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臺商登大陸文創產業園區闖天下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旺報:臺商登大陸文創產業園區闖天下

2016-01-08 14:49:5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1月8日電 臺灣《旺報》8日刊文稱,兩岸交流日益密切,大陸給予臺灣愈來愈多優惠措施,不論是去年7月臺胞證卡式化、11月給予上海臺胞準市民待遇、最近開放26個省市對臺灣民眾在大陸設立個體工商戶,皆有利於臺灣青年選擇登陸創業。在臺灣及世界經濟面臨嚴峻挑戰之時,應鼓勵勇於挑戰的臺灣青年,選擇到相對利多的大陸創業。

  文章摘編如下:

  創業腳步駐足溫州

  去年夏天,2015浙江臺灣合作周在溫州開幕,兩岸政界、工商精英及青年創業家齊聚,探討兩岸民營經濟創新發展合作計劃,深化經濟合作。溫州與臺灣有很深的淵源,在臺灣的溫州同鄉有20多萬人,溫州則有150多萬人使用閩南語作為方言,兩地僅50分鐘航程,溫州肩負浙江與臺灣合作橋頭堡使命,這次合作周是希望兩岸有志青年將創業腳步駐足在此。

  許多溫州民營企業從文化創意起步,開始轉型,逐漸朝適合的先進時尚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溫州文創園」,園區結合教育培訓與創意創新,不少兩岸青年利用暑假在這裡的工作坊體驗及學習。每樣工作坊有不同的年輕人自由發揮,將在臺學習的技職,與當地創意結合,成為新品。

  去年5月,溫州市推出支持臺灣青年創業就業10大優惠政策,從增信擔保、貸款貼息、園區入駐、住房保障、稅收減免、公共服務、人才獎勵、團隊獎勵、人事代理到培訓實習等,並對接溫州市10大孵化園區,涵蓋文創、時尚、電商、金融、科技等領域,為來自臺灣的青年創業提供場地、資金、設備等服務。

  萌芽階段,溫州文創園希望吸收更多兩岸年輕人創業,溫州當局也持續為臺籍創業年輕人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與適時補助,提供創業夢,並公平對待兩岸創客。這裡可說是兩岸創業青年切磋的示範平臺,兩岸年輕人各有優勢,優勢互補,激蕩出火花。

  去年11月,第六屆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在平潭舉辦,平潭島上處處可見新建築、正在規劃建設的工地,正處於產業培育發展階段。平潭有著自貿試驗區及綜合實驗區的雙區迭加優勢。

  分享一帶一路紅利

  平潭距離臺灣68裡,地理環境具有優勢,現在已與臺灣數座港口互通客輪,另外,平潭還是之前熱議的「京臺高鐵」北線經過的地區。這裡有平潭港、客運碼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平潭海關大樓等地。未來兩岸創業園也將落戶在此,提供臺灣青年一個「孵化器」,探討合作機遇,尋找投資的商機。

  此外,平潭還開啟了「臺平歐」海鐵聯運列車,也就是從海、陸銜接臺灣、平潭、直抵歐洲,全程1.1萬公裡,從平潭經江陰鐵路抵達鄭州,再通過新疆阿拉山口出關,最終到達德國漢堡,沿途經過莫斯科、布拉格、柏林等地,行程大約16到20天,大幅減少海運時間及費用。「臺平歐」海鐵聯運列車串起海上和陸上2條「絲綢之路」,將攜手臺灣,開拓大陸、國際市場,有助臺灣享受「一帶一路」紅利。(劉彥良)

相關焦點

  • 《旺報》:還大陸臺商一個公道
    《旺報》19日頭條發布評論文章「還大陸臺商一個公道」。文中提到,依據中華徵信所最新報告,2019年臺灣整體上市公司認列大陸轉投資事業收益新臺幣3744億元,繼2018年創3695億元歷史新高后再攀高峰,也是近10年來第5次刷新紀錄。事實證明,大陸市場依然甜美。
  • 《旺報》:大陸臺商應用選票挺「九二共識」
    原標題:《旺報》:大陸臺商應用選票挺「九二共識」 2014年「9合1」選舉,不少大陸臺商搭機返鄉投票。(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臺灣《旺報》發表社論稱,大陸臺商回臺投票之事,乃為兩岸關係的重要面向,臺商自己不宜輕忽之。
  • 臺商文創園區成為上海「元旦遊」新選擇
    2015年,深耕上海20多年的麥可將主動轉型,依託原有老廠房,為臺灣文創團隊在滬發展提供平臺,如今已成為滬臺文化交流的橋梁之一。麥可將文創園區已吸引數十家兩岸文創企業入駐,其中包括臺灣知名文創品牌「紙箱王」、木工培訓「魯班學堂」、木質禮品原創工坊「青木工坊」、手工藝者聚集地「手創聯盟」等。
  • 雲林臺商帶「雞排」闖大陸
    雲林臺商帶「雞排」闖大陸 2011-04-28 10: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白皛  在廈門明發廣場,一個月前開了一家臺灣風味的超大雞排快餐廳,主營雞排、茶飲、咖啡及套餐,餐廳名字也新奇有趣,直呼「G師父」。
  • 大陸文創園區首允臺個人運營
    圖為兩岸青年在廈門共同創作塗鴉作品 資料圖片  大陸近日發布的惠臺「26條措施」提出「臺灣文創機構、單位或個人可參與大陸文創園區建設營運、參加大陸各類文創賽事、文藝展演展示活動。臺灣文藝工作者可進入大陸文藝院團、研究機構工作或研學。」此舉迅速引起島內各界熱議,業內人士表示,這次把個人納入進來,是一大亮點。臺青楊超閎告訴大公報記者,大陸的廣闊天地和土壤,可以讓臺灣文創業者擴展成長空間。
  • 臺灣中時集團8月發行旺報 與陸媒合作報導大陸
    中國臺灣網7月13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中時集團將於8月11日創刊《旺報》,旺報社長兼總編輯黃清龍今晚表示,旺報將於創刊前1周發行試刊號,並隨工商時報附贈給訂戶。  在平面媒體被稱為夕陽產業的當前,黃清龍晚間受訪時說,旺報以掌握大陸的脈動為訴求,將與大陸10幾家媒體合作,報導大陸從財經、文化、教育、職場、臺商、社會百態萬象等各面向。
  • 臺媒:切割大陸臺商 臺灣經濟受傷
    武漢臺胞返臺引起的爭議,曝露的是民進黨當局對大陸臺商的偏見及雙重標準,而且只是冰山一角。早先陸委會政策急轉彎撤回陸配子女回臺方案、前兩次武漢包機風波、再或是民進黨「立委」提案禁止「黃安與小明們」濫用臺灣健保資源等,其實都是在反映這樣的事實。
  • 雲林臺商帶「雞排」闖大陸:堅持臺灣道地味
    雲林臺商帶「雞排」闖大陸:堅持臺灣道地味 2011年04月26日 10:3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文創園區靠什麼吸引人?「麥可將」走出了一條「體驗帶動產業」的...
    匠人集聚,助力文創產業發展是關鍵  文創產業並不是一個能很快產生經濟效益的行業,光靠遊客消費還是不夠的,手作匠人引進後能有更大的發展,園區才能持續吸引更多的優質匠人。所以,只有打造好的文創產業發展環境,讓好的文創內容引發出更大的文創市場,園區才有生生不息的發展動力。
  • 走訪文創園區 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上海方案」
    原標題:記者近期走訪多家文創園區發現,各區在文創產業布局之中有不謀而合的前瞻視野 一區一特色: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的「上海方案」上海文創園區發展已逐步形成「一區一特色」的發展格局。記者近期走訪多家文創園區發現,各區在文創產業布局之中有不謀而合的前瞻視野:對於電競這樣的新興文創產業,各區都以文創園區作為孵化地,或引進電競戰隊成為賽事舉辦地,或打造聯盟勾連產業上下遊。
  • 臺媒:六成臺商打算在大陸過年
    參考消息網1月15日報導據臺灣《旺報》網站1月14日報導,根據臺商社群調查,今年臺胞打算在陸過年比重約六成。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3日表示,大陸會積極協助臺胞返臺過年,如想留在大陸過年的,各地臺辦也會以多種形式走訪慰問。朱鳳蓮說,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 臺灣品牌闖大陸辛酸史:撤出田子坊 盼上海迪士尼樂園
    如今,鑑於購物中心文化多樣性和體驗性的要求,商業地產對文創品牌的招商炙手可熱,臺灣品牌重返大陸,似乎時機已到。2015年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開園,將帶動臺灣或亞洲其他地區的品牌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風潮,業內人士告訴贏商網記者,鑑於以往闖大陸的辛酸史,一大批臺灣品牌商們仍在觀望和等待。
  • 「臺二代」連泰瑞:為兩岸文創「搭座橋」
    不過與其他子承父業的臺商相比,連泰瑞顯得有些「離經叛道」——父親耗費心血打造的服裝商標「麥可將」,如今成了兩岸文創界耳熟能詳的園區品牌。作為最早來大陸打拼的臺商之一,連父1992年就在上海閔行區七寶鎮投資建設麥可將服裝廠。伴隨上海商務成本提升,2009年麥可將工廠遷址江西,原廠房改成了用於出租的辦公樓,交給連泰瑞打理。
  • 「朕知道了 但朕做不到」 蔡英文坐視臺商陷兩岸困局
    臺灣《旺報》今日文章指出,海基會為熱鬧舉辦此次端午臺商聯誼,在活動前幾個月,就充分收集臺商「意見」,對臺商關切兩岸僵局一事,也瞭然於胸;只是「意見」收集了,「政府」也答覆了,但問題依舊沒有解決。看來,面對兩岸僵局,蔡當局只是不斷「另闢戰場」示「善意」,卻刻意忽略最核心的兩岸政治互信問題。
  • 大陸制裁"綠色臺商"?臺媒評"許文龍事件重演"
    臺灣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12月1日稱,「5·20」以來大陸相關部門對在大陸發展、持有不同立場的臺商、企業界人士和演藝人員,時有打壓,或要求進行政治性表態,這種情形時有所聞,影響臺灣民眾在大陸經商和投資權益,「不樂見這種拙劣手段今後再度發生」。有臺媒猜測,大陸處罰海霸王是因為該公司和蔡英文家族關係密切。
  • 大陸將對臺灣免籤注 臺商和臺生圈一片贊聲
    大陸方面14日宣布臺灣民眾免籤注,並適時實行卡式臺胞證。據臺灣《旺報》、《中國時報》等報導,臺商和臺生圈一片贊聲,臺灣旅行業者也表示此舉給臺胞省時省錢。  「微信上大家都在分享按贊!」上海臺商協會會長葉惠德14日對《旺報》表示,這項建議已向大陸反映多年,算是美夢成真,將更方便兩岸民眾往來。
  • 時機成就85度C 臺商或紛紛搶灘成都
    臺灣旺報近日刊發一篇名為《前進大陸 臺灣品牌多管齊下》的文章中提到,臺企的大陸淘金之路不再像幾十年前一樣,只能從上海這樣的沿海城市登錄,現在多了一個更具希望的入口——成都。  文章提出,對於近2年要進大陸打品牌的臺商來說,到底是先到品牌雲集的東部城市,以差異化服務勝出?還是先到更具活力的西部城市先賺到第一桶金?
  • 海霸王與蔡英文切割 大陸臺商不碰「臺獨」
    臺商稱,此事件會引起寒蟬效應。    據德國媒體,日前在臺海兩岸皆有投資的海霸王集團在"旺報"刊登全版廣告指出,該集團多年來承租蔡英文家族所擁有的大樓,該集團和蔡家僅有租賃關係;蔡家人在海霸王集團內無任何持股;海霸王沒有參加臺灣任何政治活動;並強調堅定支持"兩岸同屬一中"。海霸王的聲明引發熱烈討論及不同的解讀。    海霸王后來又稱,大陸政府沒有打壓海霸王,也沒有查稅。
  • 老總是蔡英文家世交 大陸向「綠色臺商」鳴槍?
    按說冬季來了,又到圍爐吃火鍋涮肉的季節,類似火鍋料質量問題的報導,就會應季飄出,畢竟食安關係到老百姓餐桌,所以關注度也還是不錯的,但是通常也只是止於這個食安的層面,不過這一次「海霸王」造假事件有些不同,引起了臺媒高度關注,而且關注的角度還是政治議題——臺灣《旺報》在焦點新聞的版位,以《打擊綠色臺商 大陸敲山震虎》這樣標題,對此事進行關注
  • 旺報:掌握支持臺商新機遇
    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要求,則既是防止網際網路金融等新興產業走向寡頭壟斷的局面,也再次體現出大陸強調堅決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大陸近日對阿里、閱文、豐巢等三家網際網路巨頭開出高額罰單便是典型案例,預示「強監管」、「反壟斷」將成為「十四五」時期的鮮明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