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國民黨抗戰老兵得知自己身份被認可,頓時潸然淚下

2020-12-11 歷史潮河

大家抗日戰爭是國民黨和共產黨一起打下來的。兩邊都付出很高的代價,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牽制日本鬼子,共產黨在敵後戰場打遊擊讓鬼子很是頭疼。但是無論國民黨還是共產黨,都是中國人,都在抗日戰爭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最後趕走了日本鬼子。

蔣介石逃亡臺灣後帶走了很多國軍的士兵,但是也有很多國軍士兵留了下來,畢竟大陸才是他們的家。由於這些國民黨身份特殊,所以建國後很多國民黨士兵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偏見。今天給大家講的是一位95歲的老兵,他直到95歲的時候自己的身份才被認可,這一天他等了70多年!

河南滎陽高村鄉段坊村,有一位叫宋老夯的原國民黨老兵。

1938年,宋老夯參加當時國民黨的部隊,時任30師特種兵。1945年,不願參加內戰的他返鄉當農民。由於歷史原因,宋老夯和他的兒女受盡歧視。「我和我弟弟從小就被村裡人歧視,經常挨打挨罵。」宋老夯的大兒子宋照俊哽咽著說,他和弟弟當年因為父親的問題,上學和參軍都受到很大影響。

當得知國家來人拜訪他,並把他列入社保中,原本已經奄奄一息的宋老夯突然精神抖數,叫媳婦把他從床上扶起來。看見上面來的人,宋老夯激動地說:「你們終於來了,這一天我已經等了70多年了!你們就是救星啊,你們來了就能證明我這個人了。」

這次拜訪中大家還見到了宋老夯的表弟崔德成,現在已經91歲,目前獨居在老屋。大家在他昏暗髒亂的灶房裡看到,中午飯是一鍋黏稠的麵湯,蒼蠅嗡嗡飛。他告訴我們,最近身體不太舒服,也沒有炒菜,「湊合一頓是一頓」。

崔德成的老伴50年前去世,他獨自撫養大兩個女兒,女兒嫁到外村後,崔德成便獨自生活。由於和宋老夯不在一個村子,加上年齡大了很久沒見面,他執意要跟著大家一起驅車去看望他的表哥宋老夯。兩位老人一見面,就握緊了手。「年齡大了,見面次數一次比一次少了,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再見。」崔德成感嘆。

請記住這些為民族大義走上抗日戰場的老兵,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我黨,抗日戰場他們都是英雄。他們都應該值得我們尊敬!

相關焦點

  • 穿越歲月 歷史沒有忘記國民黨抗戰老兵
    以國家的名義關懷老兵  據介紹,為了順利遴選參加閱兵的國民黨抗戰老兵,各地民政部門均進行了周密細緻的安排,事前對每位老兵都進行了詳細體檢,並隨隊派出精幹的醫療人員,以確保老兵的身體健康。  時間永是流逝。
  • 95歲老人埋名68年,受盡村民指責和歧視,後來說一句話讓人淚崩
    宋老夯當時是浙大的高材生,眼看國破山亡,他決心拿起槍來抗戰,後來加入國民黨第30軍的特務連,成為了一名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特種兵,宋老夯加入軍隊以後,隨著部隊四處徵戰,因為他所在部隊的特殊性,因而也執行了許多危險度極高的任務,每一次都會有傷亡存在,他是幸運的,屢屢被命運青睞,以至於並未遭到什麼損失。
  • 組圖:抗戰老兵在臺北忠烈祠祭拜戰友失聲痛哭
    在得知此次訪問團裡有兩位抗戰老兵後,忠烈祠少校輔導長吳尚燁親自出面接待。據他介紹,忠烈祠一側的烈士祠的中間部分,供奉的是在抗戰中犧牲的20多萬官兵的牌位及名冊。兩位抗戰老兵均來自湖南,分別是93歲的抗戰老兵吳淞和94歲的抗戰老兵周默堅,前者曾參加常德會戰、第四次長沙會戰、衡陽會戰等,其中在常德會戰中,吳淞所在的第十軍三師九團三營的官兵,僅倖存3位。
  • 這位九十歲還能一部單車遊全國的農民原來是抗戰老兵啊
    這位九十歲還能一部單車遊全國的農民原來是抗戰老兵啊比廉頗能飯,比黃忠能武,單車一部遊全國;若梁灝稱魁,若子牙稱心永世先生九十高齡尚且耳不聾、眼不花,他的老戰友張楚仲(圖左)比他大四歲,沒要任何人陪同,還從簡家隴風塵僕僕地趕來邵東喝壽酒呢!張永世先生字必仁,別號龍星堂主人,筆名孤松。1931年4月生。1944年春參加國民黨第100軍軍部特務連任文書33天,於棠下橋、火廠坪一帶抗日。
  • 90歲老兵無法證明身份,看到博物館照片老淚縱橫:這就是我啊
    從此以後,我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抗戰老兵也因為自己的突出貢獻受到了國家的厚待,享受各種福利政策。但是山西榆社的老兵郝志全卻因為證件丟失,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一直過著最簡單樸素的生活,一直生活在中國的農村。但是他始終都不後悔自己曾經是一名軍人。 郝志全參軍入伍 1928年的時候,郝志全出生在山西省榆社縣。
  • 105歲抗戰老兵去世 102歲弟弟寫輓聯泣別
    昨日早晨七點,102歲著名作家馬識途的哥哥、105歲抗戰老兵馬士弘,在成都因病去世。  馬識途得知消息後,和94歲的弟弟馬子超相擁而泣。悲痛中的馬識途為哥哥寫下輓聯:「鏖淞滬衛武漢鬥湘鄂戰石牌守國門確是抗戰八年老英雄,隱寒門歷滄桑經沉浮輕死生覺大夢果然瀟灑百歲真高人。」
  • 為抗戰老兵們拍一張有尊嚴的照片
    ▲老兵王國泰在抗日烈士墓前,平山縣閆莊5團抗戰烈士墓埋葬的223名烈士都是他的戰友。他參加過抗日戰爭,2015年1月過世,享年97歲。老兵的家裡有很多符合他身份的東西,比如毛主席肖像、十大元帥畫像,這都是一些細節,一般我都會拍進去。
  • 101歲抗戰老兵成入黨積極分子 曾與朱德吃窩頭
    101歲抗戰老兵剛剛成為入黨積極分子 老人說  「做個光榮的共產黨員餘願足矣」   昨天下午,北京林業大學社區黨支部的組織委員祝寶林,給屬地社區的百歲老人張守中送去了入黨學習材料,囑咐他慢慢看。
  • 抗戰老兵96歲壽辰 老戰友和志願者們都趕來了
    13日,井研縣研經鎮紅光村的一個農家小院裡無比熱鬧,這一天,抗戰老兵殷紹文的家人為他舉辦96歲壽宴,得知消息,井研縣的抗戰老兵和各地的志願者們都趕來,為老人送上了生日的祝福。井研的抗戰老兵們趕來為殷紹文(左二)祝壽【熱鬧】抗戰老兵96歲壽辰老戰友們趕來為他祝福
  • 少年勵志航空報國 飛越駝峰迴國抗戰 抗戰飛虎老兵陸建航在昆逝世
    記者5月20日從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獲悉,抗戰老兵陸建航於2020年5月19日在昆明因病逝世,享年95歲。2015年,曾受邀到北京參加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慶祝活動,並在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獲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據介紹,陸建航生於1926年,祖籍浙江餘姚。
  • 抗戰老兵:一生難忘犧牲戰友和慘烈戰場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
    70多年過去了,90歲的八路軍老兵趙紀勳仍難以忘記戰爭的殘酷。他傷感地說,在反掃蕩突圍中,他親眼看見兩名戰友被侵華日軍打死,其中一人肚子被打穿。  老兵逐漸凋零,中國在世的抗戰老戰士越來越少。健在的老兵們很多已行動不便,記憶力衰退明顯,但和趙紀勳一樣,抗戰的慘烈和犧牲的戰友,令他們終生難忘。
  • 108歲抗戰老兵水青山離世 家人:他生前最愛講抗戰經歷,愛敬軍禮
    此前報導:108歲抗戰老兵水青山在四川西昌辭世,曾與日軍肉搏腹部中刀近段時間,電影《八佰》在全國熱映,電影講述了抗日戰爭中的一段悲壯英雄史,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數百壯士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與日軍展開殊死搏鬥。
  • 92歲抗戰老兵尋69年前日本戀人 現拾破爛為生(圖)
    【蕭山抗戰老兵尋找日本戀人】周福康,92歲,是蕭山目前已找到的16位抗戰老兵之一。1945年到臺灣受降日軍,隨後,認識了日本小學教師邊見須惠子,兩人相愛。後來,部隊調回大陸,兩人只好分開!69年!他始終記著自己的戀人。
  • 抗戰紀念邀臺灣老兵參加 國民黨將領被銘記(圖)
    新華社發  新京報訊「我們一直很客觀地評價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抗擊日本軍隊的作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在希,昨天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強調。  他進一步對國民黨軍隊在抗戰中發揮的作用作出如此表述,「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中國共產黨首先倡導建立和領導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黨在全國人民的推動下實行了抗戰。
  • 川軍抗戰將領後代結成「3456組合」 尋找抗戰老兵
    83歲的李克林、82歲的饒毓琇、74歲的劉文鏡、70歲的郭開惠這4個川軍抗戰將領後代,以父輩戰時的部隊番號集結。他們姓氏不同,卻共同有著難捨的抗戰情節,身上流淌著炙熱的愛國血脈。她得知抗戰將領郭勳祺也埋葬在這裡,便決定順道去祭奠一下。  沒想到,這一順道,竟在郭將軍的墓前碰到了郭開惠。在留下了彼此的聯繫方式後,劉文鏡正式進入「3456兄妹組合」。  「父親們在天上相會,於是也安排我們在地上聯繫。」饒毓琇說,「1937我的父親在廣德、泗安戰役中犧牲,同年,144師、146師在左、右發起進攻,我們的父輩算是同一個戰場並肩作戰過的戰友。」
  • 川籍九旬抗戰老兵周棟梁因病逝世 曾前往滇緬參與抗戰
    年後的幾次老兵聚會上,少了周棟梁的身影,這讓不少老兵都有些不習慣。按照他的性格,只要有戰友聚會,無論風雨都會坐著輪椅而來……3月1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從關愛老兵川軍團志願者處獲悉,90歲高齡的抗戰遠徵軍老兵周棟梁,已於當天凌晨6點過,在成都因病辭世。
  • 與雄縣抗戰老兵一起銘記崢嶸歲月
    與雄縣抗戰老兵一起銘記崢嶸歲月 2020-12-13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慶祝抗戰勝利75周年,向保定唐縣41名抗戰老兵致敬
    從保定市唐縣文化和旅遊局獲悉,2020年8月12日,唐縣文化館組織舉辦唐縣抗戰老兵圖片展。活動旨在更好地發掘和發揮紅色文化獨特的價值功能,增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代責任感,傳承民族精神,弘楊抗戰文化,歌頌革命英雄事跡,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安陽開展「抗戰老兵口述抗戰」活動 凝聚愛國力量
    安陽開展「抗戰老兵口述抗戰」主題宣傳活動,活動期間將通過抗戰老兵口述抗戰的形式,深入挖掘抗戰期間安陽市湧現出的英雄人物的震撼人心的英勇事跡,激發廣大網民的愛國情懷,引導人民更好地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 永嘉籍抗戰老兵參加中秋戰友茶話會 九旬老兵團聚
    記者 鄭之越/攝  溫州網訊 94歲的抗戰老兵潘志山來了,96歲抗戰老兵陳成德來了,抗戰老兵陳鳴風的遺孀張秀珍來了……  昨天,在永嘉縣藍色海灣國際酒店,永嘉籍10名抗戰老兵和1名抗戰老兵遺孀,被永嘉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組織在一起,參加了「抗戰老兵中秋戰友茶話會」。老兵們表示,他們再也不怕被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