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徐匯區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在全區86所中小學校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引導全區中小學生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自覺養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行為習慣,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文明觀念。
12月1日下午,由徐匯區委宣傳部(文明辦)、區教育工作黨委、區教育局、區文旅局、團區委、區婦聯和區關工委聯合主辦的「童心抗『疫』,守護『糧』心」——2020年徐匯區未成年人優秀童謠傳唱展示活動,在徐匯區第一中心小學舉行。上海市文明辦未成年人工作協調處副處長王吉,徐匯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楊海英,區教育工作黨委副書記楊震青,區婦聯副主席張美華,區委老幹部局四級調研員唐先權等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徐匯區第一中心小學、匯師小學、高安路第一小學、光啟小學、康寧科技實驗小學和上海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小學等7所學校的100名學生演員,圍繞活動主題以不同的表演方式,將童謠作品演繹成精彩的節目進行傳唱展示。來自全區十餘所中小學校的200多名師生代表觀摩了童謠傳唱節目。此次展示活動,表彰了100首2020年徐匯區優秀童謠作品,為獲獎學生代表頒發了優秀童謠證書;表彰了2020年在童謠徵集傳唱活動中表現突出的20所中小學校,為學校代表頒發了優秀組織獎證書;同時,還表彰了在全市未成年人健康生活「六小」事跡(作品)徵集活動中的獲獎項目,為獲得獎項的學校和學生代表頒發了榮譽證書。
求知小學展演的《童謠聲聲唱滬情》,表明疫情發生後,求知的學子們「人宅心不宅」,用自己的獨特方式助力祖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同學們在家中上網課,用不同的方式記錄宅家抗疫的「不一樣生活」,表達了對眾志成城、戰勝疫情的深情感悟。
匯師小學將獲評上海市優秀童謠的《櫻花開了就回家》和《獻給白衣天使的媽媽》兩首童謠,演繹成童謠節目《心手相牽抗疫情》。謳歌了身為白衣天使的媽媽,無私奉獻、敢於擔當、不怕犧牲的英雄主義精神。
《小口罩》是上海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小學楊濤宇小朋友用稚嫩的筆觸、輕快的節奏創作的童謠作品。「小口罩,保護你,鼻子嘴巴全遮齊……」童謠雖然短小,但告訴小朋友們,戴口罩的意義、方法和作用。
康寧科技實驗小學同學們演唱的《戴口罩》,是小學二年級孫雪夢同學的原創童謠作品,語言活潑、富於音韻,朗朗上口。
多年來,徐匯區以優秀童謠徵集傳唱為抓手,積極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各項主題活動有效開展。每年結合社情民意和時代主題,不斷提升童謠作品的創作水準,將童謠傳唱活動賦予新內涵,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寫童謠、唱童謠,讓未成年人在活動中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展現新時代好少年的新風貌、新作為。
在今年的童謠傳唱活動現場,同學們所展演的童謠節目,都是今年入選上海市或徐匯區的優秀童謠作品,同學們圍繞抗擊疫情和節約糧食兩方面主題內容,將童謠作品進行演繹創作,排練成童謠節目進行傳唱。
據悉,2020年,徐匯區組織開展了「童心協力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優秀童謠徵集活動,全區廣大未成年人及社會各界童謠愛好者積極參與童謠創作,共徵集到1575首童謠作品。經過童謠專家多輪次篩選審核,評選出100首徐匯區優秀童謠,其中未成年人作品88首,成年人作品12首。在參與上海市優秀童謠徵集評選活動中,徐匯區有20首童謠作品獲評上海市優秀童謠,其中未成年人作品17首,成年人作品3首。編印了《2020年徐匯區「童心協力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優秀童謠集》,書中還收納了徐匯區39所學校少年宮選送的100幅優秀抗疫繪畫作品。區文明辦、區教育局將把《童謠集》下發全區中小學校推廣傳唱,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張幗霞 編輯:範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