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金露露 本報記者 陳強
「你認識的人多,幫忙打聽一下廈大周圍有沒有便宜的房子出租?」章天唱常常接到這樣的電話,以前他會直接告訴朋友自己所知道的信息,但自從他和同學合辦「校林廣記」網之後,遇到打探廈門大學周邊吃、喝、住信息的朋友,他改成這麼回答了:「上『校林廣記』搜索唄,比我好用多了!」
「校林廣記」網是一個全國大學周邊商家搜索平臺,簡單地說,就是在高校周邊尋找餐飲、住宿、娛樂等信息的網絡平臺。該網站由廈門大學2006級公共管理系章天唱與同年級自動化系王韓同學共同創建,目前廈大周邊經濟圈的商家搜索平臺已率先完成。
「高校經濟圈搜索平臺」的設想緣於章天唱個人的旅行經歷。去年暑期,章天唱參加了在清華大學舉行的首屆創新創業夏令營。當時,他帶去一個被稱為「網上模擬超市」的3D購物平臺的項目——進入這個3D購物平臺,就有身臨其境的購物感覺——面對林立的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只要點擊看中的商品,就會自動放到購物筐裡。可是在與一些企業家和投資商對話之後,章天唱認識到困擾這個項目的兩大難題:一是該項目資金需求巨大,起步融資就要上千萬元;二是目前中國的網絡帶寬及個人電腦的數據處理功能,滿足不了3D平臺巨大的信息流量傳輸和交換需求。章天唱滿懷希望帶去的3D網絡平臺項目就這麼夭折了。
隨後,章天唱開始了他的杭州之旅。與大多數在校大學生一樣,到了陌生城市,省錢省事的好辦法就是找老同學蹭吃蹭喝。晚上,他想找一家便宜的旅館,問當地的同學,大家東指西點,愣是說不明白到底哪條街哪個巷子裡有這樣的住處。去南京,他特意在網上搜索南京大學周圍的住宿、餐飲消息,發現網上有信息的多是高檔酒店,便宜的小店幾乎找不到。去蘇州、上海玩,他也遇到同樣的問題。從那時起,章天唱就想做一個高校經濟圈的搜索平臺。
其實,圍繞高校經濟做文章並不新鮮。由於高校人口密度大、人流量大,在高校周邊往往形成龐大的服務類商業圈。此前,章天唱的幾個朋友曾做過專門的網絡平臺,提供廈大周邊住宿、餐飲信息,卻以失敗告終。「高校周邊總的市場很大,但是單一市場不大,而且找餐飲要上廈大餐飲網,找住宿要上廈大住宿網,顧客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不容易做成品牌。」章這樣分析朋友們「倒下」的原因,「我就是要把『校林廣記』做成一個品牌,如果搜索高校周邊經濟信息,就上『校林廣記』,不用再去分門別類地搜索各種細分市場的住宿網、餐飲網等,而且『校林廣記』類似虛擬校園,我們力爭涵蓋全部商家,不管它多麼小。」
打開「校林廣記」網站,呈現在面前的是一張像Google地圖一樣的2D的電子地圖,其中,廈大校園內的著名景點、地標性建築還做成了2.5D形式,顯得更直觀。在網頁最上方,輸入需要搜索的商家,地圖上會出現紅色小球標誌出的商家位置,同時會彈出商家的簡介、特色產品和服務、打折信息等。如果直接點擊網站右側的商家類別,比如餐飲大類的火鍋小類,那麼列表的下方就會彈出一系列的火鍋店,再點擊店名的連結,顯示該店的詳細信息。
「校林廣記」目前在廈大兩個校區周邊已經發展了上千家商家。這些商家分成四級,收取不同的勞務費。一級商家在網上有張網絡名片,介紹基本信息和資料;二級到四級的商家皆有網頁連結,在地圖上顯示的機會也相應遞增,根據網頁繁簡,收取不同費用。
章天唱堅信,「市場在于堅持」。處於創業階段,要想贏得市場,只能靠嘴皮子磨,靠兩條腿跑。一開始章天唱的創業團隊成員跑到商家介紹「校林廣記」,客戶的第一反應多半是——「推銷的?現在沒空!」對於這樣的商家,他們的對策就是一遍一遍去說服,讓對方漸漸了解「校林廣記」,直到最後認同並籤約。
隨著更多的商家籤約,「校林廣記」在廈大經濟圈漸趨完善。眼下,章天唱和王韓兩個創辦人正分頭在北京、成都等高校集中的城市做市場調查。據了解,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搜索平臺已於6月16日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