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俠小說或者電視劇中,人們經常看到一個很神奇的武功——「縮骨功」。它又叫軟骨功、柔身術等,在雜技團和馬戲團的表演中經常出現。河北省滄州市吳橋雜技大世界著名藝人王寶合,是縮骨功的唯一傳人。那麼,縮骨功到底有多厲害?
z1944年,王寶合出生在一個雜耍手藝世家。祖父是有名的「卸索大王」王玉林,靠著這一手絕活,帶領家人跑遍了全中國。另外,王玉林還是「北京天橋八大怪」之一,原因是他會卸索,也就是縮骨功。後來,他把絕技傳給了兒子王福壽,也就是王寶合的父親。父親除了會縮骨功外,還會深喉紉針術、水流星等等。
從6歲開始,王寶合就跟著大人們練武功,並充當在街頭賣藝的父親的助手,表演一些基本功。練武不能一蹴而就,講究日積月累,其過程非常痛苦。尤其是學深喉紉針術和縮骨功的時候,非常痛苦。但在那個年代,沒有一點真本事,根本活不下去。他學會這兩項絕技,花了數十年,吃了很多苦。
1951年,王寶合開始自己組建班子表演。7年後,加入了吳橋馬希雜技團,正式成為一名雜技演員。由於他當時還沒練成縮骨功,所以只能表演基本功。他不想祖輩傳下來的絕技到自己這代就沒了,於是他苦心鑽研,刻苦訓練,才練成了縮骨神功。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一到下雨天或者陰天,他渾身都疼,這就是後遺症。
王寶合還有一手絕活——三仙歸洞,在他30多歲的時候才從父親那裡學習這門絕技。經苦心鑽研摸索,他發現要想練好三仙歸洞,只有一個字——快。為此,他開始勤奮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掌握了絕技的秘密,練就了一手令人眼花繚亂的「鬼手神功」。因此,王寶合被人稱為「鬼手王」。縮骨功和三仙歸洞,為他帶來了名氣,每場表演觀眾都爆滿,畢竟大家都想親眼看看傳說中的縮骨功是什麼樣的。
2004年,王寶合表演的三仙歸洞絕技獲得了河北省文藝振興獎。央視用了三臺攝像機拍下了表演過程,然後慢放,都沒能破解其中的秘密。2007年,他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如今,三仙歸洞有了繼承人,就是他的兒子王立剛。但是縮骨功卻面臨著失傳,因為沒有人能吃得了練功過程中的苦。對此,王寶合老人也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