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會不會被黃河泥沙填平,能否將黃河改道從江蘇入海?

2020-12-12 騰訊網

1942年黃河決堤,此後十年間黃河由江蘇注入黃海,到1952年才改為經山東流入渤海直至今日。那麼六十多年前的這次改道給北方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給南方又帶來了什麼樣的弊端呢?如果今天人為地將黃河改回經江蘇入海,會遇到什麼樣的阻力,付出多大的成本呢?

圖-黃河示意圖

中國人多地少已是不爭的事實,千百年來為了使滄海變為桑田,我們的祖先使出了渾身解數去圍海造陸。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的力量終究是渺小的,圍海造陸的主力不是人類而是黃河。每年黃河都要攜帶大量的泥沙入海,無論是在路途中還是在入海口這些泥沙都形成巨大的淤積,久而久之在黃河的流經之地就造成泛濫,在入海口則形成巨大的衝積三角洲。

圖-黃河及山東、江蘇部分地區地形示意圖

如今黃河經山東注入渤海,而渤海是個什麼樣子呢?被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環抱的渤海是個半封閉的內海,這片海域平均水深不足二十米,河流入海口的深度更是只有幾米而已,泥沙極易在此沉積。據統計,黃河自從流入渤海以後,每年淨造陸地二十至三十平方公裡,海岸線外延兩公裡左右。或許你覺得這是一件好事,畢竟可以緩解土地緊張的形勢,但長此以往卻是弊大於利。

圖-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

我國對於渤海擁有完全的主權,這裡不存在離岸多少海裡的專屬經濟區問題,也就是說無論是海洋還是陸地都是我們國家的。那麼你希望渤海被填平呢?還是保持原貌呢?短期來看,土地確實能夠用於居住和開發,但是海洋對於調節氣候的作用卻是陸地無法比擬的。如果渤海被填平,北方的乾旱必將比現在更加嚴重,可能整個華北的氣候環境都要因此而改變。

圖-黃河流域示意圖

但是如果改由江蘇古道入海,儘管北方的缺水狀況仍舊比現在嚴峻,但是每年在黃海的衝積陸地卻能夠讓我國的海洋管轄區域不斷向公海拓展,蘇北一帶的沼澤鹽鹼化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那麼在現有條件下,我們能夠實現黃河人為改道嗎?客觀地講,技術上不難,但實際操作太難了。對於我國那些久經戰陣的水利專家來說,這項工程怎麼也難不過南水北調,但我們卻失去了實施的最好時機。

圖-長江、黃河示意圖

如果是幾十年前,面對一窮二白的局面,把黃河改回古道,社會成本極低。但是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山東到江蘇的鐵路、大橋、管線早已是密密麻麻,牽一髮而動全身。原古道兩側的民居、樓房、耕地阡陌連片,又將涉及無數農民的利益,這個成本太嚇人了。

相關焦點

  • 黃河的泥沙遲早會填平渤海,能不能將黃河改道解決這一問題?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長河,雖然水量不大,但由於途徑黃土高原而攜帶了大量泥沙,因此黃河的造地能力絕對是世界第一。目前位於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面積每年都在擴大,而接納黃河的渤海面積則每年都在減小,如此下去,渤海遲早會被黃河填平,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 黃河每年攜帶16億噸泥沙流入渤海,渤海會被它填平嗎?
    眾所周知,黃河還以攜帶大量泥沙而聞名,古人云「黃河鬥水,泥居其七」,主要原因在於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時,黃土土質非常鬆散,很容易被雨水和洪水衝刷,而且,當地的植被破壞嚴重,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現象。每年,黃河都會攜帶近16億噸的泥沙匯入渤海。理論上,黃河攜帶的泥沙早應該把渤海填平了才對,為什麼渤海依然波濤洶湧呢?這就要從幾百萬年前說起了。
  • 「三號洪水」衝沙入河,黃河能否承受,未來渤海會被填平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地理#系列徵文原標題:黃河出現三號洪水,長久以往萊州灣會不會被黃河淤埋成大型水庫?不過,將黃河水量增大就理解為萊州灣將會被黃河泥沙淤埋成大型水庫,實屬有點小題大做,畢竟現代黃河自1855年改道並奪了濟南北邊的大清河匯入渤海後,在長近164年的時間裡,我國最大的內海渤海及其三大海灣之一(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的萊州灣並沒有因為黃河泥沙的淤積而被填平。
  • 清朝黃河改道山東入海,以後還會改道江蘇嗎?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最近的這次黃河大改道為什麼會發生,以後黃河還會再改道嗎?在這次改道之前,黃河是從山東、安徽、江蘇交界地帶流過,奪淮河水道在江蘇省境內入黃海。
  • 黃河會填平渤海嗎?
    圖源@VCG它還是一個顏值堪憂的海——遼河、灤河、海河和黃河等河流溝通山海,將泥沙匯聚於此,海水中懸浮大量泥沙,渾濁不堪。其中,尤以黃河泥沙對渤海的貢獻最大,可佔到輸入渤海總泥沙的90%以上[1]。渤海範圍及周邊水系示意圖 | 製圖@星球研究所19世紀以來,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向大海推進了數十千米,一點點蠶食著渤海波濤。這也讓人們產生了一個疑問:黃河的輸沙量這麼大,而渤海的面積又這麼小,黃河會填平渤海嗎?東營墾利黃河口生態旅遊區 | 圖中水道為潮汐水道,不是黃河河道。
  • 黃河含沙量這麼大,為啥沒填平渤海?其實華北平原都是黃河填平的
    我們知道,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現在每年通過黃河匯入大海的泥沙就有16億噸。在歷史上,黃河曾經發生過26次大改道,也曾北經海河流入渤海,而渤海的平均水深只有18米。黃河的泥沙一直在不斷匯入黃海和渤海,為什麼至今仍沒有把渤海填平呢?
  • 渤海7.7萬平方公裡,黃河每年送來12億噸泥沙,渤海會被填平嗎
    黃河被譽為是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中遊流經黃土高原地區,裹挾了大量的泥沙,所以黃河河水的顏色呈現出黃色。它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據統計黃河每年都會產生16億噸的泥沙,其中有12億噸泥沙流入渤海。如果照這個速度下去的話,總面積77284平方公裡的渤海用不了4萬年就會被填平了。實際上流入渤海的河流不只是黃河這一條,還有海河和遼河等河流等。它們也會對渤海的面積造成影響。這麼計算的話,渤海是難逃消失的命運了。未來渤海會消失嗎?我們不能用簡單的計算來預測,影響未來渤海能否存在的因素有很多。
  • 黃河真的會把「渤海」填平嗎?看看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就知道了
    黃河真的會把「渤海」填平嗎?看看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就知道了黃河是我國的第一長河,也是我國的母親河。在這裡孕育了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滋養了黃河沿線許多的百姓和人民。黃河取名就是因為河水不夠清澈,整體上是黃色的,因此才叫黃河。但是為什麼黃河水會呈現出黃色呢?
  • 為什麼黃河在1952年,改道流向了公海?現在終於知道了
    而黃河的多次改道,也是其獨特的標籤黃河最初是從流入渤海的,後來因為河水衝破河提,自然改道從江蘇流入大海。後來又改道現在山東的入海口。雖然現在河流和古代時期河流都是流入渤海,但入海口卻不一樣。現在的入海後在山東省境內。黃河經過多次改變流向,是有原因的首先,對渤海的影響。在古代,黃河是直接流入渤海灣的。
  • 現在黃河還有可能改道嗎?如果可以選擇,黃河在哪裡入海最好?
    按照現在黃河的水量來看,黃河已經沒有改道的能力了,現在黃河的主要問題是斷流!自從有文字記錄以來,黃河曾決口泛濫達1593次,大規模改道26次。最北曾奪海河河道入海,最南曾奪淮河河道入海。(南宋時期,黃河是由江蘇入海的)到清朝晚期,黃河在江蘇一線河道已經淤積嚴重,黃河水患也日趨頻繁,當時的人就已經建議對黃河進行人為改道。然而清末時局動蕩,清廷根本沒有精力理會黃河問題。
  • 黃河會把「渤海」填平嗎?看看海岸線的變化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從古自今,黃河都在一直養育著河岸兩邊的人們,沿途而下的泥沙也形成平原,成為中國又一個富饒之地。泥沙形成平原能讓人們生活得更好,但是不斷堆積的泥沙也帶來不小的麻煩。黃河之說以叫做黃河,是因為它的水質很渾濁,在奔流不息的河水之中夾雜著大量泥沙。
  • 黃河含沙量世界最大,為何至今沒有填平渤海?科學家說出原因
    審核:小文黃河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它被中國人譽為「母親河」,在中國的領土上,黃河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大長河,而且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黃河全場大約5464公裡,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裡,它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整條河流以「幾」字形呈現在中國地圖上。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等9個省,最後流入渤海。黃河每年基本上會攜帶16億噸黃沙入海,那麼渤海就是黃河黃沙的去處了。既然這麼大的黃沙匯入僅有7.7284萬平方千米的渤海,歷經多年的衝擊,很多人可能會產生這樣的一疑問:為什麼黃河的黃沙至今還沒把渤海填平呢?
  • 黃河泥沙堵住淮河出海口,淮河怎麼入海?
    淮河,古稱淮水,是我國七大水系之一,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桐柏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全長約1000公裡。從源頭至信陽市淮濱縣洪河口以上為淮河上遊,長360公裡。洪河口以下至洪澤湖出口中渡為淮河中遊,長490公裡。中渡以下至三江營(江蘇揚州市江都區東南大江北岸)為淮河下遊,長150公裡。
  • 黃河每年攜帶16億噸泥沙,華北平原還在擴大,渤海會消失嗎?
    之所以黃河會攜帶大量泥沙,是因為黃河中段會流經我國的黃土高原地區,這也是為什麼黃河會成為全世界泥沙含量最大的一條河流。應該很多人並不了解,雖然黃河裡的泥沙每年都可以達到16億噸,但其中對衝積平原面積增長作出貢獻的部分,大約只有四億噸的樣子,而另外的12億噸左右泥沙則主要都流向了大海。
  • 黃河會讓渤海變成「黃海」嗎?看看渤海的深度就知道了!
    黃河作為我國第二長河,主要流經了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等地區,在這些地區中,尤其經過了我國的黃土高原,也正是如此,黃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對黃河有著巨大的影響,而這些泥沙也讓黃河有著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稱,而黃河名稱中的「黃」字也由此而來。
  •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卻沒能將渤海填平,這是為什麼?
    據了解,在全世界所有的河流中,黃河的含沙量應該是最大的,它每年大約會將16億噸黃沙帶進大海中,但為什麼它沒有將渤海填平呢?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黃河下遊最終注入渤海,而生活在渤海附近的人就能夠明顯感受到黃河之「黃」。既然黃河每年都會將如此多黃沙帶入渤海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難道不會將整個渤海都填平嗎?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需要了解黃河的過去。
  • 黃河會把「渤海」填平嗎?看看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
    黃河會把「渤海」填平嗎?看看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你們知道嗎?之前我們的母親河黃河並不叫這個名字,是因為什麼才取名為黃河呢?小編查閱了資料,主要是因為在它河水很少可是泥沙卻成堆與河水摻和在一起,以前人們都叫黃河是「河」「大河」。因為泥沙過多就取了黃河這個名字。為什麼水會變得發黃呢?這就看看歷史了走向,要從春秋那個時候說起來了。
  • 黃河改道(知乎推薦)
    -現將全文呈閱如下。-問題是:讓現在的黃河改道流入黃海,從長遠看是否更有利?比如增加領土面積?-不是沒改過,最後還是選擇了現在的河道,主要考慮便於修堤壩和束水衝沙。-假如按提問者說的那樣,黃河將會形成河南那麼大的一片黃泛區,而且黃河會迅速填平現有河道,並3~4年改道一次,淹沒農田、城市、鐵路,洪澤湖會被迅速填平,會因為黃河泥沙的淤積,改變整個淮河漏鬥形的地貌,會形成小澇小災,大澇大災的局面。-南水北調把400億方水從長江流域調入海河流域,而黃河改道會形成一個北水南吊的局面。
  • 文化山東|再解「黃河改道」
    和夏秋汛期相比,黃河溫順了不少,河面只有洪峰期的一半寬,岸邊曲曲折折的沙土線說明了曾經的水位之高。清初學者胡渭在《禹貢錐指》中提出黃河有「五大徙」,算上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共「六大徙」。1959年,黃河水利委員會統計,黃河決口泛濫總計有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影響巨大的改道有6次,所涉地區有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五省。
  • 渤海一旦填平,多出7萬多平方公裡國土該填嗎?其實一直在進行
    很多人說即使不用人工去填平渤海,渤海也正在慢慢的被填平,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前面小編就說了渤海的平均深度,這深度是不高的,而之所以說渤海在被慢慢地填平主要是因為黃河,渤海的面積達7.7萬平方公裡,這裡有著巨大的水量,但是我國北方地區的河流徑流量都比較小,但是流入渤海的較大河流有黃河,海河等,因為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所以流入渤海之後的含沙量也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