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真的會把「渤海」填平嗎?看看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就知道了
黃河是我國的第一長河,也是我國的母親河。在這裡孕育了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滋養了黃河沿線許多的百姓和人民。黃河取名就是因為河水不夠清澈,整體上是黃色的,因此才叫黃河。但是為什麼黃河水會呈現出黃色呢?其實這是因為黃河改道後流經黃土高原,黃土高原的土質比較疏鬆,而且我們知道: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率太低,泥沙就很多了,因此河水經過這裡,水中攜帶的泥沙含量就很大了。而且上下遊的落差過大,導致黃河河水比較渾濁。其實,泥沙含量過大還有許多不同的危害,比如說:在黃河的中下遊的有些地區,由於泥沙大量在此淤積,高於河水水位,在中下遊地區形成了地上河。地上河有什麼危害呢?想必地理學得好的同志們都知道,小編就不在這裡一一贅敘了。
千百年前,原本我國的很多地方都能使用黃河水的灌溉,這個母親河會很好的發揮它的價值。養育更多的人民,澆灌更多的土地,成就更多的良田。但是好景不長,後來由於黃河水太過渾濁,攜帶的泥沙量太大,大量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遊地區不斷沉積,地上河的面積不斷擴大,不停地擴張。如果長期這樣下去,這樣的後果是災害性和毀滅性的。我們也許真的無力承擔,甚至想想都很恐怖。我們都知道:黃河最終要匯入渤海。如果黃河的泥沙不斷堆積,不斷向前延伸,那麼你們可以想像一下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是什麼?
沒錯,你的想法或許是對的。黃河會把從黃土高原攜帶來的泥沙不停地注入渤海。一天兩天或許沒什麼問題,但日子久了會發生什麼呢?也許黃河攜帶的大量泥沙會最終吧渤海填平,在你現在看來或許覺得不可思議。但積累的重要性的確不容小覷,滴水穿石的道理我相信沒有人會不懂得。在這裡,小編沒有危言聳聽,也沒有胡說八道,或許如果我們不重視,繼續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這樣的情況也許真的會出現。也許有人會說:泥沙的含量畢竟有限。其實不然,要知道,黃土高原的面積很大,泥沙也是源源不斷的被黃河搬運來到渤海。
如果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到時候,你相信了,災難卻來臨了,不可挽回了。何況黃河注入渤海的入海口面積不大,很快就會被大量而來的泥沙佔領。那個時候,渤海被填平的機率就更大了。看了這些,你是不是和小編一樣緊張了起來呢?為了保護我們的渤海不被填平,需要你我的共同行動,保護環境,從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