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欄目報導了因為路邊石墩設置不合理
導致市民絆倒摔傷的事
【新聞連結】
↓
這種石墩,不少人被絆倒過。更奇葩的是……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不少
路段石墩擺放不合理
與其它路面設施「衝突」的情況
記者找到了市市政園林局,市市政園林局方面表示:
· 絆倒市民的石墩位於同安路,是歸區市政園林局管理。
· 而像湖濱南路、廈禾路等我市的一些主幹道,則歸市市政園林局管理,路面上的部分石墩也是他們設置的。
· 除此之外,一些業主單位也會設置一些石墩。
廈禾路豆仔尾路口
在廈禾路路沿石邊上,已經設置了一整排的綠化帶,車輛根本沒有辦法開上人行道,但在人行道內側,又有兩排石墩。
湖濱南路美湖路路段
在人行道上,路沿石最外側有設置綠化帶,車輛是無法登上人行道進行停放的,而且綠化帶內側也設置了欄杆,但人行道上還擺放了一排石墩。
顯然
由市市政園林局管理的路段
也存在著石墩設置不合理的地方
昨天記者走訪過的那條人行道有三排石墩的美仁路,又是誰在管理呢?
記者注意到,這三排石墩,還擋住了小區的消防通道,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告訴記者,這三排石墩當中,最內側的在小區紅線範圍內,是交房時開發商已經設置好的,這排石墩比較矮,消防車、垃圾轉運車等大型車輛不受影響,可以正常通過。
外側的兩排是在一個月之前市政部門設置的,不過在施工時,並沒有與他們進行溝通。
(記者:外面已經有了,我們小區會考慮把它撤掉嗎)這個我們要到時候現場看一下 再跟業委會申請一下 如果確實沒必要了 我們就把它取消 該取消就取消了
市市政園林局的相關工作人員說,設置石墩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車輛在人行道上停放,另外,我市不少道路都使用的是透水磚,這種地磚怕壓,防止車輛進入,壓壞地磚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無規可依
目前在石墩設置方面,沒有針對設置距離、場合的相關規範可以參考,所以不同部門在設置時,會存在不同,這也導致了部分路段石墩出現重複設置。
多方管理
另外,涉及到石墩與路牌、垃圾桶間距較近,或是欄杆後設置石墩等問題,工作人員表示,這主要是由於路燈管理、交警、環衛等多部門,在規劃安放位置時,互不知情,加上施工時間前後不一致造成的。
多方協調召開會議
後續進行整改
在我們欄目關於石墩的調查報導播出後,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今天下午,市市政園林局建設處也協調了交警、環衛、民政等多個部門,商議路面設施整體的整改的方案,後續將對這些設置不合理的石墩進行整改。
小小石墩,原本是保護人行道,方便市民出行的,但是,因為各自設置、多頭管理,日積月累,一些石墩竟然變成了人行道上的「絆腳石」。這樣的問題如何解決?現在,相關部門已經展開工作協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不過,在短期治理之後,我們更希望看到,有關石墩、路燈、路牌等路面設施的設置,真正能夠形成協同規劃、協同管理的長效機制,讓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安全、城市管理更加規範高效。
記者 | 特區新聞廣場王玉琨 王瀚洋
編輯 | 特區新聞廣場 劉婧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經允許轉載時請務必註明出處特區新聞廣場
(ID:TQXWGC_5301585)
每晚9:00,廈視二套
《特區新聞廣場》與您準時相約!
公眾號關注方式:
搜索「特區新聞廣場」或ID「TQXWGC_5301585」
還可以識別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