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20-12-24 五匿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基本注釋禮:在春秋時期,『禮』泛指社會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規範。孔子的『禮』既指代「周禮」也指代人們的道德規範。

先王:古代的帝王(堯、舜、禹、湯、文、武,周文公等古代帝王)

斯:這裡指代前面所說到的禮與和兩個概念。

小大由之:無論大事小情

節:制約

譯文有子說:「禮在實際運用的時候,要以和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之法,先代聖賢傳承下來的道,最可貴的地方就在於此。不管大事小情都應該遵循這個,但是也會有行不通的時候。如果只知道以和為貴,一意孤行只注意和諧,而不用禮制來進行制約,也是不行的。」

適當的制約可以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眾所周知,我國很多城市依然存在隨地亂扔垃圾的現象。

可是經網友爆料,據說加拿大的街道卻特別整潔。

偏激的人會覺得,這是我國國民素質比不上外國人的表現。

實則不然,因為根據法律,在加拿大亂扔垃圾是要被罰款的!

至於罰款金額的多少,具體按照當地的規定為準。

隨著這部法律的出臺,加拿大公民的必修課就是將垃圾進行分類。

從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出來,道德只是約束人的初級手段。

道德可以管理的都是自身管理能力較強的人,而對於不自覺的人就要採取法律的手段進行約束了。

這,也就是各類法律法規出臺的原因。

爭吵並不能解決問題,以和為貴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思考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初三課文中的《負荊請罪》。

春秋時期,藺相如為趙國立功,趙王對他很信任,嘉獎他為上卿,地位超過了大將廉頗。

廉頗覺得十分不服氣,覺得自己出生入死立下戰功難道還比不過藺相如動動嘴皮子嗎?

便揚言,如果見到藺相如的時候一定要給他難堪。

藺相如得知廉頗的想法後,卻吩咐手下如果以後看到廉頗及其手下的時候一定要避讓,不要爭吵。

甚至有一次自己出門,看到廉頗迎面而來,立馬叫車夫把馬車趕到小巷中,等廉頗過去了再走。

而廉頗手下看到藺相如一副怕了自己主人的樣子,更加肆無忌憚嘲諷藺相如的手下。

藺相如手下覺得受到侮辱,便向藺相如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藺相如卻表示,自己連秦王都不怕,不和廉頗爭吵是因為他們二人都是趙國的中流砥柱。

若是秦國發現我們不和,定會趁機來侵犯趙國。

自己的面子比不上國家大事重要。

當廉頗得知藺相如的想法後,覺得非常慚愧。

於是有天他背著荊條去藺相如家中請罪。

最後他們化幹戈為玉帛,共同輔佐趙王,被記入史記。

藺相如以國家安危為重,廉頗知錯就改,這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品質。

人是群居動物,在社交中難免和人發生意見分歧的時候。

重點看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覺得此人可交,我們相談甚歡。

但是覺得此人和我觀點不同,這時候就會出現兩種情況了。

第一種人選擇和別人爭辯,結果就是無論自己的意見是否正確,在爭吵的同時或過後自己總會惹一肚子氣。

第二種人卻選擇了維持自己原則的情況下,儘量避免和人發生爭吵,意見與我相悖也沒關係,淡然處之,微笑面對。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決定和行為是正確的。

希望大家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先深呼吸,調整自己的情緒。

一定要記住,生氣和爭吵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凡事以和為貴,最後以一句老話做總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原創不易,關注筆者獲取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對嗎
    這句話既對又不對,因為現在很少有地方或者群體做得到人和。人和什麼意思。篤信正法,行仁仗義,行禮尊老愛幼。又能夠給他人帶來無窮盡的正能量叫做人和。否則,是天時大於地利,地利大於人和,因為你根本沒有人和。日本韓國就是典型的地利不如人和的地方。但是世界進入消費時代以來,原來能夠帶來福報的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謙,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在削弱,所以要未來真的好,造出」人和」之相的話,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謙,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要做
  • 為何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者之間誰更重要?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句話出自《孟子·公孫丑章句下》。孟子意思是說,戰場上天時地利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內部的團結,即「得道多助」。引申開來就是,客觀條件等外在因素遠不如人和等內在因素來得重要。
  • 我們常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何來認知?
    我們常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何來認知?1 首先想問,決定我們每個人命運的什麼?神仙鬼神的命運又由誰來決定?地利可決定我們的命運人和,每個人都有自身具有特質稟性,說白了,每個人思想修養心胸格局不一樣,構築的人際關係網不一樣,一樣決定我們的命運.
  • 俗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為何天時最後?人和最重要?
    但是天時是隨時都在變化的,時光是變動不居的,沒有任何停留的,所以天時的出現是短暫的,天時所形成的機會,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所以很多機會都是「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一旦失去很難再來,也就是說天時造成的機會不易把握,一旦錯失難以再次遇到。
  • 三國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最後還是天時逆襲了三國
    看三國有一句很經典的話,不知各位記不記得,就是看《三國演義》中解說天下三分,那句世人常所道之:天時、地利、人和;因為萬事皆是人做起,所以世人又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確是一時無倆;而此時佔據天時的曹操,就只有不得不處於守勢了。
  •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行其庭先生《孟子》講義(20)
    4·1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之和也。天地人,三才也。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孫子兵法》:「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 "天時地利人和"用英語怎麼說?
    在成功之路上,中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opportune time」,地利指「geographic advantage」,人和指「 unity of all ranks; popular support」。
  • 一課譯詞:天時地利人和
    [Photo/pexels]在成功之路上,中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opportune time」,地利指「geographic advantage」,人和指「 unity of all ranks; popular support」。這一概念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的氣候條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條件,有利的地理條件不如人的齊心協力」。
  • 天時勝於地利,地利勝於人和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所以自古就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說法,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 擺地攤也要天時、地利、人和
    擺地攤也要天時、地利、人和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誠然,靠擺地攤起的同學Y的成功,離不開他精明的頭腦,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敏銳的商業嗅覺,但小編認為,其中更多的是順應和迎合了當時的市場,以謙卑的姿態,勇敢無畏的行動,做出了正確的人生選擇。
  • 孟子說天時不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麼這三者誰最重要?
    孟子《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原文:孟子曰:天時不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從,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成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 開餐飲店的天時、地利、人和
    人們常說:做生意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其實我們開餐飲店要想成功,同樣也要滿足這三條件。具體如何做呢?第一:找準天時我們在調查商圈時首先要弄清這3點:1.商圈有沒有銷售潛力?2.目標客群是不是跟餐廳定位相匹配?3.這個區域是否與餐廳定位相匹配?
  • 「福人居福地」,天時、地利、人和的博弈
    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隨著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的力量博弈,每個人的人生曲線都在不停變化著,好運時的曲線一路攀升,衰運時的曲線一路下行,自我與命運的交匯逐漸演變出難以預知的變奏。《孟子》書中在分析作戰時指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具體到個人時,天時是大時代對個人的影響,地利是個人所處的周邊環境,人和則是多人力量的匯聚與融合。
  • 《琅琊榜》:解析梅長蘇成功的「天時地利人和」
    導語:《琅琊榜》:解析梅長蘇成功的「天時地利人和」經常關注小妖的朋友都知道,小妖是很少看國產劇的,一方面是好看的太少,另一方面試國產劇的世界觀太狹隘了。就算是再宏偉的神話歷史武俠劇,都能拍成無腦愛情。那種愛來愛去的故事,小妖實在是愛不起來。
  • 預測與天時地利人和神助
    關於天時地利人和神助的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體上是相同的。天時,就是時間因素,地理就是地域因素,人和就是人與人的因素,那麼神助呢?很多時候,這個神助就是一個容易誤解的地方,什麼是神?我的理解民族影響就是神,當然神一般都說的是已經去世的人。
  • 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是什麼?
    《孟子·公孫丑下》中曾提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作戰中,有利的時令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形不如得人心。成功之路上,天時地利人和為三要素,它涵蓋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時是成功之路的伯樂、機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環境、條件;人和是成功之路的綜合實力。
  • 機動戰士敢達OL北極地圖 天時地利人和分析
    天時!瞬息萬變的風雪之戰凡戰者,天時地利人和。作為一款實時TPS遊戲,《機動戰士敢達OL》始終在追求給玩家最貼近真實機甲戰鬥的遊戲體驗。人和!機體類型決定成敗「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機動戰士敢達OL》中更是充分體現了這一特色。機師們合理的戰術與機體搭配,將更能獲得戰鬥的主動權。
  • 手機圈的「天時、地利、人和」?
    手機圈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OPPO Reno5系列發布之後,據悉預訂量破歷史記錄,或為年末到明年的爆款機型?2020年12月的「末班車」,手機圈內新品不算多,而OPPO卻按照自家的節奏更新了Reno系列新機,推出主打年輕市場的OPPO Reno5系列,這為「天時」也;至於「地利」嘛,則是友商的同定位產品姍姍來遲且備貨成疑,要知道OPPO Reno5定位中端時尚檔位,主要競爭對手有華為nova系列,以及榮耀的數字系列,按目前來看今年兩系列新機都更新較晚,且由於供應問題,備貨與產品競爭力都還是未知數
  • 蘋果蟬聯全球最佳品牌,成為最牛公司,它的天時地利人和在哪裡
    ,地利,人和,蘋果公司達到史無前例的成績,它的天時,地利,人和 又在哪裡?賈伯斯三,人和漢高祖劉邦說過,運籌帷幄不如子房,決勝千裡不如韓信,隆中對三分天下,劉備和諸葛亮 不就是講的人和嘛,將士用命,謀士用心,完美的團隊合作,超強的運作理念 正是蘋果公司的人和,蘋果創始人賈伯斯,這位神級人物,表面上看起來,他有著無人匹敵的魅力,蘋果公司的成功,基本上他一個人都可以搞定了,實際則不然,1976年,賈伯斯成功說服沃茲裝配機器之餘跟他去推銷,他們另一位朋友,羅·韋恩也加入,三人在1976年4月1日組成了蘋果電腦公司
  • 俗話說,成事在天,謀事在人,說明天時地利人和哪個重要?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意思是:古時候古人們認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出處節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一座方圓三裡的小城,有方圓七裡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