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聰明、有智慧的人,在社交時越喜歡「偷懶」

2020-12-10 另眼情感說

前一段時間,去找了一個老朋友玩。

進家門後,我跟朋友聊得非常開心,兩個人還是像以前一樣溝通沒有一點障礙。

在我離開時,朋友的母親突然說了一句話:「幸好你過來了!不然我還以為他這是怎麼了呢!基本不跟別人說話!」

朋友聽後笑了,我也笑了!

原因很簡單,我太理解這朋友了!他就是這麼一個社交「懶」人!對於聊不來的人,連一句簡單的問候都不想給。

因為工作的關係,這些年我接觸了很多人,也深刻地感觸到,越是聰明、有智慧的人,在社交時越喜歡偷懶!

「懶」得生氣,「懶」得計較,是一種灑脫的人生智慧。

「人生像一首曲子,離不開靈動的音符;不必討好所有的人,正如不必銘記所有的昨天。」

俗話說:「懶人自有懶人福, 一日清閒一日仙。」

這個懶並不是好吃懶做,要不是遊手好閒。

這個懶是一種生活的心態,它會讓你心情愉悅,越活越年輕。

有句俗話說,「愛生氣的人,白頭髮會越來越多」,是的,生氣不僅僅會觸發大腦的神經,還會使你越來越老。

在人生道路上,也不要斤斤計較。

周國平,有句名言說,

「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會斤斤計較」。

當你放下了生氣,放下了斤斤計較,你會生活更愉快。

你們有聽過三國時期蜀國蔣琬和楊戲的故事嗎?

諸葛亮去世之後,蔣琬就管理了朝政,代替了諸葛亮。

楊戲是蔣琬的一個下手,楊戲性格非常孤僻,而且很少與人說話,因為他不善言辭。蔣琬有時候會跟他說話,他也只是應而不答。

有一天,有一個人看不慣楊戲,一是因為楊戲是蔣琬的屬下,二是因為看不慣楊戲在蔣琬身邊,因為蔣琬管理朝政,可謂是大官。

便去告知蔣琬,說楊戲的壞話,好讓蔣琬不器重楊戲,但是蔣琬卻沒有理會這件事,也沒有生氣,也沒有計較。

而是非常平靜地說服了看不慣楊戲的人。

所以,不隨意生氣,不斤斤計較的人,往往越聰明。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都不能給他們帶來好處,只會讓自己越來越身心疲憊。

真正活明白的人,在與他人交往時,「懶」得討好。

在人生這條道路上,面對職場,有一些人總是會不斷去討好同事或者上司,因為討好了,日子就輕鬆了。

其實不然,這樣子反而越來越會讓你疲憊不堪。

為什麼要討好別人?為什麼一定要去取悅別人?

人不是為了討好別人而存在的,所以不要為了討好別人,就忘記了自己。

這往往是一種沒有能力人的方式。真正有能力的人,他們不會去討好別人,而是去慢慢探討自己的不足,慢慢去改正。

「你不必為了順從別人或討好別人而扭曲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不必順從,不必討好。」

真正聰明的人,與他人交往時,「懶」得去迎合。

「三觀不同,不相為謀」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明明不適合,非要去迎合。

不僅僅耗費了精力,還損失了金錢,還讓自己活的很累。

前段時間,微博上有一個詞上熱搜了,「名媛拼單」。

當我們看到上海名媛群暴露之後,我們會不由地想,名媛也會拼單嗎?

原來她們這些人不是所謂真正的名媛,只是想加入名媛這個圈子,可惜加入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在這個上流社會裡,不僅僅需要的是財富,還有你的地位。

所以他們就想把自己包裝成名媛,好讓自己能進入上流社會。

「 名媛 」這種充滿了上流社會氣息的詞確實對平民來說充滿了吸引力,但這裡的名媛,卻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名媛。

原本以為這些名媛們是真正的名媛,原本以為她們知道上流社會一些事,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其實就是一個「 拼夕夕 」,只是多了一個高配版。

真正內心充盈的人 與他人交往時,「懶」得去在意別人的目光。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往往就會迷失自己。

唐寅的《桃花庵》中有這樣一段話,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武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寒山和拾得原本是佛界的兩位羅漢,在凡間化做兩位苦行僧。一日,寒山受人侮辱,氣憤至極。

寒山便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所以,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會去斤斤計較,不會去隨波逐流,不會去討好,不會去迎合,不會隨意生氣,不會在意他人目光。

而是不斷地完善自己,讓自己越來越好,讓自己越來越優秀。

本文來自投稿,作者:夏日葵

相關焦點

  •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會做這3件事,越能交好運,人生越順利
    一個人的智慧往往體現在他的言行中。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會做這3件事,人生越順利。1越是有智慧的人,越喜歡讓利與人,自己吃虧。在談到「做人」時,李嘉誠說過:心甘情願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能吃虧的人,人緣必然好,人緣好的人機會自然多,人的一生能抓住一兩次機會,足矣!吃虧是福。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不計較眼前得失,堅守為人的準則,用一時的吃虧,換取了更長久的利益。
  • 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有三不說,其越是不說,就越能積德積福
    曾國藩是晚清名臣,平時嚴以律己,善於識人,被後世譽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他身居高位數十載,能夠一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他的為官與做人的智慧,能夠在恰當的左右逢源,重點是在人際交往中,能夠拿捏好分寸,是具有大智慧的通透之人!
  • 越是沒本事的人,越喜歡「炫耀」這三樣東西,卻不知被人看不起
    對於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每個人對待生活,也會有屬於自己不同的態度,但是生活是自己的,其實和他人無關,往往是那些越是沒本事的人,反而越喜歡炫耀自己的生活。
  • 猶太人智慧:越是沒錢的時候,越要養成這一思維,早日逆風翻盤
    幾乎所有人都懂得,沒有人能一輩子順風順水,總要經歷挫折磨難,但仍舊有人因為生活中的挫折一蹶不振。困難是弱者的天塹,是強者的墊腳石。有人屈服於磨難,也有人越是被困境折磨,越是有著翻盤的韌性。猶太人能夠在困境中獲得如此成就的一個原因就在於他們的「借力」思維,越是沒錢的時候,越要逼自己養成這一思維,爭取早日逆風翻盤!
  • 往往越是優秀的人,對另一半就越沒要求
    而且那些在挑選對象的時候有嚴格要求,嚴格標準的人往往都比較普通,而真正那些優秀的人卻很少提出對另一半的要求。往往越是優秀的人,對另一半就越沒有要求。一、優秀的人很少因為條件喜歡一個人。喜歡一個人應該有條件嗎?
  • 老祖宗智慧:一個人越無能,越是喜歡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老祖宗告訴我們,一個人越是無能,就越是喜歡對親近的人發脾氣。小人長戚戚一個人若總是一事無成,就會懷疑自己,患得患失,不僅貪圖小便宜還喜歡斤斤計較,像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也不會有好的脾氣,他會覺得所有人都在針對自己似的,如果身邊的人提出什麼不中聽的建議,就會大發雷霆。
  • 「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兩種人越是聰明,越容易招致禍患
    《易經》中所說的「一陰一陽之謂道」,一語驚醒夢中人,告訴人們:一旦言行舉止失衡,就會招致禍患。就如曾國藩在家書中所寫:「近來見得天地之道,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其實,一個人再聰明,若果有以下2種跡象,也是非常容易招致禍患的。
  • 孩子「人來瘋」,人越多越活躍咋回事?你多半有個聰明寶寶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很多家長發現,當家裡來客人時,孩子就會人來瘋,表現的非常活躍,越是不讓孩子亂跑亂鬧,孩子越想要表現自己,甚至還到客人面前與客人談話。社交需求旺盛性格開朗的孩子很喜歡與人交流,無論對方是誰孩子都會與其攀談,而有些孩子還沒有到上幼兒園的年齡,因此每天見到外人的機會非常少。
  • 越聰明的人,往往懂得這三個道理,越出風頭,越栽跟頭
    越是聰明的人,越懂得不要顯得比別人聰明,他們往往懂得這三個道理,低調做人,不出風頭,讀一遍勝讀十年書:1、人貴辦法,不貴主張人生應該多一些具體錯失,少一些高談闊論,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反而因為出風頭而遭到忌恨,是最沒有智慧的選擇。
  • 1068魂考丨給別人添麻煩=社交智慧?中國人的社交之謎
    總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社交智慧嗎?我們對不同人群做了一個前期調研,數據顯示,有31%的人贊同「總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社交智慧」。更令人吃驚的是,對贊同者的深入數據分析發現,他們大多數還是高收入、高學歷的職場精英。「總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社交智慧嗎?」看到這道魂考題,從小到大都是自力更生的小八輕蔑一笑——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人間美德,怎麼會是「智慧」呢?
  • 越聰明的人,在這3件事上花的時間越多,將來成就不同凡響!
    一個人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能在將來取得多大的成就,不是看他現在能力的強弱,而是看他把時間花在什麼地方。一個人對時間的意識和管理能力,可以看出他對自己人生的規劃。越聰明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這三件事情上。
  • 越聰明的人,越懂得「順其自然」
    你早晚會發現,越聰明的人,越懂得「順其自然」,因為順其自然,從來都不是對生活的消極態度,而是明白,如何走下去,才能走的更穩,更遠。順其自然,並非無所作為,得過且過有人錯誤的以為,所謂順其自然,便是隨波逐流,接受命運的設定,該發生什麼的時候,絕對不加以改變。
  • 越是虛偽的人,越喜歡說這三種話
    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天性,任何一個人都不喜歡跟虛偽的人打交道。所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要學會辨別真偽的本事,繼而讓自己少上當受騙!據生活觀察,在我們身邊越是那些非常虛偽的人,常喜歡說以下這幾句話,早知早防,越早遠離越好。02.【一】說一些事後諸葛的話一個人越虛偽,越喜歡事後馬後炮,總是愛說,我就知道這樣。
  • 為什麼那些越是懂事的人,就越容易受傷?
    而那些越是懂事的人,在感情釐米似乎也越是容易受到傷害,越是容易讓人覺得理所當然。男朋友生日,她總是要費盡心思準備合適的禮物,禮物不能太貴重,不然擔心男朋友有什麼想法,或者後面男朋友回禮的時候比較吃力。買的禮物要實用、要有價值意義,但是又不能太過浪費。費盡心思以後,卻又要裝出一份雲淡風輕隨意挑選的姿態送出禮物,只是為了不讓男朋友有心理壓力。
  • 一個男人越是愛你,他這三個表現就越明顯,聰明的女人別急著臉紅
    男人有時總是顯得比較「賤」,當你越是愛他時,他就會對你不屑一顧。當你不再愛他了,他反而會反過來黏著你。愛情裡,總是這樣你追我趕。我愛的人不愛我,愛我的人我卻不愛他。其實,女人不要總是追著男人跑。如果一個男人真正愛你,他會表現得與眾不同。
  • 如何了解一個人是聰明或智慧?
    聰明智慧的日曆君咕噠鎮Quotes365·雙語日曆十二月朗讀者:LarryYou can tell whether a man is clever by his通過一個人給出的回答,你能了解他是否聰明;通過一個人提出的問題,你能了解他是否具有智慧。
  • 心理學:越是自卑的人,越喜歡說這2句話,活得越累!
    在心理學上,內心自卑的人都有一種自我否定的思想,就是她無論做什麼事,都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然後就不敢去做,認為自己什麼也做不好,缺乏自信心。生活中我們也常發現這樣一些人,越是自卑的人,越是敏感。而越是自卑的人,越喜歡說這2句話!
  • 心理學:一個人越是固執,越會表現出這2種特徵
    為什麼倒黴的那個人總是我?」一個人讀的書越多,知識越淵博,反而越感覺自身的渺小與無知;一個人只有三腳貓的功夫,卻喜歡四處顯擺。這就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即: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那麼,人們為什麼會固執呢?
  • 人越是高貴,越了解自己,對自身的評價就越是謙虛
    曾看過一句話感觸頗深:「人越是高貴,對自己的評價就越是謙虛。」的確,越是有成就的人就越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什麼是自己不能要的。有一個寓言說得好:一隻青蛙認為把肚皮鼓起來就成了大個,結果是把肚皮鼓破了,也改變不了自己的本來面目。
  • 叔本華:一個人的思想越是貧瘠,越是熱衷社交
    這是很多讀者看到叔本華時的感受《人生的智慧》。那么叔本華是誰呢?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他認為生命的意志是主宰世界的力量。他學的是醫學,但他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後先後完成了《論充足理由的四重根》、《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意志的自由》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