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壩建觀景平臺8月底將完工投用

2020-12-17 人民網重慶視窗

  拍「輕軌穿樓」、觀燈隨軌動

  李子壩建觀景平臺8月底將完工投用

李子壩觀景平臺效果圖。

昨日,李子壩輕軌穿樓處,邊坡上的綠化帶施工完成,浮雕清洗完後十分漂亮醒目。同時,外側觀景平臺的施工已見雛形。上遊新聞記者 胡杰 攝

  在李子壩拍「軌道穿樓」,觀景體驗將全面提升。

  昨日,重慶晨報記者從渝中區獲悉,李子壩觀景平臺已開工建設,預計平臺8月底完工投用,平臺下方的廁所等配套國慶節前完工投用,均免費向公眾開放。

  根據設計方案,觀景平臺面積約1500平方米,其中拍攝停留區域設計為840平方米,功能分區共設旅遊大巴落客區、拍攝廣場平臺區、玻璃棧橋觀景區以及步行通道。同時,該項目將增設兩條步道,分別連接李子壩公園和嘉濱路。平臺下方的廁所面積也超過了140平方米。

  選址 嘉陵新路與桂花園路交會處

  觀景平臺的選址重點考慮了拍照的因素。項目位於渝中區嘉陵新路與桂花園路交會處,北臨嘉陵江,背靠桂花園路,距離軌道李子壩站約50米。

  「黃金三角」構圖是攝影當中經常採用的一種構圖形式,項目負責人介紹,設計時通過現場踏勘,依據「黃金三角」攝影構圖的原則,找到了最佳的拍攝地點——拍攝位置與軌道入口形成33°夾角。

  同時,提取重慶軌道線的曲折形態及重慶兩江地形輪廓,結合現狀場地,採用直線線性及折線為本次方案設計語言。

  規模 840㎡拍攝區域預留了空間

  目前,遊客拍照的區域主要為4米寬的人行道,通行壓力大,且有一定安全隱患。那麼,觀景平臺建多大才合適?

  通過實驗證明,公共環境中,一個普通人站著,在身體不碰他人時所佔面積約0.28㎡,人群預警臨界面積為0.75㎡/人,舒適面積為 1.44㎡/人。

  項目負責人介紹,在對現場不同時間的人群估算得出,平日來此「打卡」人群瞬時高峰在80-110人,節假日瞬時高峰在250-300人,由此推導景觀平臺的設置必須具備300人以上的人群流量承受能力。

  如5月2日人群高峰瞬時流量為250-350人,按照最高峰值350人計算所需平臺,舒適面積為350×1.44㎡=504㎡,極限面積為350×0.75㎡=263㎡,本次平臺設計中在主要拍攝停留區域設計為840㎡,大於舒適面積,還為以後人流量增加預留了足夠的空間。

  亮點 玻璃棧橋觀江,看「燈隨軌動」

  架空步道平臺約8米,其中一大亮點就是設有玻璃棧橋。玻璃棧橋設在平臺外延,這裡與「軌道穿樓」拍攝區域合理錯位,是個觀江的好地方。

  除了拍攝軌道和觀江,李子壩觀景平臺的夜景燈飾也將吸引大量遊客在晚上來「打卡」。

  在地面氛圍燈的設計上,將實現「燈隨軌動」的效果。項目負責人介紹,根據整體線形設計地面光帶及點狀地燈,結合輕軌出發及到達時間發出有規律變化的燈光效果,從而增強這一區域的景觀互動感受和夜景觀感。

  觀景平臺部分預計8月底完工投用,項目完工後由渝中區政府負責運營維護,向公眾免費開放。

  交通 增設紅綠燈和旅遊大巴臨停點

  觀景平臺路段車行道寬度為15米,突然爆紅帶來了大量人流,現在人車混行,輕軌出入口處雖設有斑馬線,但缺少紅綠燈。如果設置人行天橋,不僅影響觀景,行人的過街意願也不高。

  項目負責人介紹,在交通策略上將從三個方面來改變現狀:

  一、在軌道2號線A出口增設紅綠燈,滿足遊客到觀景平臺的過街需求。

  二、增設旅遊大巴臨時停靠點。李子壩站為重慶「一日遊」線路固定停靠點,均為停車下客,拍照完成後上車開走,所以在李子壩正街雙向設置旅遊大巴臨時停靠點,減少大巴車對現狀交通的影響。

  三、在公共停車方面,考慮在李子壩抗戰文化公園大門對面規劃設置機械公共停車樓,距離觀景平臺大約250米,可以作為社會車輛的停車點。

  配套 新增步道連接李子壩公園

  李子壩軌道站已經成為景點,那麼相應的配套就得跟上。因此,項目在觀景平臺下方考慮了近200平方米的配套設施。除了管理用房外,公廁的面積超過了140平方米,這將方便遊客們如廁。

  項目負責人介紹,配套部分預計在國慶節前完工投用,高標準打造的公廁也將免費向公眾開放。

  此外,根據方案,觀景平臺將新增兩條步道,分別連接李子壩公園和嘉濱路,也將極大地緩解區域人行交通。

  本報記者 陳翔 實習生 秦思敏

  新增綠化提升「顏值」 「輕軌穿樓」景觀將更美

  昨天下午,記者在李子壩輕軌觀景平臺施工現場看到,施工區域已經被圍擋起來,正在進行鋼結構搭建。景觀平臺對面的輕軌穿樓景觀,也正在發生著變化,「顏值」將更高。

  設施 軌道車站新增中英文介紹

  昨天下午2點,在李子壩輕軌觀景平臺施工現場的圍擋外,不少遊客正在拍攝輕軌穿樓而過的景觀。

  「確實很神奇,很有意思!」杭州遊客李拓說,之前他在網上看到了李子壩將建觀景平臺的消息,等觀景平臺建好之後,他還會帶家人再來重慶旅遊。

  記者在現場看到,因李子壩觀景平臺建設,李子壩正街牛角沱往沙坪垻方向的兩條車道部分區域被施工佔據,不過現場交通狀況良好,志願者也在現場引導行人通過人行橫道過街。

  遊客想要深入了解列車如何穿樓而過,也不用再上網搜索。在軌道交通李子壩站A出口的醒目位置,新增設了一塊中英文簡介牌,上面詳細介紹了軌道交通李子壩站的歷史和特色,並揭秘了列車如何悄無聲息地穿樓而過。

  綠化 多種植物打造立體綠化景觀

  當你拍下輕軌穿樓而過景觀時,它的「背景」已經變得更美了。記者從渝中區城市管理局獲悉,軌道交通李子壩站邊坡綠化景觀提檔升級工程已於近日完工。

  相關負責人介紹,李子壩站邊坡坡度大,且有一定的高度。同時,邊坡土壤較少,也給綠化作業增添了難度。為了在邊坡上打造出立體綠化景觀,園林工人繫上安全繩,在邊坡上進行綠化作業。缺乏土壤的區域,增添了生態泥用於種植植物。部分區域還採取了垂直綠化技術,通過一個個生態模塊組成一片精緻的綠化景觀。

  邊坡上新種植的金邊闊葉麥冬、旱金蓮、油麻藤、常青藤等植物,讓全新打造的綠化景觀顯得綠意盎然。在邊坡頂部還種植了200多株九重葛,讓綠化景觀的層次和顏色顯得更加多樣。

  邊坡還採用了自動噴淋養護技術,會根據每天天氣的情況進行自動噴淋,讓邊坡上的植物能夠更好地生長。

  浮雕 「巖之魂」本月底煥然一新

  李子壩站邊坡下方的大型浮雕作品「巖之魂」,是李子壩輕軌穿樓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了解,「巖之魂」浮雕牆體出現了滲水,並且部分區域顯得有些老舊。渝中區城市管理局正在對浮雕進行翻新美化和防滲水處置施工。

  「巖之魂」浮雕是著名美術家江碧波創作的作品,展現了重慶獨特的巴渝文化,主要包含兩個界面:在臨近地面的部分,通過寫實的手法,將行人站在橋頭打望都市的畫面記錄下來;往上部分是根據現場巖石形態創作出來的大頭像,將人與土地的關係生動地展示出來。

  「巖之魂」浮雕的翻新美化工程預計將在7月20日左右完工。屆時,李子壩輕軌穿樓景觀將更添藝術色彩。

  本報記者 劉波

(責編:陳易、張禕)

相關焦點

  • 重慶李子壩輕軌觀景平臺8月完工,渝中區將對10多個景點提檔升級
    李子壩輕軌穿樓火了以後,重慶更多「網紅」景點不斷被挖掘出來。今日(8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渝中區召開的文化旅遊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渝中區將對轄區內的10多個網紅景點進行提檔升級,其中包括洪崖洞、長江索道、李子壩輕軌站等。
  • 重慶李子壩觀景平臺開建,「打望」輕軌穿樓將更巴適
    重慶李子壩觀景平臺開建,「打望」輕軌穿樓將更巴適 2018-05-28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子壩1500平方米觀景平臺試開放
    昨日,李子壩觀景平臺試開放。渝中區供圖  迎接智博會,渝中區城市形象和旅遊看點又有新提升。  昨日,重慶晨報記者從渝中區獲悉,李子壩觀景平臺正式揭開「神秘面紗」,對外試開放。  寬敞舒適的觀景平臺為遊客「打望」熱門景觀「輕軌穿樓」帶來新體驗。  1500平方米觀景平臺上拍「輕軌穿樓」  李子壩觀景平臺亮相,前來觀景拍照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
  • 「重慶李子壩輕軌穿樓」設計師今天有話說!正在建觀景平臺
    葉天義告訴記者,軌道2號線穿越而過的這棟樓,1樓至5樓是商鋪,9樓至19樓是住宅,中間6樓至8樓是軌道交通區域。其中,6樓是站廳,7樓是設備層,8樓是站臺層,每層面積約3500平方米,空高約3.6米,列車穿越的長度有132米。作為李子壩站的設計師,網上對該站的各種熱議,葉天義都在及時的關注。
  • 【隨記】李子壩輕軌列車鑽高樓網紅觀景人潮湧
    李子壩輕軌列車鑽高樓,是直轄重慶「山高路不平,兩江四岸的高樓大廈,沿著一層層山地而建,輕軌列車上天下地,穿樓而過」的山城奇特景觀的一個縮影>的一座高架側式車站,設置於重慶軌道公司物業樓的8樓,車站編號207,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嘉陵新路與桂花園路交匯處,北臨嘉陵江,背靠桂花園路。
  • 「李子壩輕軌穿樓」設計師今天有話說!正在建觀景平臺 遊客拍照不...
    葉天義告訴記者,軌道2號線穿越而過的這棟樓,1樓至5樓是商鋪,9樓至19樓是住宅,中間6樓至8樓是軌道交通區域。其中,6樓是站廳,7樓是設備層,8樓是站臺層,每層面積約3500平方米,空高約3.6米,列車穿越的長度有132米。作為李子壩站的設計師,網上對該站的各種熱議,葉天義都在及時的關注。
  • 「李子壩輕軌穿樓」設計師有話說!正在建觀景平臺,遊客拍照不用那麼拼了!
    「李子壩輕軌穿樓」設計師有話說!正在建觀景平臺遊客拍照不用那麼拼了「李子壩輕軌穿樓」已成為網紅景點這個五一假期,「網紅重慶」成全國旅遊市場的一匹「黑馬」。「李子壩輕軌穿樓」火了,這兩年,它已成為外地遊客來渝必打卡之地。
  • 仙嶽山新添空中觀景棧橋 計劃本月底完工
    昨日,記者從湖裡區公園管理中心了解到,這座棧道橋將於本月底完工,可作為觀景平臺和應急搶險通道,它也是我市步道慢行系統的一部分。目前,棧道橋主體架構已經形成,即將開始鋪設橋面。消除了臺階改成緩坡,不僅利於搶險還能觀景昨日下午,湖裡區公園管理中心管理科科長馮文水帶著記者去看棧道橋。正在施工的棧道橋位於仙嶽山南一環步遊道(西段),步遊道兩側的植被都進行了梳理,還布置了全新的消防水管。
  • 廈門仙嶽公園新添空中觀景棧道 本月底完工
    昨日,記者從湖裡區公園管理中心了解到,這座棧道橋將於本月底完工,可作為觀景平臺和應急搶險通道,它也是廈門市步道慢行系統的一部分。目前,棧道橋主體架構已經形成,即將開始鋪設橋面。­  消除了臺階改成緩坡,不僅利於搶險還能觀景­  昨日下午,湖裡區公園管理中心管理科科長馮文水帶著記者去看棧道橋。
  • 主城這三條步道將在春節前建成投用
    12月10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住房城鄉建委了解到,2020年春節前,北濱路綜合改造工程步道、沙磁步道、歌樂山步道三條步道將陸續建成投用。 「北濱路綜合改造工程步道是『兩江四岸』核心段山城步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8.2公裡,計劃2020年元旦前投用。」
  • 連江敖江首座觀景步行橋主體完工 明年春節前投用
    正在施工的連江敖江首座觀景步行橋——含光生態公園人行橋。福州新聞網12月9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鄭瑞洋 見習記者 藍秀楠/文 記者 林雙偉/攝)記者8日獲悉,連江敖江首座觀景步行橋——含光生態公園人行橋主體完工,形成「一寺一塔一江一橋一溼地」的獨特景觀。人行橋有望明年春節前投用。
  • 虹口濱江工程已完成總量85% 海鷗飯店觀景平臺本月完工
    虹口濱江工程已完成總量85% 海鷗飯店觀景平臺本月完工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袁瑋,通訊員黃友晟
  • 好大一隻「魚簍」,成都「竹立方」觀景平臺本月亮相
    「竹立方」觀景平臺一側是滾滾沱江,不時吹來的陣陣江風,讓人倍感愜意;周圍綠道環繞,鮮花、湖泊、騎行道,公園城市特質在這裡得到盡情釋放。近日,由成都產業集團下屬淮州建投公司投建的龍家山國際生態社區項目一期(龍家山城市公園)順利完成竣工驗收,將於5月底正式對遊客開放。
  • 濰坊火車站南站房下月底投用!整體裝修基本完工
    南站房內部裝修基本完工。  濰坊火車站南站房項目動工以來,牽動著市民的心。10月19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如今南站房和站前廣場地下空間的基礎裝修已完工,下月底將投入使用。投用後,市民將獲得更舒適、更便捷的出行體驗。  整體裝修基本完工  10月19日,記者來到現場看到,濰坊站南站房已頗具規模,「濰坊站」鮮紅醒目,整齊劃一的藍色玻璃幕牆透著時尚感。走進內部更讓人眼前一亮,裝修已基本完工,智能檢票系統也已安裝完畢。站房內地面整潔簡約,頂部裝潢也已基本完工。
  • 省重點項目「兩溪一灣」霞美陳塘示範段月底將完工投用
    昨日,記者從南安市水利局獲悉,省重點項目「兩溪一灣」工程霞美陳塘示範段基本完工,本月底將投用。陳塘段建設已完成90%以上溪面波光粼粼,岸邊水草飄蕩,景色優美寧靜……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霞美陳塘段瀝青路面和景觀生態路面正進行鋪設,大部分灌木和喬木綠植以及護岸下的水生植物都已種好。
  • 河源將再建一座圖書館!明年6月投用,位置在這(附效果圖​)
    河源將再建一座圖書館!明年6月投用,位置在這(附效果圖​) 2020-07-24 2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投清境高空觀景步道吸人潮 二期工程預計4月底完工
    清境高空觀景步道結合觀光和交通功能,不僅景觀優美也提升合歡山公路行人安全。第二期工程預計將在4月底完工,總長將由1.2公裡延長為2公裡,南投縣觀光處表示,二期工程啟用後路線更長更美,但門票將維持原價50元(新臺幣,下同),鼓勵遊客多走步道人車分道,讓臺14甲公路安全。
  • 廈門同安將建大溼地公園 景觀提升8月底全面完工
    東溪公園效果圖。今年底,同安市民將再添一處休閒健身好去處,體驗漫步、親水、賞花等樂趣。昨日,記者從同安區獲悉,今年底,同安民生工程(為民辦實事項目)———同安東西溪慢行系統三期年底將完工,景觀提升項目將於8月底全面完工。
  • 長沙黃花國際機場T3航站樓將建飛行區觀景平臺
    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設計方案公布T3航站樓將建飛行區觀景平臺華聲在線9月1日訊 今年4月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獲國家發改委批覆立項,計劃於今年10月底開工。今天,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示了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總體設計和綜合交通接入方案,將把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建設成為「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據悉,工程建成後,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的出行需求。
  • 海鷗飯店觀景平臺本月底開放 濱江虹口段岸線將實現貫通
    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海鷗飯店,坐落於外白渡橋橋逸旁,其兩層樓高的觀景平臺也成為欣賞浦江全景的極佳觀賞點。然而,由於該觀景平臺地處老外灘與北外灘連接點上,成為扼住濱江貫通的「橋頭堡」。記者從虹口區獲悉,到本月底,海鷗飯店觀景平臺將完成整改,向市民開放,濱江虹口段2.5公裡岸線將實現貫通。  可從北外灘步行至老外灘  上海海鷗飯店1984年開業,海鷗飯店觀景平臺位於黃浦江南側沿江區域,平臺東西向約150米,最寬處達20米,高出地面3.5米,總面積約為19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