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增2個物種!

2020-12-12 百家號

2018-11-02 16:08 | 麗水網

新發現

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被譽為「華東古老植物的搖籃」。每年都有不少專家學者來保護區進行生態調查,今年,又有兩個草本植物記錄新種被發現。

今年五月份,來自浙江自然博物館、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和溫州大學等地的專家,在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草本植物調查時,在慶元縣的慄洋村附近的野外,發現草本植物2個新記錄種,分別為黑花紫菊和黔嶺淫羊藿。

百山祖管理處保護站護林員陳定雲介紹,他們順著遊步道上來看見幾株草好像不是屬於我們華東地區應有的植被,但他蹲下仔細觀察,採集標本進行一一對照。

這幾株植物叫做黑花紫菊,屬於菊科紫菊屬,原本分布在四川雲南一帶,因為未開花時與菊科假福王草屬的植物「密毛假福王草」近似,在專家第一次見到時以「密毛假福王草」進行了呈報,後在7、8月份開花時才最終確定為「黑花紫菊」,是浙江的新記錄種。

另外一個華東記錄新種叫做「黔嶺淫羊藿」,主要分布在貴州、四川、湖北、湖南,生於海拔600米到1500米的林下或灌叢中,在華東地區生長尚屬首次發現。

百山祖管理處高級工程師陳小榮表示,這說明了我們百山祖,氣候環境特殊,生態系統完整,環境質量好,是野生珍稀動植物的重要棲息地。

據了解,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麗水國家公園創建的核心區塊,保護區內有動物2733種,植物2609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植物12種,二級保護動植物68種。此次發現的的兩個新記錄種將進一步豐富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物種基因庫」。

陳小榮:「百山祖自然保護區被列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最關鍵的17個地區之一,百山祖自然保護區許多新物種,還需要進一步去研究和發現。」

發現新物種

(據麗水網,原標題《又有新發現!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增2個物種!》,編輯 楊世丹)

相關焦點

  • 新發現,超珍貴!就在龍泉野外……丨創建百山祖國家公園
    在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生活著一群瀕危物種。鳳陽山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採用紅外相機在調查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鳳陽山片區的獸類和鳥類多樣性中,發現紅外觸髮式照相機裡,成功記錄到白鷳、黑麂 、黃腹角雉、獼猴等珍稀野生動物的圖片和視頻。
  • 如果說鳳陽山適合秋遊,那麼百山祖適合春遊
    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武夷山系,位於洞宮山脈的中段、甌江的源頭,集中了浙江第一、第二兩座高峰, 黃茅尖海拔1929米,百山祖海拔1856.7米,都是非常多姿多態的高山,且相對高度大。這個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為中亞熱帶溼潤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尤以屬世界12種最瀕危植物之一的百山祖冷杉最為著名。 名列國際+大瀕危動物之首的華南虎近年重現百山祖,更是增加了這裡的吸引力。
  • 百山祖冷杉實行遷地保護 3株「植物界大熊貓」到安吉安家
    百山祖冷杉嫁接樹子代樹苗落戶安吉樹葉茂密濃綠、高度3-5米不等、樹齡13歲半、枝幹上還掛著紅繡球……日前,來自麗水市慶元縣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3株百山祖冷杉嫁接樹子代樹苗落戶安吉,被種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園區人工湖西側山坡上。
  • 百山祖冷杉實行遷地保護3株「植物界大熊貓」到浙江安吉安家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11日訊 樹葉茂密濃綠、高度3-5米不等、樹齡13歲半、枝幹上還掛著紅繡球……日前,來自麗水市慶元縣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3株百山祖冷杉嫁接樹子代樹苗落戶安吉,被種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園區人工湖西側山坡上。
  • 黃龍山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又新增了這些物種!
    黃龍山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又新增了這些物種!初步調查統計,保護區共有維管植物123科479屬960種,大型真菌40科100屬190種,與黃龍山國有林管理局2015年野生植物資源調查結果相比較,新增物種10科49屬195種。
  • 物種「新發現」!來百山祖國家公園找尋世間遺落的璀璨明珠!
    近日,專家宣布麗水出現了新物種就在慶元百山祖是它!百山祖角蟾(Megophrys baishanzuensis)2020年6月,生物多樣性調查組在百山祖國家公園內開展兩棲爬行動物調查時在溪溝中發現該物種,百山祖角蟾目前僅被發現分布於百山祖國家公園海拔1400-1600米的狹窄範圍內。
  • 浙江百山祖自然保護區一頭蘇門羚登門求食
    東方網11月26日消息:浙南慶元縣的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近發生了一件趣事,一頭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蘇門羚冬天找不到吃的,就跑到保護站吃了一頓大餐。   22日白天,這頭蘇門羚跑到海拔1500米處的百山祖保護區苗圃地裡,先把園裡種的白菜蘿蔔等蔬菜吃得精光,然後又吃起了百山祖保護站工作人員從家裡拿來的青菜。
  • 關於通報表揚全國自然保護區集體和個人的決定
    為樹立典型、表揚先進,進一步激勵全國自然保護區工作者開拓進取、創先爭優、嚴格執法,不斷提高全國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水平,全面推進自然保護區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經認真研究,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國家海洋局決定,對在自然保護區工作中表現突出的42個自然保護區集體和102名自然保護區個人給予通報表揚。
  • 湖北漳河源省級自然保護區新發現兩個物種(圖)
    中新網武漢9月11日電 (梁婷 黃維軍)記者11日從湖北省林業廳獲悉,湖北漳河源省級然保護區內近日新發現兩個物種,南漳縣植物名錄再添新丁。科考人員在考察現場 何勁飛 攝近日,湖北省生態職業技術學院專家及南漳縣野保技術人員赴漳河源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開展科學考察,新發現了華山松和鐵堅杉兩個物種。新發現的鐵堅杉群落 何勁飛 攝據了解,新發現的兩個物種均為高大喬木,常綠,樹幹圓滿通直。
  • 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發現新紀錄物種-紅胸田雞
    近日,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組成的秋季調查隊在長海發現紅胸田雞。本次發現的紅胸田雞分布點海拔約為3427m,較資料記載的分布海拔高不少。該物種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m以下的沼澤、湖濱與沿海灘涂與沼澤地帶等。在我國分布較為廣泛,主要見於沿海地區、華中、華南各省。據文獻記載,四川目前僅成都、西昌有分布記錄。本次紅胸田雞的發現,是九寨溝縣的新紀錄,也是四川省該物種的另一新分布點。
  •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增至474處,最全景區名單一覽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新增太寬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甑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5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累計已有474處,這裡有份全名單,你都想去哪看看呢?  (標註顏色的為此次新增自然保護區)  北京市(2家)  百花山、北京松山  天津市(3家)  古海岸與溼地、八仙山、薊縣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  河北省(13家)
  • 浙江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通過長期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保護管理制度,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分類分區分級分部門」管理制度。【分類】我國自然保護區一般按主要保護對象的不同分為生態系統、野生生物和自然遺蹟三大類別9種類型。【分級】按事權劃分原則,我國自然保護區分為4級:國家級、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市(自治州)級、縣(自治縣、旗、縣級市)級。
  •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增至474個,有咱錦州1個,你知道在哪嗎?
    北京市(2家)百花山、北京松山天津市(3家)古海岸與溼地、八仙山、薊縣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河北省(13家)青崖寨、駝梁、昌黎黃金海岸、柳江盆地地質遺蹟、小五臺山、泥河灣、大海陀、河北霧靈山、茅荊壩、灤河上遊、塞罕壩、圍場紅松窪、衡水湖山西省(8家)靈空山、黑茶山、陽城莽河獼猴、歷山
  • 【最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增至469處,數數你去過多少?
    國務院辦公廳今天宣布,全國新增五花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園池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累計已有469處。其中,上海有兩處:九段沙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先來「種草」,然後有時間再去「拔草」吧~(標註顏色的為此次新增自然保護區)北京市(2家)百花山、北京松山
  • 百山祖冷杉:冰川時代倖存的​「植物大熊貓」
    1963年,這個珍貴稀有的物種被人發現。由此,開始了長達57年的保護拯救工作。它們寂靜地生長,為世界留下了一個破解億年前地球生態之謎的密匙,為浙西南留下了一片珍貴的原始秘境,又仿佛一面鏡子,照出了麗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6月11日,我們有緣造訪了全球僅剩的三株百山祖冷杉。下午1時,從慶元縣城出發,車行半個多小時,便來到位於百山祖海拔1530米處的百山祖自然保護區管理站。
  • 浙江: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總體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評審意見認為:《總體規劃》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實現重要自然資源統一管理、全民共享、世代傳承為目標,根據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需求,提出的「一園兩區」空間布局方案合理,定位準確,目標清晰,內容全面,重點突出,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國家有關要求和浙江實際,對深入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百山祖國家公園。
  • 47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分布圖
    5月31日,國務院又新批准了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至此我國自然保護區名單上升至474個。 以下為各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情況: 北京市(2個)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看浙江新物種圖鑑 帶你一起漲姿勢
    近年來,浙江不斷加強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成效顯著,發現一大批珍稀瀕危物種和新物種。今天小編選取了幾張「新面孔」,一起來了解下。近年來,浙江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上,成績斐然。中華秋沙鴨 範忠勇 攝以動物為例,近五年來,全省共發現動物新種2種:麗水異角蟾和麗水樹蛙,都是蛙類「小精靈」,生活在麗水地區。此外,省分布新紀錄獸類3種、鳥類19種、蛇類1種、蛙類1種。另據2016年春季全省水鳥調查,共記錄到179種鳥類,13.5萬隻。
  • 廣東380個自然保護區 全國最多
    70年來,祖國逐步強大,廣東省林業建設事業穩步前進。今天開始,廣東省林業局攜手信息時報,將陸續推出廣東省林業建設的「首個」與「之最」系列報導,慶祝新中國70華誕,書寫林業故事,傳達林業人堅定赤誠的報國之心。
  • 中國科學家確認發現小鯢新物種——"吉林爪鯢"
    新華網長春3月8日電(記者齊海山)中國科學家最近確認在吉林省發現的一種小鯢為新物種,並命名為吉林爪鯢。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幾年前聯合開展小鯢物種研究與調查時,意外地發現了一種奇異的小鯢,經過實驗室遺傳學分子實驗,確認為小鯢新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