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飛機「吸尿救人」善舉的另一面:航空公司是否失職?

2020-12-24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新民網】此次事件中,兩位醫生的專業素養過硬、醫德高尚值得稱道,航空公司雖然在醫療設備這一塊仍有進步空間,但過多的質疑及責備卻也沒有必要。

「快!幫我拿個杯子來。」張紅對乘務員說完,轉頭就對著導管,用嘴為老人吸出尿液。整整37分鐘,800毫升尿液,兩位醫生在萬米高空的飛機上捨己為人,挽救了一名突發病情的老人。11月19日,從廣州飛往紐約的南航CZ399航班上,一位老人無法自主排尿,急需醫療救助。機上來自廣州和海南的兩位醫生趕到時,該老人已坐臥不安,直冒冷汗。隨後,二位醫生決定自製裝置展開救助,醫生張紅更是親自用嘴吸尿救人。醫生順利幫老人吸出尿液後,老人的病情得到緩解,轉危為安。事後兩位醫生的善舉在網絡上刷屏,兩人也一時間成了「網紅」。在為醫生點讚和叫好的同時,本次事件也令人反思:航空公司本身,在飛機的醫療救助上是否能做得更好?

萬米高空,老人突然發病

11月19日凌晨,南航CZ399航班從廣州出發,飛往大洋彼岸的紐約。「大概飛到阿拉斯加上空,聽到飛機播報尋找醫生。」來自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的醫生肖佔祥回憶道。聽到有人需要幫助,他和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的醫生張紅一同來到飛機後艙,發現衛生間內一名老人正蹲在地上,非常痛苦。

「我們看到他的時候他一滴尿都排不出來,非常痛苦。」肖佔祥說,他摸了一下老人的肚子,膀胱那個部位非常鼓脹,而且一觸碰,就加重了疼痛,「老人不讓碰」。張紅和肖佔祥經過初步診斷,認定老人應該是由於前列腺肥大,形成尿瀦留。面對這種情況,解決的唯一辦法就是要把尿儘快排出來。「如果不採取緊急措施的話,老人會出現嚴重的膀胱併發症,甚至會出現類似休克這樣嚴重的全身併發症,可能會危及生命。」肖佔祥說道。

情況緊急,醫生自製裝備施救

情況緊急,兩位醫生決定利用飛機上已有的醫療設備開展救助。「飛機上醫療設備不足,在多數器材都沒有的情況下,我們用僅有的兩個約2毫升的小注射器針頭,接上吸氧的管道。由於吸氧管道較粗,約有1釐米,無法從尿管中導尿,肖醫生做了一個帶針頭的引流管。隨後,我們引導病人平臥在地板上,經皮進行膀胱穿刺。」張紅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至於為什麼進行膀胱穿刺,肖佔祥事後也作出了解釋:「飛機上沒有任何可以進行尿道導尿的器材,僅有一些消毒的器材,一個5毫升的注射器,還有吸氧罩的塑料吸氧管。」因此,進行膀胱穿刺成了最優選。

然而之後的事態並不如想像中順利。因為客艙空間有限,將裝置架設至高處的可能性較小,針頭也過於尖細,無法因壓力差自動引流老人膀胱內的尿液。加上老人膀胱過度脹大,導致自主收縮功能減弱,使得穿刺引流遇到了瓶頸。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時,張醫生想到用嘴吸出尿液,然後便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當時,張紅毫不猶豫地拿著引流管的另一端塞到了自己的嘴巴裡,肖佔祥隨即把握著針頭的方向和深淺度,兩人最終完成了救助,使得老人成功脫離危險。「對於吸尿液這個態度和想法,實事求是地說沒有人不怕,當時我沒有覺得怕是因為我腦子裡想不到別的,只想著怎麼把尿吸出來。其實吸到第二口的時候,我已經有點想吐了,那個味道確實不好聞。當然我也怕通過尿液被傳染上疾病,但是我相信,這種是小概率事件。老人家主要的病是心臟、前列腺肥大等病,那些稀奇古怪的病概率應該小一些。現在事情已經過去了,我無怨無悔。」事後,張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用嘴吸尿並未考慮太多,事發緊急,條件有限,「實屬無奈之舉」。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資料顯示,張紅醫生是該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另外,海南省人民醫院官網顯示,肖佔祥現任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他曾在上海中山醫院外科學習6年,獲復旦大學外科學碩士及博士學位。

高尚醫德的另一面:

航空公司醫療設備仍有不足?

事後,對於張紅醫生此番的善舉,張醫生所在的醫院院長徐安定表示,醫院為張醫生獻身和敬業的精神感到自豪和驕傲。等張醫生從美國回來之後,院方會對張醫生的行為進行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海南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趙建農也表示,醫院會給予肖醫生特別獎勵,獎金10萬元。「肖佔祥主任有技術、有膽識、有智慧、有魄力,是白求恩式的好醫生!」趙建農說。用嘴吸尿,並非常規醫療手段。因此當張醫生果斷行動時,才引來人們對於其醫德的大力讚揚。在點讚之餘,《新民周刊》注意到張紅曾在採訪中提出:「飛機上醫療設備不足。」要求飛機上的相關設備如醫院完備當然不現實,但是否就意味著航空公司在這一塊沒有提升空間呢?或者說,國內航空公司的飛機上都有哪些醫療設備?為此,《新民周刊》採訪了國內某航空公司的一名乘務長。該乘務長表示,國內航空公司飛機上的醫療設備大多類似。除了此次事件中兩位醫生提到的那些,一般還有一個醫藥箱。放有一些治療感冒、抗過敏、止瀉以及燙傷藥膏。而具體到此次事件,醫療類自媒體「丁香園」曾發文指出:「沒有導尿管、沒有注射器、沒有急救所需的藥物,這一次患者能夠搶救成功,靠的是急中生智的處理以及醫生本人巨大的犧牲。這一點上,機組及航空公司是有責任的。」而「丁香園」的論據是《國際民航組織關於衛生的有關文件》建議航空公司在飛機上配備「導尿管」等設備。

但也有網友很快指出,建議畢竟是建議,不是強制規定。因此沒有做到,不代表航空公司在此失職,需要承擔責任。中國民航局發布的《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設定標準》,對於醫療急救箱內容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可以看到「導尿管」並不在其中。

因此,此次事件中,兩位醫生的專業素養過硬、醫德高尚值得稱道,航空公司雖然在醫療設備這一塊仍有進步空間,但過多的質疑及責備卻也沒有必要。

部分資料來源:澎湃新聞、新京報

新民周刊 王仲昀

相關焦點

  • 飛機上吸尿救人的醫生,「怕太紅」
    來自廣州和海南的兩位醫生自製裝置,用嘴吸尿37分鐘救人。醫者仁心令人感動,兩位醫生獲眾人點讚。 醫生萬米高空用嘴吸尿救老人(00:50) 對話用嘴吸尿救人醫生 11月21日,參與救治、吸尿37分鐘救人的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醫生張紅告訴澎湃新聞,當時老人的小腹脹得像一個小西瓜。老人由於前列腺肥大,形成尿瀦留。
  • 醫生用嘴吸尿救人因航班急救包配備不齊?航司回應
    (原標題:醫生用嘴吸尿救人因航班急救包配備不齊?按規定無需配導尿管) 在飛機上「吸尿救人」的醫生,本該有更好的選擇?11月21日,兩名醫生飛機上吸尿救人的事跡引發關注之後,有自媒體及網友質疑涉事南方航空公司飛機上的急救醫療設備中沒有配備導尿管。
  • 飛機上吸尿救人兩醫生今天回國,南航贈金卡會員並致感謝信
    在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以下稱「南航」)的國際航班上用嘴吸尿救人的兩位醫生獲該公司金卡會員獎勵和感謝信。11月25日,澎湃新聞從暨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今天下午,南航為飛機上用嘴吸尿救人的醫生張紅舉辦歡迎儀式,並給予張紅醫生金卡會員獎勵和感謝信,以表感謝。醫院將在26日為張醫生舉行歡迎儀式。南航為張紅醫生舉辦歡迎儀式。
  • 飛機上醫生「吸尿」救人:來看看各國航班必備急救設備都有啥?
    30000英尺高空上跪地為嚴重尿瀦留老人口吸導尿,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張紅這幾天紅了。這是19日發生在從廣州飛往紐約的南航CZ399航班上,當下事件的熱度仍在持續。有網友提出疑問,為什麼還要用最最原始的方式來進行尿瀦留的排空?
  • 醫生飛機上用嘴幫老人吸尿,如果飛機上有一物,根本不必用嘴吸
    聽到機上廣播後,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醫生張紅與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醫生肖佔祥趕來,診斷後認為:老人膀胱大致存有1000毫升尿液,如不儘快排出,則會面臨膀胱破裂的危險,但機上救治條件十分有限...危急時刻,肖醫生利用可攜式氧氣瓶面罩上的導管、注射器針頭、瓶裝牛奶吸管、膠布自製了穿刺吸尿裝置,並由張醫生親自用嘴吸出尿液。
  • 醫生高空吸尿救人:各國航班必備急救設備都有啥?
    30000英尺高空上跪地為嚴重尿瀦留老人口吸導尿,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張紅這幾天紅了。這是19日發生在從廣州飛往紐約的南航CZ399航班上,當下事件的熱度仍在持續。有網友提出疑問,為什麼還要用最最原始的方式來進行尿瀦留的排空?如果飛機上有了導尿管,就能避免這種華山一條路的狀況,及時幫助到老人。
  • 醫生在飛機上為老人吸尿,英雄壯舉的背後是急救設備不足的無奈
    而今天我也相信大家都已經被張紅和肖佔祥兩位醫生在萬米高空為飛機上的病人採用「吸尿」的方式治病的相關新聞給刷屏了。但是,當我們在為兩位醫生點讚的同時,大多數人卻忽略了一個真實且尷尬的現實:這種事難道必須要用嘴吸嗎?老人所患何病?
  • 廣州飛紐約的萬米高空中,他用嘴幫老人吸尿37分鐘!視頻令人飆淚
    這兩天#醫生飛機上用嘴幫老人吸尿#的話題登上了熱搜當點開後這個新聞所有人都紅了眼眶」醫生張紅說完,對著一根導管吸了起來,導管的另一頭連著的是一位躺在飛機客艙地板上的老人,他吸出的正是老人膀胱中的尿液。在徵得老人老伴同意後,兩名醫生立即開始準備,乘務組也盡力找來機上可用的醫療救助設備及物料,協助醫生進行救治。2爭分奪秒兩名醫生聯手診治3分鐘後,肖醫生利用可攜式氧氣瓶面罩上的導管、注射器針頭、瓶裝牛奶吸管、膠布自製穿刺吸尿裝置,開始施救,乘務組也趕忙協助,將老人固定成側身姿勢,便於救治。
  • 一位醫生在飛機上的驚人之舉,感動了無數人!
    當航班離目的地還有6個鐘頭的時候,有位老年旅客發生急性尿瀦留,情緒不穩,直冒虛汗,急需醫療救助。乘務員拿來機組休息室的被枕及機組休息位的毛毯,在服務臺地板上鋪了一張「臨時救護床」,攙扶老人躺下,並廣播尋找醫生幫助。
  • 飛機上2名醫生救治病人,一個用嘴吸尿,一個用氧氣面罩導尿!
    醫生飛機上用嘴幫老人吸尿11月19日在從廣州飛往紐約的南航CZ399航班上,一名老年旅客突然無法排尿,身體狀況極度不佳。聽到機上廣播後,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醫生張紅與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醫生肖佔祥趕來,診斷後認為:老人膀胱大致存有1000毫升尿液,如不儘快排出,則會面臨膀胱破裂的危險,但機上救治條件十分有限……危急時刻,肖醫生利用可攜式氧氣瓶面罩上的導管、注射器針頭、瓶裝牛奶吸管、膠布自製了穿刺吸尿裝置,並由張醫生親自用嘴吸出尿液。
  • 美西南航一航班窗戶破碎,一女子險被吸引出飛機,被救後仍告不治
    美國當地時間4月17日,一架西南航空公司的飛機被迫進行危險的緊急著陸,當時發動機的一部分發生故障,一扇窗戶破碎並導致一名乘客差點被吸出機艙。有媒體公布了西南航空公司1380航班飛行員與空中交通管制之間通話的錄音剪輯,從聲音中判斷,飛行員在整個危機處理過程中都保持了冷靜。飛行員在音頻中說他注意到飛機並沒有著火,但是,這架雙引擎飛機應該只有一個發動機在運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導,消防部門在飛機著陸現場澆滅了一道小火。
  • 飛機嚴重墜毀,103人全部生還!只因旅客齊聲高喊:上帝救我!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飛機起飛的高度慶幸不是很高,有不少人在大喊「上帝」,也有人高呼「快打開門!「墨西哥航空公司安全記錄一向良好。事件造成97人受傷,其中大部分為輕傷,只有飛行員和一名小女孩傷情較重。目前有約40人在醫院接受治療,飛行員則接受了脊柱手術。而傷勢較重的小女孩主要為燒傷,全身燒傷面積達到25%。根據墨西哥警方和航空公司初步確認,目前尚未收到中國公民登機報告,也沒有收到中國公民傷亡報告。為什麼飛行員的傷勢會最重?為什麼這次事故乘客全部生還了?飛機出事的生還率究竟有多低?
  • 整整37分鐘,用嘴吸出800毫升尿液!南航班機上的這位醫生令人敬佩
    醫生張紅說完,對著一根導管吸了起來,導管的另一頭連著的是一位躺在飛機客艙地板上的老人,張紅吸出的正是老人膀胱中的尿液。這是發生在11月19日從廣州飛往紐約的南航CZ399航班上的感人故事。談起航班上的這一幕,當班主任乘務長馮玲還是感慨不已。
  • 廈門一女子飛機上猝死 家屬狀告航空公司索賠百萬
    17時左右,乘務員發現符女士突然暈倒在座位上,乘務組立即廣播尋找醫生並報告機長,經廣播尋找到飛機上一位醫生和一位護士,他們查看了符女士後,為符女士服用五粒速效救心丸,兩分鐘左右,符女士意識恢復正常。 符女士的兒子 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向家屬通告的事實僅是其單方的一面之詞,客觀事實與航空公司向家屬通告的事實是否相符?
  • 醫生跨國救人命!飛機上別學王寶強「人在囧途」早做準備
    事情就發生在經停曼谷後起飛的飛機上。北京時間1月10日凌晨1點45分左右,周慶醫生和鄧先舉醫生被突然的驚動聲吵醒,只見兩位空姐攙扶著一名微胖的中年黑人婦女到醫療隊座位空地上,驚慌失措的呼喊著需要幫助。他們立即上前向空姐表明是中國醫療隊的身份,並協助其將患者平臥於地板上,同時將周圍已經熟睡的醫療隊員們都叫醒。
  • 瑞士蘇黎世機場空中指揮中心可能面臨失職指控
    2002年7月4日21: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4日消息:據國際在線報導,不久前發生在德國南部巴登-符騰堡州上空兩架大型飛機相撞的慘劇可能是因為瑞士蘇黎世機場空中指揮中心沒有及時向兩架飛機發出警告信號所致
  • 攜帶寵物上飛機,真有那麼難?(寵物醫生+航空公司的專業建議)
    原載於《漫旅Travel+Leisure》2014年11月刊為你的寵物收藏這篇實用攻略吧,有一天用得著!昨日趣聞曾有一家叫做Pet Airways的航空公司專為寵物提供服務,但它在2013年已經停止了服務。來看看它在運營時有趣的場面。
  • 患者:喝的是水,尿出來的是「牛奶」。醫生:這是乳糜尿,得治!
    一位患者苦笑著告訴醫生:最近有點小煩惱——喝下去的是清亮的白開水,尿出來的卻是猶如「牛奶」一樣白色的尿液!自己不會變成一頭奶牛吧?經過檢查,醫生告訴他,這是就得了一種叫做「乳糜尿」的疾病,需要進行治療。
  • 尿中泡沫千萬別忽視,警惕蛋白尿!蛋白尿越多腎病是否越嚴重?腎病...
    趙先生被醫生說的是滿腦門子問號,我身體也沒什麼不舒服怎麼就腎衰竭了呢?前年體檢身體一點毛病也沒有啊! 蛋白尿和腎病又有什麼關係呢? 蛋白尿是否會惡化成慢性腎衰竭? 針對這些疑問,我們特別邀請到了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著名腎病專家高建東主任,為大家答疑解惑。