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徽縣大河店鎮三泉村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工作紀實

2020-12-25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

  詩意三泉華麗蝶變

  ——徽縣大河店鎮三泉村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工作紀實

  近日,三泉村的百畝薰衣草競相開放,吸引眾多遊人前來賞花觀景。本報通訊員高瓊攝

  本報記者李文翠

  「山相擁、水環抱,宛若明珠光芒耀;齊努力、共打造,勤勞鋪起康莊道;歌聲起、人歡笑,三泉新村展新貌!」

  三泉村,位於徽縣大河店鎮東北部,坐落於聞名遐邇的青泥嶺腳下,村內因有「三眼神泉」而得名。這裡青山悠然、碧水漣漪,人文薈萃、民風淳樸。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清泉、草甸、險峰、曲徑等唯美曼妙的自然景觀,悠久的人文歷史傳承著千年青泥古道的悠悠遺風,迴響著仙人關大捷的擂擂戰鼓,靜默而不失靈動、清雅而不失厚重。

  曾幾何時,由於地處遠山、交通不便,三泉村的美麗一直「藏在深閨人未識」,更因為簡單的生產生活方式,單一的經濟收入來源,三泉村的發展被深深地烙上了「貧困」的烙印。

  近年來,隨著精準扶貧的深入推進,三泉村緊抓歷史機遇,立足實際、深入調研、科學確立了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切入點,「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培育特色富民產業、建設美麗幸福新村、發展鄉村觀光旅遊」的工作思路。縣上指導、鄉鎮主抓、村社配合、全民參與,迅速掀起了一場將三泉村美麗再現、詩意重描的丹青工程。

  基建重彩

  按照美麗鄉村建設的標準要求,三泉村重新審視青山綠水對於建設發展的深刻含義,提出了「尊重自然、依山就勢,打造青泥蜀道璀璨明珠」的建設思路,充分挖掘村莊人文歷史、民間傳說、傳奇故事等文化資源,符號化、景觀化融入「山美、水美、村美、房美、路美、人美」的美麗鄉村建設之中,著力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旅遊目的地」。

  三泉村堅持打好改善基礎條件、加強環境整治、完善公共服務等美麗鄉村建設「組合拳」。先後投入580萬元,硬化通村通組道路17.9公裡,成為大河店鎮第一個村組道路硬化全覆蓋的行政村;相繼實施了人畜飲水、電網改造、寬帶覆蓋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對62戶貧困戶實施了危房改造;建成文化廣場2處、停車場3處,配套建成鄉村舞臺、鄉村衛生室,廊亭、花架等,為群眾茶餘飯後、休閒娛樂開闢了好去處。(下轉第二版)

  鄉居寫意

  仰首望青泥,俯身映三泉。葫蘆泉、青龍泉、白馬泉,這「三眼神泉」清冽甘甜、靈動生氣,既承載著一方百姓的生息繁衍,也成為三泉村美麗鄉村建設的文化烙印。

  像這樣具有獨特氣質的歷史文化資源,在三泉村猶如散落的明珠俯拾即是。因此,探訪鄉村文化的多樣性,保存優質資源的獨特性,尋覓三泉故事、融匯山水之間,就成為三泉村美麗鄉村建設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位於村中心的「三泉祈福」文化廣場與含黛遠山、百畝花海交相輝映,盡顯唯美意境。「蜀道詩韻」文化廣場以再現蜀道文化而聲名遠播,傳遞著「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的文化記憶,銘刻著吳玠將士誓死守關的忠義氣節。

  同時,保護性修繕的清代民居羅家大院,藝術性打造的蓮花臺、青泥古道大門等特色景觀節點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點睛之筆,與青山綠水相得益彰、相映生輝。

  產業描金安居樂業,富業興村。要讓美麗鄉村保持巨大的吸引力和持久的發展力,就要築牢產業發展的根基。

  三泉村圍繞「123帶動百千萬」產業扶貧工程,積極探索「兩入一轉一勞務」(即:土地入股、貧困貸款入股,土地流轉,富裕勞務力輸轉)的產業扶貧模式,積極發展苗木繁育、生態養殖、經濟林果等特色產業,大力發展休閒農業、特色民宿、農家餐飲等鄉村旅遊產業,撐起了三泉村群眾經濟收入的半邊天。2016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115元,是2014年的1.3倍,全村如期實現整體脫貧目標。

  扶貧情深,幸福花開。三泉村「新農村、新產業、新發展」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在早起的晨霧裡、在耕作的田埂裡、在落日的餘暉裡記載著三泉兒女的勤勞質樸、耕耘收穫。群眾性文體活動的開展,先進典型、道德模範的評選評比,更是凝聚起三泉兒女向上向善、見賢思齊的強大正能量。

  依山興長業,傍水築新園。實現華麗蝶變的三泉村,正以俏麗的風姿、厚重的文化、廣博的胸懷、開放的姿態,帶著青泥古道的遺風、攜著奇山秀水的靈動、捧起五色花海的熱情,邀您共享詩意家園、美麗新村。

相關焦點

  • 隴南徽縣大河店鎮三泉村裡新變化
    三泉村位於徽縣大河店鎮東北部,坐落在青泥嶺腳下,村內因有「三眼神泉」而得名。這裡青山悠然、碧水漣漪,人文薈萃、民風淳樸。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清泉、草甸、險峰、曲徑等唯美曼妙的自然景觀,悠久的人文歷史傳承著千年青泥古道的悠悠遺風,迴響著仙人關大捷的擂擂戰鼓,靜默而不失靈動、清雅而不失厚重。
  • 和我,沿著天水隴南的鄉村走一走?
    ,省級「千村美麗」達標村,甘肅省首批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村,省級田園綜合體項目試點村,省級文明村,全國最美村鎮,國家森林鄉村創建工作樣板村。近年來,康縣美麗鄉村建設成果豐碩,何家莊村按照「田園觀光、休閒度假、宜居宜遊宜業」的發展思路,對村莊進行了整體打造提升,全村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遊齊頭並進,成為全縣後進變先進的典型村。
  • 看隴南「這些村」如何激活鄉村振興滿盤棋~
    徽縣大河店鎮三泉村:「三變」增活力  「三泉」換新顏  三泉村,位於徽縣大河店鎮東北部,坐落於青泥嶺腳下,因「三眼神泉」而得名。全村轄7個合作社210戶84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5戶334人,耕地面積3077.5畝,林地1.04萬畝。
  • 孫雪濤:隴南美麗鄉村建設的「P-M-C-D」模式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志鋒 通訊員 賀娜娜 12月23日上午,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開發鄉村價值建設美麗鄉村分論壇在甘肅省隴南市舉行。甘肅省副省長、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出席論壇並介紹隴南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的基本情況。
  • 隴南市徽縣大河店鎮花蓮洞旅遊風景區休閒觀光遊記!
    花蓮洞位於徽縣大河店鎮西北部,距縣城60多公裡。位於甘肅省東南部,甘、陝兩省交界處,地處西秦嶺南麓嘉陵江上遊。
  • 中外嘉賓點讚隴南美麗鄉村建設
    近年來,隴南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著力點,探索出一條以美麗鄉村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高質量發展新路。來自中國健康產業投資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黃賓表示,隴南的地域環境和自然資源非常珍貴和稀有,下一步應該在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加大核心資源投入,大力發展康養旅遊產業。
  • 肅南縣康樂鎮榆木莊村被列入甘肅46個優秀鄉村旅遊示範村
    肅南縣康樂鎮榆木莊村被列入甘肅46個優秀鄉村旅遊示範村 2020-05-26 0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本周看點,外媒眼中的徽縣~
    【改革開放40年 隴南奮進新時代】決戰貧困 圓夢小康——徽縣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大河店鎮大地壩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徽縣三泉村建成217畝花卉觀光基地,種植14種觀賞灌木以及8個品種的草本花卉。十天高速建成通車加快了徽縣對外開放和脫貧攻堅步伐。
  • 隴南徽縣鄉村旅遊「火」了美麗耿寺
    駕車從縣城到徽縣慄川鎮耿寺村看看這個最近比較火的休閒旅遊是什麼樣子……  沒有想到在炎炎夏日,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的耿寺村「在水一方」鄉村旅遊基地遊人如織
  • 隴南的發展方向:用文旅創意建設「神仙景區」
    甘肅整體上生態雖然脆弱,但也有不少地方水草豐美山川秀麗,尤其是隴南。隴南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東鄰陝西,南接四川,是西北通向西南的交通要道。這裡地處長江流域,氣候溼潤,溫度適宜,風景優美,不是江南勝似江南。近年來,隨著「雙聯」工作和精準扶貧工作的大力進行,隴南取得了飛速的發展。
  •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發現隴南之美——專家學者點評...
    發現隴南之美——專家學者點評美麗鄉村「甘肅方案」美麗鄉村建設論壇現場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莊俊康 祁玉潔 實習生 吳風穎12月23日上午,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分論壇「開發鄉村價值,建設美麗鄉村」在隴南市武都區舉行。
  • 鄉村旅遊共受益 美麗鄉村促發展
    康縣依託環境優勢,立足當地特色,在全域範圍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積極開發鄉村旅遊,走出了一條鄉村旅遊發展致富之路。康縣長壩鎮司法所花橋村包村幹部 史萬龍:花橋村通過近十年的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遊發展,村莊變得越來越美,人們的收入也變得越來越高。現在的群眾可以說是穿得精神了,素質也整體提高了,都是說文明話、做文明人,對遊客也是熱情接待。而且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助推精準脫貧,穩定帶動了咱們花橋村40戶貧困戶,達到了穩定脫貧。
  • 【「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文旅康養賦能美麗鄉村論壇在隴南舉辦
    論壇以「拓展鄉村功能 促進文旅融合」為主題,與會嘉賓圍繞農文旅深度融合,促進鄉村旅遊升級發展展開深入探討,並就「十四五」期間鄉村旅遊新業態、新趨勢提出建設性意見。  「我認為『十四五』期間全面提升將成為鄉村旅遊發展主基調,比如提升農家樂、農家客棧老闆娘的業務能力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抓手。」
  • 【一帶一路•美麗鄉村】美麗隴南,魅力無限
    認真深入踐行「兩山」理論,把天藍水清地綠作為加快發展的最大財富,尊重規律、敬畏自然,用一張藍圖統籌城鄉融合發展,開展「拆」因循守舊思想、「治」落後生活方式的「拆危治亂」集中行動,建設寧靜和諧美麗的山水夢鄉,一批全國知名的美麗鄉村成為展示隴南魅力的靚麗名片
  • 【一帶一路 美麗鄉村】短視頻丨隴南福壩村:「升級版」美麗鄉村...
    因為疫情影響,今年33歲的李飛決定不再出去打工,所在的村子正在實施建設美麗鄉村和發展鄉村旅遊,在別人的建議下,跟丈夫商量在家門口開了一家客棧,丈夫出去打工補貼家用,自己平時可以在家照顧客棧生意也可以帶孩子。「我家客棧總共有5間房,能住10個人左右,自開業以來,也收入了好幾千元。
  • 甘肅隴南「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首個項目在康縣落地開工
    (隴南市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蘭州12月25日電(王文嘉)12月24日,甘肅省隴南市「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建設的首個項目----康縣花橋溫泉酒店項目開工典禮在康縣長壩鎮項目地舉行。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宣布項目開工。
  • 鄉村旅遊論壇:發展鄉村旅遊 建設美麗鄉村
    鄉村旅遊是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觀光、娛樂、康養、休閒、養生、民俗、訪祖等形式。歷史的腳步進入了大眾休閒的新時代,鄉村旅遊成為人們回歸自然、休閒養生的重要方式。隨著城鎮化建設進程的推進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在節假日逃離高樓林立的城市,在自然風光、田園生活、綠色食品、淳樸民俗中放鬆心情、休養身心。鄉村旅遊是加快農村發展、實現農民脫貧致富的有力抓手。
  • 鄉村美如畫 小康入夢來——辰谿縣潭灣鎮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紀實
    近年來,潭灣鎮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切入口,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安排部署,以迎接鞏固提升辰溪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為抓手,出臺了《潭灣鎮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實施方案》,成立了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城鄉統籌規劃,通過黨建領航、全面發動、全民行動、全域整治,打響了一場全民參與、全民受益的大會戰。
  • 徽縣苗木經濟旺 山鄉「鳳凰」展翅飛
    近年來,徽縣在充分調研了解木瓜村區域優勢和市場需求的基礎上,積極動員引導苗農調整苗木種植品種,積極發展在這裡適宜生長、市場需求旺盛的落葉松樹種,「短、穩、快」的落葉松產業讓群眾享受到發展的紅利。  高峰家的改變並非個例,楊家溝的故事也只是徽縣苗木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徽縣依託農村「三變」改革,緊抓「123帶動百千萬」產業扶貧工程實施機遇,堅持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將苗木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山區群眾增收的新興產業來抓,大力發展苗木培育和栽植產業。如今,苗木產業已經成為農業增效的「綠色引擎」、農民增收的「綠色銀行」。
  • 慶陽3個村、2條旅遊線上榜全省優秀鄉村旅遊示範村和鄉村旅遊精品...
    5月19日上午,甘肅省鄉村旅遊美麗之旅推介活動在蘭州市西固區河口古鎮拉開序幕。活動現場發布了46個甘肅省優秀旅遊示範村及23條甘肅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全省46個優秀鄉村旅遊示範村】2018年度20個,分別是:蘭州市西固區河口鎮河口村;金昌市永昌縣新城子鎮毛家莊村;酒泉市敦煌市月牙泉鎮月牙泉村、敦煌市陽關鎮龍勒村;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鎮南臺村、民樂縣民聯鄉東寨村、臨澤縣板橋鎮紅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