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中國(興寧)花燈文化節暨廣東省第八屆花燈文化節·梅州興寧第二屆花燈文化旅遊節,將於今晚7時30分在興寧市熙和灣·客天下花燈文化特色小鎮開幕。活動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興寧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包括梅州各地花燈代表隊在內的全國各地41支代表隊共300餘盞(組、套)將參加展覽。風格不同、光彩奪目的花燈,將為八方遊客再次獻呈華麗的花燈世界。興寧作為「中國花燈之鄉」,其獨具一格的 「賞燈」民俗也將在開幕式上亮相。
撰文:陳思傑 劉海陽 鍾思婷
圖片:劉海陽 鍾思婷 陳思傑 李永芳
興寧「賞燈」熱鬧賽春節
興寧的賞燈節有悠久歷史,久負盛名。新春期間,「燈」在興寧有著比其他地方更為重要的意義,所以在興寧素有「賞燈」大過年的說法。2018年,興寧「賞燈」(上燈)被列入廣東省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賞燈期間興寧家家戶戶熱鬧非凡
「因為客家話『丁』與『燈』同音,因此賞燈就有了雙重意思,一是觀賞燈色,二是慶祝添丁。」廣東省非遺項目「賞燈」(上燈)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羅志平說,在興寧,人們家中添了新丁,將會在新春期間隆重慶祝,被稱為「賞燈」(上燈)。「上」是把寓意「丁」的「燈」(花燈)掛到祠堂上,以此告慰祖先,且含傳承血脈之意。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製作的花燈越來越漂亮,且不斷被賦予新的一年人丁興旺、風調雨順、四季平安、五穀豐登、家業興旺、美滿幸福等美好願景。
賞燈(上燈)
賞燈節是興寧獨特的傳統節日,它與全國各地正月十五過元宵不同,從正月初八至十九,每天都是某姓氏的賞燈日。各姓氏或各村在賞燈之前,會組織人力把一擔擔鞭炮編在長長的竹篙上,男女老少成群結隊,一路敲鑼打鼓,浩浩蕩蕩前往存放花燈的祠堂或店鋪,甚至有舞龍、舞獅隊一路助興。花燈「請」回村後,同村同姓族人一般都會在老祖屋迎花燈、升花燈,為家中新出生的男孩上族譜、擺酒席慶賀等,其間會穿插一些民俗慶典活動。
賞燈節期間,興寧客家人都極為重視,會提前做好某日到某村某家的計劃安排,事先還要做好購置賀禮的準備。而家家戶戶也是賓朋滿座,舞龍舞獅,敲鑼打鼓,大辦宴席,燃放煙花爆竹,比春節還要熱鬧。在興寧,「賞燈」比任何一個節日都隆重,在外的遊子就算沒辦法回來過年,也會千方百計趕回老家「賞燈」。
興寧花燈有600多年歷史
花燈是我國傳統農耕時代的文化遺產,起源於東漢,盛於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間。興寧花燈傳承了我國元宵節花燈文化元素,是我國元宵佳節花燈演變而來的。據《祝枝山手寫正德興寧志》記載,自明代起,興寧即有在元宵節賞燈的習俗。據考證,興寧花燈起於明代,盛行於清代、民國,歷經600多年傳承至今。2012年,興寧市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花燈之鄉」。
各家各戶出街遊燈
興寧花燈綜合了多種傳統藝術形式,主要體現在編織、印花、剪、刻、裱、裝飾等一系列製作工藝上,是融神話、傳說、詩詞、對聯、書法、繪畫、剪紙、竹藝於一體的工藝美術品。傳統的興寧花燈完全由手工製作,設計獨特,造型美觀精緻。因為其寄託了人們添丁發財、添福添壽、望子成龍、榮華富貴的特殊情感和祝願家族繁榮昌盛、財源廣進、步步高升、消災避難的美好願望,因而成為興寧客家人最喜愛的吉祥物之一。
興寧花燈製作工藝是客家地區特有的民間傳統工藝,體現了人類古老的自然崇拜民俗,融合了傳統的儒教、道教和佛教文化。它集底蘊深厚的群眾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於一身,傳承著悠久的民間禮祭歷史文化,承載著眾多的社會信息和記憶,折射出獨特的客家文化內涵。
花燈製作技藝流傳廣泛
興寧花燈是花燈文化的一朵藝術奇葩。現流傳於興寧的花燈形式多樣,有圓形的花燈,以及觀音燈和寶蓋花燈等。每當賞燈節臨近之時,人們紛紛開始為過節而忙碌準備,第一件事便是從專業工匠手裡買來花燈,即「請花燈」。花燈一般要提前到專業作坊訂製,先設計花燈的圖案數後,再將所有圖案組裝而成。正因為如此,興寧製作花燈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傳統製作技藝得以長期傳承。
花燈樣式別出心裁
據統計,興寧目前仍然掌握扎花燈技藝的人數不下千人,分布在全市各鎮(街),至今還有20多戶人家專業從事傳統花燈製作。各鎮村製作的花燈外觀造型基本一致,但又根據各區域的文化特色,有著各不相同的款式和風格。在以往幾屆廣東省花燈文化節中,興寧選送的花燈作品都特別引人注目,無論是傳統花燈還是改良花燈,都曾獲得過金獎。
老師傅製作花燈
為迎接本屆花燈節,興寧的花燈製作師傅們全力「備戰」,打造出了一盞盞各具特色的花燈,將為全國各地遊客展現興寧民間藝術的精髓。「我選送的花燈內部安裝了會旋轉的走馬燈,啟動後除了增加觀賞性,還會牽動幾根細繩,使花燈外部用細繩懸掛的紙人、紙動物『動』起來。」袁秀炎是有40年花燈製作經驗的老師傅。他告訴記者,他做花燈使用的是竹篾、花紙等傳統材料,外觀也保持了傳統花燈的風格。但以前的走馬燈依靠點燃油燈時上騰的熱空氣作為動力,而他將其改良為電動馬達,使用起來更加安全、便捷。此外,興寧各地花燈製作師傅們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都紛紛推陳出新,製作的花燈極具觀賞價值,共同將花燈節展示區打造成華麗的「燈海」。
花燈文化節展區已布展完畢
①凡本網註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繫mzrbw@meizho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