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留學憶記:茶泡飯的滋味

2020-12-21 騰訊網

[摘要]茶泡飯,顧名思義,就是將鹹鮭魚、海苔或梅子等幾種食材置於碗內米飯之上,之後以日本煎茶等倒入碗中,稍微攪和後,即可食用。。《東京留學憶記》就是一碗中日和解、傳統與現代融合的茶泡飯。

茶泡飯

日本現代著名的美術家與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1883-1959)雖然吃遍山珍海味,對料理飲饌,器皿杯盤的講究與品味,可謂行家中的行家,最近日本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為了慶祝「和食」(日本菜)入選聯合國文教基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特地舉辦了一個展覽展出北大路先生的陶瓷食器作品集。作品精妙雅致,與和食相得益彰,至此,我才完全體會到北大路先生對現代料亭的懷石料理影響深遠。今天懷石料理食物與食器天衣無縫的搭配,形成具體四季自然意象的美感,往往讓食客在視覺與味覺的掙扎兩難之中,以一期一會的心態完成飲食之作法(禮),這樣洗鍊精緻美學體驗的成熟,北大路先生居功厥偉,難怪此次展覽的副標題便是——和食的巨人,真是實至名歸。

可是這麼一位有品位的老饕,在曾經滄海巫山以後,吃過大魚大肉之後,卻對茶泡飯(お茶漬け)情有獨鍾。茶泡飯,顧名思義,就是將鹹鮭魚、海苔或梅子等幾種食材置於碗內米飯之上,之後以日本煎茶或烘培茶或玄米茶等倒入碗中,稍微攪和後,即可食用;這是一道簡單的速食。可是北大路先生卻為茶泡飯寫了七八篇文章,其中一篇題為《茶泡飯的滋味》,一開頭,他就說飽食豐盛大餐後,有時突然會有想吃茶泡飯的欲望,而且揮之不去,之後滔滔不絕,反覆闡述茶泡飯平淡的精微。

我平常閱讀絕大多數都是專業學術著作與歷史文獻,亦可謂是精神上的大魚大肉,但是這回應邀寫《東京留學憶記》的書評時,我尚未過目,也不認識作者,等電子書到手後,一讀居然一氣呵成而讀完。我馬上想到上面提到北大路先生的茶泡飯。在平平淡淡之中,作者回憶在東京求學的往事雲煙,這些文字沒有搶眼的標題,沒有刻意渲染的情節,沒有誇大的感情,更沒有肆意突出中日差別來挑動讀者神經,一切似乎極其平淡,筆墨黑白,細細咀嚼後,猶如茶泡飯一般,令人回味無窮,一章復一章讀來,仿佛吃過好幾道不同食材的茶泡飯,滋味越發深刻多樣,而不是茶加飯味而已。

《東京留學憶記》,李永晶 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

「另一種日本論的可能」

此書其實極富深意,而且在序言標題就透露作者寄意——「另一種日本論的可能」。我初讀時,覺得有點異樣,為何一本留學回憶劄記要提升到日本論這樣的高度,未免言過其實,讀後,果真如作者所言,在回憶的斷片中,編織嵌入作者鐃富學養的日本論。這些回憶的斷片實際上是首尾一貫,章節次序亦非如乍看之下,隨意編插,而是有層次,有先後,有深淺,有結構;這個結構是作者選擇的敘述,從人(第一章《梅子小姐》)開始,最後歸結在人世間的《王道樂土》(最後一章的標題),中間充滿人文情懷與作者的終極關懷。

第一章《梅子小姐》,從時間順序而言,並不是作者到日本以後最早的一段故事,而是進入東京大學社會學系以後「邂遘」的一位日本女性。第二章《黑田校長》才是作者剛到日本,在語言學校讀書到鯉躍龍門上東大的經歷。為何會有這樣時間順序顛倒的安排呢?我以為大有深意。梅子小姐是作者在東大社會學系讀書時系辦公室的秘書。這位日本小姐如同不少日本女性,有自然而然,令人愉快著迷的神情與性格,同時打扮入時,更令社會學系不少男同學有些憧憬,作者應該不是沒有,但梅子小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對作者而言,毋寧就是一個謎。儘管如此,梅子小姐的開朗笑聲,她的陣陣香氣,在作者筆下,讀來有如親歷。我猜想作者的用意,自然不是主動暴露青春時期的朦朧情愫,而是在凸顯直到他在東大遇到梅子小姐,他才對異鄉的日本人有了完全人對人的感覺;在那剎那,對作者而言,中日兩國歷史恩怨與現實差異產生的無形障礙,才俄然春暖冰融。

交叉軸呈現的張力

全書的主題在第三章《神鳳特攻隊員》裡展開。作者經由他打工的餐廳老闆口裡,首次聽到日本戰前無所不在的《教育敕語》正文時,才恍然大悟,原先對傳統的認識,特別是儒學傳統在日本現代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沒有予以足夠的正視。所以,在文中,作者特別引用《教育敕語》正文的前半部,如:「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國深遠,樹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億兆一心,世濟其美,此我國體之精華,而教育之淵源,亦實存乎此」(節錄)。讓讀者無法逃避,同時,作者提醒讀者,日本近代國家的兩大支柱,其一就是《教育敕語》,其二,《大日本帝國憲法》。這是理解自明治維新以來近代日本的基礎知識,因為這兩份政治憲法文件承前啟後,無比重要。這段布下傳統與現代、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儒學傳統與現代生活等幾條光譜的交叉軸。

這幾條光譜交叉軸呈現的張力,在之後一些篇章中繼續發揮,比如《女教授》一章,提到作者與日本著名中國明清史學家岸本美緒的一些往來。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刻意平淡無奇地道來,他自己第一次讀《荀子》,就是在岸本美緒這位日本女教授的課堂裡,而且連《大清律例》也是頭次一併學習。一位在中國讀完本科的中國人,第一次讀《荀子》竟然在異國由日本教授指導,這要回到清末民初時,仍然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連主張廢讀經的蔡元培可能都無法預睹這近百年後的怪狀,然而這種怪狀在今天的中國卻已是恬然不以為怪。日本中國,中國異國,撲朔迷離。

另外一章《江戶風情》對此有另一個維度的筆觸:作者津津樂道他的居住地——根津的點點滴滴,這地方便是日語中所謂的下町,近乎北京的胡同。他提到根津倖存至今,固然是歷史的偶然,但亦有歷史之必然,作者自道:「日本對於傳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價值的理解與尊重使日本實現了後來令人心生敬意的現代生活」。讀著讀著,須臾間,想起了中國各地大大小小的現代北京。

中日和解、傳統與現代融合的茶泡飯

第三章《神鳳特攻隊員》中同時開出另一主題:近代日本侵華撕裂中日兩國的悲痛歷史與中日兩國的和解。在此章中,作者藉由他老闆之口懺悔、道歉日本在近代侵華的錯誤與對中國的忘恩負義。這個主題與先前的傳統/現代幾條光譜交叉軸,在最後一章《王道樂土》裡匯合而升華。作者從考察「王道樂土」一詞,再帶入中日歷史與文化的糾纏,指出中日已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過去的歷史恩怨中,在旅日求學中,作者對王道樂土有了一番新的體會,因為,「留學生活激起了我對美好社會為何物的反思,卻是意外的收穫。古典中國,那是我們永恆的故裡」。這才是「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執筆至此,又令我想起日本電影巨匠小津安二郎1952年的一部電影《茶泡飯的滋味》,片中兩位來自貧富截然不同身份背景的夫婦,一直由於這些差異相處不來,兩人的磨合何其困難。就在這前途茫茫的夫妻關係似乎了無曙光之刻,本來因任性賭氣出去玩而不回家送行的太太,直到丈夫出門後才趕回到家;本來因公務要到烏拉圭出差的丈夫,由於飛機故障打道回府,夫婦兩人於是在家裡重聚,這時貧困出身的丈夫忍不住想吃茶泡飯,夫婦兩人在一同吃茶泡飯時,終於和解。《東京留學憶記》就是一碗中日和解、傳統與現代融合的茶泡飯,我由衷希望讀者也來品嘗體驗這一碗細心沏出的茶泡飯,而我現在則很期待作者的懷石料理。(文/蔡孟翰 旅日學者)

相關焦點

  • 茶泡飯的滋味
    早年間卻是「茶漬」,被譯作茶泡飯,也就是《紅樓夢》裡的茶淘飯。我乃東北人,印象裡茶淘飯是南方的吃法,用來吃剩飯。當年周作人做了中日比較,說:「中國人未嘗不這樣吃,唯其緣故起因,非由缺少即為節約,殆少有存心往清茶淡飯中尋其固有之味者,此所認為可惜也。」但何謂「固有之味」?茶味和飯味嗎?那就有茶喝茶,有飯吃飯唄。據《廣辭苑》解釋,茶漬有粗茶淡飯的意思,恐怕起因也無非缺少或者節約。
  • 日本味道:如何做好茶泡飯
    (1932年)金槍魚茶泡飯加吉魚茶泡飯開始流行,最近甚至都有掛著這個招牌的料理店了。不但關西,最近在東京也經常能看到。而且也已進入家庭,實際上有些人在家裡也試著做。可是比加吉魚茶泡飯更簡單、更好吃的金槍魚茶泡飯卻沒有人做,真是令人想不通。加吉魚是關西的好,金槍魚卻是東京的好。
  • 最治癒的靈魂伴侶,不過一碗茶泡飯
    能把茶泡飯想得這麼精細,也難怪日式茶泡飯畫風脫離了家常菜的軌道,加上了幾分專業料理的感覺。茶泡飯究竟是來源於中國還是日本?雖然日本人把茶泡飯捧成國民美食,但茶泡飯並不是日本發明的,我國古代一直都有吃茶泡飯的傳統。
  • 《茶泡飯之味》:結了婚的夫妻就是一碗茶泡飯,平淡才是細水長流
    就如同日本的傳統飲食茶泡飯那般,形式雖簡單,味道雖樸實,卻在平淡之味中蘊含著令人熟悉和安心的生活本真。《茶泡飯之味》是日本著名導演小津安二郎執導拍攝的一部家庭題材影片。這部電影的主題和小津導演以往作品中主要探討的日本傳統家庭中的親子關係不同,《茶泡飯之味》是圍繞夫妻關係和男女情感展開敘事的。
  • 日本喜愛的治癒系美食,是一碗熱氣騰騰的茶泡飯?
    如圖所示,很多讀者可能想像不到,提起日本喜愛的治癒系美食,首當其衝的,竟然是一碗熱氣騰騰的茶泡飯?但事實上,千萬不要小看「茶泡飯」這種美味。在日式的吃法中,新鮮蒸熟的米飯,加上精心烹飪的菜餚,澆灌上一壺熱氣騰騰的茶,搭配幾碟醃製的小菜,美味極了!
  • 茶泡飯是日本飲食?一文了解茶泡飯
    說起茶泡飯,大多數人的首先想到的就是深夜食堂中的「茶泡飯三姐妹」,認為茶泡飯是日本的食物。在現代,茶泡飯的確多見於日本飲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日本特有飲食。早在紅樓夢中就有關於茶泡飯的描述:「寶玉卻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瓜齏忙忙的咽完了。」
  • 茶泡飯
    在《紅樓夢》美食中,就有一道茶泡飯。第四十九回中,寶玉心心念念著起詩社作詩,等不得早餐,「只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爪齏忙忙的咽完了。」這是寶哥哥第一次吃茶泡飯,及至到了第六十二回,寶玉跟芳官兩人悄悄地先吃了東西,等到正式宴席開始了,「薛姨媽也來了。大家依序坐下吃飯。寶玉只用茶泡半碗飯,應景而已。一時吃畢,大家吃茶閒話,又隨便頑笑。」
  • "吃茶" "泡飯"
    「吃茶」今天請大家「享用」用「茶」製作的一種料理茶泡飯最早在日本文學「枕草子」和「源氏物語」中就有關於茶泡飯的文字茶泡飯不僅在日本歷史上頗有淵源在影視作品中也常常出現電影「茶泡飯之味」讓人從茶泡飯中領會到生活滋味
  • 宅家指南:不如做碗茶泡飯吧!
    進入現代之後,1952年,永谷園開發出茶泡飯調料,如今已成家家戶戶必備的存貨。加上日本的便利店裡永遠煮好的盒裝米飯販賣,茶泡飯也發展成了一種速食食品。 納豆茶泡飯 (北大路魯山人) 納豆茶泡飯意外地很好吃。而且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就算美食家,知道這個事實的人意外地也很少。這麼說就好像是我發明的似的,世上的人都不知道,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 用春茶做一碗董小宛的茶泡飯
    每餐以一小壺茶,溫淘飯,佐以水菜數莖、香豉數粒。讀到這裡,我好奇茶水淘飯到底是什麼東西?其實,茶淘飯就是把茶水澆在飯上,即茶泡飯。至於何種茶,看個人喜好。我小時候也很喜歡開水泡米飯,但每次這樣吃總遭家長反對,說對腸胃不好。
  • 因為日本的茶泡飯,讓我漸漸愛上了日本的平民料理!
    對於日本,小編也有所了解到當地的平民料理,有簡單易做又美味的獨一特點,比如小編我之前也同樣說過一種平民料理——蛋澆飯,不知道各位還有沒有印象,但是今天小編我要所說的平民料理並不是蛋澆飯,而是另外一種,名為——茶泡飯,聽聞茶泡飯在深夜食堂裡也曾經出現過,很多人也因此而愛上了茶泡飯,在小編的身邊也時常會出現那麼一句話
  • 茶泡飯 - 茶泡飯---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老一輩的日本人又多有大男子作風,黑澤明也是會吃不會做的人,只能經常吃茶泡飯。巧合的是,與黑澤明同時代的導演小津安二郎,也曾用一部《茶泡飯之味》刻畫自在滿足的現世生活。想見茶泡飯在文藝人群當中,隱含著一種安然淡泊、甘之若素的語義,標識著極簡主義的生活。 其實對大多數普通人而言,茶泡飯是一種反家庭倫理的飲食,只是貪圖方便、情非得已的行為,目的在於敷衍自己的腸胃。
  • 茶泡飯也是一種淨化心靈的開始
    我小的時候爸媽都是南方人,所以那時候我媽媽很喜歡吃一個東西就是泡飯。她那時候泡飯就是開水泡飯,喜歡用開水菜湯,或者是用青菜菜湯泡飯,但是後來我們到日本去玩,就吃到那個日本的茶泡飯,茶泡飯也挺好吃的。其實日劇裡面的茶泡飯,就日本電視劇裡面茶泡飯,跟我們中國的概念中的茶泡飯其實還不太一樣,中國其實也有茶泡飯,而且茶泡飯那個比日本的長鋒範要簡單,主要就是這個茶盒,米飯就是六朝古都的時候,在南京非常有名的一個叫大美人董小宛,她就喜歡吃茶泡飯。
  • 日本味道:如何做好茶泡飯
    (1932年)金槍魚茶泡飯加吉魚茶泡飯開始流行,最近甚至都有掛著這個招牌的料理店了。不但關西,最近在東京也經常能看到。而且也已進入家庭,實際上有些人在家裡也試著做。可是比加吉魚茶泡飯更簡單、更好吃的金槍魚茶泡飯卻沒有人做,真是令人想不通。加吉魚是關西的好,金槍魚卻是東京的好。
  • 紅樓日常 | 來一碗茶泡飯
    飯煮好後,停冷,倒入泡好了的茶食用,取其能化膩消食。夏意正濃,一碗涼涼的茶泡飯,適合消解暑熱。茶泡飯的歷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飧」(sūn)這個名字。《齊民要術》中有關於「飧飯」的記載:「投飧時,先調漿令甜酢適口,下熱飯於漿中。」
  • 閒譚 ▏好吃不過茶泡飯
    一碗簡略的泡飯看似隨意,其實也有格式有配套。首先是茶湯選用。我試過用茉莉花茶泡飯,花香合著飯香,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也嘗試過用綠茶泡飯,那種幽幽的清香自然是別具一格,讓人清爽得很。也用普洱茶泡過,口味似乎差點。
  • 好吃不過茶泡飯
    泡飯,是上海人的早餐標配。上海泡飯往往有其精緻的搭檔小菜。諸如精心製作的蘿蔔頭、白糖乳瓜、糖醋蒜頭、玫瑰腐乳,即使是用油條過泡飯,也會切片蘸上鮮美的醬油。而鹹蛋、幹煎暴醃帶魚、海味黃泥螺、蟹糊等,更是吃泡飯的高級配菜。
  • 上海人的泡飯,是生活
    原創 鹹玉子茶泡飯 上海有腔調泡飯,是最懂上海人胃的。這被譏誚寒酸的吃食,透著上海人的「做人家」。 一碗泡飯,過些小菜,做早飯當宵夜,筷子打著碗沿,一股腦「呼嚕嚕」灌進腸胃裡,是極舒坦的。
  • 《茶泡飯之味》:結了婚的夫妻就是一碗茶泡飯,平淡才是細水長流
    就如同日本的傳統飲食茶泡飯那般,形式雖簡單,味道雖樸實,卻在平淡之味中蘊含著令人熟悉和安心的生活本真。《茶泡飯之味》是日本著名導演小津安二郎執導拍攝的一部家庭題材影片。這部電影的主題和小津導演以往作品中主要探討的日本傳統家庭中的親子關係不同,《茶泡飯之味》是圍繞夫妻關係和男女情感展開敘事的。
  • 茶泡飯用的是哪種茶?是不是日本特有的飲食文化?
    一說起茶泡飯,相信大多數人會第一時間聯想到日本美食,畢竟在日本的許多影視作品和動漫作品中經常會提到茶泡飯的存在,像小編就對《深夜食堂》中的「茶泡飯三姐妹」印象頗深。為此特意還在家自己做了一次茶泡飯,然而......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