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醫生在飛機上的驚人之舉,感動了無數人!

2021-01-10 醫脈通

導讀

整整37分鐘,張醫生不間斷為老人吸出尿液,一口一口吸出,一口一口吐入杯中……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這是發生在11月19日從廣州飛往紐約的南航CZ399航班上的感人故事。

11月19日凌晨1:55,南航CZ399航班從廣州出發,飛往大洋彼岸的紐約。

當航班離目的地還有6個鐘頭的時候,有位老年旅客發生急性尿瀦留,情緒不穩,直冒虛汗,急需醫療救助。

乘務員拿來機組休息室的被枕及機組休息位的毛毯,在服務臺地板上鋪了一張「臨時救護床」,攙扶老人躺下,並廣播尋找醫生幫助。

剛好在飛機上的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醫生張紅與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醫生肖佔祥,聽到機上廣播後馬上趕過來,立刻對老人進行查體後診斷認為:老人膀胱大致積存有1000毫升尿液,必須儘快排出,否則可能導致膀胱破裂的危險。

可飛機上並沒有導尿包,情急之下,在徵得老人老伴同意後,兩位醫生讓乘務員幫忙,找來可攜式氧氣瓶面罩上的導管、注射器針頭、瓶裝牛奶吸管、膠布,自製成穿刺導尿裝置,開始施救。

然而因為客艙空間高度有限,針頭又過於尖細,加之因膀胱過度脹大,自主收縮功能減弱,無法因壓力差自動引流老人膀胱內的尿液。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無可奈何之下,張紅醫生做出來一個驚人之舉:用嘴吸出尿液!

整整37分鐘,張醫生不間斷為老人吸出尿液,一口一口吸出,一口一口吐入杯中,順利的幫助老人排出了大約700-800毫升尿液,老人病情得到緩解、情緒也逐漸平穩。

圖源 | 「微眼南航」微信公眾號

隨後,兩位醫生再次為老人進行檢查,告知病情已無大礙,再躺30分鐘即可行走,但下機後還是要去醫院進行詳細診斷。聽此,老人的老伴一直揪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

事後,記者採訪張紅醫生,在那樣一種危急的情況下,是如何毫不猶豫地做到為老人親口吸尿?

張醫生淡然地回答:「當時情況緊急,一時也想不到其他更好的方法,看到疼痛難忍的老人,只想儘快幫他引出膀胱內積存的尿液,只能說是天職所在吧!」

這是一個發生的飛機上和中國機長一樣讓人感動得看哭的故事,許多人紛紛為張紅醫生打卡點讚!

其實,大多數醫生,在面對他人病痛苦厄生死存亡之時,都如同張紅醫生一樣,所有的生命都如同自己的生命,具有同樣的高度和意義,並感同身受。

早些年,有一部轟動一時的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面有一個情節,特別讓人難忘,也最能釋義醫生這個職業的意義。

劇中男主角是一名醫生,弟弟是一位警察。這位醫生的妻子被一個流氓強姦,警察捉住這個流氓之時,他已身負重傷奄奄一息。

但是,恰好那天是那個男主角醫生值班,別的醫生偏又趕不來,他滿懷仇恨地坐在那裡,面對那即將要斷氣的壞蛋,醫生的天職卻讓他挺身而出。

警察們對他十分防備,覺得他是想要報仇,沒安好心。他不耐煩地說:「我是醫生!」警察們只好讓他去做手術,最終醫生救活了那個強姦了他妻子的惡人。

醫生的這一行為,讓所有的警察感動不已也敬佩無比。現場的警察和同事們描述當時情景時說:他的「我是醫生」這句話,和在緊急關頭,我們說「我是警察」,然後挺身而出一樣的豪邁光彩!他們個個都伸起大拇指,讚嘆醫生才是這個世上最無我最博愛最慈悲最偉大的人。

在醫患關係屢屢被引爆負面輿情的今天,在這北風呼嘯的季節,看到這麼一則比中國機長還要感人的中國醫生故事,心潮如春潮,激動澎湃。

一位作家曾這樣描述現今的社會:好比一臺烘乾機,將社會關係中一切帶有人情味的東西烘乾,然後用原子式契約將個體聯繫起來。這個時代的感情,就這樣乾巴巴地存在於各種社會關係中間。醫患之間,隨處可見情緒的釋放和喧囂,彼此之間情緒而非情感的交流,使救死扶傷之界煙霧瀰漫。

曾經,「患者危急,醫生拍照」成為熱搜;曾經「手術一半,要求加價」被人刷屏。可這些極少數的醫患關係個案,在用嘴吸出老人尿液的張醫生面前,如同陽光暖化了冰雪,讓人看到了最接近醫生這一職業本真的大愛一面。

張紅醫生用根植於一個醫者內心的自覺,有力證明了在歷經過所有的醫患春寒之後,捱過了不被理解、淚往肚流的無數夜晚之後,站在醫患信任坍塌的廢墟之間,以救死扶傷為使命的醫者內心仍然充滿積極向上的希望,依舊擁有瘋狂去愛的醫者情懷,不改初心,不負真心,歲月滄桑,依然向陽。

我們不排除各行各業都存在一些爭名逐利無視他人的失德之人,但真正支撐一個行業發展的卻永遠是那些不計得失、樂於奉獻的人。面對記者的追問,張紅醫生那淡然的一句「天職所在」的回答,如同一塊明礬,使醫患間的情感霧霾世界,一剎那變的澄清!

愛不重不生娑婆!人命為重,患者至上,面對每一個病人,在這個世界上,醫生永遠是最希望他們康復和活下去的那個人。這就是醫德!也是根植於每名醫生內心的準則,更是每一位醫生內心最深處的真實寫照。

(作者:葉正松)

相關焦點

  • 三國第一孝子,繼母百般刁難,他做出驚人之舉,至今成為「美談」
    給人的感覺整個世界只有權謀爭鬥,其他的傳統美德已經消失殆盡所剩無幾。其實不然,在魏晉時期有一位大臣王翔就是以德報怨的典範,王祥幹活最累、吃得最差,但是,並未因此對父親和繼母心生怨恨,反而父母生病之時衣不解帶的悉心照顧,甚至連藥都要親口品嘗溫度之後再端給父母。
  • 萬裡馳援——中國醫生感動塞爾維亞
    2020年終報導·重返抗疫現場丨萬裡馳援——中國醫生感動塞爾維亞  即將過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影響到了我們每一個人。  環球資訊廣播推出年終特別策劃《重返抗疫現場》,通過經歷疫情的醫生、志願者、夜市攤主、華人華僑和中資企業員工等多方人士的視角,看看在疫情之下,他們的生活經歷了怎樣的變化,他們在全球抗疫進行時中的體會和感悟。  今天推出第一篇《萬裡馳援——中國醫生感動塞爾維亞》。
  • 飛機上有人突發心臟病,危急時刻冰城醫生出手相助!這些人出門別忘...
    ZAKER 哈爾濱記者 劉菊" 請問飛機上有沒有醫護人員,有位乘客急需幫助。"12 月 3 日 22 時左右,在一架北京飛往哈爾濱的飛機上,機組人員求助道。剛結束出差,從北京返哈的哈爾濱市第一醫院腦外二科主任屈洋聽到求助後,醫生本能使他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我是腦科醫生,經常會和急診、急救打交道。當聽到求救時,第一想法便是有急危重症患者,早到一分,挽救患者生命的希望便多一分。" 屈洋告訴記者,他在機組人員的帶領下,來到患者王女士身邊。
  • 動漫中香消玉殞的5位女神:切爾茜上榜,最後一位感動無數粉絲!
    動漫中香消玉殞的5位女神:切爾茜上榜,最後一位感動無數粉絲! 第一位校條祭:出自《罪惡王冠》,因為蝶祈的存在,很多人都淡忘了祭妹,相比之下,我更心疼祭妹。溫柔體貼,喜歡櫻滿集,並在集迷茫的時候關心並鼓勵著他,默默付出,多次表白均被打斷。最後為了救集,最終在集的懷裡化為結晶逝去。
  • 飛機上吸尿救人的醫生,「怕太紅」
    張紅表示,他和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醫生肖佔祥都是血管外科圈子裡的人,以前就認識。最終導尿的引流管是肖醫生琢磨出來的。他控制著針頭,張紅來吸,還要根據要求,不停地調整針頭的位置。到最後,肖醫生也累得腿抖,手也抖。
  • 醫生飛機「吸尿救人」善舉的另一面:航空公司是否失職?
    整整37分鐘,800毫升尿液,兩位醫生在萬米高空的飛機上捨己為人,挽救了一名突發病情的老人。11月19日,從廣州飛往紐約的南航CZ399航班上,一位老人無法自主排尿,急需醫療救助。機上來自廣州和海南的兩位醫生趕到時,該老人已坐臥不安,直冒冷汗。隨後,二位醫生決定自製裝置展開救助,醫生張紅更是親自用嘴吸尿救人。醫生順利幫老人吸出尿液後,老人的病情得到緩解,轉危為安。
  • 患者送來「禮物」感謝醫生,感動所有人!
    社會各界愛心企業和個人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用行動向前方衝鋒陷陣的白衣戰士致敬。近日,包頭市中心醫院病房超聲科醫生楊麗娟收到幾年前診治過的一位患者張女士捐來的兩箱(1000副)一次性橡膠手套。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張女士的這一舉動,感動了醫院所有人,一個患者為什麼要捐給醫生兩箱手套?張女士和楊麗娟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
  • 萬裡馳援——中國醫生感動塞爾維亞_新聞中心_中國網
    2020年終報導·重返抗疫現場丨萬裡馳援——中國醫生感動塞爾維亞即將過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影響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環球資訊廣播推出年終特別策劃《重返抗疫現場》,通過經歷疫情的醫生、志願者、夜市攤主、華人華僑和中資企業員工等多方人士的視角,看看在疫情之下,他們的生活經歷了怎樣的變化,他們在全球抗疫進行時中的體會和感悟。今天推出第一篇《萬裡馳援——中國醫生感動塞爾維亞》。
  • 湖南醫生飛機上救治美國乘客
    紅網時刻11月26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 通訊員 曹璇絢)11月25日,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該院神經內科李楠主治醫師在異國他鄉經歷了一場萬米高空上的生死營救。11月23日,飛往洛杉磯的國泰航空CX882航班上,一位男性乘客突發急症,多虧李楠精準救治令乘客轉危為安。
  • 杭州「涼粉」驚人之舉 整版廣告支持超女張靚穎
    杭州「涼粉」驚人之舉 整版廣告支持超女張靚穎www.zjol.com.cn 2005年08月11日 20:59:08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在該廣告上,「張靚穎」三個紅色大字佔據了過半的版面,相當醒目,而廣告的刊登者某服裝品牌僅在其左下方打上了自己小小的「印記」。  奇怪的是,當記者來到該服裝品牌西湖·時代廣場店時,商場內不見半點「超級女聲」的痕跡,員工們對此事也頗感意外,總服務臺的一位董小姐告訴記者:「支持張靚穎,我是剛看了報紙才知道的。」「這份廣告策劃得比較匆忙,也難怪除了管理層,員工都不知情。」
  • 男子飛機上口吐白沫 杭州醫生穴位按壓救人
    大家都說醫護人員的工作就是救死扶傷,可他們這種天職不光光體現在工作中,而是任何時候遇見需要救助的人都會出手相救。就在前幾天,杭州市一醫院的一波醫護人員在回杭的飛機上,又通力合作守護住了一位心梗中年男子的生命。
  • 孝感,一座溫暖的空寂之城——一位重慶醫生在孝感的抗疫故事
    一批批重慶赴孝感支援隊勇敢逆行,馳援孝感「因為我們是一家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位重慶醫生在孝感的抗疫日記感受孝感與重慶的血脈深情孝感:一座溫暖的空寂之城這次新冠抗疫沒曾想成為我人生第一次踏上這片「祖籍」之地。也可能是我命中注定我應該來救曾經的老鄉們於水火之中。2月20日,我踏實了徵程。武漢天河機場下飛機就發現機場空蕩蕩的,仿佛就只有我們這群紅衣大軍在機場穿梭。緊接著隨大巴一路駛向目的地孝感。
  • 國家大劇院的這首《天使的身影》,現場空無一人卻感動無數人
    「我看不見你溫柔的面孔,卻看得見你美麗的眼睛,我看不見你甜美的微笑,卻看得見你忙碌的身影……」國家大劇院的藝術家帶著口罩在國家大劇院舞臺上演唱《天使的身影》的視頻,現場沒有一個觀眾,卻感動了無數人。《天使的身影》首次公開演出現場空無一人卻感動無數人在偌大的國家大劇院劇場中,往日的座無虛席如今也是空空蕩蕩,沒有一位觀眾。可是在明亮的舞臺上,依舊站立著不少藝術家們。
  • 乘客在飛機上突發癲癇 兩位熱心醫生高空施救
    5月8日下午,在長沙飛往大連的飛機上,有乘客突發癲癇,飛機上兩位醫生用專業知識救了一位癲癇發作的高齡乘客。在飛機上,如果有乘客突發癲癇,怎麼辦?5月8日下午,在從長沙飛往大連的MF8035航班上,這一幕被湘雅二醫院黨委副書記薛志敏、第三黨支部書記肖樹護師趕上,他倆用專業知識救了一位癲癇發作的高齡乘客。
  • 飛機上有人口吐白沫,諸暨醫生挺身施救
    日前,從杭州飛往成都的飛機上,一青年男子突然口吐白沫,意識不清,諸暨市中醫醫院援川醫生陳天勇挺身施救!最終,乘客轉危為安,平安下機,為他點讚!萬米高空緊急施救事發在6月30日晚10點左右,諸暨市中醫醫院麻醉科陳天勇副主任醫師正坐在返回成都的航班上,突然,聽到機艙裡有人呼救:「有人暈倒了!有醫生嗎?快來看看!」作為一名醫務人員,陳天勇聞訊趕緊衝了過去,看到一位20歲左右的青年男子口吐白沫,意識不清。
  • 事發金家街快軌站,這張照片感動無數大連人
    現場圖片在網絡流傳開來,感動了無數大連網友。「泡在汗裡的手」感動大連網友隋女士是在上班途中拍攝到這一幕的。照片顯示,在金家街快軌站,一名「全副武裝」的女性抗疫人員坐在桌旁,正在登記和處理相關信息。此時雖是清晨,但陽光熾熱、溫度較高,醫用手套裡已經都是汗水。
  • 醫生飛機上用嘴幫老人吸尿,如果飛機上有一物,根本不必用嘴吸
    醫生飛機上用嘴幫老人吸尿,如果飛機上有導尿裝置,完全可以避免這樣的事情!根據廣州日報的報導:2019年11月19日在從廣州飛往紐約的南航CZ399航班上,一名老年旅客突然無法排尿,身體狀況極度不佳。張醫生在飛機上用嘴幫老人吸尿的舉動,感動了所有的人,我們為這樣的好醫生點讚。然而,張醫生也面臨著被感染的風險,如果你仔細想像,總感覺哪裡不對勁,如果飛機上面有導尿的裝置,這樣的事情完全可以避免,曾醫生就來科普一下這個問題。(1)什麼是急性尿瀦留飛機上的一名老年男性患者,突然間無法排尿,身體狀況極度不佳,醫生判斷患者膀胱內有1000ml 的尿液。
  • 蘇軾懷念王朝雲,這首經典之作奇情四溢,感動過無數人
    在那些憂患相仍的歲月裡,詩人幾乎快要失去了繼續活下去的信心,好在他的身邊有幾位很貼心的紅顏知己,其中一位就是王朝雲。蘇軾與原配妻子王弗雖然只在一起生活了11年,卻伉儷情深。王弗去世後,蘇軾還寫了一首《江城子》深情悼念她。王朝雲本來是一位歌妓,可在蘇軾眼裡卻是才貌雙全,對她也是一往情深。後來蘇軾就把她帶回家,卻從此陪伴先生走過無數艱難險阻。
  • 人越醜詩越美?此人奇醜無比,寫下紀念初戀的詞,讓無數少女感動
    我們印象中的才子,多是「翩翩魏公子,人看渡關東」,或者如杜甫所寫的,「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都是生者一副俊俏臉蛋的倜儻才子。當上天為你開了一扇門,也會關掉一扇窗。很多人得到才華之後,在其他方面就會不那麼如意。
  • 一句話感動中國人,醫生的心願
    人們總是習慣於抱怨,而忘記和忽視了生活中的一些「感動」。治病救人是醫生的本職,也是很多人的畢生心願,從古至今,無論中西醫都是如此。一、百姓生病得不到醫治,我怎麼能回去呢?五、救人是醫生的本能。2019年11月19日,從廣州飛往紐約的南航CZ399航班上,一位老人無法排尿,病情緊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的張紅醫生和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的肖佔祥醫生及時救助,張紅醫生一口一口為素不相識的老人吸出約800毫升的尿液,使老人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