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產能過剩」,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該如何去「根治」?

2020-12-12 大金牛財經

估計大家都聽說過「產能過剩」這個詞,尤其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候,「產能過剩」的現象也就越來越多了。即便是到了現在,依然沒有辦法徹底「根治」產能過剩的情況,雖然說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發展必然會出現的現象,但是中國的「產能過剩」現象,為什麼會如此「頑固」呢?

目前,我國「產能過剩」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但是這也不代表只有我國出現了這種情況。全球各地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而已,不過也有一些國家考慮的不是「產能過剩」,而是產能無法滿足本國的需求,例如印度就是如此。

這樣一對比,反差還是比較大的,在中國,工業發展的產能就是過剩的,有些人可能表示質疑,但是反觀中國這些年的發展,你可能就會發現,當初非常賺錢的鋼材生意,現在也出現了產能過剩的行業。當初鋼材的價格一路下跌,擋也擋不住,本來引以為傲鋼鐵工作,最後居然成為了第一批下崗的職工。

此外,我國的實體店和餐飲行業也是如此,要說是因為電商導致實體店倒閉的,我一點也不信,雖然說電商的確帶來了一些影響,但是這不是致命的。大家可以看看現在的社會,到處都是實體店,而且運營得還不錯。這就值得我們去深思了,為什麼有些實體店倒閉了,開不下去了,而有些實體店卻開得如火如荼?

歸根到底,其實也是產能過剩。幾十年前,人們都知道,只要開個店就能賺到錢,於是一下子很多人都去開店了,導致整個市場都處於一種飽和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肯定會有一部分實體店被淘汰。原因很簡單,人們的需求並沒有什麼變化,而提供服務的門店卻越來越多。

那麼消費者的選擇性也越來越多,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市場的競爭壓力快速上升,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實體店都能夠抵禦這種壓力,那些跟不上「節奏」的實體店就會被淘汰掉。也就是說,如果市場無法消化掉這些過剩的產能,那麼就會被淘汰掉。

再比如,雜交水稻的確帶來了高額產能,讓20個農民的糧食產量翻了好幾倍,最後,20個農民種出來的糧食足夠100人吃,但是人口數量卻依然保持原有的40人不變,那麼這剩下足夠60人吃的糧食,是不是就是產能過剩呢?

想要徹底「根治」,最好的辦法就是人們能夠意識到市場飽和,並且不斷開發新的就業崗位,如果就業崗位越來越多,那麼也就不會出現這麼多人都進入同一個行業的現象了,就算有,那也是少數。市場的平衡非常重要,如果破壞了原有的平衡,就肯定會有一部分人被淘汰掉,對此,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嗎?如果有的話,一定要記得和大家分享哦。

相關焦點

  • 我國背後的「產能過剩」,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該怎麼去根治?
    文:Jarvan我們都熟悉「產能過剩」這個詞。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產能過剩的情況。即使是現在,產能過剩也無法根除。作為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為啥中國的產能過剩如此頑固?關於標題中提到的中國產能過剩,中國的產能過剩確實比較嚴重,但這並不是市場經濟只存在於中國的必然結果,世界各國都或多或少存在產能過剩。市場需求不是靜態的,只要變化,那麼供給自然會過剩。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地發生只是時間問題,但印度等一些國家考慮的不是「產能過剩」,而是無法滿足本國需求。
  • 製造大國產能過剩?陸續有公司破產,產能過剩是好事還是壞事?
    但是我國目前卻面臨著產能過剩的狀況。 什麼是產能過剩?是生產產品的能力飽和。產能過剩不是指產品過剩,在一些情況下,即便產品不過剩,產能也可能過剩。 行業產能過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產品價格的相對下滑;2.企業盈利的能力大幅度下降,虧損的企業開始增加;3.行業的供給超過行業需求。而因為產能過剩所破產的企業數不勝數。
  • 中國「產能過剩」越來越嚴峻?連外國都替我們著急,為何無法根治
    例如,產能過剩,這個詞對於很多人來說想必都很熟悉。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總體上來說經濟發展還是比較良好的,並且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也相對穩定健康。然而,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其實我國也經歷過產能過剩的問題,而且發生的頻率還比較多。即使是到了現在,產能過剩的問題也依舊無法根除,那麼中國的產能過剩的問題為何會如此的棘手?
  • 投資製造明天的災難:中國的產能過剩,外國人都替我們著急
    產能過剩帶來的危害是致命的,就拿農業領域來說,近年來水果、雞蛋、水產品等接連滯銷,農民辛苦一年根本就沒賺上什麼錢,反而還虧損了不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市場需求一定,結果產量過高,收購價格只能不斷壓低。
  • 中國存在兩大過剩:產能過剩與資本過剩
    會上,中企之聲研究院院長李錦表示,前,中國存在兩大過剩:產能過剩與資本過剩。產能過剩是表象,資本過剩是實質。  「目前,中國存在兩大過剩:產能過剩與資本過剩。」李錦說,一般情況下,人們注重去產能過剩,而忽視去資本過剩。中國經濟風險根源是資本過剩,產能過剩是表象,資本過剩是實質。
  • 光伏玻璃新政或「鬆綁」 產能過剩隱憂仍存?
    2020年1月,工信部再次發布《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操作問答》,明確光伏玻璃列入產能過剩的平板玻璃範圍。在光伏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光伏玻璃在政策上仍被定義為產能過剩產業,但是其明顯不涉及過剩,希望在政策上給予細化,避免「一刀切」。不過,該問題也一直存在反對聲音,並稱這與上述工信部相關政策規定沒有直接關聯。
  • 杉杉股份淨利滑坡謀轉型 產能過剩哨響如何激流勇進
    對於上漲的原因,該增資擴股項目的聯繫人李女士曾對媒體稱,並不是很清楚。   據媒體報導,公司對巨化凱藍增資入股的目的是從原材料供應的把控角度出發做出的投資決定。而實際上,隨著擴建產能的逐漸釋放,以及2016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熱度的逐漸下行,產能過剩的風險已出現苗頭。公司也在公告中披露了相關產品產能過剩的風險:「六氟磷酸鋰供需將發生變化,屆時可能會出現一定的產能過剩情況」。
  • 高利潤時代 燈具企業存在嚴重產能過剩
    且由於企業盲目生產,行業發展趨緩、剛性需求失去效應等原因,導致產能過剩現象凸顯。燈具企業存在著產能過剩的問題現在,燈具的促銷愈演愈烈,尤其是團購促銷更是搞的風風火火,不論是大大小小的節日還是周年慶典甚至八竿子打不著的日子都會有團購活動。這些團購活動雖然一定程度上實惠了消費者,但是也從側面顯示出了燈具銷售現狀的疲軟。
  • 上海松江豪宅市場產能過剩 招商地產再提跌價準備
    一天之後,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在近百家媒體面前表明一個觀點:產能過剩是房地產行業現在遇到的一個問題,房價的下行壓力很大。  事實上,孫宏 斌所說的產能過剩,在全國大部分城市都存在。不斷有媒體報導,某市乃至某省的住宅新竣工面積,遠遠超過了當地的實際需求。即使是被認為供需均衡的上海和廣州,也有部分區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供大於求的問題。  首當其衝的就是高端豪宅市場。
  • 【風向標】產能過剩陰雲密布 高層緊急「撥亂反正」
    產能過剩一直是中國經濟的頑疾。與以往不同,此次中國高層將產能過剩直接與經濟危機聯繫起來。可以說,有效解決產能過剩正在成為新一屆政府宏觀調控中最大的挑戰。
  • 牛奶真的「產能過剩」?都是進口太多惹的禍!
    上周末去超市買了點酸奶,發現牛奶的打折力度有點大,如某品牌的老酸奶,零售價不到4元,買一送一。無獨有偶,昨日本報的一則報導,通過對山東濰坊銀座超市的調查,發現為迎戰中秋消費旺季,乳企紛紛打出促銷廣告:半價銷售、買就送。迎中秋促銷,或許只是一個表象。
  • 亞洲廉價航空公司聯手 應對競爭與產能過剩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金融時報》12月16日報導,包括泰國和臺灣的兩家新廉價航空公司在內的約50家亞洲廉價航空公司正在承受產能過剩和激烈競爭帶來的巨大壓力。目前,四家亞洲廉價航空公司展開了一系列交易活動,表明激烈的競爭和產能過剩正迫使這些廉價航空公司極力尋求合作。
  • 製冷劑行業:面臨產能過剩、新冠病毒疫情雙重挑戰
    而R32產能嚴重過剩導致價格下探成本線,R410A因競爭力不及R32致使需求減弱。2020年,氟化工製冷劑行業發展態勢並沒有就此轉換風向,再加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迅猛來襲,氟化工製冷劑行業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一切要看家用空調等產業鏈下遊生產企業復產之後的市場走勢,才能揭曉答案。
  • 歡樂家 產能過剩還要融資
    歡樂家 產能過剩還要融資 2020-11-05 00
  • 多地水泥項目違規上馬 產能嚴重過剩陷崩潰邊緣
    第1頁:違規上馬 第2頁:自律限產保價被罰  這些違規項目進一步加劇了產能過剩遼寧省水泥產能過剩大體是從2009年凸顯,而且過剩問題反映在全省各個地區。因為產能剛性過剩,各企業為搶佔市場,低價傾銷,導致全行業開始惡性競爭,其後果是2009年和2010年出現全行業虧損,2011年因為限產保價才得以盈利。  近年來,國內大型水泥集團紛紛進入遼寧,2008年~2010年間,全省新增新型幹法熟料產能達2837萬噸,增速全國第一。
  • 中國製造業的「過剩」,究竟是「偽命題」,還是「真滯銷」?
    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於「產能過剩」四個字,從字面意思理解非常簡單,就是供大於求,產品價格下跌。但是產能過剩也並不只是產量的問題,其中還涉及了就業、產業安全以及競爭力等多個社會因素。對於產能過剩的理解,有人覺得不僅體現在工業方面,甚至農業方面也有顯露。
  • 防護服企業一月激增826家,疫情之後過剩產能何去何從?
    中國服裝協會指出,因眾多服裝廠紛紛轉產,國內防護服產能正在慢慢提高,產能已達97.5萬件/日左右。資本市場中,防護服概念股也應聲上漲,報喜鳥、搜於特、華紡股份等個股漲幅靠前。不過,令業內擔憂的是,大量上市紡企涉足防護服、口罩等領域,不排除其中一部分是為了蹭熱點或藉機炒高股價,而這部分企業在疫情過去之後,很可能面臨產能過剩的危機,企業前景堪憂。
  •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就產能過剩行業調整答記者問
    記者近日就明年如何打好產能過剩行業調整的攻堅戰役,採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 有多少個行業產能過剩    記者:近兩年國家宏觀調控的一個重點是控制部分行業投資過快增長,為什麼還會出現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
  • 電解鋁需求強勁受益大 氧化鋁卻產能過剩價格低迷
    電解鋁市場需求強勁,價格飆升,閒置產能復產,電解鋁公司紛紛向上遊氧化鋁端擴張,導致氧化鋁產能過剩,加上純由市場調節,價格持續走低。同時氧化鋁產能逐漸從內陸向沿海轉移,北方閒置產能上升,開工率低,整體處於低迷局面。
  • 中國電力嚴重過剩,為何還不停上馬新項目
    按照電力行業既成的規則:若某一地區,全年的設備利用小時數高於5500小時,說明該地區用電緊張,可繼續增加電源投資,若低於4500小時,則說明該地區電力富餘,一般不能再新增發電裝機。  在2015年中國華電集團的工作會議上,董事長李慶奎表示,過去中國的電力是短缺經濟,上項目、擴規模是關鍵,現在則是過剩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