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街邊的郵筒逐漸淡出人們的事業。特別是快遞物流的突飛猛進,平郵等服務日漸忒微,街邊郵筒慢慢地淪為擺設,只有當寄明信片時才偶爾想起。
據調查,北京某投遞點每天送出6000多封平郵信件,但其中手寫書信只有100多封、明信片有數十張,其餘的幾乎是銀行帳單、企業廣告。不只是北京,全國各地幾乎都如此,寄書信、明信片的人在驟減,郵筒塞滿的都是廣告等無用信件。
郵筒的數量也呈現出迅速下降趨勢,據統計,2015年,全國擁有郵政信筒信箱13萬個,比上年末減少1.3萬個。未來,郵筒很可能會成為歷史、徹底消失。
與郵筒加速消失相對應的是,快遞業務的井噴式增長,兩者間存著強烈反差。數據統計,2010年後,快遞業業務總量迅速飆升,年平均增速超過50%。預計到2020年,快遞業業務總量將達到2100億件。
快遞業務量的快速上升,快遞企業迅速崛起。2015年,以順豐、四通一達為代表的民營快遞企業,實現業務收入2248億元,是中國郵政速遞等國有快遞企業業務收入的7倍。
蓬勃發展的快遞業甚至引發了上市潮,如順豐借殼鼎泰新材、申通借殼艾迪西上市、圓通借殼大楊創世、韻達借殼新海股份等。但上市潮的背後,可能並沒有想像中樂觀,快遞企業上市很可能是想藉助資本力量來幫助轉型發展。
因為,在經過告訴發展後,快速行業整體增速有放緩跡象,未來或將重新洗牌整合。同時,快遞經過多年的探索,市場同質化競爭日益嚴重,快遞業正面臨產能過剩局面。為今後的生存發展,才尋求資本靠山,來進行併購重組或差異化經營。
企業間低價競爭、利潤被大幅壓縮、訴訟量居高不下等,是快遞業過快過熱發展後面臨的問題。所以,快遞企業在登陸資本市場,併購重組的步伐將加快,有利於行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擺脫惡性競爭的局面,增加盈利能力。
快遞業要健康持續穩定發展,快遞企業應當積極加大對科技的投入、提供定製化服務、構建物流服務供應鏈等,並逐步拓展至農村物流市場,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快遞業是伴隨著電商發展興起的,對電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對降低流通交易成本起著重要作用。未來快遞業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力量,並在服務生產生活、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郵筒的沒落已是不爭的事實,傳統書信或許會最終和電報機一樣,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在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屆時,有無郵筒或許已經沒有絲毫影響,郵筒也將成為人們的記憶。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