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項目不僅圓滿完成了設計書規定的各項建設任務,達到了預期目標,而且在時空大數據分析、地理實體數據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成功的創新性探索,為全國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樹立了標杆。」
11月28日,在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驗收會上,驗收組專家對項目給予高度評價,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這是構建起東營新型智慧城市「底圖」的一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該項目構建了跨越45個年份的時空大數據集,開展了自然資源、城市管理、綜治網格、生態環境等6項典型應用,形成了黃河三角洲演變、東方白鸛、城市內澇積水、空氣品質與廢氣排放等10多項大數據深度分析。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是東營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也標誌著東營智慧城市建設又向前邁出堅實的一步。
把「時間表」變成「計程表」
打造國家級試點智慧平臺
2017年12月19日,東營市向原省國土資源廳提交了《關於將東營市列入國家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城市的函》;
2018年2月12日,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由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正式批覆;
2018年11月13日,項目設計書順利通過自然資源部組織的專家評審;
2019年6月27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召開項目啟動會,項目步入正式實施階段;
2020年9月,經過一年零兩個月的緊張工作,東營市提前、超額完成試點項目建設任務,報請省自然資源廳轉報自然資源部驗收;
……
這是一張紀錄項目實施的「時間表」,更是一張標註改革創新曆程的「計程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務實的態度、紮實的措施,做好項目建設每個環節的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以抓鐵留痕的態度設計規劃。對東營市20多個委辦局開展3輪深入調研,切實了解全市地理信息服務需求,先後赴貴陽、嘉興、濰坊等地學習考察,多次邀請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省自然資源廳等領導專家現場把脈,形成了調研報告和設計書。
以腳踏實地的作風推進建設。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各有關單位分管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全市形成合力推動試點各項工作。科學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採用微信會議等工作方式,組織項目建設單位遠程辦公,把疫情對項目的影響降到最低。項目實施周期僅用時1年零2個月,在山東省所有試點項目中實施速度最快。
以精準可靠的成果服務發展。始終把成果質量放在項目管理的第一位,致力於打造經得起時間檢驗的試點成果。引入第三方項目監理機制,對數據、軟體、文檔等成果質量進行全過程監管。項目數據成果通過了山東省國土測繪院的質量檢查,平臺軟體通過了軟體測試、系統安全測試和等級保護測評。
把「規劃圖」變為「施工圖」
構建東營新型智慧城市「底圖」
藍圖變為現實,必須步履踏實、作風紮實。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落實,將項目設計書規劃的藍圖「寫」在東營大地。
項目定位有高度。項目立項之初,邀請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李成名副院長團隊作項目總體設計和技術指導,將本試點定位於打造新時期的標杆和典範。設計書提出的無人機一體化更新、網際網路實時抓取等內容被納入全國時空大數據平臺技術大綱(2019版)和國家新型基礎測繪技術體系。
數據匯聚有廣度。縱向整合東營45年地理信息基礎數據,橫向匯聚各部門專題數據,汲取網際網路新鮮數據,創新無人機一體化更新技術,構建了高精度、長跨度、寬廣度的東營市時空大數據集,建成時空大數據平臺,數據量達到40多個TB,構建起城市三維動態數字模型。
示範應用有寬度。支撐城市規劃設計、助力政府大數據建設、推動智慧政務建設、服務全市重點項目建設、保障疫情防控……實時、精準和智能的時空大數據助力了政府治理水平提升,服務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數據共享復用為東營市節約資金數億元。
挖掘分析有深度。運用新工具、新算法、新模型對東營時空大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形成了黃河三角洲時空特徵、城市內澇積水、空氣品質時空分析、城市功能區劃、地面沉降、黃河口國際馬拉松專題、黃河三角洲東方白鸛專題、城區公共資源承載力、東營市疫情防控空間分析等10多方面卓有成效的大數據分析應用,輔助領導分析研判,實現了大數據的深度應用。
技術創新有力度。加強技術自主創新,提出並實現了基於國產商用密碼的安全可控架構、基於眾源數據的地名地址更新、夜間燈光同和多源數據的建成區提取等方法,建立了一整套以地理實體為核心的數據組織方法,8項研究成果在國際(SCI)核心期刊上發表。
建設好更要維護好使用好
服務東營高質量發展
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標註了智慧東營建設的「新坐標」。建好項目、通過驗收,僅是萬裡長徵邁出第一步。如何維護好、使用好,最大限度發揮項目的「溢出效應」,是更加緊迫的一個問題。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力項目長效運行機制建設,做好人才和資金保障,做好更新維護運行,更好的服務東營經濟和社會創新發展。
專業維護。建立以市地理信息中心為主的專業運維隊伍,深入研究解決數據更新的相關制度機制,做好時空大數據平臺運行更新維護工作,確保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平臺的生命力。
不斷創新。廣泛收集意見和建議,不斷提高標準和要求,做好平臺創新和技術創新,不斷開拓新的服務領域。
深化應用。與應用部門深入協作,藉助測繪自主可控試點,開展時空大數據高精度應用,服務於智慧東營和數字政府建設。
加強開放。支持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來東營市進行時空地理信息領域技術創新、合作研發,開放東營「國土衛星遙感應用東營分中心」衛星影像資源,基於時空大數據平臺開放高分遙感影像數據,將數據和平臺應用下沉到業務應用前端,擴展和深化使用場景。
(記者 葛鑄聰 通訊員 尚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