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坡漁民文化節開幕!瓊海再打造另一漁民文化特色品牌

2020-09-03 南海網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29日消息(記者 蘇桂除)8月29日上午,2020長坡漁民文化節暨青葛海鮮品牌推介會在瓊海市長坡鎮青葛港開幕,八方遊客和十裡鄉親相聚在美麗的青葛港,共同體驗青葛漁民文化、海鮮美食、海產資源、消費扶貧集市和旅遊資源的獨特魅力。這是瓊海市繼「潭門趕海節」之後打造的又一大漁民文化旅遊品牌活動。

2020長坡漁民文化節暨青葛海鮮品牌推介會在瓊海市長坡鎮青葛港開幕。記者 蘇桂除 攝

開幕儀式上,隨著瓊海市四套班子領導共同將各種海鮮食材倒入「食碗」中,「滿筐海鮮」啟動寓意美食文化由大家共同攜手創造與傳承,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當天的活動內容十分豐富,既有長坡漁民文化節的啟動,青葛海鮮美食文化節的展覽展示,還有消費扶貧集市的開場,以及青葛旅遊的現場推介……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品讀青葛不一樣的海洋文化,共同見證長坡漁民文化節的開啟。活動旨在整合青葛海鮮商家資源,展示青葛深厚的漁民文化、豐富的海產資源和優質的旅遊資源,打響青葛品牌,將青葛塑造成集旅遊觀光、海產銷售、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漁業休閒港。

青葛海鮮美食文化節將原汁原味的青葛海鮮美食、別具特色的烹飪技藝、別致精美的擺盤造型,讓市民遊客直呼赴了一趟「視覺味蕾」美妙之旅。

青葛海鮮品牌推介受寵。記者 蘇桂除 攝

長坡漁民文化節消費扶貧集市上,集中展銷了瓊海市扶貧產品、長坡特色農產品及特色小吃、青葛新鮮捕撈海鮮及海產品乾貨,並展示漁家姑娘織網、曬魚、蟹醬製作等青葛漁民手工作品及工藝品。品種齊全的瓊海特色農產品齊亮相,迅速在當地掀起一股消費扶貧熱潮。

活動中,通過政府「搭臺」,漁民「唱戲」,品牌「打造」,吸引了廣大遊客前來消費,長坡當地漁民新鮮捕撈的海鮮很快被「一掃而空」。海鮮攤主黃少敏開心地說,活動當天海鮮賣得非常好,希望以後政府經常舉辦類似活動。瓊海市酒店烹飪行業協會的大廚們還向市民遊客展示了青葛海膽兩吃、八寶糯米釀鮮魷、芙蓉東星斑等16種創意烹飪技藝。

青葛旅遊推介會則以設置展板的形式,展出青葛優質旅遊資源、青葛半日遊路線。長坡鎮政府相關負責人現場向市民遊客介紹了108兄弟廟、椰林漫道、龍灣港炮樓遺址、燈塔、紅石灘、石鼻島、紅樹林等7個青葛旅遊景點,勾勒出青葛旅遊資源開發規劃的藍圖。

青葛海鮮品牌推介受寵。記者 蘇桂除 攝

「我覺得這個漁民文化節將有利於推動青葛的海洋文化,打響旅遊品牌,對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市民張洪濤說,活動現場的海鮮做法多種多樣,獨具特色,讓遊客大開眼界。

長坡鎮鎮長符永亮說,此次活動是按照瓊海市委提出的「興產業、優環境、聚人才」的發展思路,結合長坡本土資源優勢,充分挖掘當地漁民文化習俗,助力當地百姓的增收,推進「旅遊六要素」業態打造的有效嘗試。活動對長坡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旅遊的發展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通過活動吸引更多遊客到長坡來,品嘗青葛的優質海鮮。

瓊海市委書記何瓊妹表示,長坡漁民文化節的開幕,既是對歷史文化的一次很好傳承和發揚,也是瓊海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促進消費升級和群眾增收的一次創新探索,不僅讓漁民文化、闖海精神在新時代煥發了新的光彩、散發出新的魅力,也必將有力推動漁業轉型、提升漁民收入和生活品質。希望長坡鎮持續把「漁民文化節」辦下去、辦得更大更好,辦成一個特色品牌,瓊海市有關部門以及其他各鎮(區)積極學習借鑑長坡鎮的成功經驗,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旅遊資源,推出更多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的文化體驗和旅遊消費活動,推動瓊海全域旅遊真正形成「百花齊放、亮點紛呈」的良好格局,讓市民遊客前來體驗瓊海全域旅遊的獨特魅力,共享海南自貿港建設、全域旅遊發展的時代紅利。

除了長坡漁民文化節,在此之前瓊海已成功打造另一個漁民文化旅遊品牌活動——潭門趕海節。

自2015年始,潭門趕海節已連續舉辦6屆,「潭門趕海」的品牌逐步樹立起來,潭門的闖海歷史、趕海文化逐漸為人所知。

每年8月下旬,眾多省內外遊客專程趕來潭門參加趕海節,赴一年一度的「趕海之約」,他們在潭門逐沙踏浪、吃海鮮、看演出……潭門趕海節,已成為瓊海一個節慶旅遊品牌。

潭門每個月的農曆十五前後,潮水退得最遠,退潮海域地勢平坦,人可直接漫步於原海水浸漫之處,當地漁民依據這一獨特潮汐現象而進行的集體下海撿拾海產活動,被稱為「趕海」。趕海目前已經成為潭門人生活的一部分,這一既久遠又新鮮的玩海方式,也成為潭門鎮近年來旅遊的重要標誌。

一組圖片帶你回顧往屆「潭門趕海節」精彩瞬間

↓↓↓

潭門趕海節。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潭門趕海節上舞鯉魚燈。王軍 攝

2019年第五屆潭門趕海節精彩回顧。組委會供圖

2019年第五屆潭門趕海節精彩回顧。組委會供圖

2019年第五屆潭門趕海節精彩回顧。組委會供圖

2019年第五屆潭門趕海節精彩回顧。組委會供圖

2019年第五屆潭門趕海節精彩回顧。南海網客戶端專欄攝影師 黎偉宇 攝

2019年第五屆潭門趕海節精彩回顧。南海網客戶端專欄攝影師 黎偉宇 攝

2019年第五屆潭門趕海節精彩回顧。南海網客戶端專欄攝影師 黎偉宇 攝

相關焦點

  • 2019年第五屆瓊海潭門趕海節開幕 漁民祭海祈福
    漁民吹響號角。 林小毅 攝中新網海南瓊海8月17日電 (記者 張茜翼)以「闖出一片海·潭門一千載」為主題的2019年第五屆瓊海潭門趕海節,17日在海南瓊海市潭門鎮開幕。千餘漁民在此祭海、展傳統技藝,參加具有「海」特色的民俗活動,來自各地的遊客也慕名前來「趕海」。漁民舞鯉魚燈。 林小毅 攝潭門每個月的農曆十五前後,潮水退得最遠,灘涂甚至可以延伸3公裡,人們可以走在灘涂上到海裡去打撈或採集海產品。當地漁民依據這一獨特潮汐現象而進行的集體下海撿拾海產活動,被稱作「趕海」。
  • 瓊海鄉村振興「新樣板」潭門排港漁村老渡口開業 讓漁民「洗腳上岸...
    瓊海鄉村振興「新樣板」 潭門老渡口開業 。記者 蘇桂除攝  活動在一支《千年排港 老渡新生》的盛大舞蹈中拉開序幕,舞蹈講述了排港村漁民歷盡千年滄桑、在大海的風浪中奮勇拼搏的耕海文化,將昔日漁村到如今美麗鄉村建設蛻變的故事。  排港村傳承了潭門千年漁業文化,保存著完整的南海古漁村落,素有「南海珍珠」的美譽。
  • 第七屆瓊海(石壁)冼太夫人文化節開幕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瓊海3月25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蘇桂除)3月25日,第七屆瓊海(石壁)冼太夫人文化節隆重開幕,開幕當天上演全民參與的趣味運動會,各種充滿趣味與挑戰性的比賽和豐厚獎品等你來,更有弘揚新時代主旋律的紅色電影,傳承傳統文化的瓊劇,樹立新民俗標杆,與現代文明的融合中樹立起新的文化自信。文化節將持續至29日閉幕。
  • 2019東港·北井子鎮海鷹村第二屆漁民民俗文化節祭海儀式隆重上演
    7月15日,東港北井子鎮海鷹村第二屆漁民民俗文化節暨雙峰島海龍王文化祭海儀式活動隆重開幕。漁民們在雙峰島舉行漁民節祭祀儀式,包含祭大海、拜龍王、漁船鳴笛、漁村百家宴等多樣文化活動環節,近400名濱海遊客慕名而來,共同見證祈福盛典。
  • 首屆漁民村漁樂文化節圓滿舉行
    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重溫漁民村的改革開放歷史,展示漁民村先行示範社區階段性建設成果,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12月10日,「首屆漁民村漁樂文化節
  • 霞關首屆海洋文化節隆重開幕
    最後,預祝蒼南·霞關首屆海洋文化節圓滿成功!祝各位領導、來賓和朋友們闔家幸福,萬事如意!祝漁民兄弟們一帆風順去、滿載而歸回! 蒼南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林森森致辭並宣布開幕今年,縣委書記黃榮定在省黨代會期間提出,蒼南要在深入踐行「八八戰略」新徵程中,以更高目標融入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打造向東面海、貫通南北的沿海經濟帶,成為浙江發展的新增長點和溫州發展的新增長極。霞關鎮地處我縣最南端,是我縣真正意義上的南大門。自古以來,霞關鎮不但海洋資源豐富,漁業生產發達,商貿活動頻繁,而且具有著源遠流長、特色鮮明的海洋文化傳統。
  • 興凱湖漁獵旅遊文化節開幕 再現6000年前漁獵文化
    )在原汁原味的祭祀民俗文化表演中,醒網後的漁船開足馬力駛向浩瀚的興凱湖捕魚……7月27日,興凱湖漁獵旅遊文化節開幕,再現了6000多年前肅慎人的古老捕魚文化。興凱湖捕魚歷史悠久,這裡是肅慎人漁獵文化的發源地,在6000多年前,肅慎人就在這裡捕魚為生。在大、小興凱湖之間的湖崗上,這裡有肅慎人漁獵文化遺址,是迄今為止,黑龍江省發掘出土文物最多、最全面系統反映古代肅慎人漁獵文化的遺址,創造了多個方面的文明之最。
  • 劃重點—中國(日照)東方太陽城第二屆漁民文化節成功舉辦
    7月15日上午,中國(日照)東方太陽城2019第二屆漁民文化節在劉家灣趕海園景區成功舉辦(日照)東方太陽城劉家灣趕海園,隆重舉辦第二屆漁民文化節,祈盼人船平安、漁業豐收。;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瓊海打造「特色印尼文化村」支撐鄉村旅遊業
    原標題:瓊海打造「特色印尼文化村」支撐鄉村旅遊業   人民網海南視窗瓊海8月26日電(記者李偉民 通訊員黎才忠)瓊海彬村山華僑經濟區以田園城市建設為中心,以文明生態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以農場5隊為重點區域,正在打造特色印尼文化村,迎接即將在10月舉辦的「東南亞風情文化節」。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打造特色印尼文化村
    本報嘉積8月13日電(記者蔡倩 特約記者王儀)近日,瓊海市彬村山華僑經濟區特色印尼文化村二期工程已全面動工
  • 2015金山海鮮文化節盛大開幕
    說了許久的金山海鮮文化節,今天終於盛大開幕了。從今天開始到10月31號,大家都可以去感受金山嘴漁村的獨特海鮮文化!所謂「賞最後的漁村,品最鮮的海味」可不是隨便說說的。經過5年精心打造的金山嘴漁村,可是越發浪漫、精緻,只等你來欣賞!
  • 我11漁民被劫持失聯 另一漁船相關情況正常
    人民網海南視窗海口5月7日電(記者 毛雷)5月7日下午,記者從海南省瓊海市潭門漁業協會獲悉,6日上午,瓊海潭門鎮瓊·瓊海03168號和瓊·瓊海09063號漁船在南沙群島半月礁作業時遭遇不明國籍軍警攔截,其中,瓊·瓊海03168號成功撤離,瓊·瓊海09063號漁船失聯,目前各方面正在緊張搜救之中。
  • 首屆上海金山海鮮文化節開幕 打造金山成為上海"新外灘"
    首屆上海金山海鮮文化節開幕式今天上午在金山嘴海鮮美食城隆重舉行。文化節旨在配合杭州灣北岸濱海旅遊帶的開發建設,充分發揮金山嘴臨海優勢和海漁文化優勢,努力把金山打造成上海「新外灘」。    據悉,首屆上海金山海鮮文化節由金山區山陽鎮人民政府、金山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自7月15日起在金山嘴海鮮城隆重開幕,一直持續到10月10日。海鮮文化節就在金山,綿延10多公裡的海岸線上展示。
  • 瓊海發布各鎮風情定位、標誌和宣傳語等品牌形象
    點擊查看更多相關視頻  南海網瓊海3月1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高鵬)3月18日,瓊海市在大路鎮啟動了為期3天的田園集市旅遊文化節,並向社會正式發布了瓊海全域5A級景區品牌,將該市全域13個鎮獨特的風情定位、標誌和宣傳語向外界展示,展開了一幅「田園城市幸福瓊海」品牌標誌「田園畫卷
  • 特色亮點∣藏不住了!紅港村漁民文化主題牆繪等你來打卡!
    80-90年代,漁民漸漸搭起茅寮。茅寮是當地漁民的主要住房。搭寮的材料也非常簡單,買幾條杉木作主梁骨,其他材料就是竹、稻草、松皮等。築在水邊的茅寮,都是用竹子插在河邊的水泥或者水裡加固,然後用木板木柱做底再開始搭房,用來居住的。每到了休漁季,漁民就會清理和維修漁船、修補漁網等漁具。
  • 金山海鮮文化節開幕 體驗沙灘熱帶風情、漁村海漁文化
    東方網7月1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2012年金山海鮮文化節昨日在金山嘴漁村開幕。在3個多月的海鮮文化節期間,城市沙灘的熱帶風情、東海漁村的海漁文化、原汁原味的海鮮佳餚,將成為今夏市民海濱旅遊的好選擇。同時,被稱為上海「最後的漁村」的金山嘴漁村,已對其海鮮一條街和漁村老街進行了修舊如舊的改造,恢復了漁村的往日風貌。
  • 海南瓊海傳統漁港向休閒漁港轉身
    中新網海口9月20日電 題:海南瓊海傳統漁港向休閒漁港轉型  中新網記者 洪堅鵬  海南省瓊海市是海南發展漁業的重鎮。目前,瓊海擁有潭門國家中心漁港和青葛二級漁港兩座漁業港口。隨著近海漁業資源逐漸減少,當地政府正引導漁民們「洗腳上岸」,從傳統漁業向休閒漁業方向發展。
  • 黃巖島爭端中的中國漁民生存現狀調查
    光著膀子的漁民在船上忙碌,戴著鬥笠的女人們在販賣漁,趿拉著拖鞋的年輕人們無所事事。「瓊海03026」船長陳則波混在人群中,毫不起眼,一點不像那個剛剛引發了中國菲律賓「兩國史上最嚴重南海對峙」的人。4月10日,在漁港以南500海裡的黃巖島海域,菲律賓軍艦截住了「瓊海03026」,中國漁政和海監船隻在接到漁船呼救後趕到。當天晚上,菲律賓宣稱「黃巖島為菲律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安達古大湖冬捕文化節開幕
    勁彪新聞客戶端訊 1月12日10時,綏化安達市古大湖鎮首屆古大湖冬捕文化節在冰封的湖面上拉開帷幕。歡慶的人們敲著鑼鼓、吹響嗩吶,在高亢的號子聲中打出了今冬的第一網魚。出魚了。安達宣傳部供圖開幕式當天,首屆古大湖冬捕文化節開幕共收穫鮮魚2萬斤,重達30斤的頭魚更拍出了8.8萬元的高價。據悉,安達古大湖首屆冬捕文化節將持續到1月17日,古大湖將以其特有的冰雪美景、酣暢的冬捕狂歡,為冰雪愛好者們打造一場冰雪盛宴,充分展示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的特色旅遊品牌。冬捕文化節上舉行祭湖儀式。
  • 漁民穿豬皮鞤祭祀 紅島民俗引遊客參觀(組圖)
      漁民收網  ▲ 盛大的祭祀現場。  漁民換上豬皮做的鞤  半島都市報4月2日訊(記者 連茂明 )  4月2日,首屆青島漁祖郎君文化節在紅島街道韓家民俗村拉開帷幕。消失了30多年的、中國沿海唯一的、有上千年傳承的漁祖郎君氏祭祀儀式,呈現在市民和遊客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