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家」流動書展進社區 微型書展受歡迎

2020-12-21 中國文明網

  昨天(30日)上午,北京閱讀季金牌閱讀推廣人孫小寧與著名作家寧肯一起來到宣武藝園,帶來了「城與年:老北京與中關村」巡講。兩位主講人以對談的形式,暢談了北京的文化、歷史、傳統風俗等。

  從8月28日至8月30日,在宣武藝園舉辦的書展和巡講,吸引眾多居民的參與。一輛北京閱讀季書車已在園內駐紮三天,北京閱讀季「閱讀家」社區流動書展暨書香評選巡講的橫幅高高懸掛,小小書架排成行,旁邊還有兩張桌子、10把小椅子供大家休息和閱讀,志願者們為大家做著引領和介紹。書架上,從世界名著到兒童繪本,從經濟管理到心靈成長,從傳統經典到現代小說,各類精緻的圖書吸引了人們的注意。連不足一歲的小寶貝坐在嬰兒車裡,也在爺爺的帶領下參與活動。

  據悉,這是2017年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策劃主辦的重點活動——「閱讀家」社區流動書展暨書香評選巡講,整個活動將從8月底持續至9月底,除了將微型書展送到北京市十六區的社區居民身邊,還組織歷屆金牌閱讀推廣人帶去精彩的巡講和互動。(記者 路豔霞)

相關焦點

  • 七位作家+七家餐廳,當閱讀遇上美食,上海書展喊你來品嘗「流動的...
    巴黎是海明威筆下「流動的盛宴」,瑪德琳蛋糕讓普魯斯特絮絮叨叨好幾頁紙……食物是作家寫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七位風格迥異的作家在上海遇見七家獨具特色的餐廳,七張色香味各不相同的餐桌,會疊化出什麼有趣的跨界效應?
  • 從香港書展看港人閱讀文化
    閱讀世界文化之旅日前閉幕的香港書展一連舉行了七日,以「閱讀全世界」作為主題,廣邀世界各國參展商共赴盛會,逾580家展商參與,是歷史上最多的一次。主辦方更特別設置了「國際文化村」,法國、美國、越南、土耳其、印度、南非、匈牙利、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都有參展。書迷們入場買書之餘,亦可以感受到各國文化。香港本地的出版界也是卯足了勁,紛紛於書展期間推出主打新書。
  • 香港書展落幕 小說、文學及旅遊書最受歡迎
    7月25日,讀者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的第二十八屆香港書展上選購書籍。新華社記者 劉昀 攝  新華社香港7月25日電(記者丁梓懿)第二十八屆香港書展於25日晚閉幕。儘管受颱風影響,為期七日的書展仍吸引近100萬人次入場參觀。主辦方香港貿易發展局進行的一項調查表示,小說、文學及旅遊書籍最受歡迎,參觀者在書展的平均花費預算為每人812港元。  主辦方在書展期間訪問了超過800名參觀人士。結果顯示,有42%的受訪者表示有因為大會選定「旅遊」作為年度主題,而有多留意相關書籍。78%的受訪者打算來書展購買最新書籍,也有一半的受訪者希望享受購書折扣優惠。
  • 晨光文具首次承辦上海書展分會場活動
    上海2020年8月17日 /美通社/ -- 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於8月12日至18日如期而至,除了設在上海展覽中心的主會場之外,本屆書展打破傳統模式,對接滬上10家商圈和20個社區,力推上海書展「進商圈」、「進社區」,激活線上線下聯動,讓書香滿城。
  • 從香港書展看港人閱讀文化 揭秘香港讀書習慣
    書展現場閱讀世界文化之旅日前閉幕的香港書展一連舉行了七日,以「閱讀全世界」作為主題,廣邀世界各國參展商共赴盛會,逾580家展商參與,是歷史上最多的一次。說實話,書展的確是作家接觸讀者的好機會,但是作為讀者,書展確實不是一個找書、閱讀的最適合的場地。若想在書展期間安靜站在會場裡翻翻書,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 2019廣西書展今日開展
    讀者在書展上挑選心儀的圖書。獨秀書房作為八桂特色書店參展。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南寧10月2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謝洋 實習生 朱倩)今天上午,第二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暨2019廣西書展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 睡眠圖書館現身上海書展 閱讀空間成上海精品酒店新標配
    圖說:酒店中庭閱讀空間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今天,上海書展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作為24小時閱讀空間的亞朵竹居,與上海三聯書店聯手在書展打造「睡眠圖書館」。如今,閱讀空間、流動圖書館成為亞朵酒店的新標配。
  • 書展魅力大PK閱讀習慣差 香港人一年只買一次書?
    書展魅力大PK閱讀習慣差 香港人一年只買一次書?   第26屆香港書展7月15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幕,共有33個國家及地區、共超過580家參展商參與,打破歷屆紀錄。
  • 春和日麗讀書天,快來逛南京書展
    通訊員葛闓乾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鄭文靜趙丹丹/文吉星/攝揭曉2019南京「閱讀榜樣」3月28日上午,2019南京書展暨春季館藏圖書訂貨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新莊)舉行了開幕式,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李忠,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勇,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孫真福等出席開幕式。
  • 一邊逛書展,一邊喝咖啡?夜間模式的露天書展很休閒
    現場共設置十個分區,匯集68家知名出版發行機構,218個展位環繞場地四周,書籍涉及小說、散文、詩歌、攝影集等諸多類型,不管大人還是小朋友都能找到適合閱讀的書籍。本屆深圳書展在秋高氣爽的時節,為市民提供了自在舒適的生活體驗與文化消費場景。
  • 西班牙人怎麼逛書展:馬德裡書展ABC
    即使經濟不景氣,即使熱浪滾滾,即使要看歐洲杯,也絲毫不影響西班牙人烈日炎炎拖家帶口逛書展。幸好,75屆馬德裡書展在歐洲杯剛剛開始的第三個比賽日(6月12日)就結束了,愛書又愛足球的馬德裡人不用太辛苦。上海人每年8月都要在家門口到上海書展上買買買,西班牙人的書展又是怎麼樣的呢?
  • 《環球時報》記者探訪法蘭克福書展:書展和出版業的未來在哪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線上書展取代不了線下書展!」德國電視一臺稱,受新冠疫情影響,上周日結束的世界最大圖書交易展會——第72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絕大多數活動轉至線上。書展主辦方本周宣布,來自103個國家/地區的4400多家參展商、20萬名用戶註冊參加了本屆書展。
  • 再見,2019上海書展
    2019上海書展最後一天,現場出現了「周二四折」的提示板。場館裡也迎來了不亞於雙休日的超大客流。回顧7天的上海書展,我們發現,經過16年的積澱,上海書展在推動出版行業高質量發展,引導全民有品質、有深度閱讀上有了驚人的進展。
  • 2020廣西書展在南寧舉行
    廣西書展舉行期間,同期舉辦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展示廣西文化建設成果。2020廣西書展是在嚴格執行和落實展會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的基礎上,以推廣全民閱讀、建設書香八桂為目的,以出版物展示展銷、多樣化閱讀體驗、名家閱讀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大型文化推廣活動。
  • 宜賓:天府書展 浸滿書香的閱讀盛宴
    視覺四川 莊歌爾 攝10月20日,不少市民正在四川省宜賓市萊茵春天購物中心裡的新華文軒書店內翻閱、購買天府書展圖書。2020天府書展於10月16日至20日在四川舉行,全省各市(州)和縣(市、區)閱讀交流、館店融合、新書發布、惠民售書等系列線上線下展示展銷活動同步啟動。針對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書展不設置集中規模的主展場,採取線上線下融合辦展方式進行,全國200餘家出版單位、300餘家網上書店和線下實體書店以及眾多作家參與,參展單位和規模不減。
  • 一邊逛書展,一邊喝咖啡?夜間模式的露天書展你體驗了嗎
    現場共設置十個分區,匯集68家知名出版發行機構,218個展位環繞場地四周,書籍涉及小說、散文、詩歌、攝影集等諸多類型,不管大人還是小朋友都能找到適合閱讀的書籍。本屆深圳書展在秋高氣爽的時節,為市民提供了自在舒適的生活體驗與文化消費場景。樂園廣場中央是一個主舞臺,熒幕上正在播放電影《捉妖記》,舞臺下的觀眾席散落著休憩的遊客,隨著電影情節的推進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
  • 2019首屆天府書展下月開幕!將填補中西部地區缺乏大型書展的空白
    您將很快有機會在家門口逛高大上的書展,而不是要到上海、香港、或者法蘭克福等外地城市,才能感受書的盛宴。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振興四川出版」工作部署,弘揚主流文化價值,倡導全民閱讀活動,推廣閱讀生活方式,進一步建設「書香天府」,四川省將從今年開始舉辦面向全國的大型綜合性書展——天府書展。2019首屆天府書展,將於11月29日至12月2日舉行,主會場設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展中心。
  • 上海書展日記︱書展的第一天
    @書香上海:#2014上海書展#今日拉開大幕!書展各展館各入口即將開始檢票!往來無俗調,此地有清陰。希望您在這七天裡,能盡情的享受這場閱讀的狂歡!@警民直通車-靜安:#2014上海書展#根據今天上午排隊安檢進館的情況,排隊時間相對較長的是上海展覽中心7號口環球影音世界館入口處,其他入口相對好些,如果從7號門進館的童鞋,建議從上海國際童書嘉年華的入口進館(7號門左拐直走)。從延安中路駕車來的朋友請不要長時間停留,聽從交警指揮疏導。
  • 從香港書展看兩岸三地文化差異
    今年書展的主題為「武俠文學」,重點向市民展示梁羽生、金庸、古龍等八位具有代表性的香港武俠文學作家的手稿等,分享武俠世界的俠義與人生。本屆書展吸引了35個國家及地區共640家參展商參展,打破歷屆紀錄。其中,兩岸三地文化同臺爭妍鬥豔,同中有異,為讀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閱讀選擇。
  • 香港書展帶讀者文遊四海
    根據貿易發展局統計,為期7天的書展吸引近100萬人次入場參觀,文學及旅遊書籍最受歡迎,參觀者每人平均花費812港元。在全港各區及書展內舉行的相關文化活動超過600場,累計參與人次超過30萬。  以旅遊為主題  從香港閱讀世界  去年香港書展首設年度主題「武俠」,獲得書迷的一致好評。本屆書展乘勝推出「旅遊」主題,並以「人文·山水·情懷」等為副題,配合許多展覽,為讀者呈現多形態的文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