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座「小鳥天堂」有得睇有得玩
2017年廣東省暨廣州市第三十六屆「愛鳥周」活動開鑼
南沙溼地的黑臉琵鷺。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攝
在流花湖公園裡,一隻白頭鵯在啄食洋紫荊花。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廖雪明攝
南沙溼地公園的白鷺。通訊員楊川雲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攝
嗷嗷待哺的白頭鵯雛鳥。通訊員楊川雲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攝
大學城灣咀頭溼地公園內正在枝頭休憩的鷺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顧展旭攝
一名小朋友在用望遠鏡觀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攝
廣州5地成小鳥天堂,數量種類幾年內翻倍。昨日,由廣東省林業廳、國家林業局駐廣州專員辦、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廣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主辦,廣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廣州市流花湖公園承辦的廣東省暨廣州市第三十六屆「愛鳥周」活動拉開序幕。本屆「愛鳥周」以「依法保護候鳥,守護綠色家園」為主題,於3月20至26日舉行。記者獲悉,監控顯示,南沙溼地、流花湖公園、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白雲山、大學城灣咀頭溼地公園已經成為廣州市民最方便去的觀鳥勝地,鳥兒的種類與數量呈現持續增加之勢。
活動
「愛鳥周」來啦
今年的「愛鳥周」活動於昨日上午在廣州流花湖公園拉開序幕,雖然天公不作美,但依然吸引了熱心市民、觀鳥愛好者、志願者等約300人參加啟動儀式。記者發現,啟動儀式上最為吸引人的是2個觀鳥體驗點,人們爭相觀察正在鷺島繁殖的鷺鳥。
今年的「愛鳥周」不僅可以看,還可以玩!市林業和園林局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在「愛鳥周」期間,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海珠區教育局將在海珠溼地聯合舉辦海珠區中小學生鳥類和植物識別比賽,提高學生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素養,有興趣的街坊或同學可諮詢上述機構。
數據概況
廣州共有鳥類251種,分屬18目54科,佔廣東省鳥類總種數的45.80%。
愛鳥周
廣東省、廣州市的愛鳥周時間為3月20~26日。
疫病監測
全市20個觀測站點實施三級監測網聯動,密切監測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狀況;並與華南農業大學禽病實驗室合作對候鳥棲息地和市內野生鳥類集中區域進行病毒採樣檢測550份,均未檢出禽流感病毒陽性樣本。
打擊
非法獵捕
2016年全市共查處破壞野生動物案件72起(刑事案件19宗,林業行政案件53宗),共處理違法人員86人。
注意!
敏感的鳥類一旦受到驚嚇就會棄巢而去,對它們的繁殖影響極大。所以,絕對不可採集鳥蛋、捕捉幼鳥或過分追逐鳥類及驚嚇它們,也不可擅自改變鳥巢周圍的生態環境。
觀鳥
1.需要哪些裝備?
●望遠鏡
一副8~10倍的雙筒望遠鏡已能滿足觀鳥的基本需要。若用單筒望遠鏡,則需藉助三腳架來保證其穩定性。
●鳥類圖鑑、筆記本、鉛筆和錄音筆
鳥類圖鑑能幫我們識別鳥類,隨身攜帶筆記本和鉛筆可用文字、繪圖等方式及時記錄所見到的鳥的特徵。還可用錄音筆錄下鳥的鳴叫,回去再仔細鑑別。
●相機
有經濟條件的觀鳥者可購買一款對焦快、連拍功能強大的單眼相機,再配以300毫米以上的鏡頭,隨時抓拍。
●著裝
儘量穿著舒適,便於活動。衣物顏色最好是迷彩、暗綠、土灰等暗色系的,避免穿戴紅、黃、橙、白的衣物,因為大多數鳥類對鮮亮的顏色非常敏感,易受驚擾。
2.需要注意什麼?
●掩蔽
鳥類對於人的出現十分敏感,不過觀鳥者可以躲在一些簡單的掩蔽物後面,鳥類就不至於受到驚嚇而能從容地進行它的活動。
●時間
一日之內而言,鳥類一般在晨昏兩個時段比較活躍。一年之內而言,春季和冬季更適合觀鳥。廣州地處全球鳥類遷徙通道,既是部分鳥類遷徙的過境地,同時還是另一些鳥類遷徙的目的地。在廣州,觀越冬候鳥的最佳時機是當年的11月至翌年的3月;觀繁殖鳥的最佳時機是3月至6月;夏秋兩季鳥類的數量和種類相對較少。
南沙溼地景區
南沙溼地作為珠江三角洲的「候鳥天堂」,每年吸引了十多萬隻候鳥來溼地棲息過冬,佔廣州市候鳥總數的50%以上,到目前為止,在南沙溼地監測發現的鳥類超過200種。南沙溼地是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驛站,每年秋末冬初,成千上萬隻候鳥飛到南沙溼地越冬,直到翌年春逐漸離去。
南沙溼地不僅是蒼鷺、白鷺、夜鷺、東方白鸛、黑翅長腳鷸、斑嘴鴨、燕鷗等鳥類遊樂的天堂,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尾海雕以及二級保護鳥類黑臉琵鷺等也在此停歇。經過多年的環境營造,南沙溼地已逐漸形成了「碧波蕩漾、綠樹成蔭、荷花飄香、萬鳥齊飛」的美景。
有咩睇
蒼鷺、白鷺、夜鷺、東方白鸛、黑翅長腳鷸、斑嘴鴨、燕鷗、白尾海雕、黑臉琵鷺等
流花湖公園
流花湖公園中的鷺島約3000平方米,作為廣州市招鳥基地,素有廣州「小鳥天堂」的美譽。鷺島是野生鳥類在城市中的天然庇護場所,長年有夜鷺、白頭鵯、珠頸斑鳩、綠頭鴨、斑嘴鴨等野生鳥類在周邊活動。記者看到,島上的樹枝頂上,密密麻麻布滿了黑色的鳥兒;林間則是白鷺的棲息之地,偶爾還能看見窩,雛鳥嗷嗷待哺;林下的水面上,也有候鳥悠然自得地嬉戲。
有咩睇
夜鷺、白頭鵯、珠頸斑鳩、綠頭鴨、斑嘴鴨等
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
海珠溼地植物資源豐富,且位於候鳥遷徙通道,是候鳥南飛的重要停歇地和棲息地。隨著海珠溼地環境不斷改善、水質逐漸變好,來海珠溼地越冬的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包括蒼鷺、夜鷺、白鷺等野生鳥類。
據介紹,海珠湖建成初期,在其中能觀測到60種鳥,後來逐步增加到90種,而截至2016年12月,海珠溼地已經能觀測到142種鳥類,其中國家二級11種,省重點保護鳥類18種。
有咩睇
蒼鷺、夜鷺、白鷺等
白雲山風景名勝區
廣州市城中野生鳥類的天堂,特別是鳴禽,大家熟知的畫眉、白頭鵯、紅耳鵯、繡眼等隨處可見;珠頸斑鳩、山斑鳩等野生鳥類已形成穩定種群,在白雲山繁衍生息。可以說白雲山既是廣大市民鍛鍊身體、悠閒遊樂的好去處,又是眾多野鳥的天堂。如果天氣晴朗,還能看到成群結隊的猛禽在空中盤旋。
有咩睇
畫眉、白頭鵯、紅耳鵯、繡眼、珠頸斑鳩、山斑鳩等
大學城灣咀頭溼地公園
大學城灣咀頭溼地公園位於廣東省科學中心附近,據近年的監測數據顯示,大學城灣咀頭溼地公園內目前已經記錄有60餘種鳥類在此棲息覓食,豐富的溼地生態環境不僅吸引了多種鷺科鳥類,還有鴴鷸類、秧雞科鳥類前來栖息與繁殖。
有咩睇
多種鷺科鳥類、鴴鷸類、秧雞科鳥類(劉幸 代希奎、劉文亮)
(責編:李語、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