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東街與異託邦

2021-01-14 中國眼


走在今天的利東街上,當然無法想像上世紀八十年代囍貼街的熱鬧,但是喜見這條街道近年重新演繹它的浪漫,甜蜜情侶手拖住手走過分享同一杯美國Emack & Bilio』 s雪糕,遛狗的街坊拉著狗繩互道家常,高雅潮人在茶坊和咖啡店暢談文藝。


走在繁華的利東街上,好像不會再緬懷昨日的囍貼街,卻不知它的未來可會如歌般再化成「墳起的荒土」?過去和未來彷彿同時蒸發,人只在當下穿行。


人都渴望安穩的生活,香港人也一樣,但是香港人習慣性地對未來感到不安。浮城中每一樣帶有歷史感的景物都會消失,浮城中的人對於它的未來異常敏感。


近年香港作家再次群發性地表達對未來的憂慮。潘國靈的長篇小說《寫託邦與消失咒》、陳冠中的時評文集《烏託邦、惡託邦、異託邦》、廖偉棠的書評集和影評集《異託邦指南》,這幾本書的書名都直訴未來不會是美幻的烏託邦。潘國靈的《寫託邦與消失咒》是關於一位作家的故事。主人公在寫關於「消失」的小說,卻在寫作過程中把自己「寫」消失了,進入了另一個真實存在並可以觀照現實的空間,很接近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提出的「異託邦」(heterotopia)。異託邦是指真實存在的社會空間,文化在這裡再現、競爭和倒置,作為與現實世界對話和磋商的基礎。


利東街何嘗不是如此?但是把一條破壞原有居民生態、商業化程度如此之高的街道稱為異託邦,卻又是很可笑的。走進利東街,彷彿可以擺脫歷史和文化賦予香港人的兩種情感規訓,即對過去的眷戀以及對未來的不安。近年帶著這樣的情感觀看當下不斷消失的景物,總覺得處於困境之中,只得到一種末世感,正如歌詞所寫:「階磚不會拒絕磨蝕╱窗花不可幽禁落霞」。人不可能回到已經消失的囍貼街,也不可能立足於說不清楚的未來,只能立足於當下的利東街、觀照當下的現實、參與當下.


相關焦點

  • 「紙託邦」異花傳粉,將中國文學譯介給英語讀者
    紙託邦(Paper Republic)主頁截屏圖2007年,一個網絡論壇誕生,一群將中國文學譯介給英語讀者的譯者在這裡共享中文新作與作家,討論如何將它們在海外發表。到了2015年,當年的這個論壇已發展為一個促進中國與世界文學交流與出版的重要平臺。
  • 陳冠中:烏託邦、惡託邦和異託邦
    近日,陳冠中先生投來此長文,指出左翼要在烏託邦和惡託邦之外,想像另外一種可能,即非烏託邦化的烏託邦——「異託邦」,並認為這種另類現實感的理念可以打開更多可能的行動場域,以求得「在多個不同的空間,通過各施各法的行動包括論述和組織」,來達到改變的目的。        陳冠中先生生於上海,長於香港,現居於北京。
  • 《楓之谷M》攜手《Re: 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展開聯動
    《楓之谷M》攜手《Re: 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展開聯動 新聞 178整編 ▪
  • 臺北年味濃:精打細算與環保成潮流
    各式年貨、年菜、花卉依舊是市民購物的首選,精打細算與環保則成為今年春節的潮流。   迪化街是臺北人採購南北年貨的知名市街,獨特的商街建築和人文氛圍,加上近年進駐不少文青品牌,已成為臺北市觀光景點。記者在現場看到,街道上方掛滿紅色的條幅和燈籠,喜氣洋洋。肉類、海鮮、水果等各種食品琳琅滿目,商家熱情推銷,招攬市民和遊客前來採購。
  • 蔡志祥 | 孝道與宗教慈善:新加坡義安城的濟幽法會與潮人族群傳統的再造
    他們「譴責封建迷信、疏遠與政府禁止的秘密會社結合的遊神、中元等祭祀活動」,墳山組織、祖先祭祀和宗教慈善成為上層精英與草根民眾結合的有效工具。為旅外鄉人解決養生送死,是 20世紀中期以前華人社團的重要任務。這些團體也因此控制了很多墳山。在社區發展的步伐中,很多墳山需要遷徙、在地的先人靈魂也無可避免地受到幹擾。
  • 【閩臺沙龍】王船與王爺:福建與臺灣的交流
    那天天黑後遊行隊伍執火把,抬著幾十艘紙船穿街過巷到閩江邊。這種紙船用竹子紮成骨架,裱上五顏六色的紙,頗為好看,最後在閩江邊燒幾十艘紙船。五帝巡遊和焚燒紙船等所有活動的意思,都是憑藉五帝的法力,把地方上所的瘟疫都集中起來送出海(Doolittle 1865: 157-9;280-3)。從Doolittle的附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王船做成龍船的形式。
  • 箱根與御殿場景點被打通 小田急新開溫泉與酒店拓展「箱根旅遊圈」
    人民網東京5月22日電 綜合日本《朝日新聞》的報道,日本兩個相鄰的旅遊勝地、靜岡縣御殿場市與神奈川縣箱根町之間出現聯手做大旅遊市場的動向。 3月,JR御殿場站的箱根乙女口完工落成了方便乘坐巴士的新廣場。
  • 香港灣仔,風月變遷與城市記憶 | 親自讀書
    >‍‍‍‍‍‍即今天港鐵香港大學站入口處,右旁一列樓房便是「打正旗號」的妓寨子憑《血觀音》裡的棠夫人一角拿下金馬影后大獎的惠英紅也是出生在灣仔,孩童時期家境貧寒,小小年紀便乞討為生,向美國水兵兜售口香糖……在灣仔長大的馬家輝說,這裡有太多的故事,或悲涼或哀傷,或歡欣或荒唐,或關乎背叛,或訴說忠誠,皆離不開球場四周的街道與馬路
  • 文化與藝術的傳承 ——ACEA 2016臺灣夏令營
    「2016寶島臺灣夏令營」的基調為文化與藝術的傳承。臺灣社會自由而開放,中華傳統文化淺移默化在學校教育中,底蘊深厚;外放而多元的藝術創作元素反映在普羅大眾的生活中,街坊巷弄的茶館或是書店,處處可見獨到用心與藝術創意。
  • 往返機場與市區的好工具-機場捷運
    透過地下通道連接臺北車站(臺北捷運、臺鐵、高鐵)、臺北轉運站(長途客運站)、捷運北門站與捷運中山站。營運模式分為分為直達車與普通車兩種,車體塗裝分別以紫色(直達車)與藍色(普通車)識別。機場捷運臺北車站第1月臺及第2月臺為直達車往機場方向為主,第3月臺及第4月臺為普通車往機場與環北站方向。
  • 長草顏團子登上東京塔與名古屋三越
    原標題:長草顏團子登上東京塔與名古屋三越,十二棟文化打破國內IP舊格局   今年12月份,十二棟文化旗下的形象「長草顏團子」走出國門,與日本地標「東京塔」、著名百貨商業集團「三越」達成合作,體現了我國的文化軟實力,為我國文化輸出做出了貢獻!
  • 巴林與以色列正式建立全面外交關系
    原標題:巴林與以色列正式建立全面外交關系 10月18日,在巴林麥納麥,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人梅厄·本-沙巴特(前左)與巴林外交大臣扎耶尼(前中)等出席協議簽署儀式。新華社/巴林通訊社 新華社利雅得10月18日電(記者塗一帆)麥納麥消息:巴林與以色列18日簽署聯合公報,正式建立全面外交關系。 據巴林通訊社報道,巴林外交大臣扎耶尼與以色列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人梅厄·本-沙巴特當天簽署關於建立外交、和平、友好關系的聯合公報,標志著兩國關系進入「充滿希望的新時代」。
  • 【重探「帝國」與「地方社會」】盧正恆:雙面刃——清代施氏旗人家族與施氏漢人宗族研究
    近年來「帝國史」將焦點置於「比較帝國史」,並強調帝國、中間人、地方社會三者間的關係;這個焦點則與歷史人類學長年來在國家與社會研究頗有吻合之處。因此,在這樣的學術脈絡下,「新清史」與歷史人類學將能幫助本文達到認識泉州施琅家族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