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專題
海南「四大名菜」產業調查
開篇語
如今,隨著營養和健康清淡的飲食文化不斷興盛,瓊菜已經愈發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談及瓊菜,被稱為海南「四大名菜」的文昌雞、嘉積鴨、東山羊、和樂蟹便不可不提。
然而,由於生產方式、消費觀念以及政策扶持力度等相關因素,「四大名菜」卻長期存在不少問題:原材料供應量較少、市場供需關係存在不平衡,或者品種樣式不再受歡迎,體現出在消費者端便是「式微」或「昂貴」。這是哪些原因導致,有哪些破解思路呢?請看此次海南「四大名菜」產業調查。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30日消息(記者 王子遙)在瓊菜中,不可不提的菜品便有東山羊一份。作為海南傳統四大名菜之一,東山羊以味道鮮美、羶味少、口感獨特、營養豐富等著稱,深受海南本地以及兩廣地區消費者的喜愛。
然而近年來,隨著島內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優質黑山羊肉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也使得黑山羊中最為著名的東山羊肉已然賣出了「山珍」的價格;而由於省內東山羊養殖規模小,規模化生產更新速度較慢,這一高價仍難有明顯下降。目前,海南正通過產業扶持、龍頭企業帶動等方式,彌補黑山羊的市場缺口,助力黑山羊產業提質增效。
無奈
高價黑山羊已「遠離」百姓餐桌
資料顯示,海南黑山羊養殖歷史之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1700 多年前,可以說是在海南島獨特的自然環境下長期選育而成的獨特品種,而東山羊又是在位於萬寧市的東山嶺周邊地區育種培養的優質黑山羊,具有一定的區域性。隨著市場與消費者的追逐,這道在桌餐上享受盛譽的海南四大名菜之一,如今卻越來越「遠離」了尋常百姓的餐桌。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現在去一家普通的瓊菜館可以點得到文昌雞、嘉積鴨與和樂蟹,想點到正宗的萬寧東山羊可有些不容易。」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海口部分瓊菜館以及瓊菜愛好者,被告知想吃到正宗東山羊已經十分困難,其主要原因便是價格較高。
資料圖:萬寧東山羊。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從今年的市場行情來看,一斤黑山羊羊肉的平均供貨價都要70元左右,所以我們在外面餐館裡吃到的普通價格的羊肉絕對不會是萬寧本地東山羊,即使是零售價80元-90元的羊肉,也基本不是正宗萬寧東山的黑山羊,大多是普通黑山羊。」面對記者,海口一家瓊菜餐飲企業相關負責人陳先生直言道,「近年來東山羊的價格被炒到這麼高,我們餐飲企業也沒有想到。這價位已經不是普通禽肉類的價格,而是『山珍』的價格了。」
在今年8月份召開的海口瓊菜原材料供應座談會上,海南省黑山羊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根據該協會初步統計,目前海南黑山羊的年供應量在50-60萬隻之間,而需求量卻達到了驚人的180萬隻左右。超過120萬隻的年需求缺口,既助推了黑山羊價格的猛漲,也使得一些不法商販通過偷渡等方式將島外活羊運入島內進行高價銷售,擾亂了市場秩序的同時,也拉低了海南黑山羊以及萬寧東山羊的行業口碑。
癥結
規模化生產更新速度較慢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的省「兩會」上,就有省政協委員提交過關於大力扶持發展萬寧東山羊產業的相關建議。近年來,海南也持續關注東山羊乃至全省黑山羊的產業發展,省農業廳等相關單位還組織了全省黑山羊養殖技術培訓班等相關培訓,但都未能從根本上扭轉目前黑山羊供需嚴重不平衡的發展態勢。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現階段黑山羊產業發展存在多方面困難,如:發展資金普遍不足;規模化生產程度較低,分散經營和粗放型管理模式更新速度較慢;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滯後,飼養技術落後,科技含量不高;自然放牧式的養殖導致產出能力較低,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目前海南的黑山羊產業已開始由傳統散養、放養向規模化圈舍飼養方式轉變了,但受制於羊產仔數少、產仔周期長、颱風等因素影響,想要短時間內迅速擴大出欄量仍十分困難。」萬寧市一家黑山羊養殖企業相關負責人符先生說道。
其表示,曾經令島內黑山羊養殖企業或合作社頭疼的還包括未經檢驗檢疫的入島活羊。這類羊從養殖成本等方面比省內黑山羊更具優勢,為了迅速地脫手,銷售價格也相對低廉,此前給省內黑山羊養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隨著海關、公安部門等相關部門加大查處力度,這一情況已經逐步得到遏制。所以,目前的癥結主要集中海南黑山羊產業本身,如何發力破解,還需要企業與政府共同思考。
破題
政府積極引導產業提質增效
產業想要發展,除了市場自身的運作外,政府也需要在適當時候扮演起引導的角色,對產業進行扶持。記者從海南省農業科學院了解到,目前海南黑山羊產業正逐步借著農業結構調整和「糧改飼」戰略的實施,結合省內各地實際情況,在品種選育、飼草料開發、屠宰加工以及品牌營銷等方面下功夫,摸索出適合海南的產業發展模式,帶動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產業增效。
在瓊山區三門坡鎮清泉村,不少農戶便在政府的指導下開始養殖起了黑山羊。通過政府的幫助下,清泉村不僅修建了標準化羊舍,並配套建設了種植有牧草的牧場。實際上,通過類似的方式,既可以助力農戶增收,又能夠緩解黑山羊的市場缺口,一舉兩得。
「最早是政府資助了我們20頭羊讓我們養殖,安排專業人員教我們養殖技術。現在我們的養殖規模早就擴大了,越來越輕車熟路了。」清泉村村民羅先生說。
在一些農業方面的專家看來,目前政府還需要去引導企業或村鎮養殖合作社建設黑山羊保種場、原種場、擴繁場等場所,加強種源交流和聯合育種,從專業養殖方面保障黑山羊羊種的優越性。可以通過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技術培訓體系,加大技術扶持和服務,對萬寧、海口等海南黑山羊主要養殖市縣進行專業性的技術指導。
據介紹,雖然步調較慢,但目前海南黑山羊產業方面的龍頭企業組織規模也在逐步擴大。已有越來越多大型黑山羊養殖企業開始實行「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提供產供銷一體化的全方位服務,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聯動機制,為增加本地農戶收入,實現優質肉羊產業化發展的目標作出貢獻。事實上,目前還有部分市縣正著力發揮傳統黑山羊品牌效益,依託海南黑山羊推動休閒農場建設、休閒觀光旅遊以及相關休閒食品開發。
「市場培育在前期是十分重要的,在現階段的商業模式下,黑山羊還可以嘗試通過電子商務以及直播帶貨的形式銷售加工品以及半加工品。」海口一家社區團購企業銷售總監陳女士認為,相關產業協會還可集中資源與相關商超、團購平臺進行合作,爭取更多銷路;同時還可聯合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嘗試設立黑山羊產業發展基金,提高養殖企業(戶)投融資能力,助力產業拓寬發展體量。
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
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智慧財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