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京東香港淘金:中環擁抱北佬

2020-12-25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略大參考」(ID:hyzibenlun),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秦安娜 喬雪

編輯:原 野

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無疑是港交所找來的明星企業。

香港資本市場曾經是內地企業獲取資金的重要渠道,從1993年H股誕生開始,一家家內地企業奔赴香港上市,募集來自全球的資金。

赴港上市的中國移動,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公司,工商銀行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平安,成為世界知名的保險企業。

如今,那些曾經奔赴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可以選擇回香港落腳,吸引來自國內的資本支持。中金的研究數據顯示,近幾年,香港IPO項目有70%的份額賣給了國內的機構投資者。

中資資本在香港崛起的背後,是中國從資本輸入國向資本輸出國的轉變。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只是整個趨勢中的顯性因子。

中資崛起

最近,位於香港中環IFC一期29層的中金公司裡,幾間辦公室徹夜燈火通明,一改疫情期間員工居家辦公導致的空蕩狀態。

常年霸佔香港中資保薦人第一席位的中金,是網易此次赴港二次上市的保薦人,徹夜加班的員工正忙於準備網易的招股書。

「近期中金的人更難約,他們太忙了。」李琦對略大參考提到,她在一家中資券商負責承銷工作。

她見識過中金的忙碌。此前,李琦所供職的項目組,聽聞中金將成為一家企業的保薦人後,想通過中金牽線發行人(註:上市融資的企業),加入其承銷團。但預約兩次,時間地點一再變動,最終,約見地點改為某印刷商的辦公室——中金團隊在此處理某項目的IPO文件。

發行人上市前,保薦人、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IPO項目的中介方,都會聚在印刷商處,篩查IPO需提交文件中的任何細節、法律責任和錯別字。該環節被投行人士稱為「Printer Session」,以律師不睡覺、投行少睡覺著稱。

「你能在印刷商那裡找到一家企業IPO所需要的所有中介商。」李琦說。大的項目case,往往二、三十人,浩浩蕩蕩「入駐」,做最後的衝刺。

中環的印刷商們,很了解香港資本市場的財富動向。 

最近兩年,出現在印刷商辦公室的中資券商越來越多。2019年,香港183家IPO企業中,中資券商參與保薦的項目高達 107家 ,相當於每3個IPO項目就有2個中資券商參與其中。

從媒體公布的京東赴港二次上市的承銷團亦可窺見,農銀國際、中銀國際、交銀國際、建銀國際、招銀國際、工銀國際等,中資投行佔承銷團極大比例。

外界將中概股企業赴港二次上市,視為其面向中資資本的一輪募資。

與此同時,內地企業正在成為赴港上市的主要募資方。

港交所公布的2018年業績顯示,其全年成交金額達26.4萬億,IPO 融資總額排在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第一位。1146家內地企業總市值達到20.2萬億,佔港交所總市值的67.5%。其中,不乏小米、美團等知名企業。

能夠服務內地企業,逐漸成為中環金融人士業務能力的必備要求。

2014年,李琦剛參加工作,粵語不好的她,通常需要用英文再跟對方確認。現在,很多時候她可以直接用普通話交流,同行中能聽懂、能講普通話的人變多了。

甚至,港交所總裁李小加,也是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明星項目

李小加曾用Party一詞,來形容香港的交易市場:

設想你在辦一場Party,想把它變成一場全球矚目的盛世,關鍵問題是怎樣才能邀請到城中最重要,最多的客人。作為Party的主人,你要仔細考慮邀請的優先順序,分辨那些對客人極具吸引力的核心人物。

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無疑是港交所找來的明星企業。

按照港交所要求,赴港二次上市的企業,必須在英國、美國等監管健全市場上市,並至少兩年保持良好合規記錄;市值不少於400億港幣,或市值不少於100億港幣且收入達到10億港幣。

摩根史坦利曾測算,滿足赴港二次上市條件的中概股企業,僅包括網易、京東、百度、攜程等20多家公司。

這些企業已經在美國資本市場向全球投資人證明了自身的商業價值,它們有健康的經營模式,良好的現金流,在各自所在的行業有影響力。

它們就是港交所Party中最想邀請的明星。

對於全球投資人,尤其是中資投資人來說,他們要用金錢,人脈、經驗……所有自身優勢,去兌換這場資本盛宴的入場券。

從2018年4月港交所修改上市規則後,李琦所在的券商,就開始爭取承銷中概股企業和新經濟企業的募資項目。它與另一家中資券商,一直在競爭年佣金收入前5名的席位。爭取到這些中概股明星客戶,券商便能向它們所服務的機構投資人自證實力。

畢竟,明星項目都具備共性:很挑剔承銷商。

對李琦而言,每一場承銷工作,都是一次戰爭。

項目初期,她需要做模型、路演、跟機構投資人反覆確定出價區間。

隨後,參與承銷的券商們聚在一起,報出每家投資人的價格,最終確定IPO發行的價格區間。商議過程中,李琦需要跟投資人反覆發郵件確認,對當前的價格區間是否滿意。

搶奪承銷份額往往是戰爭中的高潮,通常會伴隨著大聲的爭吵和指責。每家承銷商會羅列出一系列自身優勢去爭奪份額,例如我的投資人信用更好,聲譽更好、我的投資人是長期投資者而非對衝基金等等。

整個過程充斥著不滿,經常需要調停,每家都要爭取最有利的條件,很多時候需要保薦人甚至是發行人來調節、決議。

爭取中概股企業赴港二次上市業務,成為承銷商們的新戰事。

每家券商服務的投資人,都需要從這些二次上市企業中獲取利益。甚至一些投資人,還需要用二級市場的收益,來平衡今年一級市場的業務低迷。

對於承銷商而言,這也是門好生意——相較IPO,赴港二次上市的程序簡化許多。不需要重新定價,它們在美國上市的價格和估值,就可以作為香港二次上市的發行價依據。

此外,這些二次上市的企業都有認知度,尤其是在中資投資人中有熟識度和影響力,項目路演階段也會容易許多。尤其在疫情期間,不方便進行路演、午餐會等線下交流,券商需要用高知名度項目,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

對於人人都想要的明星項目,能不能參與承銷工作,人脈很重要。李琦說,搶項目,主要看人際關係。

華興資本成為京東赴港二次上市的聯席全球協調人,這家主要服務新經濟企業的精品投行,又一次成為新經濟的受益者。包凡曾帶領華興,成為京東2014赴美上市時唯一一家國內本土投行。

2018年,新經濟企業扎堆赴港上市,包凡曾將這場IPO盛宴稱為「移動互聯的最後一口肉」。

此番,常年遊弋在海外市場的科技企業,赴港二次上市,將這口肉能吃的時間,又延長了一些。

相比於曾經的眾安、閱文、易鑫等在首日招股獲得73倍、120倍、100倍超額認購,隨後股價大幅度下跌的項目們,前浪科技企業在海外積累的股價數據,也是它們抵抗風險的底氣。

回歸本土

中概股選擇赴港二次上市是需要支付交易成本的,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為此支付的IPO承銷費用在2.2億-2.53億港元。

即便如此,中概股也願意選擇回歸本土資本市場。

本土的投資人更了解本土企業,也願意給予更合理的估值。這些都是中概股企業此前在海外難以獲得的優待。

此外,選擇多地上市,亦分攤了企業對單一資本市場的依賴,部分抵消地緣性、政治性風險的影響,尤其在中美之間的摩擦不斷加劇的當下。

5月20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該法案要求,外國發行人連續三年不能滿足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簡稱:PCAOB)對會計師事務所檢查要求的,禁止其證券在美國交易。

網易日前發布的上市聆訊文件,對這一風險進行了披露。而這並非網易一家面臨的問題,包括京東以及後來者在內,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業都會遇到此風險。

過往中概股企業並不需要提交會計審計底稿。如若該法案被籤署通過,PCAOB將有隨時查閱中概股企業審計底稿的權利。日前,中國證監會已經公開對該法案進行嚴厲譴責,稱堅決反對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做法。

種種因素疊加,中概股排隊回國的需求愈發強烈。

首選的避險港灣就是香港。香港從監管機構、財務合規、報表等的要求,和美國有很多可通用的地方,上市流程大大簡化和便捷。從爆出網易、京東赴港二次上市,到網易完成港交所二次聆訊,不過一個月左右。

其次,近年,港交所向大批新經濟公司敞開懷抱,允許同股不同權企業赴港上市,同時歡迎符合條件的中概股企業赴港二次上市。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成功在香港二次上市,成功募集資金約110億美元,成為當年港股市場募資最高的新股王。

圖:阿里巴巴再次登陸港交所

阿里的示範效應讓徘徊的中概股看到了「錢景」。

利好政策也在陸續出臺。

5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發布《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 支持港澳私募基金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型企業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創新型企業赴港澳融資、上市。

對於赴港二次上市的公司而言,更長遠的未來在於,如果被納入恒生指數,公司能贏得更多投資人的關注,交易量和市值的表現會很不錯。

如若被納入港股通的範圍,公司還會得到更多「南下」的內地資金支持,甚至能夠獲得A股同類企業的估值——早前,港交所同上交所、深交所設立了雙向互通的滬港通、深港通。

近年來,南下資金保持高度活躍,有數據統計,2019年,僅南下的港股通資金累計流入2400多億港元,是港股市場的重要資金來源,

不過,吸引資金關注的通常都是明星企業,中小企業很容易在資本市場被遺忘。

對於不符合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企業而言,它們在退市、回國內重新上市的規定路線外,也在尋找接觸內地資本的機會。

服務內地企業境外上市的財經公關企業智信財經,其總裁蔡敏玉對略大參考表示,境外上市企業以前願意選擇熟悉海外投資者的公關團隊,幫助他們跟投資人溝通。現在更多海外上市的企業,願意找熟悉境內投資人的公關團隊,幫他們對接中資投資者。

2019年開始,多家在美上市的中小市值企業找到智信,提出對接內地投資者的訴求。

過去幾年裡,中概股企業赴美上市的熱潮,令內地投資者更了解美國資本市場,他們也懂得,中概股企業與內地投資人之間的溝通聯繫,正逐步緊密。

免費彩票

發生在香港中環的這場資本盛宴,並非大玩家的獨家party。

小玩家們也蠢蠢欲動。

許多內地的個人投資者,投資港股、美股都是從辦理一張招商銀行香港一卡通開始的,它管理費低、同內地帳戶互轉方便,在炒港股和美股的內地散戶中,很有認可度。

2014年,深圳福田的林峰在位於中環交易廣場的招行香港分行,辦理第一張香港一卡通,隨後在富途牛牛、有魚股票等多家網際網路券商,開通了港股帳戶。

他時常拿出來講的投資經歷,是在2018年末抄底了京東的股票。

他打算從網易和京東身上複製往日榮光。為此,他準備在所有的網際網路券商平臺下單,增加中籤率。

港股打新,越來越受內地投資者歡迎。

僅中籤率這一項來講,2016年至2018年,港股打新的中籤率大概為68%,而A股的中籤率平均低於0.5%。

超過65%平均中籤率、低於5000元港幣平均入場費、8.56萬港幣的平均年度累計收益,加上無需持倉市值,特色暗盤交易,這些都構成了最直接的吸引力,也讓港股IPO集資規模在全球稱冠。

券商們的宣傳話術更加直接:一生一次的發財機會。

如今,網易、京東已經成為最熱門的打新標的。有新聞稱,自網易、京東回港二次上市的消息傳出,不少機構投資者已下了「引子單」,即意向訂單。不僅是機構投資者,手上餘糧不多的散戶們也在參與其中。

「港股打新就像是股市裡的免費彩票」,是個體投資人們最愛標榜的一句。

被投機熱血支配的人們永不滿足,港股、美股網際網路券商們已經伺機推出20倍、10倍的槓桿打新方案。更有內地散戶發現了香港證券市場的bug,利用身份證數位的不同,申請多個帳號,從而提高中籤率。

不過,投機必然伴隨風險。外匯管制、破發、代理騙局,都是內地投資者闖蕩港股、美股時可能遭遇的變故。

2018年7月9日,小米作為港股首家執行「同股不同權」的IPO公司,上市首日即破發。在此之前,雷軍身後,站著一眾滿懷信心高舉戰旗的投資者們。

但人們總願意相信,不幸的事情永遠只會降臨在他人頭上。網易與京東的光環之下,投資者們都篤信,這些回港二次上市的明星公司,一定會讓自己大賺一筆。

林峰,已經將自己的帳戶「孖展」。這在香港話裡是保證金的意思,意同英文裡的Margin。在內地,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槓桿。

顯然,主角亮相前,party 已開場。

相關焦點

  • 網易逆市赴美淘金遊戲業
    原標題:網易逆市赴美淘金遊戲業   海外市場就像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昨日消息證實,網易將在美國加州Redwood Shores成立網易美國總部,這是中國遊戲大佬在西方市場的第一個分公司,主要為歐美玩家開發移動遊戲。而在盛大、巨人、完美紛紛從美股退市的背景下,網易的這一舉動顯得格外另類。
  • 網易611、京東618,中概股為何扎堆「回家」?
    在美股「闖蕩」6年的京東,今日(6月8日)正式踏上「回家」之路。今日上午九時開始在香港公開發售,預計6月11日定價,6月18日在香港聯交所交易,而6月18日也是京東的成立周年紀念日,以及購物節。在港上市最高公開發售價為 236 港元/股,將發行1.33億股發售股份,股票代號為9618。
  • 法國人湧入香港 淘金「新大陸」
    中新社香港6月7日電 題:法國人湧入香港淘金「新大陸」  中新社記者賈思玉  「走在中環的大街小巷,你總能聽到周圍有人說法語,機率比四、五年前增加了很多。」2008年,CristobalHuneeus帶著妻兒,舉家移居香港。現今他在荷里活道經營一家法式餐館,同時售賣法國有機葡萄酒和火腿、芝士等食品。
  • 網易計劃最快 6 月啟動香港 IPO;納斯達克:瑞幸咖啡將於 5 月 20...
    網易計劃最快 6月啟動香港IPO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稱,網易計劃最快 6 月啟動香港 IPO,計劃集資 10 億至 20 億美元 (約 78 億至 156 億港元)。網易與京東的第二上市預計將相差一周至兩周。
  • 京東、網易招股瘋狂超售,二次上市「一舉三得」
    ——《華爾街之狼》臺詞6月9日,據香港《信報》稱,京東首日(6月8日)認購額420億港元,超售近26倍。網易首日(6月2日)認購額293.70億港元,超售45.16倍。至6月5日中午截止認購,網易公開發售部分錄得逾300倍超購,超過37萬人申請。
  • 半山電梯:從中環看到香港的心臟
    扶梯於1993年啟用,當初香港政府蓋這座自動電梯是香港為了解決交通問題,而特別設計的交通工具,如今成為這個都市的招牌特色。     猶如大動脈,全長800米的半山電梯,以中環街市為起點,沿途經過荷李活道、士丹頓街、伊利近街、堅道等15條街道,最後到達半山的幹德道,垂直距離135米,由20條自動電梯和3條自動行人道構成。
  • 香港中環購物攻略大全 香港中環購物推薦指南
    目前可以說是去香港購物旅遊的「黃金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目前有「Double折扣」,一是指現在正是香港傳統的折扣季,其從聖誕節一直延續到春節;第二則是指目前香港的折扣店、折扣倉越來越多,當然,有些地點比較隱蔽,需要咱們遊客有「發現」的眼睛。
  • 【大家】20分鐘,在中環看到香港的心臟
    扶梯於1993年啟用,當初香港政府蓋這座自動電梯是香港為了解決交通問題,而特別設計的交通工具,如今成為這個都市的招牌特色,圖片源自網絡。猶如大動脈,全長800米的半山電梯,以中環街市為起點,沿途經過荷李活道、士丹頓街、伊利近街、堅道等15條街道,最後到達半山的幹德道,垂直距離135米,由20條自動電梯和3條自動行人道構成。
  • 香港傳真|出走中環
    事實上,以整個區域的寫字樓計算,中環依然是全香港、全世界租金最貴的地方。據世邦魏理仕年中報告顯示,香港中環核心區寫字樓租金達到每年每平方呎307美元,比去年上升1.3%。中環寫字樓亦連續三年雄踞「全球最貴寫字樓市場榜單」首位,若以每年每平方呎租金計算,中環寫字樓的租金高於全球第二位的倫敦西岸超過30%。
  • 香港中環購物攻略
    中環是香港中西區的一個地名,又稱中區(Central)。中環是香港的政治及商業中心,很多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及外國領事館都設在中環。香港的政府總部、立法會大樓、終審法院,以及前港督府(現稱禮賓府)都位於中環,中環和上環一樣是通往赤鱲角、元朗、屯門和邊界之主要社區。
  • 中環附近有什麼好玩的 香港中環景點攻略
    香港的中環一直是不少鋼片的取景點,這裡是香港非常出名的商業中心,購物、美食、美景這裡一應俱全,想來這裡玩玩的朋友趕緊看看小編做的香港中環景點攻略,讓你了解下中環附近有什麼好玩的,來個一日遊就非常合適了。
  • 「中環少了一道風景」 香港二手書店惜別愛書人
    中新社香港1月12日電 題:「中環少了一道風景」 港二手書店惜別愛書人  中新社記者 賈思玉  書閣之所以稱為「閣」並非偶然,因為這間二手書店真的位於地鋪與樓上住宅之間。十幾平米的空間,小巧但不逼仄。  選址鬧中取靜——寸土寸金的香港中環,沿著石板街拾級而上,周圍是星羅棋布的餐館、酒吧和精品店。
  • 香港中環風水連環局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優勢合二為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水文化也在香港發揮的淋漓盡致。一、中環風水破局作為香港財富代表的香港中環之所以發達,全仗維多利亞港這個聚寶盆!而維多利亞能夠成為香港的聚寶盆,也得益於有意無意的風水布局。
  • 香港中環與灣仔的市井一面
    中環是香港的政經中心及商業區,有數不盡的金融中心、也是訪港遊客和當地人最喜歡逛街的地方。一些建築構成香港島美麗和壯觀的城市風景線。而灣仔是一個獨特的新舊幷存的社區,同時也是香港歷史悠久、具有很深文化特色的地區。從寫字樓最密集的中環,到充滿市井氣息的灣仔一帶,只有一個地鐵站的距離。
  • 香港中環中心更迭錄
    樂居財經 曾樹佳 發自香港  在香港,熙熙攘攘的中環,是金融和商業中心,被稱為「香港心臟」。這裡風起雲湧、群英聚集,一幕幕商業沉浮的戲碼持續上演。作為標誌性建築的中環中心,當然也是承載故事的主體之一。
  • 香港回歸20周年 中環濃縮的香港
    香港回歸20周年 中環濃縮的香港 (1/10) "← →"翻頁
  • 香港中環藏著一條石板街
    這條著名的街道俗稱石板街,大名叫做砵甸乍街,是以香港第一任總督砵甸乍爵士(1843—1844)命名的,位於中環荷里活道交界至幹諾道中環段,從地鐵中環站D2 出口轉右直走十多分鐘便可見石板街。
  • 香港美食之中環篇
    中環是香港的政經中心及高級購物商業區,是遊客和香港當地人最喜歡逛街的地方。當然中環的美食也是數不勝數的,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2014香港中環美食餐廳推薦,一起去看看港人最愛去的餐廳!據說是香港最古老的茶樓,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 在香港感受多面中環
    有人說,香港中環像是濃縮了的香港,也是給旅人認識香港的一扇窗。入冬時節,不少遊客來到中環,感受這裡的中西與古今、傳統與創意、繁華與寧靜。香港旅發局去年開發推介的「舊城中環」線路,深受大眾歡迎。從西邊的水坑口街開始,東至雲鹹街,南至堅道,北至皇后大道中,由香港最早建成的街道荷李活道貫穿其中。小小的街區,遍布古蹟、廟宇、藝廊、老字號、潮店、餐廳和酒吧……圖為瑪麗蓮·夢露、奧黛麗·赫本、卓別林等漫畫形象的商廈外牆,近日吸引路過的人駐足拍照。
  • 香港中環變身「倫敦街」
    香港中環變身/3) "← →"翻頁 11月9日,香港中環遮打花園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