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五國的風土——挪威諸城
美國《國家地理》評出的人生必去的50個地方中,北歐五國的挪威海岸名列前五十名之一。
挪威海岸
甚至有人說,「人生錯過了挪威,就錯過了歐洲的半壁江山」。
那麼,挪威除了漫無疆界的原野,還有哪裡值得連續6年被聯合國評為「最適宜居住的國家」?又憑藉什麼使得這個素有世界盡頭的冷酷仙境——「極圈之國」(國土的三分之一位於北極圈內)獲得「存在即感動」的榮譽稱號?
經常有人評價一個地方美到極致常用「天堂」等說法來比喻該地。
如「人間天堂」杭州;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人間的世外桃源」大溪地島(別稱大溪地);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世界十大鹽沼」天空之鏡——烏尤尼鹽湖;
「天堂的原鄉,非洲瑞士」模里西斯等等。
雖然「天堂」之景並不唯一,但挪威也常常被人評為擁有「天堂的樣子」。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天堂」的其中一面:
這裡有茂密的森林,也有深邃的峽灣;
這裡有地形獨特的海島風光,也有建立在磐石之上的海邊漁村;
這裡有皚皚白雪點綴的山脈,也有處於北極圈內的凍土帶;
這裡是大西洋之路,也有著仙境桃源般的城鎮;
這裡有聞名世界的探險奇觀,也有鮮為人知的極圈景觀
在夏天這裡能看到「午夜太陽」,在冬天這裡還能看到絢麗爛漫的夢幻極光……
這個「日不落王國」就是,挪威。那麼,走進挪威,我們能感受到多少美?
挪威宣傳片
一 「上帝的山谷」——奧斯陸
挪威的首都奧斯陸,乃挪威第一大城市,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最為古老的都城。
據說,奧斯陸意為「上帝的山谷」。但實際上,「奧斯陸」來源於古老的挪威語,一個是「神」一個是「草地」,也就是「林間空地」之義。這主要是由於奧斯陸位於挪威東南部,身依奧斯陸峽灣北端山丘、體傍茂密蒼翠的森林、面對綠海,為群山、叢林和原野環抱。
奧斯陸,帶有濃厚的中世紀色彩和獨具一格的北歐風光。
奧斯陸極光表演
二 「歐洲文明之都」、「雨城」——卑爾根
卑爾根,是挪威霍達蘭郡的首府,也是挪威第二大城市,同時還是挪威西海岸最大最美的港都。
它坐落在挪威西海岸陡峭的峽灣線上,倚著港灣和七座山頭,市區頻臨碧灣,直通大西洋,是座風光明媚的港灣之城。
卑爾根的魅力展示在劇院、舞蹈、音樂、藝術、食品和展覽會中。
卑爾根劇院
三 「加冕之地」——特隆赫姆
特隆赫姆又譯特隆海姆,是挪威第三大城市,也是挪威南特倫德拉格郡的首府和最大的城市。位於挪威西海岸中部,尼德河與特隆赫姆峽灣的交合處。
997年,挪威國王奧拉夫一世(約995-約1000年在位)創建了此城。由於歷代國王都在此加冕,所以市名後來改為特隆赫姆。挪威語特隆意為「王位、加冕」,赫姆意為「家」,合在一起就是加冕之地的意思。
該城現為全挪威的教育中心、技術中心和藥物研究中心,主要景點有中心廣場、尼德羅斯大教堂、皇家離宮、克裡斯蒂安堡壘。
克裡斯蒂安堡壘
四 「古城」——斯塔萬格
斯塔萬格是挪威第四大城市,也是挪威西海岸博肯峽灣中的商港和漁港。
該城的文物古蹟保存得非常好,是歐洲擁有最多木製建築的城市,其中最有名的是建於1150年烏爾內斯木板教堂。
斯塔萬格還有獨特的挪威石油博物館和魚罐頭博物館也十分有趣。
魚罐頭博物館
五 「新藝術」城市——奧勒松
奧勒松地理位置極佳,坐落在挪威默勒-魯姆斯達爾郡的三個島嶼上,這個城市具有鮮明的「新藝術」設計特色。
1904年1月22日至23日,一場地獄般的大火使得這座木結構的城市上萬人無家可歸。
這場災難甚至在挪威形成了一句口頭禪:「自多奧勒松大火以來還從沒有這麼糟糕過……」而當地人敘述一些事件時也常愛用「大火以前」、「大火之後」這樣的表達方式。
大火之後,德國凱瑟·威廉姆二世很快伸出了援助之手:除了生活物資和建築材料以外,還有城市再建的規劃方案——當時非常流行的德國「新藝術」建築風格。也正是由於這個緣故,奧勒松是1940年默勒-魯姆斯達爾郡唯一沒有遭到德國納粹破壞的城市。
在奧勒松市的公園裡還有紀念凱瑟·威廉姆二世的塑像。
凱瑟·威廉姆二世
奧勒松不僅享有海洋壯美風光,更有壯麗的孫墨爾雪山美景。
孫墨爾雪山
六 美麗村落——
弗洛姆、雷訥漁村、哈馬諾漁村
挪威的美麗小鎮——弗洛姆,坐落在艾於蘭峽灣的中心地區,隱藏在三面大山的懷抱中,清秀美麗、魅力無窮。
這裡有著世界聞名的山地鐵路——弗洛姆鐵路,該鐵路的起點就在這個美麗的小鎮。弗洛姆鐵路是一條旅遊觀光鐵路,堪稱世界上最陡峭的鐵路線之一,沿途可觀賞挪威最原始、最宏偉自然風光。
弗洛姆
羅佛敦群島,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的世界上最美的三個群島之一,而群島東南部的雷訥漁村,位於北極圈以北,名列歐洲和挪威的最美鄉村榜。
雷訥漁村,這個美中之美的小村,充滿了北歐野外的美感,青藍色的港灣坐落於峽灣和高山之間。
雷諾漁村
哈馬諾漁村,是一個純粹到極致的地方,一望無際的蔚藍和長年累月的寒冷讓這個地方顯得特別的空靈。在這裡,總能給你帶來一份寧靜,讓你可以拋棄繁雜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