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的歷史長河裡,有著無數仁人志士淌過,他們的一言一行或好或壞都留於後人點評,俗話說人無完人,就算是被稱之為「至聖先師」的孔子也有他的缺點,例如他說過「唯小人和女子難養也」讓後世女性蒙受很大的傷害,但是在這漫長的歷史中,也存在沒有差評的「完人」。
一、張良
張良,字子房,是著名「西漢三傑」之一,他為人睿智善謀,從不恃才傲物。張良在戰亂時運籌帷幄一步一步來幫助漢高祖劉邦取得天下,而又在功成名就的時候選擇常人無法選擇的歸隱。劉邦可以說信張良勝過蕭何,曾在洛陽南宮的宴席上當眾評價張良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
第二、霍去病
和張良一樣,霍去病同為西漢的人,不同的是張良在文,霍去病在武。霍去病自小身世坎坷,做過僕役,最後被大將軍衛青帶入軍中,開始崛起他的戰神之路。霍去病大破匈奴,封狼居胥,為同時代人甚至後人望塵莫及。只是可惜霍去病在最後一次討伐匈奴返國後,不久就病逝。
第三、包拯
包拯在民間號稱「包青天」,深得廣大百姓的喜愛。包拯是安徽合肥肥東人,是北宋的名臣,他不畏強權,為官清廉。他的原則強調「人在做天在看」和「舉頭三尺有神明」,一生都在為為民伸冤。因為包青天的清廉正直,鐵面無私,所以老一輩的人受到不平待遇,都會經常念叨他,就如同他在世一樣。
第四、于謙
可以說大明可以傳承近三百年,于謙功不可沒。明英宗不聽告諫,妄心讒言,以致於發生「土木堡之變」,險些斷送大明。于謙作為大明的一介文臣,早已經沒有了中國早期書生文武雙全的傳統,但是面對著瓦剌來勢衝衝的大軍,他脫去文官袍,穿上武將甲,在北京城下一捍大明威風,更是保下大明江山。
第五、周恩來
周恩來總理不僅是我國人民深深敬愛的總理,他的人格魅力也深深的折服了這個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周總理日理萬機,一生都在為新中國的建設奔波勞累,只要是關係人民群眾和國家上的事哪怕是再細微,他也總是關懷備至、體貼入微地處理。周恩來總理的一生的所作所為,便是他的敵人都說不出一個不好的字眼。
其實歷史長河裡很有著很多的少有汙點的人物存在,例如唐朝中興的郭子儀、樂意助人的雷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