突發恐怖襲擊 南亞陷入安全困擾 2008年12月29日 11:25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近300人受傷。近年來,印度境內恐怖活動日益頻繁,巴基斯坦政局動蕩,反恐任務相當艱巨,阿富汗塔利班則試圖捲土重來,南亞很可能成為恐怖主義肆虐的重災區。  孟買恐怖襲擊事件四點反思  文/李偉  孟買恐怖襲擊事件一出,全球為之震驚。我們看到,在當今世界上,恐怖主義持續猖獗,恐怖事件不斷發生,印度更是遭受恐怖襲擊最多的國家之一。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動物保護難點何在?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而若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現狀,到2100年幾乎所有北極熊都將滅絕。參加此項研究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物學家皮特·莫爾納稱,「北極熊本就生活在地球的最頂端(最北邊);如果海冰消失,它們將無處可去」。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氣溫2100年恐升高3℃
    【環球時報記者 汪品植】據英國《獨立報》9日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9日發布報告稱,儘管新冠疫情使得今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7%,但這種減排並不具持久性,如當前趨勢無法扭轉,預計到2100年,全球溫度仍將上升3.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