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KnowYourself
KY作者 / Li
編輯 / KY主創們
這個2月最大的瓜,恐怕要數「肖戰粉絲大戰同人圈」。
由於「個別粉絲的極端行為」,一夜之間,肖戰成了眾矢之的。個人遭抵制、代言被封殺……
最新「戰況」是,網友開始找他代言的品牌方及參演劇集投資方「開紙質發票」,通過給金主「添麻煩」的方式,讓肖戰的個人品牌貶值。
這些肖戰的粉絲到底做了什麼,讓同人圈乃至路人網友氣到如此地步?
事情是從一篇同人文《下墜》開始的。
相信大家都聽過《陳情令》,這部由肖戰、王一博領銜主演的電視劇,改編自耽美小說《魔道祖師》。也是因為這部劇,演員肖戰迅速走紅。
同人文《下墜》則是《陳情令》的「真人cp衍生」小說,發布在知名同人創作平臺AO3(archive of our own)上。小說的兩位主角,分別是一名男高中生(以王一博為原型)和一名生理性別為男性,卻存在性別認同障礙的髮廊妹(以肖戰為原型)。
而髮廊妹的人設,以及小說中兩個角色相戀進而發生邊緣性行為的情節,引起部分肖戰粉絲的強烈不滿。
在某粉絲的號召和「粉圈文化」的影響下,2月26日,一批肖戰粉絲以「涉黃」、「淫穢色情」為理由,瞄準「耽美」題材的特殊性,集中舉報了AO3。
AO3官方微博正式宣布網站在國內無法訪問。
首先受到牽連的是作品的首發地AO3,直接被404。
緊接著,微博、Lofter、bilibili......都成了這部分激進粉絲的戰場,導致不少高人氣耽美同人作品下架。
無端被波及的AO3其他用戶、其他耽美愛好者,甚至是支持耽美文化的路人們紛紛開始反擊,捍衛自己的創作和閱讀自由。Ta們衝進豆瓣,給所有肖戰參演的影視劇刷一星,同時開始抵制肖戰代言的產品。
耽美愛好者們貼出的口號
而就在AO3發表被牆聲明2個小時後,因完播而沉寂許久的《陳情令》的花絮視頻忽然增加百萬轉發,登上熱搜。
這一熱搜也引來網友新一輪的嘲諷。有評論直言:一個原本靠耽改劇火起來的男演員,粉絲卻通過舉報他的耽美同人,導致一個國際同人創作平臺被牆。何其諷刺。
在愛豆走紅之後,急著撕掉他耽改劇出身的標籤,與cp粉劃清界限,濫用舉報權——這些肖戰的粉絲,將「耽美」視作汙點,唯恐自家愛豆沾染半分,哪怕是在別人的筆下也不能允許。
但正如《下墜》的作者@迪迪出逃記 所說:「男人喜歡男人是病嗎?」
耽美作品是不是自誕生起就背負著原罪?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在寫、在看?喜歡耽美的人,到底在喜歡什麼呢?
來看今天的文章。
雖然「懂的人自然會懂」,但對於不熟悉「耽美」的路人,我們依然想要給到一個明確的定義。
「耽美」作品,是指那些描寫同性之間愛情的小說、漫畫、影視等文藝作品,也就是戀愛雙方為同一性別的言情作品(Martin, 2012)。雖然理論上,耽美的角色可以是任何性別,但在市面上,絕大部分的耽美作品都在描寫男性間的「兄弟情」。
如果你不熟悉耽美文化,可能會對它有以下疑問或誤解:
Q1:耽美作品就是「不可描述」嗎?
A1:不一定。
在這一點上,耽美作品和普通小說沒有什麼不同,一些涉及性愛橋段,另一些則完全不會寫到「脖子以下部分」的互動。比如,「清水文」就是一類不含任何性愛描寫的耽美作品。
至於有性愛橋段的作品,作者通常會在文前預警,或以tag標註,來勸退不喜歡或不適合閱讀此文的讀者。就算是新手乘客,也能分清坐的是寶馬還是奔馳。
Q2:只有彎的才看耽美嗎?看耽美會被「掰彎」嗎?
A2:不只,以及不會。
大量的研究顯示,大部分的耽美愛好者都是「直女」。對她們來說,看男人談戀愛和跟男人談戀愛一點不衝突。
而愛好耽美的人群中也有不少人有著其他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耽美的讀者群體是非常多元的。(對,別不信,真的有直男看耽美!)
Q3:耽美小說裡描述的愛情和真實的同性戀情一樣嗎?
A3:有差別。
耽美作品本質上是言情小說的另一種形式,裡面的人物、故事通常比較理想化。如果想通過耽美小說去理解真實的同性戀情,會產生很大的偏差。
與同志文學不同,耽美作者多為女性,內容體現了更多的女性視角。它更貼近女性理想中的男性之間的愛情,而不反映真實的男性之間的愛情。
1.尋求愛情故事更多的可能性
相對普通的言情來說,耽美的故事劇情、人物關係都有更多可能性。
在傳統言情作品中,女主多是傻白甜形象,即使是火了一陣的「大女主」設定,那些女主的成功,依然依賴男主的愛和保護。
而在許多耽美小說中,戀愛雙方並肩作戰、相互成就。這種平等的人物關係設定,會帶來更豐富的閱讀體驗。
2.出於對男性情感世界的好奇
一位「直女」這樣解釋自己看耽美的原因:「我喜歡男人,想了解他們,所以去讀以男性為核心的小說」(Zhang, 2016)。
對大部分愛好耽美的「直女」來說,耽美是一條通往男性心理的途徑:為了創作,她們要換位思考;因為閱讀,她們感同身受。通過耽美作品,「直女」可以接近男性、理解男性,以彌補現實中兩性交流的缺憾。
3.閱讀耽美作品,是異性戀者對邊緣性別和性愛經歷的「試探」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異性戀者沒有機會體驗複雜的性別認同、同性愛情,或是多元的性愛方式。耽美對Ta們來說,就像一個實驗空間。在其中,讀者可以體驗更複雜的性別身份,感受不一樣的愛情,解鎖多樣的性實踐(Welker,2006)。
1.對父權文化下「男強女弱」的反抗
在異性戀視角的文學、影視作品中,女性長期作為「客體」出現。她們被男性角色觀察、評論,為了男性你爭我搶,並最終歸屬於男性(Mulvey, 1975)。
而耽美則是女性影響、塑造、挑選男性的世界。這個世界中,男性成為了客體,女性藉此將兩性關係的支配權力抓在自己手裡,挑戰父權文化下的權力結構(McLenlland, 2007);通過在作品中將男性客體化,反抗女性被客體化的現實。
相比起言情作者,耽美作者會更有意識地塑造勢均力敵的戀愛雙方,解構傳統異性情侶「一強一弱」的形象特徵,藉此表達女性對平等、獨立的社會地位的追求(Xu & Yang, 2013)。
2.對傳統性別規範的質疑和打破
在耽美的世界中,性別、性取向、性別認同都是流動的。許多以往只出現在女性角色身上的特徵,會集中在男性角色身上(Galbraith, 2011),例如長相清秀、溫柔體貼、顧家顧孩子,等等。女性通過耽美,將女性的氣質和責任賦予男性,藉此質疑傳統性別分工,打破傳統性別規範。
3. 對性慾的接納、表達和體驗
在現實社會中,女性表達性需求,往往會被認為是淫蕩的、不潔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耽美也是女性表達性慾的自由地。
通過描寫、閱讀男性之間的吸引與性張力,女性得以展現自己對於理想中男性身體的欣賞,及對情慾的渴望。對於一些尚未有過戀愛及性經驗的女性,耽美讓她們安全地「體驗」到戀愛與性,而不用擔心現實中約會的風險(Fujimoto,2015; Valenti, 2005)。
4. 對理性化的愛情的嚮往
藉由創作耽美作品,作者傾注了自己對於理想愛情的嚮往,特別是戀愛雙方權力的對等,以及相互之間的理解、體諒和支持。而讀者亦被作品中關於「理想愛情」的圖景吸引,希望這些特徵能出現在自己的戀情中(Zhang, 2016)。
同時,因為性別相同,在耽美的世界裡,生育這一話題不再重要。讀者在閱讀時也可以暫時忘掉「傳宗接代」的現實壓力,沉浸在單純因為愛情長相廝守的美好中,體驗與現實不同的親密關係敘事(Galbraith, 2011)。
耽美作品不是新生事物,近幾年更是因為改編網劇開始進入大眾視野,但仍然與主流保持距離,「圈地自萌」。在流量經濟盛行的當今,其他人或許巴不得上熱搜,但很多耽美愛好者卻希望能「安靜地寫文看文」,不受打擾。
畢竟,大眾對於耽美的看法,仍然充滿了誤解和抗拒。有的人認為這是「變態」的、「汙穢」的。也有的人態度雖然相對寬容,實際上仍然拒絕理解,這些女性為何「放著現實的戀愛不談」,偏要在文字的海洋裡「耽之於美」。
事實上,通過耽美,女性在尋找的不僅是另一種愛情,更是自身的力量。在寫作和閱讀的過程中,她們不斷在追求、爭取和創造著一種更多元、更平等的話語環境。
或許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耽美仍然是不被世人接受的「小眾愛好」,但我們相信,每一次接觸和了解,都會讓我們離彼此更近一點。
References:
Galbraith, P. W. (2011). Fujoshi: Fantasy play and transgressive intimacy among 「rotten girls」 in contemporary Japan. Signs, 37, 219-240.
Martin, F. (2012). Girls who love boys』 love: Japanese homoerotic manga as trans-national Taiwan cultur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3, 365–383.
McLelland, M., & Welker, J. (2015). An introduction to 「boys love」 in Japan. In M. McLelland,
K. Nagaike, K. Suganuma, & J. Welker (Eds.), Boys love manga and beyond: History, culture,
and community in Japan (pp. 3–20). Jackson, MS: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Wang, J. (2010). The subculture of BL fiction—the toy for young females to fulfill their emotional needs. Literature Review, 9, 33-34
Welker, J. (2006). Beautiful, borrowed, and bent: 「Boys』 love」 as girls』 love in Shōjo manga. Signs, 31, 841–870
Xu, Y., & Yang, L. (2013). Forbidden love: Incest, generational conflict, and the erotics of power in Chinese BL fiction. Journal of Graphic Novel and Comics, 4, 30-43.
Zhang, C. . (2016). Loving boys twice as much: Chinese women’s paradoxical fandom of 「boys』 love」 fiction. Womens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39(3), 249-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