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看似老成謀國,其實大奸似忠,談奸臣嚴嵩的風雨不歸路

2020-12-18 楊角風發作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79期——人物篇第2期:

前面一期談了一直很急躁的嚴世蕃,今天再來談談看似老成謀國,做事有條不紊的老爹嚴嵩。

單看劇中對嚴嵩淺顯的表現,我們往往會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嚴黨最終之所以會倒臺,除了清流派及海瑞外部力量的推動外,更重要的是嚴黨內部的作死。

而嚴黨這些愚蠢的舉動,毀堤淹田也罷,阻礙胡宗憲拜訪也罷,打著製造局牌子買田,甚至巡鹽只給嘉靖帝上交一百萬兩銀子。仿佛這一切都是瞞著嚴嵩進行的,而可憐地嚴嵩卻一直充當著擦屁股的活,並最終得以活命,難道這部劇是替嚴嵩洗白的?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79:大明朝唯一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人,談大奸似忠的嚴嵩!

一、

嚴嵩,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得勢,入內閣二十年,任內閣首輔十五年。任職期間,陷害忠良、敗壞朝綱、禍國殃民……被《明史》列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對其評價是:

「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

但是這些年,給他翻案的也大有人在,來自他故鄉的一些學者就評價他是忠君愛民、知人善用,而且政績卓著。

已經被歷史下了定論的人物,沒有確切的證據也就沒有必要給其翻案。而且評價任何一個歷史人物,都能找出他有益於國家的舉動,最起碼任何大貪官或者奸臣,在他科舉入仕時,也是心懷天下,想著報效朝廷,也想青史留名的。就連大漢奸汪精衛,當年不是也為人民謀福利,刺殺清廷皇室,入獄後作詩: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但嚴嵩是奸臣,毋庸置疑,如果真像某些人講得那樣,他是老成謀國。那麼劇中嘉靖帝說的話就靈驗了,黃河水都得清了,聖人也得出來了。

既然是奸臣,那麼也得有奸臣的樣子,為什麼劇中的嚴嵩處處表現出為大明著想,為百姓著想,為皇上著想呢?

這就要看怎麼給嚴嵩定位了,我們先看看嚴嵩給自己的評價是怎樣的,當嚴世蕃自我安慰皇上離不開嚴嵩時,嚴嵩反駁:

「是大明朝離不開你爹!」

二、

那麼為什麼嚴嵩認為大明朝離不開自己呢?

這還得從嘉靖帝說起:

明朝的這些皇帝,一個個都很有趣,有喜歡打仗的,有喜歡做木匠的,有喜歡辦家家酒的,還有喜歡修仙的,毫無疑問,嘉靖帝就屬於後者。

別家皇帝,從小飽讀詩書,通過史書和儒家文化來治理天下,但嘉靖帝不,他一心專研化學實驗和煉丹技術。其中嚴嵩也經常當小白鼠給他試丹,但嚴嵩仿佛百毒不侵,硬是活到了八十多,嘉靖帝就不行了。

人家是半本《論語》走天下,嘉靖帝是一本《道德經》平天下,關鍵是還喜怒無常,毫無章法,除了打大臣屁股常規武器外,還有誅十族的核威懾。

嘉靖帝還給自己封了神,什麼飛元真君、忠孝帝君和萬壽帝君,一心想練成鶴形身體。在劇中每次朝會後,但凡他還能動彈,都是玩飛翔,其實就是假裝自己是仙鶴在飛翔。

仔細研究他說過的話,辦過的事,大都出自於此,沒事打打啞謎,把自己弄得高高在上,仿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實際上,真正被掌握的是嚴嵩。

嚴嵩之所以變成了奸臣,原因不在於他,而在於嘉靖帝,是嘉靖帝讓他變成了奸臣。

嘉靖帝講究道法自然,講究無為而治,其實也看事情的,髒事他一概不知,要銀子比誰都門清。在劇中一開篇,就是一場御前財政會議,主導人就是嘉靖帝,後人戲稱他才是大明朝的戶部尚書。

他沒事敲敲銅磬,反正朕從來沒表過態,幹得好,那是朕聖明,幹不好,那是屬下愚笨,如果你誤會了朕的意思,那麼你就該死!

所以,大明朝的運行規則就是,下面人隨便造,別忘了給皇上銀子,別耽誤皇上修仙,別給皇上臉色抹黑,其他的,你們看著辦。

三、

毫無疑問,嚴嵩就承擔了中間人這個角色,用嚴世蕃的話講就是:

「您老替皇上遮風擋雨,兒子可一直在替您老遮風擋雨!」

要想成為遮風擋雨之人,說起來簡單,做起來相當難!

俗話說,挑事的總比做事的容易,嚴嵩就屬於在臺上表演的,清流們就是在下面觀看的,時不時還扔個酒瓶子搗一下亂。

嚴嵩要為政績負責,那麼他就必須要用到人,沒有人,就出不來業績,也收不來銀子,沒銀子,皇上肯定馬上就幹掉他;其次,嚴嵩要足夠聰明,能處理各種異常,包括處理人,處理那些皇上不便處理的人,比如楊繼盛;再有,嚴嵩要有足夠高的覺悟,屎盆子扣過來,要馬上接住,最好自己喝下去,沒臉沒皮,毫無羞恥可講。

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嚴嵩吃私也好,貪汙也好,殘害忠良也罷,嘉靖帝才不會關心,才會放心用他二十年,大不了日後再讓嚴嵩負責嘛。

所以,當財政出現赤字之後,最慌的必然就是嚴嵩,這也是他們父子倆一心要推行改稻為桑國策的根本原因。

正因為嚴嵩執政期間的政績出現了問題,他給嘉靖帝提供的銀兩,已經無法滿足嘉靖帝日益增長的需求。當然這些還不足以讓嘉靖帝幹掉他,但是他通過張三丰血經的事,攻擊未來的大明朝皇上,也就是現在的裕王,這就過界了。

畢竟嘉靖帝已經給足了嚴嵩面子,也答應他要殺齊大柱了,無外乎想替裕王開脫通倭的嫌疑而已,嚴嵩揪著這件事不放,自然激怒了皇帝。

四、

為什麼說他是大奸似忠,就體現在這裡,對君主忠誠是封建社會的為臣之道。呂芳和楊金水為什麼最後能全身而退,嘉靖帝看中的就是他們倆的忠誠。

同樣為劉和平編劇的《雍正王朝》,鄔思道的一段話就闡述了這個觀點:

「無論是誰,扳倒了太子,他都將不容於天下,不容於朝廷,最終也將不容於皇上。」

劇中貌似改稻為桑是嚴世蕃亂搞,把老爹拉下的水,實際上,整個隊伍就是嚴嵩拉起來的,他是嚴黨的首領,他要為整個團隊負責。

他最後一次面見嘉靖帝,就遞上去一份名單,並說了一段話:

「老臣有罪,罪在臣一身。諸臣有罪,罪在嚴世蕃羅龍文鄢懋卿,還有一些貪而無厭之人。有些人當遭天譴,有些人萬望皇上保全! 」

他既然這麼說了,也就等於,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隊伍中有好人,有壞人,有些人當遭天譴,有些人還算忠良。

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就有這麼一段進諫: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嚴嵩飽讀詩書,青詞又寫得那麼好,《左傳》都翻了不知道多少遍,自然也知道親小人的後果。他作為大明朝的首輔,本身就有責任打擊小人,重用賢臣,為什麼自己不做,偏要依靠天譴呢?

五、

有句話叫:

「奴才好用不管用,人才管用不好用!」

嘉靖帝尚且說出一番「長江、黃河」理論,作為臣屬的嚴嵩,自然也有樣學樣,也弄奴才來辦髒活,用人才來建功立業!

但最可恥的是,當自己面對危機時,他卻命令自己一心培養的國士,去當養寇自重,去當賣國賊。

劇中胡宗憲跟嚴嵩深夜交談那段對話,想必感動了很多人,但,楊角風只說一句話:

嚴嵩的表現真假!

他口口聲聲說著「以國士待你,全始全終」,還把自己晚上的剩飯拿給胡宗憲吃,這其實就是作秀,因為他深刻懂得,怎麼對待國士,怎麼對待小人,屬於對症下藥。不僅對自己的嚴黨如此,對待其他人,比如送高翰文文房四寶,比如跟徐階掏心窩子要把首輔位置讓給他……

鄢懋卿送他崑劇班子,他讓都不讓,先收下,回頭就送了徐階。而胡宗憲一進門,他就來一句這麼多年了,什麼時候收過你的東西?

在呂芳帶著酒去拜訪嚴嵩時,書中有一段話說得很好,在劇中也有體現:

「好在相府廚房十二個時辰都有廚子當值,無論正席珍饈還是隨意小吃皆叱咄可辦。」

這時候再回頭看看招待胡宗憲的剩飯,是不是很諷刺?

用嚴嵩對嚴世蕃說得話講就是:

「二十年了,你爹不光是殺人、治人、罷人,也會用人!」

雖然劇中的嚴嵩貌似不貪,但鄢懋卿巡鹽的帳單可是清清楚楚擺給嚴嵩看的,就算是他再傻,當首輔這麼多年,鹽稅到底能收多少,他心裡會沒數?

所以,做到了首輔這個位置,根本就不會明目張胆地貪,就算是清朝大貪官和珅,你要查他的帳,也很難查出問題來。關鍵是他會縱容手下去貪,再巧立名目,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銀子入了自己腰包。

這種面具戴得久了,連一直很信任他的嘉靖帝都感到了疑惑,後來他還對胡宗憲講:

「說到嚴嵩,朕也不比你更了解!」

等到嚴嵩倒臺,換上了清流,嘉靖帝還多次想念嚴嵩,嘴上還說著如果嚴嵩在,諒他們也不敢這樣。說到底,就是清流派業績一塌糊塗,搞不來錢,也背不了鍋,兩樣一樣不沾,還不如用貪官嚴嵩呢。

這也是嘉靖帝臨終前對海瑞發表一大通「長江、黃河」理論的真實感受!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關注吧!

相關焦點

  • 回顧經典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誰才是最狠的角色?
    《大明王朝1566》是2007年上映的一部絕佳的歷史劇,喜歡明朝歷史的朋友們著實過了一把癮。這部劇是國家一級編劇劉和平的作品,《雍正王朝》和《北平無戰事》這兩部優秀的電視劇也都是他的著作。這部劇的豆瓣評分高達9.7分,絕對是一部歷史良心劇。
  • 《大明王朝》再回味:嚴嵩指出的宮中大火,揭開了嘉靖的不堪往事
    如今站在21世紀的第3個十年,人們似乎越來越不願意埋首故紙堆,而把一切都交付給了無所不知的網際網路。 2007播出的《大明王朝1566》,隨著時間的逝去,如今被越來越多的觀眾所認可。 說它是國產前三歷史劇,爭議可能不大。
  • 《大明王朝》裡的嘉靖,才是最大的萬惡之源
    《大明王朝》一巧破千鈞。雖然劇中有不少虛構成分,但表現得更像真實歷史,陳寶國把嘉靖帝飾演的活靈活現,而《雍正王朝》《唐明皇》《漢武帝》等劇也只能排在後面了,它們皆因過度美化帝王而導致與歷史上政局的真相拉開了距離。
  • 《大明王朝1566》七位國家一級演員,第六位是《雍正王朝》的太子
    《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被稱為歷史正劇三部曲,深受大家的喜愛。前幾天大聖介紹了《雍正王朝》中的國家一級演員,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大明王朝1566》中的七位國家一級演員。3、海瑞:黃志忠《大明王朝1566》中基本上人人都有靠山,只有海瑞孤身一人。在他的眼中百姓是最重要的,之後是江山社稷,再之後才是皇帝。只要他看不順眼的地方他就去反對,哪怕撞得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當今社會缺少的正是海瑞這樣孤獨的清官。
  • 《大明王朝1566》中,作為未來皇帝的裕王,為何非和嚴嵩過不去呢
    在《大明王朝1566》中,有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就是作為皇位繼承人的裕王朱載垕,始終站在嚴嵩的對立面,十分的不對付,作為下一任皇帝,裕王為何要一直與嚴嵩過不去呢?即便是對他不滿意,等到登基後,直接一道聖旨不就解決他了嗎?幹嘛非冒著惹怒嘉靖帝的風險,不斷地參與到倒嚴運動中呢?實際上,裕王朱載垕和嚴嵩,不得不爭,也不得不鬥!
  • 大明王朝:殺人誅心,六心居改名六必居的背後,嘉靖帝盡顯帝王術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48篇文章)嚴黨倒臺,徐階奉命到嚴嵩府上傳達嘉靖帝的旨意,嚴嵩卻執意要帶一罈子六心居醬菜進獻皇上。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48期:大明王朝:嘉靖帝的硬威懾,他為什麼讓嚴嵩把六心居改成六必居?一、在北京六必居博物館裡,記載著六必居的牌匾是嚴嵩所題,但是並沒有蓋嘉靖帝的大印。
  • 中紀委參拍《大明王朝》宣傳海瑞反腐精神
    [內容速覽]中紀委直接參與《大明王朝》攝製工作,宣傳海瑞反腐精神,反映當前中國政府不斷加大反腐力度。這部名為《大明王朝1566──海瑞與嘉靖》的46集電視劇,之所以引起了各方的特別關注,顯然與其題材有著特殊的現實意義有關。海瑞,這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名字,已經成為「清官」的化身。在當前中國政府不斷加大反腐力度,廉政建設進入關鍵期的時刻,《大明王朝》的推出,不免讓人多一層聯想,尤其是中紀委直接參與該片攝製工作,更讓人有理由賦予其特殊的意義。
  • 在《大明王朝1566》中,你認為誰最聰明?
    若論誰最聰明,還真是不好說,在整個《大明王朝1566》中,天底下最聰明的人都聚在一起了,但這其中,卻有三個相對更為聰明的人。哪三位?錦衣衛七爺在經過調查事件原委後,明白了這些都是沈一石的設局,但又因為要顧及很多東西,不能直接說明,因此七爺才會說道,難道你要我上報大明被一個商人玩了不成?
  • 《大明王朝1566》就是最好的國產歷史劇,沒有之一
    /《大明王朝1566》宅在家裡,只好看劇。無奈的是,看幾集就棄的劇太多,一集不落看下去的劇又太少,兜兜轉轉,最後還是看回老劇。但《大明王朝1566》不是如此,簡單的黑白正邪無法劃分其中的人物,甚至沒有絕對意義上的主角——貪官嚴嵩,在大多數時候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虛弱的老人,嘉慶皇帝一心修道,卻在暗中把控著朝臣之間的平衡;旁白把嘉靖調侃成「大明事實上的戶部尚書」。
  • 9.7高分評價,佔據豆瓣評分榜首,《大明王朝1566》你值得一看!
    《大明王朝1566》是由張黎執導,陳寶國、黃志忠、王慶祥、倪大紅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本劇講述的是嘉靖與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貪官奸臣橫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大奸臣嚴嵩黨羽眾多、權傾朝野,清官海瑞不懼強權,敢於向腐朽封建的皇權發起挑戰。皇帝朱厚熜(cōng)剛愎自用、練道修玄二十載,以一己之私始終把控著大明朝的軍政、經濟大權。
  • 如何理解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的長江黃河論?
    長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了數省兩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這個海瑞不懂這個道理,在奏摺裡勸朕只用長江而廢黃河,朕其可乎?反之,黃河一旦泛濫,便需治理,這便是朕為什麼罷黜嚴嵩、殺嚴世蕃的道理。再反之,長江一旦泛濫,朕也要治理,這便是朕為什麼罷黜楊廷和、夏言,殺楊繼盛沈煉等人的道理。
  • 還原真實的趙貞吉:被《大明王朝1566》誤解的四川學者
    大明王朝中世宗嘉靖帝劇照 當然人與人肯定有差異,不可能完全一致。王陽明本人經歷是由道入儒,如陽明稱號和養病方面都尊道法。 大明王朝中趙貞吉劇照 二、趙貞吉一生與嚴嵩對立 嘉靖中期開始,嚴嵩父子攬事將近二十年
  • 從《大明王朝1566》看明中期中央權力的變化
    2007年,一部《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衛視首播,這部劇一播出便引來廣泛好評,一度登上了豆瓣評分榜國產歷史劇第一名。劇中塑造了嘉靖皇帝、海瑞、馮保、張居正、嚴嵩的一批經典的人物形象。更難能可貴的是,作為一部歷史正劇,張黎導演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了當時真實的歷史。
  • 明朝大臣嚴嵩真的給北京老字號六必居題寫過店名嗎?
    在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裡,有這樣一幕: 在明朝時期,北京有一家老字號店鋪叫六心居,因為是趙姓兄弟六人所創辦,取「六人同心」之意。大臣嚴嵩很喜歡吃六心居的醬菜。每季新出醬菜,嚴嵩都要給嘉靖皇帝送上一壇。
  • 大明王朝中胡宗憲刻意隱瞞毀堤淹田真相,為何嘉靖帝還說他命苦?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8:大明王朝中嘉靖帝明知毀堤淹田的事,為什麼會饒過胡宗憲的欺瞞?一、大明王朝這部劇,雖然處處暗藏殺機,但是各方勢力第一次微妙的發生變化,還是在胡宗憲第一次進京的這次。這次進京也使得後面的形勢變得不明朗起來,並且終於引出了劇中第一男主角——海瑞!說來有點慚愧,楊角風談大明王朝都講到第18講了,主角海瑞還沒有出來呢,慚愧,慚愧!
  •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在滿屏美瞳仙俠劇、無腦宮鬥劇、婆媽諜戰劇的一片霸屏下終於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歷史題材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距離它首播的2007年元旦,剛好過去十年。就此之後《大明王朝1566》版權被湖南衛視拿著,其他的電視臺也不想接,原本計劃中的續集《大明王朝1587》也沒人再提。如今版權到期,紅色意味濃厚的重慶衛視馬上接棒宣布要在開年黃金檔播出。
  • 《大明王朝》真實,《新龍門客棧》豪邁,明朝影視劇哪部最上頭?
    2020年是明朝熱的一年,朱姓王朝取代愛新覺羅氏,成為影視劇中的焦點。《大明風華》、《成化十四年》、《錦衣之下》,幾部以明朝為背景的影視劇熱播,唯一可惜的是馮紹峰、陳寶國和穎兒主演的《山河月明》一直沒有播出!
  • 站在大明王朝政治頂峰的男人,首輔張居正!
    後來的白圭也確實位極人臣,不知道這與當年他曾祖父夢中的那隻白龜是否有關係呢?白圭自小就展現出了非同常人聰慧,在他所屬的荊州也是小有名氣,十二歲的他參加當地的童試,他的聰明伶俐很是被當時荊州知府李士翱所喜愛,知府告誡白圭一定要立下遠大的抱負,長大以後要做國家的棟梁之材,以此來報效國家!
  • 大明王朝:海瑞首次進京,為何誰都沒見,先去六必居題了幾個字?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49篇文章)嚴嵩跟徐階的權力交接,隨著他把「六心居」醬菜館的招牌改成「六必居」而結束,也預示著由清流派掌權的新時代到來。但是讓清流們鬱悶的是,雖然嚴黨表面上倒臺,但是倒得並不徹底。
  • 大明王朝1566的「改稻為桑」
    原標題:大明王朝1566的「改稻為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